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提升路徑探討

2024-04-08 13:21劉倩張海峰
教育教學論壇 2024年6期
關鍵詞:提升路徑教學能力高校教師

劉倩 張海峰

[摘 要] 高校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決定著課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升育人效果,要求廣大教師做到融入思政元素潤物無聲、引入現(xiàn)實問題及時鮮活、把脈學生思想有的放矢、具備過硬素質游刃有余,必須直面存在的思想認識與課程思政建設新要求不相適應、創(chuàng)新能力與課程思政建設新需求不相適應、理論研究與課程思政建設新任務不相適應、能力素質與課程思政建設新形勢不相適應等問題,在提升認識站位、創(chuàng)新思政方法、加強素養(yǎng)培訓、常態(tài)教學反思等環(huán)節(jié)持續(xù)努力。

[關鍵詞] 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方法;教學能力;提升路徑

[基金項目] 2021年度河北省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新時代高校育人能力提升路徑研究”(2021GJJG298)

[作者簡介] 劉倩(1982—),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河北地質大學教學發(fā)展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張海峰(1973—),男,河北大名人,碩士,陸軍工程大學軍政基礎系教授,主要從事軍事文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4)06-0022-04 [收稿日期] 2023-10-10

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要推動廣大教師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找準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落實、見功見效?!睆V大教師在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中發(fā)揮著主力軍作用,其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決定著課程思政建設效果,影響著人才培養(yǎng)質量。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提升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是院校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所在,也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構成,對提高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質量,培養(yǎng)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時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對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提出新要求

對于高校廣大教師而言,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全新的課題。思政教育有其獨特的特點、規(guī)律和方法,下大氣力提升高校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能夠為有設計、有策略、有意識地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提供有力保證,確保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在實踐中落地生根、見諸成效。

1.融入思政元素春風化雨。觸動心靈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1]這深刻啟示我們,優(yōu)秀的課程思政教學,一定是自然得體、走心入腦。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不是機械移植,而是潤物無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政元素的浸潤熏陶。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xiàn)思政元素與專業(yè)知識的有機融合、畫龍點睛顯得尤為重要,切忌為了思政而思政,用思政取代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傳授,把與專業(yè)不相干的思政內容硬塞進課堂,不但會弱化專業(yè)知識體系的系統(tǒng)性,而且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對思政元素的抵觸情緒,導致育人效果打折扣。

2.引入現(xiàn)實問題及時鮮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該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應該是觀察認識當代世界、當代中國的立場、觀點、方法?!保?]思政元素始終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需要以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為切入點,從現(xiàn)實問題中掌握先進思政知識,因勢利導,才能確保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鮮活,更具針對性和感染力。教師將現(xiàn)實問題引入課程教學,不僅能引導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還能不斷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做到專業(yè)知識學習與擔當精神培養(yǎng)相結合。

3.把脈學生思想有的放矢。教學是一種師生教學相長的過程,對學生的熟悉狀況影響著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程度。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精心備課,還要細心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當前,大學生中“00后”占據(jù)主體,他們在認知、情感、思維和行為方式等方面具有新時代青年學生突出的思想特點,集中表現(xiàn)在觀念新潮、求知欲望強烈;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多樣;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多變;價值取向、個人需求多元。教師只有對學生這些心理特征和思想狀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準確把握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狀況,增強課程思政理念的先進性、內容方法的時代性和吸引力,才能保證課程思政教學的針對性。

4.具備扎實素質游刃有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tài)領域形勢發(fā)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3]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如何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學會批判性思維,系統(tǒng)觀察問題、客觀分析問題、全面解決問題,正確處理社會發(fā)展和個體成長的關系,為健康成長成才打下扎實基礎,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政治站位、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堅定的政治意識,還要有高尚的家國情懷、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為人師表的風范,感染浸潤學生的心靈,做到游刃有余。

二、當前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面臨的問題

為了及時全面了解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現(xiàn)狀,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效果,課題組選擇了幾所省屬高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總體比較強,能夠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方法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但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能擔重任的時代新人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需要給予高度重視。

