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雅 楊學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雹俳陙恚瑒勇髌芳捌溲苌吩谔岣邍椅幕泴嵙?、塑造國家形象、促進國際交往等方面持續(xù)發(fā)揮作用。它能夠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價值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其他各個民族,以民族最有價值的精神文化財產的樣貌,成為新時代文化輸出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同時,針對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產品用戶趨于年輕化的特點,動漫這一為年輕人所喜聞樂見的文化表達形式以輕松詼諧的話語方式敘事敘情,更能在文化輸出過程中發(fā)揮優(yōu)勢。眾多動漫作品致力于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追光動畫十年之作《長安三萬里》于2023 年7 月8 日全國上映,以動漫的形式全新呈現以李白、高適為代表的唐代詩人群像及經典唐詩名篇,讓觀眾領略到詩意之美、文化之美。該片通過動畫展現璀璨唐朝盛世下熠熠生輝的大唐詩人們追逐理想,實現人生抱負的恢弘故事,讓中華文化在新時代展現出自信與力量。作為追光動畫“新文化”系列恢弘的開篇之作,電影取材自中國唐代歷史。放眼整個國內市場,歷史題材的作品一直都是較為稀缺的,動畫類型與歷史題材的結合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長安三萬里》可以說是整個市場上該類型的開拓者和探路者。同時,過往的國產動畫更多的是以神話傳說、魔幻奇異等類型為主,雖然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動漫技術的革新,但是題材的雷同也或多或少地讓觀眾略感疲倦。而《長安三萬里》基于歷史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將唐詩和詩人這類文化瑰寶搬上大銀幕,既展現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電影創(chuàng)作在內容和題材上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巨大挑戰(zhàn)。
《長安三萬里》講述的是發(fā)生在大唐的故事,其中固然少不了大唐符號的呈現,比如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參考了唐朝文物陶俑,長安城的圖景是導演根據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長安城復原圖創(chuàng)作的,船上柘枝舞則還原自唐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柘枝舞……種種逼真的意象符號讓觀眾仿佛身入大唐盛世,沉浸式體驗唐文化的奇妙。
黃鶴樓是影片中的一個重要建筑意象,先后出現三次,分別在李白與高適的三個關鍵人生節(jié)點出現,象征著李白與高適人生的里程碑。黃鶴樓第一次出現時,是李白與高適首次相遇相識結伴而行的終點站。他們二人來到黃鶴樓,滿懷志氣抱負,信心滿滿地準備在黃鶴樓的詩板上題詩時,卻讀到了崔顥所作的七言律詩《黃鶴樓》,深覺自愧不如。李白決心寫出比《黃鶴樓》更好的詩,與高適自此分別,各奔前程。黃鶴樓第二次出現在李白為是否入贅宰相許家而茫然的時刻。在這里,他得到了好友孟浩然的“當”和高適的“否”兩個答案,此為李白人生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黃鶴樓第三次出現是在片尾。李白負罪被押入大牢,高適隔墻為他指出那時的大唐正如外面被火燒毀的黃鶴樓一般處處是災難。這一刻,黃鶴樓不再,國破家亡。三次黃鶴樓的出現分別象征著李白和高適在人生路途上不同的境遇。第一次黃鶴樓的輝煌熱鬧與詩人的意氣風發(fā)、第二次黃鶴樓的短暫停留與詩人的茫然無措、第三次黃鶴樓的殘破不堪與詩人的落罪下獄,“黃鶴樓”這個意象都自始至終與詩人的命運緊密相連,同時,黃鶴樓最終的結果也預示著大唐的命運終將走向滅亡。
