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 梁偉
【內容摘要】本文認為,在知識生產的2.0模式中,知識生產更加強調應用情境,強調通過學科交叉來解決現實中的復雜問題。根據我國近3年自主設置的交叉學科的數據分析可以發(fā)現,以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作為支撐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有傳播學相關、文化產業(yè)相關、媒介技術相關、法學相關四類。新聞傳播學參與學科交叉主要有兩種維度,一種是新聞傳播理論或技術以方法論的形式參與,另一種是新聞傳播作為具體的研究領域參與。新聞傳播學在未來發(fā)展中,首先需要夯實學科基礎,明確學科邊界,其次需要積極向外擴展,促進學科交叉。新聞傳播學的人才培養(yǎng)也需要積極變革,以適應2.0模式中的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
【關鍵詞】學科交叉;新聞傳播學;學科定位;學科關系;學科生長點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各學科間的交叉融合趨勢愈發(fā)明顯,無論是在自然科學領域還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都出現了這一趨勢。自然和社會固有的復雜性,探索學科接口的驅動力,解決社會問題的需要,生成技術的刺激是促進學科交叉的四大動力①,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已然廣泛存在。邁克爾·吉本斯(Michael Gibbons)在其著作《知識生產的新模式:當代社會科學與研究的動力學》中指出,在知識生產2.0時代,更加強調在應用情境中通過跨學科來解決復雜問題②。
2020年12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fā)布《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③,標志著交叉學科門類正式進入學科目錄。2022年9月1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印發(fā)《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yè)目錄(2022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yè)目錄管理辦法》的通知④。相較于2011版目錄,2022版目錄中,交叉學科門類下新增7個一級學科,明確可以授予不同學位。
在新文科建設以來,學科交叉融合被認為是新文科發(fā)展的一條重要路徑。已有眾多新聞傳播學界、業(yè)界的專家學者呼吁進行學科交叉,以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的建設發(fā)展。張明新曾提出新聞傳播學教育中的交叉融合主要有三種目標指向,分別是人文主義、技術思維和跨界能力養(yǎng)成⑤。伴隨著數字媒體、社交媒體的興起,新聞傳播學科需要認清深度媒介化的社會現實,超越一般的學科交叉融合,在深度和高度上再定位、再調整⑥。在新文科建設中,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必須堅持質量為王、固本強基、多元交叉、知識融合、融入主流⑦,并且需要立足中國實踐,培養(yǎng)全民人才⑧。
雖然大量研究在呼吁新聞傳播學科積極展開學科交叉,建議新聞傳播學與其他學科深度融合以形成交叉學科,但是現實情況卻并不盡如人意。岳永婕等人通過選取《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兩本權威期刊2010—2020年間發(fā)表的937篇合著論文發(fā)現,我國新聞傳播學領域合作網絡中整體合作密度較低,合作學者大多為新聞傳播學專業(yè)內部人員,跨機構、跨學科的合作比較欠缺⑨。張振亭等人以新聞傳播學四種CSSCI期刊在2006—2017年間的7965篇論文為研究樣本發(fā)現,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引用的知識中近一半來源于其他學科,新聞傳播學的知識擴散以自我擴散為主,3/4的知識都是向新聞傳播學內部進行擴散的⑩。
在學科交叉的大背景下,學科定位與學科建設不僅與自身有關,還與其他相關學科關系密切。面對愈發(fā)復雜的現實問題與新聞傳播學科自身的快速發(fā)展,新聞傳播教育也必須進行革新。一方面需要結合其他學科視角,對本學科內部的獨創(chuàng)性知識進行梳理與創(chuàng)新,明確自身定位;另一方面需要在與學科交叉融合中尋找新的學科生長點,順應發(fā)展趨勢。本文旨在通過相關資料、數據,立足學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發(fā)展、定位、交叉現狀進行討論,從而為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發(fā)展建言獻策。
二、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發(fā)展與定位
