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郁達夫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進行細讀分析,從小說的敘述視角以及人物形象兩個方面分析故事中的孤獨內核,探討其中展現(xiàn)出來的“我”與陳二妹的關系,以及這樣的關系最終帶來的是救贖還是在現(xiàn)實的境遇中繼續(xù)沉淪,并淺談郁達夫在小說中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實主義。
[關鍵詞] 孤獨? 救贖?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
[中圖分類號] I207.4? ? ? [文獻標識碼] A
一、愛欲之外的孤獨
在早期推崇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造社,郁達夫用專注個人自我內心刻畫的方式抒發(fā)個體內心情感與真實體驗,這種更注重心理活動而非故事情節(jié)的自傳式的抒情創(chuàng)作,也開啟了一種新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敘事模式。愛欲是郁達夫創(chuàng)作中的主要主題,他“描寫性欲的蠢動,比起他同市儈官僚的斗爭來,當然更顯而易見”[1]。嘗試書寫個體的欲望來發(fā)現(xiàn)人、肯定人,這也是五四時期個性解放的象征。但是,相較《沉淪》中男主角的過度敏感以及最終選擇走向墮落與自戕的結局,《春風沉醉的晚上》讓人更多地感受到都市中彌漫的孤獨,這種內在的孤獨感消解了男女之間的愛欲氛圍。小說中的男作家即“我”和女主角陳二妹是近乎同居關系的陌生人,在同一屋檐下的相處讓兩個人有了交流的契機,兩顆孤獨的心互相吸引彼此靠近,試圖在春寒未盡的夜晚得到一絲暖意,但雙方境況的不同又讓彼此的孤獨體現(xiàn)出一體兩面性。
1.小說敘述展現(xiàn)的孤獨
小說采取的是男主人公第一人稱視角,因而讀者在閱讀小說時是跟隨“我”的視角觀察小說描寫的世界。第一人稱的選擇在郁達夫小說中常帶有一種不可信敘述的局限性,例如《沉淪》中敏感多疑的不成熟敘述者帶來了敘述不可靠之感。不過在《春風沉醉的晚上》中,讀者卻能夠更為精確地感覺到第一人稱下小說敘述者帶來的特殊效果。敘述者借助人物“我”的感官傳達所有信息,讀者與“我”的所見所聞是一致的,內視角敘事模式的運用更加凸顯了郁達夫注重人物心理描寫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他是在敘述他自己的故事。郁達夫將敘述者本身即“我”進行戲劇化,安置在故事之中,表現(xiàn)孤獨與苦悶。通過這樣的敘事手法,作者觸及了傳統(tǒng)文學的抒情邊界,完全來自其個人真實生活的想象支配了小說中孤獨主題的呈現(xiàn)。
透過男主“我”的視角可以看到,自己因失業(yè)導致貧困而搬家三次,最初的住所是“鳥籠似的永也沒有太陽曬著的自由的監(jiān)房”[2],并為其取名為Yello Grub Street,這一帶有諷刺意味的名字不僅諷刺了居住在監(jiān)房里的其他無名文士,還諷刺了“我”自己,“我”何嘗不是一個可憐的無名文士呢?經(jīng)濟的困擾讓“我”住進了鄧脫路的貧民窟。“我”眼前所見的均是晦暗的色彩:“黑黝黝”“黑沉沉”“暗黑的油光”“滿砌著煤灰”[2],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開啟了新的孤獨生活。一個人的所見所感與其內心自我需求與認知息息相關,“我”顯然是厭惡住所的環(huán)境的,但物質的貧乏讓“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只不過無法抑制真情實感的流露。但當二妹開始與“我”聊天時,“我”便覺得春風沉醉、情思幽微,并且開始在意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從最初只見晦暗,到如今遇見光明,男主的孤獨仿佛得到了慰藉。而這樣的慰藉在一次解釋誤會的談話后轉瞬即逝,“我”的理性克制住了感性,自卑地警告自己現(xiàn)在的“我”并沒有愛人的資格,小說敘述主人公的情緒極其極端,將找不到工作的憤懣發(fā)泄在自己身上,最后竟認為“黃狗”是形容自己的一個好名詞。