1.思想認識與課程思政建設新要求不相適應。《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這個核心點,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yè)全面推進,促使課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廣泛共識,廣大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思想觀念新、創(chuàng)新意識強,對于準確把握時代發(fā)展大勢、前瞻設計教學目標、提高課程思政育人效果至關重要。根據(jù)問卷調查分析,對于如何把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專業(yè)課教學,少部分教師仍存在一些認識誤區(qū):有的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價值培塑,專業(yè)教育重在知識傳授,二者的育人本質不同;也有的認為專業(yè)知識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學生發(fā)展的貢獻遠遠大于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決定了高校必須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育并重,形成育人合力。根據(jù)調研了解到:個別教師在設計自然科學課程教學目標時比較看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求真精神,往往忽視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培塑。矢志愛黨報國、奮斗擔當,應是根本政治要求。

2.創(chuàng)新能力與課程思政建設新需求不相適應。“00后”大學生的思想變化多樣,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決定了實施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方式必須豐富、新穎、多樣,以滿足新時代學生的不同需求。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使之充分體驗學習的價值,正確引導學生學會以正確的思辨方法觀察世界、認識社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對課程教材進行拓展深化,對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創(chuàng)新。通過調研了解到:有的教師對“00后”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和主客觀條件的變化把握不足,教學內容缺乏優(yōu)化設計,教學方法有待改進創(chuàng)新,導致教學策略常常停于表面,效果不理想。

3.理論研究與課程思政建設新任務不相適應。對新域新知的學習把握,多學科人員協(xié)同研究是成功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基礎前提。根據(jù)問卷調查分析,目前在課程思政的研究上,還存在聚焦內涵意義闡釋多,對深層次問題探究少;側重課程思政的理論探討多,對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融合的實證分析少等現(xiàn)象和問題,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大多肩負研究主體角色,專業(yè)課教師投入精力則相對不足,直接影響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培育提升。

4.能力素質與課程思政建設新形勢不相適應。提升課程思政育人質效,教師的能力素質起著關鍵作用。根據(jù)調研,目前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參差不齊,主要表現(xiàn)為:思想重視程度不夠,對專業(yè)教學和科研投入時間多,對課程思政教學關注少,課堂教學融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專業(yè)課程的思政元素發(fā)掘不夠深入,缺乏系統(tǒng)梳理提煉的思路和方法;教學方法和手段創(chuàng)新不足,有的教學方法時代感不強,教學手段單一,很難適應現(xiàn)代課程教學所需。應多渠道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將其作為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重點工作。

三、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提升的具體路徑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教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如何,直接影響育人的質效。培養(yǎng)和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既需要各級黨委高度重視,完善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也需要教師具備做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扎實本領。

1.提高認識站位,形成育人合力。培育優(yōu)秀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必須把握課程思政與育人的辯證關系,把課程思政作為育人的本質和必然要求看待,形成強烈的課程思政自覺意識,積極主動投入課程思政教學實踐。(1)樹立課程思政育人理念。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認識和利用,深刻認識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都擔負著傳授知識與塑造價值的育人功能,二者是共融共生的關系,在育人本質上是一致的,把握好課程教學中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統(tǒng)一性,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推動構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2)增強課程思政育人自覺。堅持把傳授理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素質、塑造良好品行作為工作重點,做到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為人師表、做好示范,以自身深厚的理論功底和人格魅力滋養(yǎng)學生,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做到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tǒng)一,促進學生德智并舉、全面發(fā)展、成長成才。

2.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方法,提升執(zhí)教能力。課程思政以教學活動為基礎,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見效,歸根結底要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不斷提升教師的執(zhí)教能力,激勵引導他們全身心投入教學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練“內功”、增才干,有利于促進教學效果的穩(wěn)步提升。(1)開展教學團隊賽課。團隊賽課是一種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評比模式,充分發(fā)揮教學團隊的集體力量,緊緊抓住教學設計、課堂展示、評課議課等主要環(huán)節(jié),加強協(xié)作、交流學習互鑒,進一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2)探索形成實用方法。聚焦課堂教學主渠道,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按照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突出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通識課程強調文化浸潤、專業(yè)課程注重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的總體思路,區(qū)分理論講授、案例研討、實踐操作、課目組訓等不同教學模式,探索形成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方法。比如,學科溯源啟迪法、類比分析思辨法、問題探究導入法、熱點剖析引申法、成就對比展示法、人文逸事浸潤法、名家事跡感召法、情景設置體驗法、實踐操作培塑法、項目驅動拓展法等,能夠有效解決教師在一線教學中課程思政無章可循、無從下手的現(xiàn)實難題。