(一)新聞傳播學在學科目錄中的變化
改革開放后我國對學科專業(yè)目錄共發(fā)布過5版學科專業(yè)目錄,分別是1983年發(fā)布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yè)目錄(試行草案)》;1990年發(fā)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1997年發(fā)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2011年發(fā)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2022年頒布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yè)目錄(2022年)》。
在我國,新聞教育起步相對較早,正式進入學科目錄也早于傳播學,較長時間內被劃歸在文學門類之下,改革開放后1981年第一批招收的新聞學研究生就被授予了文學碩士。不過,之后的一段時間,新聞學的學位從“文學”轉歸到“法學”之下。在1990版學科目錄中,新聞學并未成為一級學科,新聞學(學科代碼為050112)作為二級學科被同時劃分在了文學學科門類下屬的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與法學學科門類下屬的社會學一級學科下,并明確標注了可授予文學、法學學位。
與新聞學教育在20世紀初就進入中國不同,傳播學教育在改革開放之后才正式在國內開啟。1982年,著名傳播學學者施拉姆的訪華之旅被譽為“傳播學進入中國大陸的破冰之旅”。1983年,廈門大學成立新聞傳播系,這是我國新聞傳播教育機構中首次出現“傳播”二字。20世紀90年代中期,傳播學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關注與重視,“新聞學”逐漸被“新聞傳播學”所取代,大量學者呼吁設立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1997年,新聞傳播學(學科代碼0503)正式作為一級學科進入學科目錄,位列文學門類,下設新聞學與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同時新聞學也不再授予法學學位,僅可授予文學學位。1998年以后,各單位陸續(xù)獲批傳播學二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標志著傳播學及相關專業(yè)在學位培養(yǎng)方面的地位得到確立。
如表1所示,除學術學位外,2011版的學科目錄中又增設了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學位(MJC),學科代碼0552。學術學位與專業(yè)學位并存的這一格局在2011版的學科專業(yè)目錄中得到確定,并在2022版學科目錄中得到了延續(xù)。學科目錄自2011版后,僅顯示學科門類與一級學科,在學科目錄中不再顯示二級學科。
(二)新聞傳播學的學科性質
要確定新聞傳播學的學科定位,就必須理解新聞傳播學的學科本質。從字面意思不難發(fā)現,“新聞”與“傳播”這兩個詞共同構成了“新聞傳播學”,新聞學與傳播學也是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
首先,不能簡單地將“新聞傳播學”視為一個學科,雖然新聞領域的傳播研究十分重要,但是這不能代表真正的傳播學研究。就傳播活動而言,其包含人類傳播與非人類傳播兩大維度,而人類傳播活動中又包含了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等多種傳播活動。長期以來受到大量學者關注的大眾傳播學,僅僅是傳播學研究的一個領域?!靶侣剛鞑W”是在我國通行的一個一級學科稱謂,實際上應為“新聞學與傳播學”,二者由于具有一定的親近性而在學科設置中放置在一起,但必須認識到它們是涇渭分明的不同學科。在我國,傳播學主要由新聞學人士加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本文所提及的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應當理解作“新聞學與傳播學”,英文表述應為“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而非狹義上的新聞領域的傳播學。
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yè)和新聞工作規(guī)律的科學,傳播學是通過匯集各種觀點和方法論來研究各種傳播活動的學科。回顧歷史,新聞學教育在進入高等教育之初便存在著爭議,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側重業(yè)務實踐而欠缺一定學理性,長久以來“新聞是否有學”的話題也一直爭論不休。傳統上認為,最初的新聞學屬于文學,偏向于縱向型科學,具有濃烈的人文學科色彩,后來受傳播學影響,有了一定的社會科學傾向。但是隨著學科的發(fā)展,當代中國新聞學已經成為了一門具有強烈人文色彩的社會科學。把新聞學視作一門具有強烈人文學科色彩的社會科學對待,也更有利于科學、充分地發(fā)揮新聞傳播的積極作用。
