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在魏晉玄學關于名教與自然、儒家與道家持久的分辨中,有士人以“將無同”為高妙。關于“將無同”的故事主要有兩處文本記載:
瞻字千里。……見司徒王戎,戎問曰:“圣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 ”瞻曰:“將無同。 ”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時人謂之“三語掾”。(《晉書 ·阮瞻傳》)
阮宣子有令聞。太尉王夷甫見而問曰:“老莊與圣教同異? ”對曰:“將無同? ”太尉善其言,辟之為掾,世謂“三語掾”。衛(wèi)玠嘲之曰:“一言可辟,何假于三!”宣子曰:“茍是天下人望,亦可無言而辟,復何假一!”遂相與為友。
(《世說新語 ·文學》)
兩則材料在人物、內容的豐盈程度、事件的敘述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晉書 ·阮瞻傳》所載“三語掾”發(fā)生在阮瞻與王戎之間,《世說新語 ·文學》則記載發(fā)生在阮修(阮宣子)與王衍之間;前者故事止于儒道同異的問題,后者則由衛(wèi)玠之語而涉及玄學中的表述,即言意之辨的問題;前者敘述中,被辟為“三語掾”,是王戎“咨嗟良久”做出的決定,后者記述,則是王衍因善其言,而欣然辟之,并無咨嗟、沉吟的過程。
兩個文本的差異引起了研究者對其真實性、可靠性的考察(莊亦樂、閆春新通過考證認為,《晉書 ·阮瞻傳》的記載更符合歷史事實。參《“將無同”考》,《許昌學院學報》 2011年第3期),也有論者從玄學思想發(fā)展的背景考察,認為“將無同”典故的兩個文本系統(tǒng)是連接了不同的思想脈絡,在各自語境下表達了不同的玄學要旨,形成了本旨和別詮二重詮釋。而不論如何,兩個文本敘述的重點都在于儒道之“同”?!稌x書》所述,阮瞻面對王戎給出儒道異旨的命題,以“將無同”為答,是在承認儒道不同的前提下,表達兩者各安其是,以達至和諧平衡之意,所答三字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是從“異”出發(fā),經由互不否定,以達至“同”(參周文俊《“將無同”的本旨與別詮 —從〈晉書〉〈世說新語〉的文本差異切入》,《哲學研究》 2021年第4期)。這與向秀解讀“逍遙游”的思路頗為相似。圍繞《莊子 ·逍遙游》篇中大鵬和小鳥孰逍遙孰不逍遙的問題,魏晉士人有頗多討論,其中向秀之說頗具影響力:
夫大鵬之上九萬,尺之起榆枋,小大雖差,各任其性,茍當其分,逍遙一也。然物之蕓蕓,同資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遙耳。唯圣人與物冥而循大變,為能無待而常通。豈獨自通而已。又從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則同于大通矣。(《世說新語 ·文學》)向秀認為,《莊子·逍遙游》中的大鵬、尺,雖有大小的差別,但它們所為都是憑依各自的本性,只要合乎自身性分,不失其所待,則可如無待而與物冥的圣人一樣,達到逍遙境界。該說影響深遠?!扒f周著內外數(shù)十篇,歷世才士雖有觀者,莫適論其旨統(tǒng)也,秀乃為之隱解,發(fā)明奇趣,振起玄風,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晉書 ·向秀傳》)。研究者因而論道,《晉書》所載的“將無同”典故,深刻反映了西晉中晚期竹林士人對向秀《莊子注》核心思想的體會與理解(參前周文俊文)。筆者認為,究竟是王戎、阮瞻受了向秀《莊子注》的影響,還是其時幾位思想者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在名教和自然之間進行調和,還可進一步討論。而更引人興趣的則是《晉書》中王戎“咨嗟良久”這一細節(jié)。
向秀、王戎均預于竹林之游,雖說七賢之中,王戎曾被阮籍嘲為“俗物”(《世說新語·排調》),但在名教與自然沖突頗為激烈之時,王戎和阮籍嵇康一樣,也做到了越名教而任自然:
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卿數(shù)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 ”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 ”(《世說新語 ·德行》)
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 ”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簡服其言,更為之慟。(《世說新語 ·傷逝》)
他棄禮俗而重真情。阮籍也曾對王戎之父評論道:“濬沖清賞,非卿倫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談。”(《晉書 ·王戎傳》)可見,“俗物”并非真的“俗”,否則就難以預于七賢之列。在其心目中,名教與自然應是判然有別,而他也明確以“圣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來肯定儒道的差異。既如此,為何又提出“其旨同異”的問題呢?筆者認為,王戎所問乃是儒道最終旨歸的同異,而“將無同”的回答,則是承認雖然儒道有別,卻是殊途同歸,如同《逍遙游》中的小鳥和大鵬,同至于逍遙。
而從強調儒道有別到認同儒道同歸,在王戎心中應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段心路歷程。這種認知的轉變,恐怕也非突如其來,而應有一定的外因來促成?!妒勒f新語 ·傷逝》的一則材料或可提供信息:
王濬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后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于此壚。竹林之游,亦預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
