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靜(1979~),女,漢族,山東臨沂人,山東省臨沂第六中學,研究方向:生物教學。
摘? 要:生物學科所研究的內容很多,其以地球上全部的生物現象作為研究對象,因此本學科的綜合性很強。初中階段進行生物教學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關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初中生物教學。實驗是生物教學中的重要組成,也是學生探索學習生物知識所采用的一個有效方式,優(yōu)化生物實驗教學,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提升生物核心素養(yǎng)。“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與教育深度融合,信息化技術手段也被廣泛地應用到生物實驗教學中,為生物教師改善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但就現階段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情況來看,實驗教學與“互聯網+”的融合還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關教師需要立足實際,結合“互聯網+”發(fā)展背景探索改進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及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2-0139-04
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注重落實素質教育,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生物學科是初中階段學校教學的重要課程內容,初中生物教師應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教育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有利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生物教學環(huán)境。如今,“互聯網+”教育深度融合,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設備、教學技術涌現出來,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改革帶來機遇和挑戰(zhàn)。初中生物教師應立足“互聯網+”時代背景,正確把握當前階段生物學科教育的發(fā)展前進方向,充分認識到創(chuàng)新改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做好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一、 研究背景
有關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文件通知中已經明確指出,要將學科教學和信息技術緊密融合,各學科教師應加強對信息技術手段的探索和應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也進一步肯定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指出學科教師應強化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學習先進的教育觀念。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互聯網+”教育理念迅速推廣,學科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也借此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在“互聯網+”背景下,教育領域逐漸地探索和創(chuàng)造出一套具有很強適應性和針對性的信息化教育培養(yǎng)模式,同時還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豐富的信息化課程資源。同時,“互聯網+”教育模式的不斷更新和完善,開拓了教育空間,符合新課程標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中心和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要求,契合了當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社會時代發(fā)展的走向和趨勢。
初中生物學科教學以實踐為主,注重學生通過實驗獲得認知,但傳統課堂模式下,實驗條件、實踐機會相對較少,學生們很難充分地開展技能訓練。“互聯網+”教育為初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的路徑。文章將基于“互聯網+”教育視域,分析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面臨的新機遇和挑戰(zhàn),指出現階段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在與“互聯網+”融合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
二、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
(一)目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
“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fā)展,給初中生物教學帶來新挑戰(zhàn)。首先,在這個背景下,初中生個體的學習能力差異可能會進一步增大。學生們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靈活地應用設備和互聯網開展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條件更為完善,自主學習的機會也更多。但這無疑也對初中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考驗,一部分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網絡學習能力不強,并不能自覺地運用網絡學習資源高效率地進行課前預習活動。而一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相對比較弱,也不具備學習主動性,較為依賴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常常需要教師提醒才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因而,“互聯網+”時代,生物實驗教學的課堂進度、課堂計劃會發(fā)生變化,學生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會進一步加大。