相較而言,傳播學更加重視理論,主要的研究對象是人與社會乃至自然界中的各種傳播活動,主要討論傳播、媒介和社會的互動關系,傳播學有時也會被視作社會學的近鄰,被認為是一門社會科學。不過,在傳播學發(fā)展歷史中也出現了不同的學派,主要包含有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huán)境學派。其中經驗學派的研究方法多是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借鑒而來,具有較強的社會科學特征。而傳播學的批評學派如法國德國英國學派,以及媒介哲學、媒介環(huán)境學派,其研究則更具有人文性。不過,即便傳播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學派區(qū)分,但不可否認的是以傳播學經驗學派為代表的傳播學所具有的強烈的社會科學屬性。
目前來看,傳播學所涉及的更多是一種技術、手段、方法,傳播活動是一種人類甚至自然界往外拓展的本能活動,幾乎所有的領域都需要傳播,甚至謠言、流言也有傳播的需求,而具體的符號和載體則需要視情況而定。新聞學則更加具有人文色彩,其所研究的新聞,首先是一種公共的、公益的內容,是確保社會正常、良性運轉的公器、利器。因此必須確保其品質的真實公正,必須用德行和善意來保駕護航,在這一點上使它天然帶有強烈的人文科學屬性。
關于新聞學與傳播學二者的關系問題長期以來都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大量的學者對此做了較為充分的研究和論述。有觀點認為,傳播學是較為基礎性的學科,新聞學是較為應用性的學科,傳播學與新聞學可以相互交叉、影響,猶如醫(yī)學與生理學的關系。也有觀點認為,新聞學與傳播學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詹姆斯·凱瑞(James W. Carey)認為,傳播學是一門關于物理、生物和社會所有系統間控制和協同的科學,新聞學和新聞教育與廣告、傳播、媒體研究、公共關系和廣播并不相同。鄭保衛(wèi)也認為,新聞學是一種獨立的社會實踐,新聞是民主的另一種表達,應當成為一種有靈有肉、有情有感、有人有物的東西,不能簡單地把新聞等同于傳播或媒體。
可見,新聞學與傳播學之間存在著較為復雜的關系,二者存在著明顯差異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共性,以及不可分割的聯系。喬·福特(Joe Foote)也曾表示,美國的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往往共同存在于一個學院,很難說清楚哪里是起點哪里是終點。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異質性與關聯性往往相互交織、錯綜復雜,二者之間的關系并非簡明單一、涇渭分明的。但是無論二者的關系如何,新聞傳播學這一一級學科的內核上是由這兩個學科所構成的,這兩個學科的學科知識屬性決定了新聞傳播學的學科定位。
綜上所述,新聞傳播學的核心學科知識基本上是由新聞學與傳播學兩大部分組成,二者具有一定獨立性的同時也具有密切聯系,并且互相借鑒的趨勢愈發(fā)明顯。例如新聞學研究通過對傳播學經驗學派的研究理念、方法的借鑒,來改善部分新聞學研究中為人詬病的隨意性、缺乏科學性和嚴謹性的缺點。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雖然二者有諸多親近相似之處,甚至受到彼此深刻的影響,但二者仍然是本質不同的學科。
在學科分類中,比徹(Becher)將各學科劃分為純軟科學、應用軟科學、純硬科學、應用硬科學四類,學科的軟硬主要基于學科知識的準入門檻、確定性、普遍性、客觀性來進行劃分,自然科學一般屬于硬學科,人文社會科學一般被認為是軟學科。知識的純度與應用性,主要是依據知識的實用性、功利性、實踐性來確定。當然,并不存在一種絕對的或完美的學科知識劃分辦法,無論新聞學研究還是傳播學研究,都至少涉及三個層面的研究:理論研究、歷史研究、應用研究,二者也都兼具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一些特征,但是同時二者又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本文認為新聞學與傳播學均屬于軟科學,二者相較而言,新聞學更加注重實踐與應用,人文科學屬性強于傳播學,傳播學則更加注重理論分析,社會科學屬性強于新聞學。新聞學更加偏向縱向學科,而傳播學更加偏向橫向學科,與新聞學相比,傳播學的交叉屬性相對更強。(表2)
三、新聞傳播學的學科交叉現狀
前文已經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歷史和定位進行了梳理,新聞傳播本質上由新聞學與傳播學共同構成,這就導致了在學科交叉過程中,由于新聞學與傳播學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新聞傳播學在具有更加多元的交叉可能性的同時,情況也更為復雜。當以新聞學作為主導參與學科交叉時,其可能更加具有人文科學的屬性,在以傳播學作為主導參與學科交叉時,則可能更加具有社會科學屬性。