途經舊地,懷念故人,故《世說新語》將之列入《傷逝》(按:陳寅恪先生推測此事屬子虛烏有,但近年來研究者經過考論,認為陳說頗可商榷,黃公酒壚之雅事頗契合于王戎前后生活經歷及心態(tài)。參陳圣宇《王戎與嵇康、阮籍飲于黃公酒壚小考》,《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6年第2期)。這里不可忽視的是,王戎流露出無比悵惘滄桑之感,這不僅僅因為曾與嵇康、阮籍共飲的黃公酒壚物是人非,更源自他自身的人生經歷:“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 ”后文“邈若山河”之嘆更說明他的生存狀態(tài)、生命狀態(tài)由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嵇、阮主要人物的離世,竹林之游風流云散是可以想見的,而王戎從此“為時所羈紲”則應有深層的原因。這讓我們不可避免地想起向秀的改圖入洛:
康既被誅,秀應本郡計入洛。文帝問曰:“聞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 ”秀曰:“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 ”帝甚悅。秀乃自此役……
(《晉書 ·向秀傳》)“秀乃自此役”,與王戎“便為時所羈紲”如出一轍,二者同樣源自嵇康被殺的巨大陰影。二人作為竹林之賢,越名教而任自然本是他們的旗幟,也是融入骨子里的生命方式,而今在政治高壓、生命威脅之下走上妥協(xié)的道路,自然也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如此,向秀“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其逍遙論調和了有待與無待,王戎則肯定了儒道殊途而同歸。而阮瞻“將無同”三語成掾,恐怕也是源于這樣的心理背景。既然殊途同歸,當然就沒必要計較方法和路徑上是貴名教還是明自然了,向秀應舉入洛,王戎為時所羈,也就不足為怪。只是,這種轉變到底是違背了他們的初心,內心不免糾結、彷徨,于是向秀有聞笛思舊之賦,王戎有酒壚邈若之嘆。阮瞻“將無同”(將無意為莫非……,或莫不是……)的答案雖然表達了肯定的意思,但終未能斬釘截鐵。而王戎在面對阮瞻“將無同”之說時,也有意味深長的良久咨嗟。這都說明,“將無同”恐怕不只是對向秀逍遙論的簡單的玄理呼應,而是魏晉易代之際嵇康被殺的慘劇,在一批士人心中產生的濃重陰影的投射。
此后,向秀之說為郭象所本:“夫小大雖殊,而放于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豈容勝負于其間哉!”“夫質小者所資不待大,則質大者所用不得小矣。故理有至分,物有定級,各足稱事,其濟一也?!堊阌谄湫裕瑒t雖大鵬無以自貴于小鳥,小鳥無羨于天池,而榮愿有馀矣。故小大雖殊,逍遙一也。 ”即只要“足于其性”,即是逍遙。郭象更將此理引申發(fā)揮,進一步混同了名教與自然、有為與無為、內圣與外王、魏闕與山林,認為,若自性至足,圣人身處廟堂,亦可不為黃屋玉璽束縛其心,歷山川同民事,亦可逍遙自得:“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璽,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見其歷山川,同民事,便謂足以憔悴其神矣。豈知至至者之不虧哉?”(郭象《莊子 ·逍遙游注》)在支道林新論出來之前,向、郭之論堅不可摧,《世說新語 ·文學》謂:“《莊子 ·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鉆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卓然標新理于二家之表,立異義于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而消解差別、齊同出處,已成一時之盛。此期詩文對此亦有諸多呈現(xiàn):
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王康琚《反招隱詩》)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陽空餓。各乘其道,兩無貳過。(王胡之《答謝安詩》)茍能夷沖心,所憩靡不凈。萬物可逍遙,何必棲形影。(張翼《贈沙門竺法三首》)
余與仁友,不涂不笱。默匪巖穴,語無滯事。櫟不辭社,周不駭吏。紛動囂翳,領之在識。會感者圓,妙得者意。我鑒其同,物睹其異。(謝安《與王胡之詩》)
《世說新語》所演繹的“將無同”故事,更似發(fā)生在這樣的語境之下。王衍的問題“老莊與圣教同異”,不像王戎,在提問前已沉吟思索許久,而更像是面對早有令聞的阮宣子之時,即興拋出,多少有些考察這位后生之意,而在獲得“將無同”的回答之后,王衍也是干脆利落地“善其言”,并辟之為掾,并不像王戎“咨嗟良久”。 —顯然,在世號“口中雌黃”的王衍那里,“將無同”已非超乎意外的答案。而在衛(wèi)玠看來,“將無”二字已屬贅言,一“同”字便足以道盡儒道宗旨;“將無”仍存猶疑之意,一“同”字更顯篤定。 —《世說新語》的敘述著意呈現(xiàn)的是故事中的機巧鋒辯之美,儒道異同的話題僅是作為故事所涉的背景而存在。而讀者自然能看得明白,此期“同”論已成壓倒優(yōu)勢。
故此,或可說,兩個不同版本的“將無同”故事敘述,看似僅有細節(jié)的差異,背后卻可折射出玄學話語與語境的變遷,也可見出,故事主人公在社會變化、玄學演進中的不同心境。
本文系教育部后期資助項目“北朝墓志文學研究”(項目編號: 20JHQ04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聯(lián)合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