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紅
(南寧孔廟博物館,廣西 南寧 530029)
南寧很早以來就是中國南疆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之一,至少在唐代中期就已形成,嶺南西道節(jié)度使府就駐節(jié)邕州[1]。南寧古屬“百越”之地,是歷代郡、縣、州、府和省會駐地。東晉大興元年(318年)在此地設立晉興郡,成為南寧市建制的開始[2]。唐貞觀六年(632年),更名邕州。咸通三年(862年)設嶺南西道駐邕州,轄邕、容、桂三管,邕州成為地方一級行政治所。元泰定元年(1324年),邕州路改名南寧路,意“南疆安寧”。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次年1月設市,2月8日定為廣西省會。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南寧市成為?。ㄗ灾螀^(qū))級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章從南寧的建制沿革,考述歷代南寧行政區(qū)劃的變遷和南寧戰(zhàn)略地位的提升歷程。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六國后,首推郡縣制度,將全國分為36郡,每郡置若干縣,其中長沙郡治在今全州縣西南的零陵縣,是廣西境內最早的建制政區(qū)。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攻取嶺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桂林郡治布山(今貴港市),今南寧市區(qū)屬桂林郡轄地。
公元前203年,趙佗起兵割據(jù)嶺南建南越國,今南寧市區(qū)為南越國轄地。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派路博德(伏波將軍)平定南越國后,在嶺南設置南海、郁林、合浦、蒼梧、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郡。郁林郡仍治布山,下設領方、安廣、增食①領方縣,位于賓陽縣蘆圩鎮(zhèn)古城村,三國吳改為臨浦縣,唐、宋曾為賓州治,元為賓州路、賓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入賓州;增食縣位于今隆安縣東,東漢末年廢;安廣縣位于今橫州市西北,南北朝時廢。等縣。今南寧市區(qū)屬領方縣轄地。
東漢建安八年(203年),建于元封五年(前106年)的交趾刺史部改為交州②王范《交廣春秋》曰:“交州治羸婁縣,元封五年移治蒼梧廣信縣,建安十五年治番禺縣,詔書以州邊遠,使持節(jié),并七郡皆授鼓吹,以重威鎮(zhèn)?!?,并從龍編縣(今越南河內附近)遷治至蒼梧郡廣信縣(今梧州市及與其相連的舊廣東封川縣地),轄今兩廣及越南中北部。今南寧市區(qū)屬交州郁林郡領方縣轄地。
魏晉南北朝時期,各王朝大體沿東漢末年的州、郡、縣制。因交州轄域寬廣遼遠,吳永安七年(264年)孫休析交州置廣州(治番禺),轄南海、郁林、蒼梧、高涼4郡。同年領方縣易名臨浦縣,仍隸郁林郡。今南寧市區(qū)屬臨浦縣轄地直到西晉。
東晉大興元年(318年),從郁林郡析置晉興郡,隸廣州。郡設晉興、安廣(今橫州市)、增翊(今田陽區(qū))、晉城(今崇左市)4縣①一說為隋開皇十四年,一說為西晉太康五至六年。從《南寧市志·綜合卷·建置政區(qū)志》之大興元年說。。據(jù)《南寧市志·綜合卷·建置政區(qū)志》載,晉興縣位于左右江匯合處以東一帶,晉興郡、縣同治晉興縣城(今南寧市),即隋唐宣化縣之北或東北約六十至一百里處②關于置晉興郡縣,《舊唐書·地理志》載“晉興,晉于此置晉興郡”,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稱“晉置晉興縣,為晉興郡治,宋齊因之”,謝啟昆《廣西通志》記“晉興縣,太興初置,為晉興郡治”。關于晉興縣位置,李吉普《元和郡縣圖志》稱“南至州一百里”,樂史《太平寰宇記》稱在宣化“東北六十里”,雍正《廣西通志》載“晉興郡在(宣化)縣北,嘉慶《廣西通志》載“晉興故城,在(宣化)縣北”,道光《南寧府志》云:“晉興郡,在(南寧府)城北,晉太興初置。”。這是南寧第一次成為既是縣級又是郡級治所,是南寧行政建制之肇啟。晉興郡轄境則相當于今廣西左右江流域和南寧、橫州等市。晉興之名歷東晉、南朝,一直沿用到隋初。東晉至隋初的晉興,縱橫約140公里,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范圍包括今南寧市城區(qū)、郊區(qū)和邕寧縣、武鳴縣、隆安縣、扶綏縣”[3],在當時是個大縣。