關于我國交叉學科的設立,早在2010年,學位授予單位就被允許在相關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限內自主設置目錄內和目錄外的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并定期向社會公布。鑒于當前我國最新的學科目錄(2022版)中并沒有以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作為主要支撐學科的交叉學科的出現,本研究將以2020—2022三年期間各學位授予單位自主設置的交叉學科中與新聞傳播學相關的學科為數據展開研究。
根據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國共有207個學位授予單位(不含軍隊單位)自主設置交叉學科729個,自主設置的交叉學科按照二級學科點管理。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國共有中國傳媒大學(4個)、武漢大學(2個)、四川大學(2個)、北京外國語大學(2個)、上海大學(2個)、湖南師范大學(2個)、華東政法大學(2個)、清華大學(1個)等18所高校自設了27個以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與其他一級學科共為支撐學科的交叉學科。如表3所示,以新聞傳播學作為學科支撐的交叉學科數、開設院校數、與其他學科交叉次數近三年來均保持了持續(xù)增長。(表3)
在新聞傳播學作為支撐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中,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法學是與新聞傳播學共現次數最多的一級學科。將視角上升至學科門類之后可以發(fā)現,新聞傳播學與法學門類下屬的一級學科共現次數最多,其次是文學門類與管理學門類。新聞傳播學與自身所在的文學門類的交叉次數占總數的20%,與非文學門類的交叉次數占總數的80%,這表明新聞傳播學與不同門類間的學科交叉較為頻繁,交叉跨度相對較大,詳見表4、表5。
根據與新聞傳播學相關的自設的交叉學科名稱高頻詞分析可以發(fā)現,以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作為支撐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可以分為傳播相關類、文化產業(yè)相關類、媒介技術相關類、法學相關類4種類型,共現高頻詞社會關系網絡詳見圖1。
第一類為傳播相關類,尤其以對外傳播、國際傳播為典型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這充分反映了國際傳播的重要性。國際傳播學科的建設發(fā)展,既需要新聞傳播學,也需要其他相關學科的支持。當前,共有北京外國語大學、黑龍江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設立了區(qū)域學、亞非地區(qū)研究、跨文化溝通與國際傳播、中華文化傳承傳播、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學等交叉學科。
第二類為文化產業(yè)相關類,主要是指新聞傳播學融入到文化事業(yè)與文化產業(yè)中發(fā)揮作用的相關學科。例如中國傳媒大學設立的文化產業(yè),北京印刷學院設立的文化產業(yè)管理,河南大學設立的文化產業(yè)學,湖南師范大學設立的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yè),上海大學、河北大學設立的語言文化與世界文明,湘潭大學設立的文化旅游等學科。
第三類為媒介技術相關類,以適應媒介技術迅速發(fā)展而形成的傳播新生態(tài)。例如中國傳媒大學設立的新媒體、互聯網信息、信息傳播學,清華大學設立的信息藝術設計,上海大學設立的數字媒體創(chuàng)意工程,武漢大學設立的數字傳媒,安徽師范大學設立的文獻資源保護與利用等學科。此類交叉學科需要新聞傳播學與理學、工學等學科進行交叉,將先進的信息技術納入學科體系,交叉的跨度與難度也相對較高。
第四類為法學相關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主要是針對傳播領域的專門法研究,另一方面是針對法制知識與文化的傳播學研究,此外還有與其他法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的交叉產物。例如華東政法大學設立的傳播法學、法治文化,中央民族大學設立的人權保障,華東師范大學設立的公共關系,四川大學設立的邊疆學等學科。
當前的新聞傳播學參與學科交叉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交叉維度是“某一具體領域+新聞或傳播理論”,以科學傳播(新聞)、健康傳播(新聞)、環(huán)境傳播(新聞)、體育傳播(新聞)等學科為代表;另一種交叉維度是“新聞或傳播領域+其他學科的理論或技術”,以數字媒體、傳播心理學、傳播法學等學科為代表。所有的“傳播”既可以用新聞體,也可以用非虛構的紀實體,還可以用各種文藝體,也需要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因此,新聞傳播學也就必須與信息技術交叉,不同新聞傳播院系的新聞傳播學科可以和自己發(fā)展特色、自己學校傳統進行不同學科的交叉聯合培養(yǎng)。
