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豫蕾,劉文禮,徐江雁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鄭州 450000)
糖尿病腎臟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作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其患病人數(shù)逐年增加,是導致終末期腎臟病的主要原因。目前本病尚無特異性療法,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措施仍是當今的研究熱點,疾病早期是病情發(fā)生轉折的關鍵節(jié)點,因此對早期的研究為重中之重。
此病在中醫(yī)古代文獻中并無相應名稱記載,根據(jù)發(fā)病原因及癥狀特征,可將早期階段歸屬于消渴病中的下消范疇。關于病因病機,《靈樞·五變》中“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1]171,即已明確五臟功能失調是引起消渴病發(fā)生的內在因素,后又詳細論述了多種導致五臟失常,并表現(xiàn)為陰津虧損、燥熱偏盛的病因,如“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2]75、“怒則氣逆上”[1]171等,可見消渴一疾本虛標實??偨Y辨治消渴的用藥規(guī)律[3-4],發(fā)現(xiàn)古代醫(yī)家喜用黃芪,在中、下消的辨治中尤為多用,特別是下消之癥。黃芪作為補氣諸藥之最,在以陰虛燥熱表現(xiàn)為主的疾病中運用廣泛,其作用機理值得探討?;诖?本文欲從氣陰關系,厘清黃芪在早期糖尿病腎臟疾病治療中發(fā)揮的作用,為此病運用黃芪提供完整的理論依據(jù),挖掘特色中藥。
《靈樞·五變》言“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1]171,總括五臟功能失調是消渴病的內在因素。《靈樞·本臟》詳論“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脆則苦病消癉易傷”[1]175,揭示不同臟腑的虛損,均會導致消渴的發(fā)生。本乎五臟之間息息相關,一臟虛損,往往累及他臟,因而消渴之上、中、下消,其主證表現(xiàn)雖有差別,但五臟功能失調是其共性。
糖尿病腎臟疾病是由糖尿病遷延而來,病位在腎,其早期癥狀與古籍中論述的下消最為相似。下消腎也,因此腎臟虧虛、功能失調,是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核心病機。
腎為五臟之本,腎精為本中之本。《素問》云“夫精者,身之本也”[2]7,“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2]16,“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2]2。精為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腎為貯精之所,受納五臟六腑一身之精,五臟盛衰與腎精充虧密切相關。糖尿病腎臟疾病以五臟功能失調為發(fā)病內因,腎中之精本就不得盈滿;此病又由糖尿病遷延而來,病機亦在陰虛燥熱的基礎上發(fā)展,火爍日久耗傷陰精,致使腎臟陰虧精乏,加重腎精虧虛。精能化氣,腎精化生腎氣,腎精有一分不足則腎氣有一分衰微,即所謂“元精失則元氣不生”[5]21;另受長期火熱之邪的侵擾,致使壯火食氣,進一步加劇腎中元氣的耗損。因此,腎中精氣虧虛是其病機關鍵。
基于病機特點,結合臨床表現(xiàn),早期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患者多呈現(xiàn)出氣損津傷的病象。
當腎中精氣不足時,一則封藏失司,使精氣下泄、精微外漏,出現(xiàn)尿濁的早期典型特征;二則固攝無權,使膀胱失約,以小便頻多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三則納氣無力,一身之氣隨之而虛,出現(xiàn)氣短懶言、神疲乏力等全身癥狀。
基于五臟相關,在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涉及臟腑不獨腎。腎屬水,肝屬木,腎水生養(yǎng)肝木,倘腎陰不足,無以涵養(yǎng)肝木,水不涵木直接導致肝陰不足,肝臟陰液虧損,則失于濡潤而虛熱內擾;腎陰虧虛,腎水無以滋養(yǎng)心陰,則心火相對亦旺,偏亢于上反下耗腎陰,心火熾甚,移熱爍金,又令肺燥津傷;五臟六腑之津失去腎陰濡養(yǎng),繼而呈現(xiàn)出一系列咽干口燥、心悸不寧、手足心熱、失眠多夢等陰虛之象。
總而言之,糖尿病腎臟疾病以五臟功能失調為發(fā)病內因,以腎精氣虧虛為核心病機,表現(xiàn)出氣損津傷的癥狀特點,而黃芪恰能契合病機,在此病的治療中優(yōu)勢顯現(xiàn),故將其獨特性論述如下。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云“心脈……微小為消癉;肺脈……微小為消癉;肝脈……微小為消癉;脾脈……微小為消癉;腎脈……微小為消癉”[1]25-26。此微小,意為因五臟功能失調,呈現(xiàn)出血氣皆少的脈象,治療上可調以甘藥,以甘藥補之。黃芪在《神農本草經(jīng)》中被列為“主養(yǎng)命以應天,多服、久服不傷人,輕身益氣,不老延年”[6]之上品藥,味甘、性微溫,具有補虛之效;《名醫(yī)別錄》載黃芪“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7],闡其所補范圍之廣;《證類本草》中“生隴西者下,補五臟”[8],直言黃芪通補五臟之功;王好古于《湯液本草》中指明黃芪“補五臟諸虛不足”[9];古籍中相似的論述還有諸多,均在表明黃芪具有通補五臟的功效。
消渴因五臟失常而發(fā)病,無論上中下消,何為病變臟腑,黃芪“補五臟諸虛”總能發(fā)揮療效。結合《仁齋直指》中“心肺在上主脈氣也,肝腎在下藏精血也,脾居中州又所以為精血脈氣之養(yǎng)也”[10]2及“心為血之主,肝為血之臟,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臟”[10]7的論述,當五臟虛損,功能不足時,人之一身氣血津液則失于正常的生化與運行,表現(xiàn)出臟腑氣血陰陽不足、氣機升降出入異常,細繹其關鍵環(huán)節(jié)即為氣血,而五臟之氣又是推動及調控臟腑功能活動的主要動力。黃芪不僅通補五臟,作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益氣之力填補臟腑之虛、改善臟腑功能,五臟之氣足則血液充沛、調和安康,五臟之氣充則陰陽平衡、百病不生,正如趙獻可于《醫(yī)貫》言“人之水火得其平,氣血得其養(yǎng),何消之有”[11]。