3.加強素養(yǎng)培訓,夯實教學基礎。教之本在師,育人者先受教育。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關鍵,必須堅持觀念先行,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增強課程思政意識,提升教學能力,其中,素養(yǎng)培訓是最基礎的東西。(1)構建“四全”培訓體系。教師是教學實踐的主體,實現(xiàn)思想政治內容和課程教學有機結合,提高育人質效,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素質。著眼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積極構建覆蓋教師職業(yè)生涯的“四全”培訓體系。全周期,即組織開展好入職培訓、在崗培訓、教學進修;全類型,即組織開展好經(jīng)驗交流、學術研討、教學觀摩、競賽比拼;全范圍,即組織開展好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校級培訓、學科專業(yè)培訓;全手段,即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融合的多維培訓交流平臺。通過多種有效措施,切實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打牢為學生提供較高價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基礎。(2)健全教研互促機制??茖W研究是教學的基礎,是創(chuàng)新課程思政方法途徑的關鍵。健全課程思政教研機制,有利于廣大教師打破單打獨斗的困境,實現(xiàn)教師之間優(yōu)質課程資源共享。建強基層教研組織,明確基層教研室、課程組、教學團隊等責任主體地位,嚴格落實集體備課、聽課試講等制度,堅持同行評議、互鑒提高;構建多層次課程思政建設研究體系,注重全員參與、集智研究,搭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的交流溝通平臺,通過舉辦專題研討、課程思政課題研究等多樣化合作形式,互鑒先進教學理念,破解重難點問題,提升教學能力素質。

4.常態(tài)教學反思,及時改進提高。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離不開及時有效的教學反思,并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4]。及時有效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進步的有力支撐?;诮虒W實踐進行深度反思,能夠幫助教師進行“二次備課”,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1)養(yǎng)成反思習慣。教學反思的目的是研究教學方法運用的效果,通過經(jīng)常反思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否深入全面、融入結合是否緊密、課堂呈現(xiàn)效果是否良好等,總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實現(xiàn)課程思政建設水平與教師個人發(fā)展同步提升。要加強“思的深度”,緊緊圍繞每節(jié)課“教什么”“如何教”“教的效果如何”等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反思教材內容的選擇是否科學,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得當,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是否達成,經(jīng)常提出一些問題并進行思考,以期取得新的收獲和進步。(2)做好深度備課。與傳統(tǒng)備課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講授不同,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倡導教師避免單一地套用經(jīng)驗備課,而是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作用,深入挖掘學科背后的豐富育人資源,做到靈活運用、總結反思,對“教什么”“如何教”做出正確判斷,形成新的認知,為下次教學打下更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EB/OL].(2020-08-31)[2023-09-0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843368.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3-09-05].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4]趙軍.反思: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J].湖北教育,2020(12):1.

Discussion on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ciousness and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LIU Qian1, ZHANG Hai-feng2

(1.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Hebei GE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 China; 2. Department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Fundamentals,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3, China)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ciousness and the ability to apply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termin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cultivating people,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o moisten things silently, introduce practical problems in a timely and fresh manner, take the pulse of students thoughts in a targeted method, and have excellent quality with ease, and face the contradictions such as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existing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new need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new task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and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position,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thods, strengthen literacy training, and reflect on normal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e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ciousness and method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ability; path of promotion

猜你喜歡
提升路徑教學能力高校教師
MOOC環(huán)境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探討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認同感的路徑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對策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與途徑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論高校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人力資本開發(fā)
高校教師職稱評聘應“教”字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