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蓮
春蘭發(fā)秋秀,雅學(xué)應(yīng)時起。教育,因文化而源遠流長,文化因教育而百轉(zhuǎn)千回。作為文化的載體,一所學(xué)校,應(yīng)當有屬于自己的???。
踏雪尋梅,步步留聲。2023年春天,我校集師生之智慧、社會之厚愛,創(chuàng)辦了??吨逻h》,這是推動學(xué)校內(nèi)涵發(fā)展、提升文化品位、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舉措,假以時日,她必將成為山城教育百花園中亮麗的一朵,也必將在陽泉礦區(qū)辦學(xué)史上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行。于漪老師說,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作為教育人,我們何其有幸,遇見一批批可愛鮮活的少年,然后用熱愛和智慧、用情懷和文化去擁抱、去溫暖、去感動他們……
2022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我們遇見了最嚴峻的疫情,遇見了在疫情中遭遇困頓的家長和孩子,當我用對話、讀書以及陪伴去溫暖她們時,我看到了一個個小小生命里閃爍著的堅強和向上,那光亮越來越耀眼:坐姿端正、寫字工整、朗讀響亮、眼神堅定……
教育,是一場雙向奔赴的事業(yè)。正如《月亮與六便士》所講的那樣,首先心中要有月亮,也就是理想信念,去真正敬畏專業(yè)、尊重孩子;其次還要有學(xué)識,如此才能看透“六個便士”,看透物質(zhì)的誘惑。滿地都是便士,作為教師,必須抬頭看見月亮。這時,我們會遙襟甫暢,逸興遄飛。我們便成了一泓萬千之氣象,情懷激蕩,躬身踐行。孩子們,便在這萬千氣象之間,徜徉遨游、幸福成長。
成長是一場雙向互動,考驗的不僅是孩子,還有陪伴他的人。教育要傾聽生命的發(fā)言,我們要靜下來、慢下來,輕輕推開那一扇扇心扉,走進、傾聽、讀懂、溫暖、陪伴,讓愛以愛的名義植根,讓生命用生命的方式綻放。
我們的《致遠》??瘜⒈小拔幕逻h,向美而行”的理念,通過“校園生活、課改研討、雙減之窗、校園之星、師說心語”等欄目縱論古今先賢,溝通社會各界,探尋興校之道;講述教育的感人故事,拍攝耕耘者的身影,描繪學(xué)生前行的足跡;敞開胸懷,笑迎八方賓朋,惜愛家長品評;高唱素質(zhì)教育主旋律,塑造形象,滋潤心靈,鑄魂礪志,聚焦校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當《致遠》校刊以儒雅的姿態(tài)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在高雅莊嚴、美景如畫的校園里,文化交匯,演繹思維的碰撞、理念的提升;讓我們在焚膏繼晷、筆耕不輟中,博觀約取,飛揚激情,享受教育的幸福,感悟曼妙的人生。
鮐背之年的于漪老師告訴我們,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煉,用善良喚醒善良,用生命溫暖生命;教育也是一場漫長的守望,用耐心等待花開,用陪伴期待樹成;教育更是一場向美而行的遇見,用真情體察真情,用愛心澆灌世界。
(作者系陽泉市礦區(qū)小南坑小學(xué)校長)
責(zé)任編輯栗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