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璇璇 賀海艷
(神木市醫(yī)院,陜西 榆林 719300)
胃腸道手術是臨床的主要手術類型。由于其特殊的手術部位及生理特點,胃腸道手術是腹部外科手術中發(fā)生術后切口感染率最高的手術之一[1]。雖然隨著醫(yī)療技術及器械設備、手術室環(huán)境的不斷發(fā)展,切口感染防控已經(jīng)有了長足進步[2],但病原菌無處不在,僅僅依靠硬件的進步仍然難以完全杜絕切口感染。圍術期護理質(zhì)量對切口感染影響較大[3]。本方案采用手術室專項護理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實施護理,觀察其預防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以期為胃腸道手術患者手術及護理質(zhì)量及護理方案完善的提升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行胃腸道手術治療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2.54±7.31)歲;手術部位:腸梗阻11例,闌尾炎19例,胃腸道穿孔10例;體質(zhì)量指數(shù)(24.02±3.42)kg/m2。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2.59±7.34)歲;手術部位:腸梗阻12例,闌尾炎19例,胃腸道穿孔9例;體質(zhì)量指數(shù)(24.07±3.40)kg/m2。納入標準[4]:符合胃腸道手術指征;年齡≥18歲,≤75歲;認知功能正常,自愿參加,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術前合并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合并嚴重影響術后康復相關疾病者;術前2周有抗生素使用使者;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隨訪資料收集不完整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同一組手術醫(yī)師實施手術及術后治療,兩組患者行常規(guī)術前訪視、術中、術后康復護理,觀察組患者再予以手術室專項護理方案:(1)患者心理護理:結合健康宣教內(nèi)容,使患者正確客觀看待手術過程及其可能產(chǎn)生的風險,展示醫(yī)院手術醫(yī)生的技術能力及以往的成功案例,使患者充分信任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及技術能力,降低對手術的恐懼、焦慮,以輕松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各項手術工作。(2)手術設備、器械、物料等的準備:確保所使用的設備器械在清潔消毒滅菌有效期內(nèi),包裝完好,標志清晰,嚴禁使用三無標志設備器械;同時還應確保所使用設備器械在校驗、設備維護檢修等有效期內(nèi),避免設備器械在手術途中出現(xiàn)異常,影響手術進程,增加患者切口暴露時間,增大感染風險。(3)手術室環(huán)境管理:做好術前手術室的各項監(jiān)測指標核對,凈化設備設施的運行情況核對,確保手術室環(huán)境潔凈度符合手術類型。(4)手術室無菌操作:嚴格執(zhí)行手術室人員著裝、進出程序、手凈化、手術室物品取用、手術室廢棄物存放等操作程序,避免各環(huán)節(jié)操作引入病原菌,降低切口感染風險。(5)手術室感染預防措施:術前即完成相關抗生素藥敏試驗,合理選擇圍術期抗感染藥物;術中對切口皮膚周圍20 cm范圍進行三次消毒,并采用醫(yī)用膠貼在皮膚上保護切口;開腹后立即采用全層保護器對切口進行保護,避免切口附近沾染腹內(nèi)液體;在切皮前對切口附近采用合適的保護墊保護切口周圍;手術結束縫合切口時采用聚維酮碘對胃腸道斷端行縫合前消毒;切口縫合時采用具有高強度吸附性敷料覆蓋切口;腹膜縫合之后用聚維酮碘溶液沖洗肌層、皮下組織及切口皮膚,后再用0.9%氯化鈉溶液和聚維酮碘溶液交替沖洗皮下組織和皮膚,再縫合切口。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手術耗時、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對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愈合質(zhì)量進行評估;隨訪至術后1個月,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情況。
2.1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耗時(67.13±4.25)min、術后首次排氣時間(24.18±3.24)h、術后下床活動時間(67.52±6.03)h及術后住院時間(7.69±2.06)d,均短于對照組(85.08±5.82)min、(32.07±3.74)h、(78.41±6.72)h、(10.38±2.42)d(t=4.679、5.025、3.757、6.024,P<0.05)。
2.2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愈合質(zhì)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切口甲級愈合率60.00%(24/40)高于對照組患者50.00%(20/40)(P<0.05),丙級愈合率2.50%(1/40)低于對照組15.00%(6/40)(P<0.05),乙級愈合率37.50%(15/40)和對照組35.00%(14/4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未發(fā)生切口感染,對照組患者術后發(fā)生2例切口感染,感染率為5.0%,觀察組術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P<0.05)。
胃腸道手術切口屬于Ⅱ類或Ⅲ類切口,Ⅱ類胃腸道手術常見的有,闌尾、胃等的切除手術,Ⅲ類胃腸道手術常見的有胃穿孔、闌尾穿孔等[5]。此類手術部位較深,手術耗時普遍較長,加上胃腸道內(nèi)是菌群最為豐富的部位,在實施手術過程中胃腸道內(nèi)的各類液外溢,使得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幾率遠大于其他類型手術[6]。手術切口感染最為重要的途徑是在手術過程中引入病原菌,其次為術后切口護理過程中引入。因此重視胃腸道手術患者手術室護理是預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7]。手術室是手術切口直接與外界接觸的過程,從切口前的清潔消毒、切口及切口開放過程中的操作及切口縫合前的清潔消毒等,均是預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整個過程中,人(著裝、手、行走等)、機(設備、器械)、料(物料、敷料)、法(無菌操作)、環(huán)(手術室環(huán)境潔凈度),其中環(huán)境、直接接觸切口的器械設備物料和人是最為重要的污染源[8]。手術室護理主要從上述5個環(huán)節(jié)做好無菌管理,避免人為將病原菌引入到患者機體內(nèi)、切口內(nèi),預防并發(fā)切口感染。同時加強各項針對胃腸道手術的切口感染預防措施無預防性抗生素使用、術中切口防護、切口清潔消毒等措施也非常重要[9]。
本方案采用手術室專項護理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實施護理,結果顯示,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該方案在降低患者手術耗時、縮短術后各項康復時間,提升切口愈合質(zhì)量等級、降低術后切口發(fā)生率方面優(yōu)勢明顯,綜合提升胃腸道手術患者護理質(zhì)量,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