其次,生物教師將面臨更大的教學壓力。受“互聯網+”教育的影響,生物學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安排等各個方面發(fā)生調整和變化。比如,初中生物課堂中的一些知識點可以通過微課、翻轉課堂的形式來呈現,原本傳統課堂中需要教師重點講解和分析的內容可以被“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方式替代,生物課堂不再只是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解,而是更多地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實踐,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凸顯。也因此,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生物教師的教學任務發(fā)生了新變化,生物教師應順勢而為,盡快適應新變化、新模式,探索全新的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更好地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
最后,信息迷航現象嚴重?!盎ヂ摼W+”教育帶來豐富的信息資源,教學資源、教學信息的傳遞、教學活動的組織都離不開互聯網,但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媒體信息面前,學生可能會產生信息迷航的情況。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查找除了教師推薦和制作的教學內容,面對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學生可能會無所適從。因而,“互聯網+”教育帶來的開放性網絡學習環(huán)境,也對學生的自控力提出考驗。
(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迎來的新發(fā)展機遇
首先,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并且還豐富了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傳統課堂中教與學的束縛被打破,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網絡學習成為學生學習最為主要、最為廣泛的形式。例如,大量的初中生物學科微課視頻,廣受師生青睞,生物教師能夠將網絡上的教學資源收集起來展示給學生,或是在搜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為學生制作實驗操作微視頻等,通過聯網給學生分享各種有關生物現象原理的視頻資料、導學案等,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生物課堂實驗教學資源不足的局限。
其次,有利于打造高質量教育信息化新生態(tài)。傳統生物課堂模式之下,生物教師更多地是將信息技術視為開展實驗教學的輔助性教具,也因此教育信息化程度相對有限?!盎ヂ摼W+”教育能夠突破這一限制,始終堅持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核心,將互聯網技術貫穿于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活動始終,充分發(fā)揮網絡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功能,助力生物實驗教與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最后,實現了高效暢通無阻的信息傳遞與共享。比如,微課資源就是生物教師能夠使用的有效資源之一,微課設計和開發(fā)并非教師閉門造車,很多線上的在線視頻都會與自媒體平臺進行合作,如在嗶哩嗶哩、騰訊視頻、網易云課堂中會保留很多教學視頻資源。生物教師只需要在網絡上合理地選取微視頻,即可展開教學。
三、 “互聯網+”背景下目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不足
(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存在障礙
“互聯網+”環(huán)境下,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的形式也得到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生物學科教學資源更為多樣化,實驗教學也在此基礎上得到了更新變化。在課堂中,生物教師能夠運用微課、虛擬實驗等多樣化的方式優(yōu)化創(chuàng)新實驗課堂。然而,仍有一些教師未能在實際的生物實驗教學活動中靈活、創(chuàng)新地應用上述的線上教學方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難以按預期落實。很多教師在課堂中僅能簡單操作PPT、多媒體視頻,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學科內容,實際上換湯不換藥,仍然是以教師灌輸式、講授式授課為主,線上線下教學方式結合效果不佳,課堂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的學生很難時刻保持集中注意力。
(二)生物實驗教學內容有待更新和完善
“互聯網+”時代之下,教師能夠獲取實驗教學內容的渠道更多,內容來源也愈發(fā)豐富,這也方便了初中生物教師借助互聯網平臺大范圍地快速檢索課程資源。但一部分教師卻未能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在實際開展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未能充分、合理、高效地檢索、開發(fā)和應用生物學科網絡課程資源。有些教師對“互聯網+”教育的認可度不足,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未能積極主動地應用互聯網技術,在觀念層面仍然局限于用多媒體課件展現課程內容,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并不靈活。這也導致在實驗課堂中難以引導學生形成直觀的認識,學生無法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另外,生物教師本身的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也可能影響教師對信息資源進行二次加工和創(chuàng)造的效果,部分教師隨意照搬網絡課程資源,進而造成實驗教學與學生實際情況、學習能力、學習基礎不相適應的問題。
(三)實驗教學課堂活動形式較為單一
“互聯網+”與生物實驗課堂的深度融合,并不意味著教師簡單地在實驗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技術,而是說應形成良好的“互聯網+”思維,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角度展開創(chuàng)新。但當前初中生物教師在實際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時,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仍然較為單一。部分生物教師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也忽視了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十分單調,并未能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有效發(fā)揮出來,這也導致生物實驗活動并不具備趣味性和吸引力,學生無法自覺積極地參與實驗活動。還有一部分生物教師重結果、輕過程,未能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實驗教學中過度關注學生對實驗結果、理論知識的掌握,應用信息技術時也未能進行巧妙的設計,仍然以直觀展示和講解為主,學生在實驗課堂中能夠動手操作的機會不多,學生的實驗技能、實驗能力也因此未能得到良好發(fā)展。
四、 “互聯網+”時代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模式優(yōu)化創(chuàng)新
