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入選的文學作品篇目很多,包括現(xiàn)代的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主要文學體裁,還有古代的詩詞歌賦等。解讀這些文學作品需要抓住形象、語言、表達藝術還有深層意蘊等方面尋找切入點,通過分析揣摩、比較探究、品味感悟,進而體會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品位和閱讀水平。
面對一篇文學作品,需要找到解讀的適宜入口,才能順勢而為。因為文學作品是以創(chuàng)造形象為宗旨,所以,抓住形象進行解讀是常用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小說、詩歌,需要在披文入情中以形象為切入點。
如《聲聲慢·尋尋覓覓》是詞人李清照的一首婉約風格的代表作品,主要抒寫詞人在國破家亡后的愁苦之情,但在作品中通篇不見“人”字,處處體現(xiàn)的都是人之愁情。解讀《聲聲慢·尋尋覓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這種隱身的愁人形象為切入口,體會詞人巧妙地將愁情不動聲色地附著在外物上的匠心獨運?!堵暵暵ひ捯挕返钠鹁?,以三句共14個疊字密集推出,“尋尋覓覓”是人的動作,“冷冷清清”是人的生活環(huán)境,“凄凄慘慘戚戚”指向了人的心境,由這三句14個疊字帶出的人物讓人覺得是那樣悵然若失、茫然無序還心神不寧,似乎不知道做什么好又不想去做什么。再加上天氣冷暖不定,變化多端,真的叫人無所適從,“最難”兩個字寫盡了詞人愁苦中的無奈,對一般人來說“將息”是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到詞人身上竟然成了“最難”的事情,足見此時此刻的詞人心境多么與眾不同。萬般無奈之下,詞人開始行動——選擇借酒消愁,結果是覺得酒淡欠缺力道,竟抵御不了“晚來風急”,換言之,愁苦依然纏身,反而因見到“舊時相識”的大雁飛過,難免百感叢生卻又六神無主。以這樣的文字宣泄如此情感的人,該是怎樣的人呢?盡管在詞中這個人一直是隱身的,但其形象卻沒有其他人能夠替代,因為這個人就是詞人自己。
文學作品的基本構成單位是語言文字,在整體把握作品形象后,文學作品的解讀就需要進入咬文嚼字、品詞析句的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尋找那些意蘊豐富的詞句,進行品析、鑒賞,揣摩其文學語言的無窮魅力。
如《歸園田居(其一)》是陶淵明田園詩中的代表作,詩人采用的是白描手法,多數(shù)詩句都能夠讀懂,詩句中很少有生僻、難解的詞語。正是這樣,詩句中出現(xiàn)的一些看似平常、普通的詞語,在體現(xiàn)詩人內心情感上更有表現(xiàn)力,只是這種表現(xiàn)力不是浮在文字表面上,而是隱含在字里行間,屬于深層次的內蘊,需要借助品析詞句、咀嚼文字才能破譯的。如詩句“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其中“曖曖”“依依”教材中分別注釋為“迷蒙隱約的樣子”“隱約輕柔的樣子”,但把這樣的意思直接帶進詩句中理解,詩意就難以出現(xiàn)。因此,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文字下一份咀嚼的功夫:“曖曖”可能是學生未曾注意過的景象,可以先借助“曖昧”理解有不怎么清楚的意味;再放到具體語境中,與“遠人村”對接,就明白看不清的原因是距離造成的,這種遠處的小村莊,自然遠離塵囂,遠離喧鬧,因而看不清不是模糊感的抱怨而是朦朧感的美妙?!耙酪馈边@一疊詞早在《詩經·采薇》中就出現(xiàn)過,“依依”是形容柳枝隨風飄拂的優(yōu)美姿態(tài),也有依稀隱約的意思;再放到具體語境中看,后接的“墟里煙”讓“依依”所指對象明確,傍晚時分遠處頗有朦朧感的村莊里,裊裊炊煙本就有招呼鄉(xiāng)人歸家的意味,加上所帶的隱約感、飄柔感,頓時讓人產生向往之情。這就是品析詞句、咀嚼文字里解讀的文學味。
文本留白對于高中生來說很熟悉,只是過去比較多地常用在讀寫結合的訓練上,而不是用在文本解讀上。實際上,文本留白是文學作品解讀的一個重要抓手,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不同的留白處,探究留白的深意,就能順勢解讀文本的一些關鍵內容。
