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娟
近年來,江蘇的小劇場得到了黨委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今年,江蘇又舉辦了全國性的小劇場戲劇節(jié),可謂熱鬧非凡。筆者并不知道,當下的小劇場藝術,包不包括我們曲藝界的小書場藝術?就我個人理解的所謂小劇場藝術,也應該包含著我們的曲藝表演藝術,因為我們曲藝的評彈藝術,本來就屬于小劇場藝術。近來,關于小劇場藝術的話題也很多,我也想湊個熱鬧,談談我們曲藝的小劇場藝術,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小書場中大舞臺的魅力之所在。
戲劇藝術離不開舞臺,舞臺就是劇場。戲劇與曲藝都屬于表演藝術,表演藝術就需要有表演的空間設置,這個空間設置就是舞臺,現(xiàn)在稱劇場。劇場有大、中、小之分,戲劇在大、中、小的舞臺上或劇場里,都可以盡展魅力,而曲藝藝術,或者具體說我們所從事的評彈藝術,由于與戲劇藝術表演的特性和形式不同,基本上就只能在小舞臺或小劇場里來展示自己的魅力了。
據《中國曲藝志·江蘇卷》記載:江蘇曲藝的舞臺,在發(fā)展進程中從無到有、由簡到繁,漸具特色。大體以室外與室內,無臺與有臺,附唱與專唱幾種類型來體現(xiàn)。
室外指露天演出,蘇北稱“設場”“擺地攤”或叫“撂地”,在江南,則稱“露天書場”。這種演出形式,除走唱表演外,藝人往往用滑石粉或石灰粉撒一條線或半個圓圈,和觀眾界隔開,圈內為“舞臺”。也有藝人用灰粉撒成圖案、花邊,甚至聯(lián)語,以美化露天臨時舞臺。演出時,藝人均著隨身便裝,不化妝,也無專用道具。走唱類表演如在露天演出,藝人在化妝、服飾、道具方面均有一定講究。
室內演出,早期的茶館書場和有的堂會,會有臨時搭建的舞臺,或用四張八仙桌一拼,上置半桌、座椅,或用木板臨時架高,即為舞臺。此種書場,一般都比較狹小簡陋。之后,一些城市先后辦起了單純說書的專業(yè)書場,開始有專門的舞臺。新中國成立后,這類書場又依照影劇院的格局,對舞臺的面積進行較大的擴充,從原來的六七平方米增加到20 平方米左右,近似小小的戲劇舞臺,燈光、擴音等設備齊全。舞臺后方一般都配有色彩淡雅的天幕作為背景,并用國畫、屏風點綴。20世紀20年代起,一些書場進一步講究豪華舒適,拆除了原來固定的座位,有的地方改成一張張小圓桌,臺上供幾盆鮮花、懸?guī)状薀?,使整個書場顯得古色古香、幽雅宜人。
附唱指曲藝表演附屬于別的活動。比如“小熱昏”,演唱是為了賣梨膏糖,藝人在街頭以桌凳為舞臺,仿京劇丑角化妝;宣卷、童子書是宗教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宣卷以經堂為舞臺,設宣卷臺,焚香點燭,宣卷人不化妝,一般也無道具。后來逐漸遠離宗教,有以絲弦伴奏的,舞臺也由經堂改為普通的農家或廣場。童子書則以“懺臺”(做佛事的地方)為舞臺,中間放香案臺,童子戴印花白紙折的帽子,懺臺前空地鋪蘆蓆,以便“串表”時穿“8”字用。有些生活困難的童子利用農閑或夏季乘涼的時間,在街頭放一張桌子、點一爐香,叫作唱“露天懺”。隨著經濟的發(fā)達和社會的發(fā)展以及藝術競爭的需要,服飾上開始講究起來。女藝人出現(xiàn)后,服飾及化妝趨于自覺。舞臺擴大后,城市書場舞臺設施都講究戲劇舞臺化,帳幕聲光齊全。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的曲藝舞臺及其美術設計都有了新的發(fā)展和變化。曲藝書場的小舞臺也趨于固定,室外的進入室內;室內的除專業(yè)書場舞臺以外,又有廣播書場、電視書場等。其舞臺裝置大致和書場舞臺相匹配。
進入21 世紀的新時代以來,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群眾追求物質和精神的高品質意識顯著提高,書場舞臺又進入大街小巷、商場酒店,成為美化城鄉(xiāng)環(huán)境、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方式的場所,讓人們享受慢生活的高雅樂趣。