(一)綜合運用教學方法,顯著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效率
目前,初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所應用的方式并不靈活,也缺乏創(chuàng)新,基于此,生物教師應特別關注對STEAM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等融合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有效應用,要在網絡環(huán)境的支持下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以此來幫助學生加強對生物實驗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與傳統實驗課堂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模式將原本要在課堂中講授的內容轉移到課下,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提前觀看學科知識內容,在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將生物實驗的要點、流程、注意事項記錄下來。在課堂環(huán)節(jié),生物教師可以圍繞核心知識點帶領學生進行討論,或是讓學生進行經驗交流,學生可以將自己在觀看視頻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提出來,交流分享經驗或解決障礙問題。除此之外,STEAM模型也能夠應用于生物實驗課程中?;赟TEAM模型開展小組合作,學生也能夠加深對生物實驗全部流程的深刻認識,全面掌握生物實驗的基礎知識,鍛煉學生的實驗技能??傊?,教師要以多樣化的網絡資源和網絡平臺為依托,展開高效、高質量的交流互動,并做好全面的實驗準備,提升生物實驗教學過程的效率。
(二)擴充生物實驗案例內容,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生物教師應當緊緊圍繞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實驗演示操作,之后,圍繞具體的知識點開展進一步的實驗活動,并注重在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也要融合互聯網技術,比如,制作拓展微課,豐富生物實驗教學資源。生物教師在進行實驗活動創(chuàng)新設計時,應提供多樣化的設計思路,可以從某個實驗結果入手,開發(fā)出全新的命題,并鼓勵學生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展開探索。例如,生物教師在帶領學生們完成了“觀察人的血細胞涂片”實驗活動后,可以組織學生嘗試制作金魚、青蛙等動物的血細胞涂片,通過拓展延伸,鍛煉學生制作生物血液涂片的技術能力。在實驗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區(qū)分和掌握白細胞、紅細胞的功能,還可以進一步進行拓展延伸,帶領學生們探討白血病的發(fā)病原理等相關內容。教師圍繞這一主題還可從網絡中搜索和整理相關視頻資料,或是自行設計制作微課,利用微信等平臺向學生發(fā)布微課,學生自行觀看微課內容,了解拓展實驗流程和各項操作細節(jié),扎實掌握專業(yè)知識,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外,生物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們從某個文本類的實驗入手,將文本類實驗真正落實到課堂中,將原本抽象的實驗文本類題目轉化為真正的實驗,或是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虛擬仿真活動,加深學生對文本類實驗習題的研究,優(yōu)化學生對相關實驗練習的掌握效果。
(三)開展多樣的實驗教學活動,豐富活動形式
豐富、多樣的實驗教學活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生物現象的積極性,也有助于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生物教師應當加強對在線教學平臺的運用,積極地拓寬網絡教學空間,并組織學生開展更為多樣化的實驗活動。比如,生物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開展線上趣味問答活動,將實驗內容、實驗結果轉化為趣味問答,一邊運用虛擬仿真帶領學生開展模擬實驗,一邊通過趣味問答啟發(fā)學生思考,通過高效的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操作關鍵點,加深學生的印象,鞏固學生所學。在實驗課程結束之后,生物教師還可以利用相關線上平臺進行交流答疑,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實驗活動后仍然存在的問題發(fā)布到平臺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圍繞問題展開討論,相互答疑,為學生開辟廣闊的線上交流學習平臺,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反思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生物教師還可以和家長合作,比如,可以和家長協同開展趣味性小實驗,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嘗試應用生物課程中學習到的理論內容和實踐操作技能,幫助學生厘清生物學科知識和實際生活的多樣化聯系,學生可以將家庭實驗過程記錄下來通過班級群、家長群進行交流分享,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生物學科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五、 結論
隨著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新和廣泛推廣應用,“互聯網+”教育深度緊密融合,初中生物教師要基于這一背景,盡快調整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以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為基本目標,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終極目的,通過開展虛擬仿真實驗和應用翻轉課堂、STRAM模式等手段,優(yōu)化生物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根.“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2,24(24):224-226.
[2]關海霞.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融合的實踐探討[J].中國新通信,2022,24(10):221-223.
[3]鐘容花.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路徑分析[J].教育界,2023(23):17-19.
[4]石潔芳.基于新課標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8):158-160.
[5]郝婷婷.淺談初中生物課程中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的有效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7):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