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賀鑾
摘 要:議論文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然而高中議論文教學的低效現(xiàn)象卻十分普遍。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學更應注重實效性與個體針對性,把批注式閱讀法引入寫作教學,讓學生“批文入理”,能讓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走向高效。文中主要針對目前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難以突破的瓶頸,從批注題目、批注事例、批注范文、批注習作四個方面,介紹應用批注式閱讀法開展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批注式閱讀法;議論文;寫作教學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批注式閱讀法并不是新興事物,宋代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金圣嘆點評《水滸傳》、李卓吾評《西游記》、李漁和毛宗崗評《三國演義》……這都是古人批注式閱讀法的集大成之作,可見批注式閱讀法是古人非常鐘愛的讀書法,且憑借此法讀書頗有成效。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要求教師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這種傳統(tǒng)的讀書法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能突破目前議論文寫作的教學瓶頸,更有助于學生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議論文寫作教學也變得更靈活、靈動。
一、批注式閱讀的常用方法與寫作教學價值
(一)批注式閱讀的常用方法
批注式閱讀是指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所讀文章字、詞、句、段、篇進行批注,寫下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或閱讀感受的閱讀方法。主要有:質疑法——在閱讀中遇到不認同或有不同維度理解的地方進行圈畫批注,寫下自己的質疑與見解[1]。聯(lián)想法——閱讀過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知識儲備對文本進行批注,寫下自己的閱讀所得。解釋法——對閱讀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借助工具書、互聯(lián)網(wǎng)等,對難懂的字詞句進行釋義。關聯(lián)法——在閱讀過程中關聯(lián)文章標題或上下文內容,寫下自己對文章的某個字詞句段更深刻,多元的解讀。賞析法——閱讀時對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題、遣詞造句、修辭、表達技巧、段落構成、布局謀篇等方面,寫下自己的鑒賞分析。
(二)批注式閱讀法應用于寫作教學的價值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胡適先生說“讀書不但要眼到、口到、心到,最重要的是手到”。批注式閱讀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結合作品的具體內容,動手寫下對作品情感、形象、主題和思想內涵、表現(xiàn)手法等的感悟與質疑。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直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的重要指標[2]。批注式閱讀法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充分自讀自悟,很好地把“讀、思、寫”結合起來,使學生在閱讀中保持思考的狀態(tài),并記錄下某一時刻的個性化解讀,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及“我手寫我心”的表達
能力。
2.能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力
“雙減”背景下,更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是語文學科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語文課程標準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中提出“養(yǎng)成寫讀書提要和筆記的習慣。根據(jù)需要可選用雜感、隨筆、評論、研究論文等方式,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見解,與他人分享、積累、豐富、提升文學鑒賞經(jīng)驗”[3]。批注式閱讀法是讓學生帶著“文學批評”的眼光去讀透文本,對作品中的遣詞造句,修辭、布局謀篇等方面進行賞析,在批注中習得優(yōu)秀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技巧,提升分析鑒賞與寫作能力。
3.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寫作技巧的內化
毛澤東《實踐論》指出,“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西漢劉向《說苑·政理》也說“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批注式閱讀法既是對現(xiàn)有閱讀素材進行獨立思考運用,也是對已有人生閱歷和知識儲備的再調用,最終形成自己的閱讀體悟。學生在閱讀中一動筆頭,實現(xiàn)多重提升:寫作思維得到鍛煉,個人認知得到深化,能積累和構建寫作方法與技巧。批注式閱讀法讓學生在質疑、聯(lián)想、關聯(lián)中加強對知識的運用與建構,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實現(xiàn)寫作技巧的內化吸收。這種力透紙背的功力,不是不動筆墨的淺層閱讀所能達到的。