四、新聞傳播學的學科想象力重構
(一)新聞傳播學科的定位思考
從學科自身的特點看,二者具有一定差異,雖然新聞學具有明顯的人文學科特征,但無論傳播學還是新聞學,在主流觀點中都被視作社會科學。從我國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維度看,新聞學曾經有過可以被同時授予法學學位與文學學位的歷史傳統。此外,我國的新聞學教育也是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黨性原則觀念”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第一觀念,新聞學本身也非常講究政治性,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新聞學與政治學并不相同,但是某種意義上新聞學也是一門政治屬性較強的學科,具有法學門類特征,并不弱于其文學屬性。
從其他學科與新聞傳播學科的交叉關系中看,新聞傳播學與作為社會科學的法學門類中的學科交叉最為密切,而新聞傳播學在參與學科交叉的過程中,更多時候也被其他學科視作一門縱向的社會科學。在新聞傳播學的學術發(fā)表中,新聞傳播學對人文社會科學引用較多,尤以政治學對新聞傳播學的影響最大,其學科吸收度遠超其他相關學科。與文學門類下的其他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所特有的社會科學特征使其交叉屬性更強。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于傳播活動在社會中的廣泛性、普遍性以及重要性,才使得新聞傳播學,尤其是傳播學,能夠成為這些交叉學科的支撐學科??梢?,無論是從學科自身的特點看,還是從歷史的傳統以及當前的現狀來看,抑或是從在學科交叉中新聞傳播學學科所擁有的學科形象來看,當前新聞傳播學僅授予文學學位的現狀已然與新聞傳播學,尤其是傳播學的學科屬性不符,不能完全反映新聞傳播學這一學科的學科特點和本質特征。
基于以上多種因素的考慮,筆者建議應當允許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根據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不同,授予不同類型的學位,在文學與法學學位之間進行選擇。綜上所述,無論新聞學抑或是傳播學,都具有一定的法學門類特征,傳播學本身就具有明顯的社會科學特征,新聞學又與法學門類下的政治學、馬克思主義原理等學科關系密切,且在發(fā)展中吸收了大量的社會科學特征,已然成為了具有濃烈人文學科色彩的社會科學。因此,允許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授予文學或法學學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這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重新定位與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二)新聞傳播學科的學科發(fā)展的討論
1.夯實學科基礎,明確學科邊界
任何一門學科在追求學科交叉之前,必須明確自身的學科邊界和學科特點,只有學科自身具有高度的不可替代性后,才有能力向外拓展,尋求交叉融合。上文已經用相當多的篇幅論述了新聞傳播學本身并不是一個單一學科,而是代表著新聞學與傳播學兩個不同學科的基本事實,那么新聞傳播學的學科邊界便是由這兩個學科共同形成的。新聞學與傳播學之間,不應簡單地將對方視為同類或異類,二者更應該互相吸收彼此的長處,相互借鑒以發(fā)展自身,通過合作共贏謀求共同發(fā)展。
長期以來,新聞傳播學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導致目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發(fā)展情況并不十分樂觀,新聞傳播學面臨著主體性危機、有效性危機、正當性危機三重合法性危機。一方面,新聞傳播學自身的學科核心概念、經典理論、研究方法相對薄弱,知識準入門檻相對較低,核心領域容易受其他學科影響。另一方面,新聞傳播研究和教育具有滯后性,新聞傳播行業(yè)迅速發(fā)展,學界總是被迫進行轉型。此外,新聞傳播教育近年來還遭遇到了諸如就業(yè)形勢嚴峻、學生專業(yè)理想黯淡、職業(yè)倫理訓練不足等問題。新聞傳播研究作為一門專門的科學研究,更應該注重現象背后所蘊含的深層原理,注重知識沉淀,積累學科知識,明確學科邊界,在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洪流中,厚積薄發(fā),而非盲目追求熱點。只有這樣,才能在技術飛速變遷的同時站穩(wěn)腳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科視角與學科知識,始終保持有高度的學科不可替代性。
2.積極向外擴展,促進學科交叉
