王曉紅
2022年版語文新課標學習任務群的三大特點,其中之一就是情境性,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創(chuàng)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實踐性是息息相關的,那么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呢?
王寧指出:“所謂‘情境,指的是課堂教學內容涉及的語境。所謂‘真實,指的是這種語境對學生而言是真實的,是他們在平時學習中遇到時,會讓他們想起生活中也發(fā)生過,或者與生活有一定關聯從而引起聯想,引導他們學會思考,在這個自主思維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收獲自己想要的結果,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所謂真實,歸根結底就是聯系生活,不脫離生活。因此真實情境可以概括為:從所思所想出發(fā),以能思能想啟迪,向應思應想前進?!币虼耍鎸嵡榫尘哂卸喾矫娴膬r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學生的語感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guī)律,培養(yǎng)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因此,在課堂中多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多進行語言運用,才能使學生的語感得以很好的培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二)促進反思和質疑
在語文學習中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學生仿佛親身來到各個情境中,讓自己變成課文的主人,特別是生活情境。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回到生活中去,在每一件生活小事中受到啟發(fā),從而有更多的思考,有了反思才會有質疑,學生才會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力。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
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最終目的,在于喚起孩子對語文的濃厚興趣。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使學習更加生動有趣,學生有了好奇心就有了繼續(xù)學下去的動力,才會成為課堂的主角,這對他們的終生學習也是非常有利的。
(一)生活化真實情境
語文和生活本就是緊密相連的,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來源于生活,主動地聯系生活,把生活和語文更好地融合。在教學《媽媽睡了》一課時,很多孩子讀不出媽媽的愛。因此我把小朋友引入生活,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媽媽,學生暢所欲言,自由介紹生活中的媽媽。有的學生會說生活中的媽媽很美麗,比如說媽媽那美麗的臉龐、溫柔的話語、又黑又亮的頭發(fā)、香香的衣服等等,在小朋友眼里媽媽都是很美麗的。還有的會說媽媽特別擅長烹飪,做出來的東西不但色香味俱全還很有新意……因為有真實的生活體驗,很多孩子都能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有些孩子甚至眼里有淚光在閃動。這樣就完全激起了孩子們對媽媽的愛,后來的朗讀也飽含感情,整堂課的效果非常好。
(二)表演性真實情境
新的部編版語文課文類型多樣,有些文章人物性格各有特點,故事的內容也很獨特,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演課本劇,讓學生通過演來深入了解人物,從而理解課文。如在教學《狐假虎威》一課時,根據角色的設定,我給學生安排好了角色,分成幾個小隊表演不同的場景。在班級表演中,孩子們把課文中陰險狡詐的狐貍,有權勢又輕信他人的老虎演得惟妙惟肖,每個角色的性格和特點都被他們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語言的感情色彩也表現得很到位。
(三)游戲化真實情境
教師要抓住孩子們愛做游戲的天性,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和內心,理解文本。我在教學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比尾巴》時,讓學生分別扮演小松鼠、小猴子、小兔子等課文中的小動物,給他們戴上事先準備好的道具尾巴,讓他們各自說說自己的尾巴和別人的尾巴。整堂課,學生興趣盎然,也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了每個動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處和特點。
(四)視聽式真實情境
多媒體展示,可以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部編版二年級下冊《中華美食》一課時,我在課前收集了很多的圖片和視頻,并把教學設計成了一次美食之旅。我出示圖片和視頻,帶學生一起看了香煎豆腐、水煮魚、小雞燉蘑菇等圖片,還看了北京烤鴨的視頻,之后還給大家看了各種烹飪方式的視頻,有燒爆炒煎煮等,配上各種美食,學生們都紛紛表示真想去各個地方嘗一嘗當地美食呀。這時,我請學生來講一講家鄉(xiāng)美食,就很容易引起共鳴。語文課借助了多媒體,確實可以讓原本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也讓課堂變得更直觀更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當然,除了以上幾種情境,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情境,如實物情境、圖畫情境和語言情境等等。這些真實情境都是為了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讓學生理解好文本。
(一)感知文本,創(chuàng)設畫面情境
宋代大詩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創(chuàng)設了一幅非常真實的農村生活畫面。教學時,我抓住了每一句樸實的詩句,把這整個畫面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這幅圖的景象是:一個低小的茅草屋緊靠著一道溪流,小溪邊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而屋內白發(fā)蒼蒼的老夫婦,剛飲罷酒,帶著醉意,親熱地在一起悠閑聊天。大兒子正在溪邊東頭的豆田鋤草,二兒子則在編織小雞籠,更令人喜歡的是調皮可愛的小兒子,他趴在小溪一頭的草地上,剝著新采的小蓮蓬。隨著畫面的出示,我問學生看到了哪些景色?他們說,好像看見了一個又低又窄的茅草房,碧綠碧綠的小草,還有清澈見底的小河??傊宫F在學生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江南農村畫卷。
(二)理解文本,體會畫面內涵
《清平樂·村居》展示了鄉(xiāng)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生活場景,將一家老小表情與動作,還有平靜而愜意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刻畫得生動風趣,悠閑自在,富有童趣,有著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于這種悠然自得的農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詞以質樸的描寫手法描述了農村的生活場景,呈現出一種溫馨寧靜的風格。課堂上,我問學生聽到了些什么聲音?又有了哪些體會呢?學生說,耳邊聽到了吳儂軟語,講話的聲音還帶著醉意,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安靜和祥和,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這也是辛棄疾向往和喜愛的,他把自己的感情都放到了這首詞里。
(三)深化文本,深入體會感情
如何深入體會《清平樂·村居》的感情,這里還要從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背景說起。辛棄疾遭受打壓和排斥,長期住在農村,對于農民的生活有較多的了解,因此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幅如此美麗的農村生活畫卷。由此可知,要深入體會詩詞的感情,我們就要從文本的背景出發(fā)去深化文本。還要學會遷移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讓自己成為詩詞中的人物以更好地理解文本,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詩詞的情感。
通過感知文本、理解文本和深化文本三個階段,創(chuàng)設畫面情境,學生感受了畫面,理解了文本,體會了感情,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實現了真實情境的價值。
總之,在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感知、理解和深化文本,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作者簡介: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zhèn)第一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