鑒于此,黃芪通過“補五臟諸虛”的功效,可用于消渴病的各個階段,發(fā)揮調節(jié)五臟功能的功效,為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治療提供了運用依據(jù)和作用基礎。
用藥若契合病機,則投之輒效,黃芪以補脾氣、益腎氣的功效,在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補氣化精的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兩方面:
一補脾氣以化后天之精,古籍中“氣乃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12]、“欲補有形之精,須益無形之氣”[13]及“有形精血難復,急培無形之氣”[14]等論述,皆表明積氣可生精,氣立則精復的精虛治療思想。腎精稟受于父母,靠后天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不斷充養(yǎng),“人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即生,由乎水谷之養(yǎng)……精血之司在命門,水谷之司在脾胃”[5]1091,若脾胃健旺,則后天之精化生不斷。黃芪味甘,甘先入脾,其善于補脾的論述在古籍中記載頗豐,如《醫(yī)學啟源》“善治脾胃虛弱”[15]、《本草匯言》“補肺健脾”[16]、《本草備要》“補中……壯脾胃”[17]、《本草蒙筌》“中補脾胃”[18]等。黃芪治療糖尿病腎臟疾病,通過補養(yǎng)脾氣的功效,使脾胃運化有源,達到腎中精氣充盈的目的,即也體現(xiàn)“善補腎者,當于脾胃求之”[19]的臟腑相關思想。
二益腎氣以固腎中精微,《藥性論》中“黃耆,一名王孫。治發(fā)背,內補,主虛喘,腎衰耳聾,療寒熱”[20],是其治腎功效的最早記載;《本草綱目》有“黃芪……益元氣……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手足太陰氣分,又入手少陽、足少陰命門”[21]的論述;《湯液本草》可見“黃芪,治氣虛盜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藥……又治傷寒,尺脈不至,又補腎臟元氣,為里藥”[9],闡明黃芪補益腎氣的作用;《本草思辨錄》又云“黃芪入太陽經(jīng),故能上至于頭。膀胱與腎為表里,故亦能益腎氣以化陰而上升。凡方書治尿血等皆是”[22]。黃芪通過益腎氣的作用,不僅能直接改善糖尿病腎臟疾病腎氣虧虛,更是通過充養(yǎng)腎氣固攝腎精,使腎中精微不致妄瀉,保證腎之陰液源源充沛。
正所謂“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因而“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5]1575。黃芪補氣,以陽中求陰,在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益氣化陰津的作用。氣陰之間既可相互化生,又可相互為用,氣得陰而濡之,陰得氣以煦之,陰賴氣以生,氣足則陰易復。《神農本草經(jīng)疏》記載“黃芪味甘微溫無毒。氣厚于味,可升可降……氣旺則津液生,故止渴”[23]。現(xiàn)代醫(yī)家也認為,消渴一病運用黃芪,能夠補氣升陽,溫運陽氣以生血,助氣化水,氣化則津生[24]。人體一身津液通過“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2]37周轉全身,此過程與脾的運化轉輸、肺的宣發(fā)肅降、腎的蒸騰氣化關系密切,而三者功能的正常運轉依賴于脾氣、肺氣、腎氣的維系。黃芪恰補三臟之氣,善補脾氣,使脾胃運化得健,水谷之津生化有源、轉運得利,保證全身津液環(huán)流不息;善補肺氣,若金氣充盛,則宣發(fā)有力,津液方能正常布散,又取金水自生之義,使腎水源頭得以補益,正如張錫純曾言“黃芪能大補肺氣,以益腎水之源,使氣旺自能生水”[25]。黃芪善補腎氣,熏蒸腎水,當蒸騰有力、固攝有權,可平息燥熱使津不流泄。關于黃芪補脾、補腎的古代文獻上已列舉,其補肺功效在歷代本草中幾乎都有記載,如《藥類法象》《本草發(fā)揮》等。
要而言之,黃芪通過補脾、肺、腎之氣,發(fā)揮補氣化陰、益氣生津的作用,使氣足則津旺、氣充則津行,陽中求陰,改善糖尿病腎臟疾病陰虛津傷之象。
夫用藥如用兵,用之得當則可悉盡其力。通過上述分析可見,黃芪以補氣之長,借助氣陰關系,發(fā)揮頤養(yǎng)腎元、兼顧五臟的功效,在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治療中秉要執(zhí)本、取效甚捷。其作用發(fā)揮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以益氣之力填補五臟之虛,推動調節(jié)臟腑的功能活動;二是通過補脾氣以生后天腎精、益腎氣以固腎中精微,使腎精充而有源、固而不泄;三則秉執(zhí)陽中求陰,以補肺、脾、腎之氣,促動機體陰復津生,可謂治療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特色用藥。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提取物能夠調節(jié)糖脂代謝、改善氧化應激、抑制炎癥反應、調節(jié)足細胞等多個方面達到防治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目的[26]。臨床試驗證實,黃芪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腎臟疾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給患者腎功能提供更好的保護[27]。這也為糖尿病腎臟疾病運用黃芪提供了現(xiàn)代醫(yī)學依據(jù)。然臨證中仍需根據(jù)具體變化,與其他藥物靈活配伍,使組方功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