同時,新聞傳播學也應積極向外擴展,通過學科間的交叉融合獲得新的發(fā)展。傳播學所具有的橫向學科、社會科學特征,使其具有較強的交叉屬性;新聞學則是與政治、文學、哲學、藝術、歷史等多個學科聯系密切,這些都是新聞傳播學在學科交叉中所具有的優(yōu)勢。從目前自主設置的交叉學科數據來看,新聞傳播學與傳統的人文社會科學關系密切,與自然科學的交叉相對有限。雖然,新聞傳播學長期以來就與自然科學存在著一定的交集,但主要是通過自然科學知識作為具體的傳播(新聞)內容與之產生聯系。如今新聞傳播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已經遠不止于此。由于媒介技術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自然科學技術正以超高強度的作用影響著傳媒生態(tài)。想要真正做好當前的新聞傳播研究,就必須真正了解這些先進技術的底層邏輯與基本原理。
當然,真正的學科交叉融合不等于盲目交叉,無論交叉學科的設立,抑或是學科交叉研究,都有相應的科學要求。一般認為,在學科交叉的交叉程度上相對有限,且各學科相對保持獨立。交叉學科是作為一種相對成熟且具備成熟學科的各種特征的學科,是學科交叉研究過程中的成熟結果和產物。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fā)的《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交叉學科的設置應具有新的、明確的研究對象以及需要通過多學科理論和方法交叉融合解決的新科學問題和現象,具有形成相對獨立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體系的發(fā)展?jié)摿?。在交叉學科研究的評價中,也至少需要從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互動交流三個維度對跨學科研究或交叉學科進行評價,例如研究需要具有多學科的視角,涉及多學科的知識、方法;研究成果需要被所涉及學科認可,并被納入該學科的知識交流中;研究真正回應了現實問題,并對涉及學科的發(fā)展作出貢獻,進一步探索出學科之間的空白領域。
(三)新聞傳播學科的教育模式的革新
由于新聞傳播活動所具有的應用性質,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碩士的設立理所應當。然而,當前卻普遍存在著學術學位與專業(yè)學位定位不清,人才培養(yǎng)模式同質化的問題。這不僅不利于學科自身的發(fā)展,也不利于不同類型人才的培養(yǎng)。在學科交叉的大環(huán)境下,二者在人才培養(yǎng)時的交叉?zhèn)戎攸c也應有所不同。對于學術型學生而言,需要側重其他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既包括社會科學,也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對于專業(yè)型學生,則需要更加側重實踐性、應用性知識的掌握。在智能媒體時代,對于新聞傳播專業(yè)碩士的培養(yǎng),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更應側重業(yè)務實踐模塊、交叉前沿理論模塊和方法數據模塊,傳統意義上在新聞傳播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新聞傳播史的知識模塊的比重則可以相對降低。
新聞教育界,也不應將技術教育觀與價值教育觀簡單地視為對立關系。有研究指出,技術對新聞教育產生的深層影響,尚未引起新聞教育界的足夠重視,對先進技術的陌生與輕視已然阻礙了新聞教育的創(chuàng)新。這就需要在人才培養(yǎng)中,真正加入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課程,供學生進行選擇。此外,也不能將技術教育簡單地等同于職業(yè)教育,對于高層次人才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有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并且,由于學科交叉的廣泛性與個人時間精力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很難要求一名學生去掌握大量不同學科的知識。這就需要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明確新聞傳播學科核心知識以及交叉學科的必修知識,同時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在學科層面,新聞學與傳播學的核心課程需要進一步作出明確區(qū)分。在技術層面,應推陳出新,敢于取舍。真正的核心課程,是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這些知識都不會“落伍”,例如本學科領域內的基本原理或方法論相關的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中應避免過分的大而全,力求在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參考文獻:
①Initiative F.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J].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2005, 48.