如教學《祝福》,魯迅先生在小說中寫祥林嫂臨死前見“我”時,按說她遭受許多打擊之后,已經是個行尸走肉、毫無知覺、近乎麻木的人,但在問“我”關于靈魂的事時,竟然顯得思路很清晰,還有嚴密的推理,這種表達中似乎存在矛盾。學生抓住這一矛盾處解讀文本發(fā)現(xiàn):靈魂的事是一直沉重地壓在祥林嫂心頭的大石頭,一直沒有人能夠給她一個可信的解釋;遇到了村子里“我”這個有學問的人,得以問及靈魂問題,自然希望能夠獲得滿意的答案,所以人也一下子來了精神和氣力,表現(xiàn)出與瀕死之人很不一樣的情形;其實未嘗不是一種回光返照的樣子。又如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但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卻留下了兩個明顯的破綻:一是錯認三國赤壁古戰(zhàn)場,二是赤壁戰(zhàn)爭時“小喬”嫁給周瑜已經有九年的時間了,居然還說是“初嫁”。對于這樣的破綻,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與作者對話的方式進行文本解讀。蘇軾作為著名學者,赤壁大戰(zhàn)的發(fā)生地自然不會弄錯的,詩句中的“人道是”就已經暗示這種說法只是一種憑借;因為詩人此時被貶黃州,內心十分郁悶憋屈,希望能找到釋放的渠道,赤壁和周瑜就是一個很好的憑借,所以“初嫁”其實是指向周瑜的少年得意、風流倜儻。可見,詩人的懷古實在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胸臆。
比較閱讀是文學賞析的重要方法,也是文學作品解讀的有效方法。文學賞析的比較通常在不同作品之間進行,對文化背景、審美價值、語言技巧、結構方式、風格流派等進行比較;文學作品的解讀比較可以在同一作品中進行,并且可以通過比較讀出作品的豐富內蘊。
如閱讀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我與地壇》,會遇到這樣難以理解的問題:散文作品在寫作上通常以第一人稱直抒胸臆,但在《我與地壇》的敘述中,作者并不是一直以第一人稱進行表達的,有時候會出現(xiàn)“你”“他”甚至還有“您”,這是為什么呢?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作品中人稱變化很明顯的段落理解。如第二部分中有:“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幾年長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親做過最壞的準備了,但她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你為我想想。事實上我也真的沒為她想過。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很明顯,這段話中作者先以“我”的人稱出現(xiàn),后來變成了“她的兒子”,還有“他”,乍一看人稱上出現(xiàn)了混亂的情形。但仔細閱讀并加以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在這一段表達中的層次感和分寸感正是借助人稱的改變實現(xiàn)的。其中“她的兒子”還有“他”在文中既是“我”又不是“我”:雖然在作者的名義下,“我”“她的兒子”“他”都可以看作是史鐵生的代稱,但是“我”屬于現(xiàn)在寫作《我與地壇》這篇文章的史鐵生,“她的兒子”和“他”屬于“那是好幾年長的一段日子”經常以自己的任性使母親傷心不已的史鐵生。經過這樣的比較閱讀,才懂得作者把現(xiàn)在的“我”與過去的“我”用不同人稱加以區(qū)別表達的真正用意,在拉開的距離中,對母親的懷念和自責之情就蘊含于看似簡單的人稱變化中了。
總之,在高中文學作品學習中,感受形象,咀嚼語言,探究內蘊等都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策略進行解讀的抓手,而有效解讀文學作品則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