小說的敘述結構如同連環(huán)套一般,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結構緊湊。與此同時,小說敘事結構是以情感變化為線索串聯(lián)起來的,這與“五四”以前的傳統(tǒng)小說以及當時注重用故事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來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有較大的區(qū)別,令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與情緒更為凸顯。從搬家的落寞到為生活窘迫而煩悶再到遇見二妹后的沉醉,最后到故事結尾,“我”在幾聲自嘲后,環(huán)境又轉為了暗調的色彩氛圍,這些均為“我”的孤寂增添了一份哀愁。“我”換上脫下的破棉袍,聽著靜寂的深夜中的哀傷歌聲,所有的一切好似又回到了原點,如白茫茫大地一般落得干凈,小說至此收尾,有關孤獨的思考延續(xù)至讀者心中。圍繞孤獨心理進行開篇與收尾,在此意義上,郁達夫是五四時期運用心理敘事的較為成熟的創(chuàng)作者。
2.鏡像孤獨:“我”與陳二妹
身為小說中唯二被詳細刻畫描寫的角色,郁達夫從他者即陳二妹的角度表現(xiàn)了“我”的形象。敘述者“我”在創(chuàng)作小說與漫游都市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遠離了陳二妹這一人物,這不僅是距離上的遠離,還包括在道德認知與情感體驗上的遠離。敘述者的同情與嘲諷,既有來自敘述者本身的自戀情緒,也有因陳二妹的純潔使敘述者開始自憐與共情的因素。這種同情與嘲諷并存的敘事也使郁達夫成了女性主義的解構者與建構者。盡管小說的自傳型敘事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他者的發(fā)聲,但從有限的敘述中,讀者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作為參照的陳二妹與敘述者“我”反映的不同面向的孤獨。
居住在貧民窟的“我”,自身的境況已經(jīng)很不樂觀,但卻仍然可憐陳二妹,盡管此時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文人的感性從小說最初給監(jiān)房所在地取名為寒士街就已體現(xiàn),這是對包括自己在內的居住在監(jiān)房的文人的可憐與同情,同時也帶有自嘲的意味,認為自己空有知識卻無處發(fā)揮,只能蝸居在不見天日的小房子里與精神食糧一起受苦。當遇見二妹時,本以為她是與自己一樣的可憐人,但實際上,兩顆孤獨的心也不盡然相似?!拔摇钡墓陋毟嘣醋宰陨淼母行院兔舾?,當二妹與自己寒暄交流,問自己看什么書時,“我”產(chǎn)生了羞愧之意,于是不著感情地回復自己沒有看書,這樣的做法倒像是為了掩飾眼前的困境。而二妹臉上并沒有顯示出這樣的回答很奇怪的表情,僅僅是不理解。當?shù)弥拔摇钡倪^往時,二妹的臉上立馬出現(xiàn)了孤寂的表情,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受讓她卸下了維持樂觀的包袱,對“我”傾訴工廠的壓迫以及父親去世的悲痛??梢?,陳二妹這一人物在現(xiàn)實面前依然選擇負重而行,盡管工廠不公、家庭不幸,也未曾向命運低頭,這一點與“我”的敏感心理是不一樣的。
陳二妹的孤獨來源于現(xiàn)實,她痛恨資本家的剝削,然而個人在內心的反抗也沒什么用,她對生活妥協(xié),但并未對自己妥協(xié)。而“我”卻是在日復一日的重復當中變得麻木,對自己妥協(xié),都差不多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但是,“正是在對‘誤讀與‘不一樣的強調中,‘我原本被自己忘卻、模糊的知識分子身份漸漸明朗、清晰了起來”[3]。這兩個人物從不同面向展現(xiàn)了自己的孤獨,正因為情況不同,在近乎抱團取暖的相處下便產(chǎn)生了誤會,“我”因逃避現(xiàn)實而選擇閉門翻譯讓二妹誤以為“我”與壞人為伍。這一誤會的產(chǎn)生,讓“我”看似從二妹的關心中得到了溫暖,但在她離開后,“我”又陷入了迷茫、自嘲與無可奈何的情緒當中,帶著這些情緒再次外出散步。都市漫游者此時轉回迷茫、困惑的知識分子形象,也正是五四時期接受現(xiàn)代思想的青年人面對現(xiàn)實困境的寫照。