當代的書場大部分都比較專業(yè)和講究,多和小戲演出兩用。臺口裝上高約20厘米的雕花小欄桿。桌圍、椅帔采用色澤艷亮的綢緞制作。臺后大都有色彩淡雅的天幕做背景,有的還配有兩米寬一米高、畫有花鳥、書有百花齊放和松鶴延年等內容的書畫裝飾,也有古色古香的小屏風擋在后面,使表演區(qū)更為集中。臺兩旁的墻上有時掛幾幅字畫作為點綴,臺口有柱子的舞臺也有掛上固定的楹聯(lián),比如“酒后高歌聽一曲,品茶流水大江去”“茶邊清話問幾許,星軺露冕海南來”等。現(xiàn)在專業(yè)書場的臺下座位,基本上都有一張八仙桌,每張桌子可坐三四位觀眾,桌上有名茶可品,有書單可閱,有扇子把玩。真可謂:快活下蘇杭,聽書道衷腸。
小小的書場,在物理空間上肯定是無法與大劇場、大劇院相提并論的。曲藝評彈,與話劇、戲曲在表演內容、表演形式、演出形態(tài)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盡管曲藝與戲劇都屬于表演藝術,但各自的發(fā)揮空間不一樣,觀眾也不盡相同。
戲曲是古典藝術,也是虛擬空間的表現(xiàn)藝術,常常用四個或八個龍?zhí)状砬к娙f馬,以旗代軍,以槳代舟,以杯代酒,以鞭代馬。戲曲演出可以在大大小小的舞臺上,表現(xiàn)古今中外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其表演的手段是唱、念、做、打,審美意境是虛實相間,與話劇表演的本質區(qū)別在于動作的寫意性。觀眾通過演員細膩的表演和演唱,不過多地去追尋劇情的故事性,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演員的技藝上,對劇中故事的發(fā)展也是心領神會,不求懸念與跌宕。
話劇是現(xiàn)代藝術,也基本上是鏡框式舞臺布景藝術。話劇常常用三幕或四幕表現(xiàn)一段歷史長度的故事,比如《雷雨》,四幕戲,一個場景(周樸園家),劇情用三天發(fā)生的事件,來表現(xiàn)劇中人物三十年的恩怨情仇。話劇的表演是寫實的,更加接近生活的原生態(tài)。觀眾在欣賞話劇演出的時候,往往會身臨其境,話劇的審美情趣就在于表演的真實性。
而我們曲藝評彈藝術的表演,與戲曲和話劇等藝術形式就有著本質的不同,評彈藝術是說唱藝術,一書場一張桌,一響木一把扇,一張椅一琵琶,一張嘴一部書,古今中外任我說。書場與劇場,雖一字之差,但觀眾的欣賞和審美情趣是完全不同的。去劇場看戲的觀眾,今天看完戲,不管喜歡不喜歡,欣賞或審美活動就基本上結束了??墒侨鴪雎犜u彈的觀眾,可不是聽一回書就算完成了欣賞或審美的活動,而是要連續(xù)多日,不間斷地去書場聽下去,一直到故事終了。所以書場的魅力在于書目故事的精彩、演員說唱能力的精彩,以及現(xiàn)在聽書環(huán)境的精彩。
故事的精彩,是指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人物命運變幻莫測,比如《珍珠塔》《玉蜻蜓》《白蛇傳》《三笑》《雙金錠》《落金扇》《描金鳳》等。這些書目,觀眾至今都非常喜歡聽。
演員說唱能力的精彩,是指演員首先要有觀眾緣,形象要漂亮,身材要端莊,旗袍要優(yōu)雅,琴韻要流暢。除了這些外在條件之外,最關鍵的是演員的表演要生動有趣。所謂生動有趣,是要求評彈演員說故事的能力強,熟讀書目,對情節(jié)、人物、年代、事件等,都爛熟于心,過腦不忘。至于演唱的能力那更是演員的基本功。唱的內功要有流派韻味,觀眾一聽就知道是哪個流派;唱的外功是要求演員唱人物、唱情節(jié)、唱故事。說書目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演員要懂得留懸念,制造故事的包袱。什么時候出包袱,什么時候賣關子,什么時候剎住懸念,讓觀眾且聽下回分解,全在于演員調動聽眾的胃口,掌控書場的能力。觀眾每天都能按時到書場,一回接著一回書往下聽,這就充分體現(xiàn)了評彈藝術的魅力。演員個人的魅力與書目中人物性格的魅力是糅合在一起的,觀眾常常相信書中的人物細節(jié),也就常常將人物與演員合二為一了,認為你就是白娘子、你就是秋香了。
聽書環(huán)境的精彩,是指當代書場已經是一個優(yōu)雅舒適的環(huán)境,空氣清新,座位寬松,茶水可口,零食隨心。觀眾聽書的過程既可以是欣賞悅目的過程,也可以是閉目養(yǎng)神的調養(yǎng),行動自由、心境自由、交流自由、傳遞自由。書場不像劇場那樣莊重,更適宜老年觀眾、青年觀眾、城鄉(xiāng)觀眾、外地游客,共同感受評彈藝術魅力的小劇場里藝術世界的獨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