此外,電影《長安三萬里》名稱中的長安城也是重要意象之一。片名“長安三萬里”取自明代詩人陳子龍《從軍行》中的詩句,“夢到長安三萬里,海風吹斷磧西頭”。其中,“長安”代表的是大唐詩人追求的理想之地,而“三萬里”則是大唐詩人和理想之間的距離。電影根據高適和李白的人生軌跡,主要刻畫了長安、揚州、薊北、潼關、黃鶴樓、梁園、三峽等七地的景觀,從繁華都會到壯麗邊塞,從人文匠心到自然神秀,多面立體地展示出大唐的繁盛風貌。但其中最為特殊之地便是長安。長安城對唐代詩人來說是神往之地,詩人們都渴望能夠在長安一展才華,實現理想抱負,因此高適、李白、王維等懷揣夢想的文人墨客紛紛奔赴長安,渴望在長安一展宏圖。在這里,長安城的意義不再僅是大唐的一個地名,而是一種向往,一種目標。因此,無論是后來李白赴揚州,還是高適回故鄉(xiāng),他們兜兜轉轉的命運中看似時有時無的長安,卻是他們的畢生渴求。因此,全片雖然并非全部圍繞長安來展開敘述,但處處是長安。
《長安三萬里》是追光動畫三系列之“新文化”系列開篇巨制。導演鄒靖表示,追光“新文化”系列會以歷史中的閃光人物和經典作品為創(chuàng)作對象,令觀眾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經典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熱愛,傳承和展現中國文化的自信和力量。作為“新文化”系列的第一部作品,《長安三萬里》將歷史上的大唐人物和盛唐文化用現代方式演繹出來,讓觀眾體驗到古風古韻與現代先進動畫技術激情碰撞帶來的全新觀影感受。
水墨元素是追光動畫常用的動畫表現手法之一,近年來被運用得越發(fā)嫻熟,在“白蛇”系列中可以看出?!堕L安三萬里》運用水墨元素則更為得心應手,構思更為巧妙。比如高適幼年時練字十分困難,在高適的視角中,這些紙上的黑字逐漸化為一個個黑色的蝌蚪游走,正是水墨的巧用;在李高二人閱讀崔顥的《黃鶴樓》時,詩板上的詩句像燃燒般閃爍出金色的光芒,如朝霞一般席卷而來。忽而字墨按紋路轉變?yōu)橐环逍愕纳剿?,正對應著《黃鶴樓》中的“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畫面制作精妙絕倫,將詩句的意象用水墨動態(tài)地呈現出來,更是使“詩情畫意”四字躍然紙上。如果說“白蛇”系列動畫是利用水墨的氤氳營造獨特的畫面層次感和意境氛圍感,延伸出了獨屬于中國審美情懷的神韻和意境之美,那么《長安三萬里》就將這種美學范式發(fā)揮到了一種新的高度。這代表中國風的水墨與歷史融合,突出其歷史性和故事性,使中國神韻和意境有了深層次的內涵。
但說到《長安三萬里》中超現實主義的代表畫面,就不得不提到制作周期長達兩年的《將進酒》片段。片段開始于李白、高適等人圍坐江邊飲酒,幾人因仕途不順而情緒低落,李白忽而提出吟詩助興,這首詩便是《將進酒》。李白邊飲酒邊吟詩,說到興致處,他忽然進入江中,接著有仙鶴從水中將他接起環(huán)游在眾人的上空。眾人皆被仙鶴承載飛向天空中的銀河,在絢爛的銀河中與遨游的鯤同行。當說到“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時,眾人飛翔于天庭之間,與金仙挨個碰杯暢飲,最后沉浸在美酒與仙鶴中消盡“萬古愁”。吟詩完畢,畫面一轉重新回到現實,眾人醉倒在江邊不省人事。整幕片段以“李白式”的超現實主義給觀眾帶來極佳的視覺享受,無比浪漫又無比豪邁。超現實主義倡導以非理性的形式持續(xù)挖掘敘事內容,強調夢境、個人創(chuàng)意和原始沖動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的現實意義。②在《長安三萬里》中,這種超現實主義不再僅是一種電影表現形式,更是一種思想和文化的體現。它通過對現實和夢幻的融合和轉化,探討李白作《將進酒》時內心深處懷才不遇的不甘以及肯定自我的豪邁驕傲,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哲學思考。