②〔英〕邁克爾·吉本斯等:《知識生產的新模式:當代社會科學與研究的動力學》,陳洪捷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頁。
③《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yjss_xwgl/xwgl_xwsy/202101/t20210113_509633.html, 2020年12月30日。
④《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印發(fā)〈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yè)目錄(2022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yè)目錄管理辦法〉的通知》,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2209/t20220914_660828.html, 2022年9月13日。
⑤張明新:《多學科交融的新聞傳播教育:過去、現在和將來》,《新聞與傳播研究》2018年第Z1期。
⑥陳龍:《深度媒介化趨勢下新聞傳播學科再定位和再調整》,《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22年第4期。
⑦郭小平、史雨:《固本強基 多元交叉 知識融合 融入主流——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學科建設的思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2年第9期。
⑧李紅秀、蔡雨坤、張晟:《立足中國實踐,注重交叉融合,培養(yǎng)全媒人才——新文科建設中新聞傳播學轉型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2年第8期。
⑨岳永婕、溫婧、歐陽婕、劉東:《新聞傳播學科研人員合作的社會網絡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2022年第3期。
⑩張振亭、趙瑩:《網絡傳播研究繁盛語境下新聞傳播學學科交叉的新變化——基于四種CSSCI期刊論文引文的分析(2006-2017)》,《新聞大學》2019年第6期。
袁廣林:《新科技革命與交叉學科專業(yè)設置——兼論新一輪學科專業(yè)目錄調整的方向》,《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
陳力丹:《新聞傳播學:學科的分化、整合與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陳昌鳳:《中國新聞傳播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44頁。
唐緒軍:《新中國新聞與傳播學研究7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366-367頁。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2011年)〉的通知》,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103/t20110308_116439.html, 2011年3月8日。
張國良:《傳播學原理》,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第44-45頁、第42-44頁。
楊保軍:《全面認識當代中國新聞學的性質》,《國際新聞界》2022年第7期。
謝金文:《新聞學的特點和面臨的更新》,《學術界》2021年第5期。
James W.Carey、李昕:《新聞教育錯在哪里》,《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3期。
鄭保衛(wèi):《新聞≠傳播≠媒體——對〈新聞教育錯在哪里〉一文的思考與回應》,《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5期。
鐘新:《國外知名新聞傳播教育學者專訪系列(之二) 美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界限模糊——專訪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學會會長喬·福特》,《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6期。
董天策:《理性審視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英〕托尼·比徹等:《學術部落及其領地》,唐躍勤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40-42頁。
崔育寶、李金龍、張淑林:《交叉學科建設:內涵論析、實施困境與推進策略》,《中國高教研究》2022年第4期。
《學位授予單位(不含軍隊單位)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名單》,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neirong/fenlei/sxml_gdjy/gdjy_xwgl/xwgl_glbf/202209/t20220908_659458.html,2022年8月20日。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
楊保軍:《當前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觀念及其基本關系》,《新聞大學》2017年第4期。
耿寶良:《淺談新聞學與各門學科的關系》,《新聞知識》1986年第10期。
司桐:《關于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研究》,《中國傳媒科技》2016年第5期。
胡百精:《大學現代化、生態(tài)型學科體系與新聞傳播教育的未來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年第2期。
楊鵬、張征宇:《美國高校教學實施學科交叉與知識融合的經驗及啟示》,《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年第10期。
李立國、趙闊:《學科交叉到交叉學科:“四新”建設的知識邏輯與實踐路徑》,《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3期。
Strang V, McLeish T. Evalu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J]. Durham University, Durham, UK, 2015.
李曉靜、朱清華:《智媒時代新聞傳播學碩士培養(yǎng):業(yè)界的視角》,《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8年第8期。
陳昌鳳、呂宇翔:《新聞教育如何在技術主導下的顛覆性變革中創(chuàng)新?》,《新聞大學》2022年第1期。
(作者馬梅系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執(zhí)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梁偉系天津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