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華,但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傳承和發(fā)展難的問題。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起步較晚,美術類“非遺”進校園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需要中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方法:文章首先分析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種類,得到校園傳承“非遺”有規(guī)??捎^、發(fā)展穩(wěn)定、方式靈活等獨特優(yōu)勢,提出美術類“非遺”校園傳承具有適應新時期發(fā)展要求的重要意義。結果:中小學美術教育中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現狀并不理想,存在學生認知理解程度不高、課程設計和開發(fā)不夠完善、資源和資金的限制等諸多問題。應采用有效策略,促進美術類“非遺”進校園有效施教。結論: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聯系學生生活、營造文化氛圍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科融合深層次開發(fā)“非遺”課程,形成校園“非遺”特色教育環(huán)境。同時,教學傳承中要貫徹“守正創(chuàng)新”的理念,既要尊重傳統(tǒng)技藝和傳統(tǒng)文化,又要重視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以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fā)展。
關鍵詞: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教學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3-0-03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民族智慧的象征,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正以驚人的速度消亡。保護和傳承燦爛文化是青少年身負的重大使命,未來他們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接班人?!胺沁z”進校園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舉措,厘清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及范疇是研究的前提條件。
1 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1.1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
根據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
1.2 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
本文所界定的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與美術學科有直接聯系的,有利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能展現民族文化精髓的民間美術及傳統(tǒng)手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主要包括繪畫、染織繡、剪刻藝術、塑作藝術、雕鐫藝術、編織、扎糊、傳統(tǒng)玩具等。
江蘇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江蘇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有許多同美術相關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項目。江蘇的國家級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蘇州的蘇繡、木版年畫,揚州的剪紙、玉雕,常州的梳篦、金壇刻紙,南京的云錦織造技藝、秦淮燈彩,無錫的惠山泥人、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南通的藍印花布與風箏制作技藝,徐州的豐縣糖人貢與邳州紙塑獅子頭等[1]。
2 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校園傳承的獨特優(yōu)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tài)文化,發(fā)掘并培養(yǎng)新一代傳承人是重中之重。校園既是中小學生成長、成才的搖籃,又是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fā)展的沃土。應將校園活潑的氣息與豐富多彩的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結合,積極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通過“非遺”課堂、“非遺”社團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途徑,利用學校的板報、展示區(qū)域、微信公眾號等陣地,展示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美術和地方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藝術的熏陶。
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是對傳統(tǒng)傳承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具體優(yōu)勢有以下幾點。
2.1 規(guī)模更大
學校在培養(yǎng)傳承人方面有天然的優(yōu)勢,學校是青少年集中學習的主陣地,美術類“非遺”的校園傳承可以讓廣大青少年接觸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非遺”,并自覺承擔起文化傳承的重擔。
2.2 發(fā)展更穩(wěn)定
近年來,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關部門協同倡導,中小學共同努力積極推進“非遺”校園傳承。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利用現代教育體系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普遍受到了學生的喜愛。有些學校還將美術類“非遺”納入學校校本課程,作為學校長期的特色項目進行開發(fā)[2]。校園傳承相比傳統(tǒng)傳承,具有發(fā)展更穩(wěn)定的優(yōu)勢。
2.3 方式更靈活
傳統(tǒng)傳承受限于前輩對后輩的言傳身教,而校園傳承是對傳統(tǒng)傳承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美術類“非遺”進校園,可以通過現代教育資源,以投影演示、網絡微課、多媒體互動等更多樣化、更靈活的形式教學,還可以定期組織開展“非遺”傳承校園文化活動,使“非遺”傳承與時俱進。
3 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校園傳承的意義
3.1 是適應新時期發(fā)展的要求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刻不容緩。2021年,《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構建“非遺”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基礎讀本。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邀請項目傳承人參與“非遺”教育培訓,開展“非遺”社會實踐和相關研學活動。
3.2 符合新時期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中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勇于探索感興趣的事物,“非遺”校園傳承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2.1 增強民族認同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非遺”進校園能讓青少年認識到“非遺”的重要價值,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認同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3]。
3.2.2 提升審美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維
江蘇的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豐富,如剪紙、玉雕、刺繡等,其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非遺”蘊含著人們對美的向往、追求、熱愛,具有獨特的審美趣味,尤其是對青少年具有審美教育意義。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中,青少年要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維,摒棄傳統(tǒng)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延續(xù)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4]。