作為一部以李白、高適為代表的唐代詩人群像電影,《長安三萬里》打破了以往追光電影以單個人物為主線的單線敘事結構,比如《白蛇:緣起》與《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楊戩》與《新神榜:哪吒重生》等電影都是單個主角的人物故事結構。從影片名稱中就能窺視一二,其敘事也是根據人物的成長經歷展開,其他角色的出現是作為主角視角中的配角,因而不同的配角在電影中的作用是在不同方面促進主角人物的成長,即一切圍繞主角展開敘事?!堕L安三萬里》雖然以高適的視角敘事,但其他唐朝詩人的出現是獨立的敘事,即以高適的視角呈現多角色的故事:李白瀟灑恣意的一生、郭子儀臨死被救、裴十二女兒身報國無門、王昌齡高中進士、哥舒翰為國捐軀,每位人物的故事呈現都是單個獨立的,不單純?yōu)橹鹘堑某砷L而服務。此外,一般情況下,群像戲是用來體現時代與社會的,用一群人物形象來表現時代特征是群像戲的首要任務。在《長安三萬里》中,以刻畫唐朝詩人為主的群像戲則為展現大唐的時代風采和社會風貌服務。每個詩人的個性、仕途雖有所差異,但整體的命運卻在大唐脈絡影響下呈現出相似的共性。
影片的敘事結構采用了倒敘和交叉式結構。一方面,影片從節(jié)度使高適與吐蕃大軍交戰(zhàn)不利,向監(jiān)軍回顧他與李白之間跨越數十載的深厚情誼的故事開始,回憶與現實交替進行電影敘事;另一方面,影片以高適的視角對高適自身和李白的人生進行交叉敘事。高適的每一個人生節(jié)點故事都或多或少與李白有關:或與李白見面,或在他人口中聽聞李白的事跡。這種交叉敘事讓觀眾對高適、李白二人的人生軌跡和重要事跡都了如指掌。影片在利用這種交叉敘事回溯高適與李白一生的同時,闡述大唐由盛轉衰的歷史,將長安盛世陰陽之間的張力匯聚成一條敘事線索,隱約道明盛唐之衰的原因。影片不示因果,卻滿是邏輯,似在意料之外,實在情理之中。
與此同時,電影雖然以高適的視角講述,但在影片宣傳海報1(如圖1)中顯然更為突出的是李白,觀眾第一眼看到的也是李白。在宣傳海報2 中(如圖2)中,高適在前,李白在后驅馬疾行,背景則是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象畫面。兩種海報都是以李白為主、以高適為輔的構圖形式,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電影雖為高適講述,但主角構成是以李白為主、以高適為輔的。這種主角定位同樣可以從影片最高潮部分——《將進酒》片段的主角是李白而不是高適中看出。這種敘事方式對觀眾來說是一種意料之外,因為在“大唐詩人”的名頭下,觀眾更多會想起的是李白而不是高適,但影片以高適的視角敘述,在敘述中又重新以李白的一生為敘述主題,可以說帶來了多次反轉和驚喜,并且在國漫影史中開拓了先河。顯然,追光動畫在國漫電影創(chuàng)作上已經打破原先的創(chuàng)作思路,在敘事結構上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為未來的國漫創(chuàng)作樹立了參考典范和創(chuàng)新思路。
圖1
圖2
中國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古詩詞以其豐富而凝練的語言符號,謳歌人們對自由美好的向往,抒發(fā)愛國志士的家國情懷,表達仁人志士的心懷天下。作為中華文明的精髓瑰寶,古詩詞為后人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滋養(yǎng),是詩詞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根基所在。近年來,古詩詞在新時代語境下以更直觀的視聽化傳播形式被大眾重新認知,對古詩詞的視聽化形式重塑已有了紀錄片、綜藝、電視劇等多種呈現形式,但是以電影為載體,將古詩詞全程運用在影片中以呈現角色性格、情緒、態(tài)度的影像形式此前還從未出現,所以《長安三萬里》是古詩詞電影呈現形式的開創(chuàng)者。電影中,古詩詞中的畫面意象通過鏡頭語言具象化表達出來,滿足了人們詩意化的想象。觀眾無需反復咀嚼古詩詞的文字意象便可代入到詩人描繪的場景之中,在視覺的沖擊下更直觀地感受詩詞中蘊含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涵。
在《長安三萬里》中,作為貫穿全片的重要中華文化元素,唐詩自始至終以角色處境為創(chuàng)作背景,或以角色臺詞吟誦,或以歌謠吟唱,讓觀眾對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心境、情感、思想都有進一步了解,讓古詩詞的文化底蘊和情感內涵得以劇情化、故事化地呈現出來。
