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俊
[摘要] 道德與法治學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采取營造自由氛圍,激發(fā)思辨深度參與;整體把握教材,構建思辨主題結構;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賦予思辨真情實感;緊扣兩難問題,提升思辨活動實效等一系列舉措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道德與法治;思辨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基于學科特點和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引導學生在思辨活動中錘煉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觀察、分析、認識、理解社會現(xiàn)象,不斷完善道德認知,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一、營造自由氛圍,激發(fā)思辨深度參與
學生深度參與的道德與法治思辨課堂是指,教師以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適當的思辨情境或思辨話題中進行道德體驗、合作展示、思維碰撞、評價反饋和自我反思,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道德素養(yǎng)。
深度參與的思辨課堂是以對話為中心的課堂。多維度、多主體的對話才能讓教師與學生共同抵達對知識與觀念的意義認同,產生同頻共振的情感交流。一年級下冊《學會寬容》一課,在“情境辨析悟寬容”環(huán)節(jié),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了兩個思辨情境,一是班上幾位同學在欺負并嘲諷班級新來的同學;二是一群小孩在樹林里玩火,一位大人路過并及時制止。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思辨話題展開思考、表達、辯論。學生生發(fā)出新的意義和理解,懂得寬容不是無限度地縱容,也不是姑息遷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則的,對突破道德底線和法律準則的行為,必須嚴肅對待和處理。通過對話,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交流和表達樂趣,學生對已有的經驗、見解和觀念進行加工,從而內化成為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與正確價值觀。
深度參與的思辨課堂是堅持兒童立場的課堂。教師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如果站在課堂中央“牽著”學生學,就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導致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低下。深度參與的思辨課堂還應是道德自主建構的課堂。學生道德觀念的形成不應由教師強加,而應通過體驗、探究和思辨,在學生的認知深處自主生成。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借助有意義的學習支架,搭建有結構的活動路徑,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思考與探究的思辨空間,使學生的價值觀念在自我實踐中得到培塑,生活經驗得到擴展,逐漸提升道德素養(yǎng),實現(xiàn)自主的道德
成長。
二、整體把握教材,構建思辨主題結構
教材是師生、生生課堂對話的載體,要想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就要讀懂教材,整體把握教材內容,研讀文字與圖片背后所表達的情感,根據現(xiàn)實學情確定思辨話題,促進思辨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在思辨話題的選擇上,應追求整體性、主題性,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種結構:
第一,統(tǒng)領式結構,即以一個思辨話題來組織、推動整堂課的教學活動,這樣的設計可讓思辨課堂更具整體性。例如,六年級下冊《我們愛和平》一課,教師首先出示有關臺海對峙的圖片,拋出思辨話題:對于“臺獨”分子,打還是不打?在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后,教師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整節(jié)課學生唇槍舌劍,緊緊圍繞“國家主權不容侵犯”“兩岸一家親”“和平解決爭端是第一選擇”“愛好和平是世界主流價值觀”等觀點,從不同角度運用辯證思維展開深度討論,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表達,不斷完善認知,形成正確觀念。以統(tǒng)領式思辨話題組織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參與更投入,思維活動更活躍,道德認知更深刻,價值觀念更清晰。
第二,串聯(lián)式結構,即在同一個主題大情境下的,具有邏輯關聯(lián)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思辨話題。運用該結構可讓思辨課堂更具情境性和生活性,幫助學生的道德認知在主題大情境中逐步深入、層層遞進。例如,二年級上冊《大家排好隊》一課,在“班級組織去看電影”這一大情境中,首先,教師設計了“探看角色,對比探討排隊重要性”體驗性思辨情境,引導學生在思辨交流中感悟排隊的第一個規(guī)則——人人排隊;接著,教師引出“排隊接水,讓好朋友插隊在自己前面”這一思辨情境,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表達切身感受,感悟排隊的第二個規(guī)則——先來后到;隨后,教師將思辨情境“排隊取票,看到地上的‘一米線,該在什么位置等待”適時拋出,并及時補充“一米線”資料,引導學生體悟排隊的第三個規(guī)則——間距合理。三個思辨情境有利于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思考、交流、實踐,更好地培塑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賦予思辨真情實感
思辨話題只有源于兒童生活,兒童才會樂于參與,才會付出真情實感。小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還不夠成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多地創(chuàng)設真實、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來拉近教材與學生的距離,并在生活情境中設計貼近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思辨話題,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深度思維和道德判斷。以五年級上冊《自主選擇課余生活》一課為例,教師經過課前調查,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認為課后生活應該由自己安排,而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自己現(xiàn)在是未成年人,課余生活應該由父母幫忙安排。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設計課堂辯題——正方:課余生活由自己安排好;反方:課余生活由父母安排好。學生在課堂上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辯論,最終達成共識,認為應當學會自己安排課余生活,但可以參考父母的意見?;诂F(xiàn)實生活的思辨活動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運用自身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從理性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看待問題,從而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課堂上,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思辨學習活動更有代入感、參與感和體驗感,打通了學習內容和學生生活的壁壘。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進一步展開沉浸式體驗,在親歷體驗的同時展開思辨學習,兒童會收獲更為深刻的認知和感悟。四年級下冊《我們的好朋友》一課,教師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引導學生談一談沒有“不說話的朋友”幫助時的感受。在充分交流親身的體悟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思考:今后我們該怎樣對待我們“不說話的朋友”——課桌椅?學生有了沉浸式的體驗感悟,自然而然地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緊扣兩難問題,提升思辨活動實效
課堂教學中思辨話題的設計旨在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思考、交流、辯論,在有意義的對話與有深度的思維碰撞中,不斷完善道德認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所以,思辨話題的設計與提出要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圍繞兩難問題深入思考、表達見解、展開辯論、完善認知。
第一,思辨點要體現(xiàn)價值性。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選擇思辨點時應充分考慮:是否能夠為更好達成教學目標服務?是否有助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是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或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是,選擇的思辨點就有價值;反之,與教學目標或教學重難點“南轅北轍”的思辨點就是無價值的。例如,一年級上冊《紅綠燈在站崗》一課,教師創(chuàng)設了“綠燈只剩五秒,過還是不過”這一思辨情境,學生依托生活場景,結合生活經驗,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得出“路線短,注意安全快速過;路線長,寧等三分不搶行”的生活認知,從而更安全地參與社會生活。
第二,思辨題要體現(xiàn)兩難性。思辨性話題的設計應指向“道德兩難”這一特征,即在道德價值上具有矛盾沖突的情境,學生不經過深入思考就能得出統(tǒng)一性結論的思辨活動是無意義的。思辨話題的設計要便于學生思考與表達,不能太過復雜,要能以簡潔的語言來表達自身的觀點。例如,六年級上冊《我們受特殊保護》一課,教師創(chuàng)設了兩難情境:“童童今年讀六年級,在班級內時常欺凌同學,屢教不改,甚至對老師大打出手。”引出思辨話題:留在學?;蛘唛_除學籍。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兩難性辯題,自由展開辯論,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表達觀點與見解。對于學生的意見分歧,教師并不直接予以對錯評價,而是以組織者、參與者的身份進行觀點與理由的提煉與小結,讓課堂情理交融。最后,在充分辯論的基礎上,教師補充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法律條文,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認知,感悟法律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