3.2.3 促進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未來的教育將更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豐富多彩的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無疑能充實中小學生的校園生活,為他們提供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青少年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各種技藝,發(fā)現、欣賞、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實踐中表達個人感受,不斷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成為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yōu)秀傳承人。
3.3 滿足新時期美術教學的需要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課程內容堅持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主體,各地須采取行動將優(yōu)秀的美術類“非遺”作為課程內容納入美術教學,豐富教學資源和課程內容。各地教師可以結合江蘇具有代表性的“非遺”資源,開設版畫、剪紙、印染、陶藝等課程,使學生從小接受民族傳統(tǒng)美術文化的熏陶。
3.4 有利于形成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
美術類“非遺”進校園,可以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校園文化;同時,可以增強學生對當地“非遺”的自豪感,為學生營造濃郁的人文環(huán)境及和諧的成長氛圍;還可以與學校的德育工作良性互動,相輔相成,對學校形象的塑造和宣傳起到積極作用。
4 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校園傳承目前面臨的問題
4.1 學生認知理解程度不高
青少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有一定認知,但認知程度不高,不能清楚區(qū)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對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了解不多,比較熟悉的是剪紙、陶藝等類型,對其他類型知之甚少。他們對傳統(tǒng)手工藝表現出一定的興趣,但是不懂得如何欣賞,不了解其重要文化價值。
4.2 課程設計和開發(fā)不夠完善
新美術課程標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在設計應用領域增加了傳統(tǒng)工藝的具體活動建議。以教材為例,在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術教材中,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課程內容僅占總課程比例的7.4%,內容之間缺乏深層次聯系,單獨的課程板塊不夠系統(tǒng)化。另外,部分學校開設的美術類“非遺”校本課程存在一定不足:課程模式單一,學生興趣不高;課程選擇不合理,教師準備不足;上課時間難以保證,課程進度過慢或過快。
4.3 學校資源和資金有限
美術類“非遺”課程在材料上要求較多,以陶藝為例,需要陶泥、制陶工具、拉坯機、電窯爐等,需要投入大量專用經費,單靠教師和學生的力量顯然不夠。學校和地方只有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才能為課程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非遺”課程的開設還受到美術教師專業(yè)能力的限制,大多數教師只接觸過手工藝基礎知識,缺乏民間“非遺”傳承人的指導和校際交流,并不能完全勝任教學工作。
5 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校園傳承的策略
5.1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主動參與“非遺”學習
非物質文化遺產源于民間,如何讓當代青少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并保持興趣,是需要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培養(yǎng)青少年學習美術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5.1.1 營造良好的文化藝術氛圍
教師積極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激發(fā)中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外的走廊和教室內部空間張貼“非遺”課程相關圖片和文字介紹,讓學生提前感受課程氛圍,并自發(fā)做好相關準備。教師還可以在課程即將結束前,設計“非遺”課程作品的展示活動,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增強學生的自豪感,激勵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
5.1.2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課程的趣味性
在美術教學中,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體驗性學習,包括觸覺的體驗、視覺的體驗、動手實踐的體驗、情感審美的體驗、思維想象的體驗。例如,筆者在藍印花布相關教學中,將一些藍印花布的手工藝產品帶到課堂,讓學生觀察、觸摸、穿戴,很自然地就拉近了學生與藍印花布的距離。隨后播放制作藍印花布的相關視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安排學生合作開展對藍印花布的探究式學習。課程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嘗試用替代的辦法設計制作藍印花布手提袋,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獲得了更多的樂趣。
5.1.3 聯系生活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的激情
美術新課改重視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因此在非物質文化課程設計中應關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結合學生學情和生活實踐來設計課程,讓學生產生持久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欲望。例如,在學校舉辦春季運動會之際,開設傳統(tǒng)風箏相關“非遺”課程,借助學校運動會,評比飛得最高、最美的風箏作品,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5.2 利用資源開發(fā)“非遺”校本課程
由于教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不足,因此“非遺”課程各單元缺乏深層次聯系,同時單獨的課程板塊不夠系統(tǒng)化。針對上述情況,可以采取如下優(yōu)化措施:組織開展各類實地考察活動,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舉辦校園講座、觀摩研討會等,引導教師和學生認識和理解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探究適合“非遺”傳承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注重系統(tǒng)性和專業(yè)性。各地學校可以利用地區(qū)特色“非遺”與當地文化部門合作建設美術類“非遺”傳承基地。
5.3 在創(chuàng)新實踐中實現“非遺”傳承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基于中小學生的學情,提出“守正創(chuàng)新”這一傳承與發(fā)展理念[5]。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生活化的藝術”,在日常美術教學中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除開設“非遺”課程之外最行之有效的傳承方法。例如,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設計的剪紙圖案用絲網印刷印制到T恤衫、鞋帽上。將中國傳統(tǒng)元素應用到新的載體上,不僅可以傳承文化,而且可以賦予文化新的生命力,提升其價值。
6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fā)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fā)展”。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非遺”傳承與發(fā)展的道路漫長而坎坷,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終將獲得豐碩的果實。因此,廣大中小學校應負起責任,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推動“非遺”傳承與發(fā)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參考文獻:
[1] 劉暢.江蘇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19.
[2] 鄧美蓮,趙蘭.非遺入校園:面向未來的非遺傳承之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7(24):1-2.
[3] 張棟棟.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校園傳承研究[J].大眾文藝,2014(5):218.
[4] 顏慧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中學美術課程與教學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65.
作者簡介:成麗園(1988—),女,江蘇淮安人,碩士在讀,中學美術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