二、孤獨的救贖或現(xiàn)實的沉淪:漫游春夜的結局
小說結尾處,“我”將脫下的破棉袍穿上,在春光將盡的夜晚外出散步,街上的一切何嘗不是現(xiàn)實困苦的映射。賣唱的異國少女、腐尸般的浮云,都顯示出患有都市病的“我”在漫游城市的過程中“停留在疏離、無聊、挫折、恐懼之中”[4]。好像拿到稿費時的喜悅才在上一瞬間,此時又轉為了落寞孤獨。造成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自然不是陳二妹的誤會,這一誤會只是助推了“我”直視自己的逃避心理,而這一心理的存在才是情緒轉變的根本原因。
“我”作為獨居的知識分子,沒有人注意,沒有人關心,陳二妹的出現(xiàn)無疑給“我”帶來了一束光。但文人的自尊心又讓“我”隱入黑夜,窮困潦倒的現(xiàn)實仿佛在黑暗中便不復存在,當陳二妹在不知道真實的情況下告訴自己有一封來信時“我”的態(tài)度又如初見一般,帶著一股清高拒絕承認。兩位人物的情感狀態(tài),恐怕連曖昧也算不上,若即若離的相處,無非是因為兩個人在同一屋檐下又過著相似的悲苦生活,對未來都沒有具體的規(guī)劃,縱使有規(guī)劃也逃不過現(xiàn)實的壓迫,于是互相產(chǎn)生了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但就是這樣的感覺,最終在“我”的自尊心,又或者說是在強烈的自卑感的主導下破裂了,知識的不對等讓雙方的談話不對等,陳二妹不懂“我”的工作,誤以為“我”每天都能有產(chǎn)出,在這樣的現(xiàn)實里,“我”唯一掌控的卻不能及時變現(xiàn)的知識在現(xiàn)實面前算不上什么。在意識到這一點后,“我”感覺窺見了光明,但這里的光明并非指從困境中解脫,而是“我”理解了現(xiàn)實,并接受了現(xiàn)實,放下清高之后直面這悲苦的現(xiàn)狀,對陳二妹的幻想也破碎于現(xiàn)實當中,因為“我”是沒有條件在此時此刻談情說愛的。只不過在直面現(xiàn)狀之后,“我”又開啟了新一輪的逃避與沉淪,脫下新做的春袍換上破舊的棉袍的情節(jié)也印證了這一點。
所謂救贖,或許對任何一方都是一種悖論。對陳二妹而言,從邀請“我”吃東西到傾訴自身經(jīng)歷,最后因被工廠壓迫加班而落下了兩滴眼淚,她在“我”的面前的確是得到了情緒的釋放,而這樣的傾訴與她自身在心中對工廠的控訴一般無二,均改變不了現(xiàn)狀。由于小說視角的受限,讀者只能跟隨“我”的視角觀察陳二妹,“我”壓抑在心中的苦悶有了傾訴的對象,而這一對象又愿意聽她的意見進行戒煙,于是陳二妹欣喜地回去休息,但“我”依舊認為沒有人能理解自己,自身的孤獨寂寞也得不到排遣,在情感即將迸發(fā)時又被自己的理性抑制住了。
小說最后的心理描寫從思考如何解決經(jīng)濟問題,感嘆自己的境遇連陳二妹都不如,再到對自殺的回避并自認為志氣還沒有完全消磨盡,最后以自嘲為黃狗結束,層層遞進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出“我”步步沉淪的情緒。但是,作為郁達夫筆下常見的男主人公形象,“我”的沉淪似乎只是短暫的,盡管目前不甘于現(xiàn)狀卻又無力改變,選擇又一次隱匿在夜晚當中,但是“卻沒有怨恨與暴戾之氣,他也并不安于小人物狀態(tài),雖然暫時消沉,但是有機會改變自己時是不會錯過的”[5]。作者并沒有借“我”之口表現(xiàn)出對在都市底層生活的失望,而是在消極中透露出一絲期待。這與大眾給郁達夫打上的“頹廢”標簽不完全符合,小說既有情,也有禮,前者是作者借鑒日本與歐洲的頹廢書寫而來,后者則是作者出身傳統(tǒng)儒家社會受到的影響。在夏志清看來,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寫出了“自傳式的主人公心腸仁慈,能夠謹守儒家的禮教”[1]。第一人稱自傳體書寫將角色心理活動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也令讀者感受到作者本人露骨的自白,他站在情感迸發(fā)即將沉淪的界線之內,選擇用禮教消解孤獨帶來的欲望。