4.能有效突破寫作教學局限
高中議論文整篇寫作訓練是最常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寫作訓練方式,但整篇寫作訓練耗時長,還難以突出寫作訓練的側重點。寫作訓練的開展經(jīng)常因課時而受限,也常常會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誤區(qū),使得寫作訓練的開展吃力而低效。將批注式閱讀法引入寫作教學中,便于教師靈活開展“微寫作”訓練,教師還能針對寫作教學中遇到的瓶頸開展“局部式”“片段式”寫作,也能根據(jù)寫作重難點、薄弱點進行逐項突破,使得寫作教學更有針對性,更有成效。批注式閱讀法,隨讀隨寫,情境性強,形式多樣靈活,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寫作表達的機會,有效地突破寫作訓練的時空限制,是讓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走向高效的不二法寶。
二、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難以突破的瓶頸
“作文難”雖是老生常談,可分值占比超過高考語文全卷的三分之一,是每一位高中生和語文教師都繞不開的坎,更是考場上“兵家必爭之地”,然而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高投入低產(chǎn)出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4]。越到高年級,訓練的頻率越高。高三每次大考必寫作文,還有常規(guī)的習作訓練,這樣的頻率算下來即使不是每周一大作,也至少是兩周一大作。學生認真寫,教師也嘔心瀝血地批改、評講??赏ㄟ^每次閱卷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反饋,學生的作文平均分提升幅度非常小。眾多高三一線教師也不得不無奈地承認,保持寫的頻率很多時候是為了讓學生保持狀態(tài)不滑坡,而不是期望學生寫作水平能得到有效提升。陷入盲目的重復寫作中無疑是下下策,筆者認為目前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瓶頸:
(一)審題立意成關卡
作文審題立意的準確度與立意的高下決定作文的起評分,這是決定作文評分等級的分水嶺,是所有學生必須突破的第一道關卡。審題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常犯的錯誤。學生往往只抓住某一個重點的詞句或其中一則材料進行立意,沒有深入理解材料之間或材料語句之間的關系,這是導致作文難得高分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高考體現(xiàn)關系型的作文題目屢見不鮮,體現(xiàn)思辨性的作文題目尤為常見。作文題目與材料之間,材料話語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考生要對材料有一個整體的、深入的把握和理解才能更好地立意。在日常的寫作訓練或考場作文中,學生審題往往匆匆而過,沒靜下心來對材料進行解讀,更沒厘清材料之間的關系就急急行文。
(二)作文空洞難服人
作文評卷場上,經(jīng)常會聽到教師抱怨學生作文空洞,缺少素材和事例。寫好議論文的“豬肚”,要“言之有物”才有說服力,缺少素材的支撐難以寫出好作文。素材的重要性教師和學生都很清楚,作文備考中也沒少備素材。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時代楷模、大國工匠、新聞周刊、每周時事熱點……其實,學生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中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課內的、課外的,古今中外的……學生根本不缺乏素材,可為什么在考場上就調用不出來呢?首先是學生素材的積累盲目雜亂,求量不求質,缺少對素材的自主梳理和升格,沒有內化吸收,印象模糊,難以靈活調用。問題的關鍵還在于他們不會用或用得太少。人類記憶的特點告訴我們,知識需要調用才能活起來,其實寫作素材也一樣,用多了,用習慣了便能信手拈來。
(三)思維淺顯論不透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突出了對“以批判性思維為代表的高級思維能力的考查要求”,而寫作就是建立在思維基礎之上的活動,寫作思維的高下也是決定考場作文等級的又一關鍵點。人教版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邏輯的力量,整整安排了一個單元讓師生展開“邏輯之旅”,旨在讓學生“思維更縝密,論證更嚴謹,語言表達更準確”“更清晰地認識語言與邏輯的關系,發(fā)展邏輯思維,滋養(yǎng)理性精神,提升思維品質”[5]。寫作思路能體現(xiàn)一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想深度,這也正是高考重點考查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學生經(jīng)常采用想到哪就寫到哪的“滑行式”寫作方式進行寫作,行文思維散亂,缺少提綱和構思意識,是寫作教學中亟須解決的問題。此外,學生的寫作思路打不開,寫作模式化、缺少思維深度,是學生考場作文的一大弊病。
(四)缺乏文采難提分