《長安三萬里》中,高適的詩多以唐帝國的邊境征戰(zhàn)為表現對象,其思想傾向與情感內蘊都比較復雜。影片對高適《燕歌行》的創(chuàng)作情景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高適和士兵們在邊塞草原偵查,不料被敵人放火燒殺,一路死傷慘重,整支兵隊只剩下他和一名士兵還存活。兩人九死一生,互相攙扶著終于回到了大營,卻見主帥在帳篷中飲酒觀舞,無比諷刺。而后高適辭去邊塞,在落腳客棧旁的詩板亭中寫下了“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經典詩句。這首詩用諷刺的手法將將軍的驕奢淫逸和士兵們以身殉國的悲慘命運進行對比,集中表現了高適對戰(zhàn)爭的憎恨,同時也表達了他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勛的人生理想。高適所作的邊塞詩交織著激昂慷慨的豪氣與纏綿婉轉的柔情,同時也集中表現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反對侵略、不畏強暴的民族性格。
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杰出代表。深邃的思想、驚人的天賦、浪漫的才情,使得他當之無愧成為盛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李白充滿熱情地謳歌現實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時對不公不平投之以蔑視。這種追求解放、自由的奮進姿態(tài),乃是中華民族反抗黑暗勢力和庸俗風習的強大精神力量的集中體現。所以,以浪漫想象為主要外在特征的李白詩歌蘊涵著深刻的現實意義,想落天外的精神漫游仍以對人世的愛戀為歸宿。③因此,電影《長安三萬里》多以浪漫主義手法對李白的詩歌及李白本身進行解讀,鮮衣怒馬的李白經歷曲折卻始終豪放灑脫,最后被赦免時在船上吟誦“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岸的風景不斷隨著他的前行退后,其背后是他快意恩仇的一生。背景與詩句相對應,是獨屬于“詩仙”李白的豪邁,折射出了大唐盛世恢弘的氣度,也展示出了延綿磅礴的中國式浪漫?!霸娤伞崩畎资艿街袊说臒釔?,原因也在于此。李白意氣風發(fā)的進取態(tài)度、沖破羈絆的自由意志、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在電影的具象化影像中由扁平變?yōu)榱Ⅲw,由單調變?yōu)樯鷦樱晌淖譄o聲變得震耳欲聾,成為李白在新時代語境下留給觀眾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影片中,除了李白、高適兩位主角的詩歌,其他角色的詩歌也都蘊含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筛杩善募覈閼?、天下為公的道德胸襟、浩然長存的民族正氣、熱愛天地的仁愛精神,是古詩詞歷經了時代的淘洗,穿越時空,歷久彌新,仍然被人們以各種新形式和新手段誦讀、傳唱、傳播的原因。它閃爍著人類文明的智慧之光,展現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
總體來說,作為歷史主題的動漫,電影《長安三萬里》已經找到一條清晰的創(chuàng)作路徑,即依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國傳統(tǒng)經典形象,進行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同時,融入現代元素和時代精神進行創(chuàng)新表達,通過這些經典人物和故事形象,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同時也以其獨具特色的文化價值與審美意蘊向國人乃至全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承中華美學精神。④但是電影仍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群像戲的故事銜接分散問題以及如何做好歷史與想象之間敘事的平衡,是此類影片尚需思考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