三、大約春光老透:郁達夫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
春天的夜晚,在古典詩詞中常用“春宵”指代,這一詞語往往帶有情欲色彩,與此同時,郁達夫的創(chuàng)作以愛欲為主題的也較為多見,尤其以小說《沉淪》最為明顯。而《春風沉醉的晚上》中,小說愛欲色彩淡化,對個體的孤獨進行了剖析,正如小說中“我”的感慨:“大約春光也已經(jīng)老透了罷!”[2]小說故事并不全然圍繞春宵愛欲展開,郁達夫在這一故事中保持了注重自我內心感受的自傳式抒情,但同時對現(xiàn)實景觀以及社會百態(tài)的刻畫占比增加,小說的現(xiàn)實主義基調明顯增強了。
在第一次搬家后住的住所里,自由的監(jiān)房里除了和“我”一樣的無名文士之外,還有幾位兇惡裁縫,第二次搬家遇到的房主人與破布、破鐵器打交道,還會一個人自怨自艾。縱使這些描寫是經(jīng)由人物的主觀認知得來的,但也不由得讓人沉思,是怎樣的原因造成了老百姓這樣的情況,為何窮與惡會聯(lián)系在一起。顯然這與當時的社會情況息息相關。當“我”白天拿到稿費在街上闊步前行時,注意到自己與周圍人的穿著差距,一番自慚形穢后選擇將稿費用在衣著打扮上,看著四處華麗熱鬧的景象,“我”開始神游,但此時電車人員的罵聲將“我”從幻想拉入了現(xiàn)實,賣衣服的店員也看不起“我”給出的價格。郁達夫在小說中通過對“我”在上海這個遠東第一大城市周轉漫游接觸到的人事物的描寫,將在時代變遷中人的現(xiàn)實之苦與人性之惡呈現(xiàn)出來,以此來控訴不平等,展現(xiàn)出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心中普遍的理想主義與面對現(xiàn)實的迷茫困惑。
當時的社會存在不少生活在光明中但卻心懷歧視的人,他們不愿意施舍善意給身在底層的“我”。此外,同樣是在底層生活的人們,也不能同情與自己同病相憐的人,只有陳二妹尚未被社會的染缸浸染。這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并不全然是社會的原因,人性的惡本就存在,借助外在環(huán)境發(fā)泄心中的惡比在艱苦環(huán)境中保持善良更容易。因此陳二妹的形象就顯得更加“圣潔”,盡管她不夠富裕,也沒有“我”擁有的知識,但不妨礙她心存善意,向“我”分享面包并且勸導“我”戒煙,她甚至具有反抗意識。作者通過陳二妹的描寫,展現(xiàn)了當時工廠底層員工的生活水平,郁達夫借“我”表現(xiàn)了他作為知識分子對底層人民的同情。與此同時,被陳二妹關心的“我”抑制住了接近的欲望,郁達夫借這一對貧困男女的形象也表現(xiàn)出其人道主義的關懷。
參考文獻
[1]? ?夏志清.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M]. 劉紹銘,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2]? ? 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4.
[3]? ?王宇.在知識男性與鄉(xiāng)村女性之間:啟蒙敘事的一個支點——《在酒樓上》《春風沉醉的晚上》《二月》《遲桂花》的互文性閱讀[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
[4]? ? 孫志文.現(xiàn)代人的焦慮和希望[M].陳永禹,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4.
[5]? ? 管興平.《春風沉醉的晚上》與《殺人未遂》比較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4).
(責任編輯 陸曉璇)
作者簡介:蔣欣蓉,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