議論文強調思維和論證的深刻,但文采也是高分作文的必要條件。只有文思,缺乏文采算不上佳作。不少考場作文寫作思路清晰,讀起來也文從字順,但就像喝白開水一樣平淡,總缺少點讓閱卷教師眼前一亮的提分點,考生作文在發(fā)展等級上得分不理想,這也是考場高分作文的必破點。為此,不少考生也有意識裝點好作文的標題,著力打造“鳳頭”“豹尾”,希望以此博得閱卷教師好評,提升作文分數(shù)。作文素材運用也分三個層級?;A層級是所運用的素材符合中心,進階級是素材貼合主題的,高階級是素材既貼合主題又有文采。
三、批注式閱讀法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批注式閱讀法的優(yōu)點,針對寫作教學的瓶頸,根據(jù)寫作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突破,會讓寫作教學更有成效。
(一)批注“文題”,明立意定構思
審題訓練是寫作教學的必修課。針對不同類型的作文題采取專題式的方法進行示范講解,再讓學生做審題立意的練習進行強化是審題訓練的常規(guī)模式。練習的設計通常是讓學生寫出作文立意,甚至列出寫作提綱。如若學生審題出現(xiàn)偏差,難以走進學生當時的腦回路,判斷是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批注式審題恰能彌補這個不足。以2022年全國新高考Ⅰ卷批注審題訓練為例:
作文批注審題訓練
一、原題呈現(xiàn)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2022年全國新高考Ⅰ卷)
“本手、妙手、俗手”是圍棋的三個術語,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guī)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對于初學者而言,應該從本手開始,本手的功夫扎實了,棋力才會提高,一些初學者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更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chuàng)造,一般來說,對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現(xiàn)妙手;否則,難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隨題批注要求
1.給材料分層并在原題中概括每一層的主要觀點、關鍵詞的內涵。
2.批注出材料中每層觀點的關系。
3.批注出作文任務。
4.批注出作文的立意。
5.批注出符合作文的相關事例。
三、提綱批注
以分論點的形式批注出行文思路及事例、名言。
標題:
開頭:
主體段1:
主體段2:
主體段3:
結尾:
采用批注式審題分兩步走,第一步是隨題旁批,第二步是提綱批注。隨題旁批一般要求學生批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作文題目的任務;2.給作文題目材料分層并概括每層的大意,明晰關鍵詞的內涵;3.閱讀材料時腦海閃現(xiàn)的事例或名言;4.批注出幾則材料的異同點并指出幾則材料之間的關系;5.確定立意;6.批注出作文的基本構思。采用隨題旁批進行審題立意,能讓學生的審題過程可視化,教師就能輕松掌握學生在審題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完成批注后,對材料的理解也會更清晰,能有效地避免因審題不認真而造成的失誤。提綱式批注則讓學生根據(jù)審題立意對寫作素材進行合理調整,厘清行文思路,力求在三個主體段之間形成一定的邏輯關系,實現(xiàn)以思維制勝。同時,還引導學生在需要重點出彩的“文題”“鳳頭”“豹尾”三個地方多加斟酌,提升作文的層次。寫作教學中進行審題訓練,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掌握審題方法,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形成下筆前擬寫作文提綱的習慣,有效避免“滑行式”寫作的同時,還能讓學生的寫作思維得到訓練提升。
(二)批注事例,活化素材
事例是避免寫作空洞的必備要素,教學中教師想了很多辦法,以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讓人無奈的是事例似乎習慣于在考生的知識儲備中“躺平”。其實素材這東西,用多了,用習慣了便能信手拈來。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儲備中的素材活起來,就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多使用。批注事例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教師給學生一篇記述詳細的素材,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批注;第一,要求學生批注出人物事件的核心要素,對事件進行濃縮概括;第二,標注出能集中表現(xiàn)人物精神或概括事件的好詞好句(可來自素材,可以是人物的經(jīng)典名言,也可自配與之相配的詩詞名言);第三,閱讀素材后進行點評式批注;第四,批注出一到兩個同類的或反面的素材,并注明素材的適用范圍。批注事例就是讓學生從積累素材開始對素材進行內化吸收,同時幫助學生喚醒已有的素材,提升素材在學生記憶中的活躍度,達到活化素材的效果。
(三)批注范文,打通關節(jié)
傳統(tǒng)的作文評講課大都是教師先指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指導學生審題后再利用范文進行評講。教師分析點評得很清晰透徹,學生也聽得很認真,可下次的作文依舊沒有太大改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缺少自主思考。此外,教師的評講面對全體,重點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缺乏學習的個體針對性。讓學生批注范文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范文寫作的優(yōu)點,更自覺地反觀自身作文中的不足,借鑒學習范文里優(yōu)秀的寫作方法。批注范文往往涉及多個角度:讓學生批注作文的標題;批注范文的開頭和結尾;批注文中扣材料的論述;批注范文中事例的敘述;批注主體段的寫作思路;批注范文的分論點及行文思路等。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實際選擇每次作文訓練的批注點,在長期序列化的作文批注中打通作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寫作教學的實效。另外,為防止學生批注簡單化和程式化,教師還可以加一些具體要求。如要求學生批注時寫出學習借鑒點,若覺得不完美便進行修改,或批注事例時讓學生增加一到兩個同類或反面的事例等。模仿是學習寫作非常有效的方法,采用批注式閱讀法批注范文,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還能讓作文教學中教師多次強調的注意點有了可參照學習的范例,寫作指導變得更有針對性、更直觀,學生也更容易掌握。
(四)批注習作,對癥提升
學生沒有抓住作文的癥結,盲目地練注定事倍功半。好作文都是改出來的,與其低效地寫十篇,不如讓學生針對自身作文存在的問題改好一篇。學生通過修改習作,反思自身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以后再練才會有意識地避免寫作中的弱點。讓學生批注習作對癥提升,筆者在教學中常采用以下三種模式:
1.學生先批注范文,再批注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師精心挑選一篇典型范文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批注,再模仿范文的優(yōu)秀寫法修改自己的作文。這一模式因為有范文做參照,能幫助學生更清晰地發(fā)現(xiàn)自身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側重引導學生批注和修改作文的審題立意與謀篇布局,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提升寫作思維能力,讓作文寫得更深刻,更有說服力。也可選準范文的某一突出的優(yōu)點讓學生進行批注并總結出值得借鑒的寫作方法,接著再讓學生對照修改自己的作文。這一批注習作的模式容易出現(xiàn)全盤否定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批注范文后,再批注修改自己的作文,批注修改后就全都是范文的內容,沒有學會根據(jù)自己作文的實際進行提升。批注范文,要注意發(fā)揮好范文的示范作用,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借鑒學習范文的寫作方法,防止盲目模仿甚至抄襲范文的內容。
2.學生交換批注習作,再根據(jù)同學的批注意見修改自己的作文
批注同學作文的優(yōu)缺點也是一個很好的相互學習和自我反思提升的過程。學生的寫作能力相近,批注同學的習作會更有親切感,能打消范文高高在上的示范感,更愿意模仿學習其中的優(yōu)點,對于作文存在的一些通病,也會在批注中自我認知與反思。教師先讓學生交換批注習作,要求批注出同學習作中值得借鑒的優(yōu)點以及修改建議。這種模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同時要求學生有一定的作文鑒賞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做好交換批注的指導,如列出交換批注的關注點及批注要求。
3.教師或學生批注典型的習作
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選出具有代表性優(yōu)缺點的作品,再讓學生用批注的方式修改典型習作。這種方法適用于作文中學生整體存在的比較普遍的問題評講,教師先精心挑選出典型錯例進行點評或交給全班同學點評,指出存在問題及修改建議,讓學生進行批注式修改。這種典例批注修改模式可以有效地糾正學生習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也能以典型習作為藍本指導學生如何修改提升自己的作文,是一種很好的作文升格指導課型。
結束語
作文教學僅憑教師一己之力是難以提升的,教師不可能每次都能對作文進行詳批詳改,而且不少學生對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看一眼就放一邊了,對于自身作文存在的問題懶于動筆修改。采用批注式閱讀法進行寫作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和正視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修改提升,大大地提升了寫作教學中學生參與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潘建品.批注式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實踐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2]陳春元.高中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3]許明吉.試論批注式閱讀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3):21.
[4]韓中凌.讓語文教學更高效:批注式閱讀教學探索[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5.
[5]中國高考報告學術委員會.中國高考報告(2022)[R].北京:新華出版社,2021.
本文系廣東省江門市2022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立項課題“批注式閱讀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課題批準號:JME2205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