痛失了長江以北半壁江山的東晉王朝在“永嘉南渡”后,極力開發(fā)南疆和西南地區(qū),從而使其作為朝廷賴以生存的籌碼。晉元帝在皇位未穩(wěn)、國運待興的情況下,在地多人少的嶺南開辟“晉興”這一新的行政區(qū)域,借以希冀大晉從此興盛繁旺。而這片區(qū)域也確如其名,開始了在歷史長河中的興盛繁榮。
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針對州郡過多的現(xiàn)狀,廢天下諸郡,直接以州統(tǒng)縣。開皇十四年(594年),晉興郡、縣俱廢。后“另在今南寧市江南區(qū)雷村(白沙)置晉興縣,隸屬尹州”[4]。開皇十八年(598年),晉興縣更名宣化縣。大業(yè)二年(606年)宣化縣改屬郁州(次年,改州為郡,治今貴港市)。這一時期的南寧市區(qū)屬地方二級——縣級政區(qū)。宣化意為“宣布恩德、教化百姓”,大隋朝廷取縣名“宣化”,其中希冀不言而喻。宣化縣政區(qū)之名自此沿用至清末,歷1314年。
唐武德四年(621年),宣化縣由縣升為州,名南晉州,治“今南寧市青秀區(qū)中山街道一帶”[4]。州領宣化、晉興、朗寧、橫山、武緣5縣。貞觀六年(632年),南晉州更名邕州,“邕”由此成為這片區(qū)域的千年代稱。景云二年(711年),增劃原屬欽州的如和縣(今南寧市江南區(qū)蘇圩一帶)。天寶元年(742年),邕州易名朗寧郡,16年后于乾元元年(758年)復名邕州。唐末,邕州領宣化、晉興、朗寧、武緣、思籠、封陵、如和7縣,轄及今南寧市區(qū)、隆安縣等地。左右江羈縻縣20余個,亦屬邕州。
在軍政建制上,武德四年(621年)于邕州置總管府,乾封二年(667年)改為邕州都督府③《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邕州》有記:“武德四年于此置南晉州,貞觀六年改為邕州,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乾封二年置都督府,后為夷獠所陷,移府于貴州。景云二年,州界平定,復于邕州置都督府。”,管轄邕、貴、欽、潯、賓、澄、橫、巒8個州,33個縣,26個羈縻州。今南寧地區(qū)開始成為桂西南地區(qū)行政中心。天寶十四年(755年),都督府改置邕管經略使,領邕、貴、欽、嚴、羅、瀼、山、田、籠、橫、淳、澄、賓13個州,50余個羈縻州縣。當時廣西西部,甚至安南的一些事情,都交邕管處理。
作為聯(lián)通西南的前沿地區(qū),唐前期邕州的主要任務是管轄羈縻州縣,其戰(zhàn)略地位尚不突出。隨著南詔的頻頻犯難,“西原蠻叛亂”四起,儂洞甚至借助南詔為亂,內部“蠻亂”與外部“蠻患”交相疊加。在此背景下,咸通三年(862年)五月,朝廷將嶺南道分為東、西兩道,并把嶺南西道治所定在邕州城,由嶺南西道統(tǒng)邕、容、桂三管經略使。南寧開始成為地方最高一級(相當于今省級)政權治所,與廣州同為南方重鎮(zhèn)。不久,嶺南西道改為建武軍。嶺南西道治邕州后,唐廷在增加戍兵的同時,開始賦予嶺南西道“一定的與南詔往來接洽職權”[5],邕州在嶺南道戰(zhàn)略體系中的地位因此得到快速提升。
這一時期的邕州,先后為邕州總管府、邕州都督府、邕管經略使司、嶺南西道(建武軍)治所,是其歷史上領州縣最多、管轄面積最大的時期。
在行政建制上,五代天福七年(942年),邕州因避朝諱改名誠州,仍設建武軍節(jié)度。南漢(947—950年)復名邕州。
五代后期,節(jié)度使通常兼任治所所在州的長官,不但握有軍政大權,同時擁有地方各州的行政權力。為了改變軍人掌控地方政權的局面,宋太祖“奪權柄”“制錢谷”“收精兵”,以知州易方鎮(zhèn),以文官易武將。同時,宋太祖于開寶四年(971年)將全國分為包括廣南路在內的十五路作為地方最高一級政權,各路設轉運使,主管財政兼監(jiān)察地方。端拱元年(988年),治廣州,轄境相當今廣東、廣西及海南三省區(qū)的廣南路分為東、西兩路,廣南東路轄今廣東大部,治廣州;廣南西路轄今廣西、海南以及廣東部分地區(qū),治桂州(今桂林市),廣東、廣西自此得名。時邕州屬廣南西路。大中祥符間(1008—1016年),邕州統(tǒng)領宣化、武緣、樂昌、如和4縣,以及左右江、紅水河和龍江一帶60多個羈縻州、縣[6]。景祐二年(1035年),如和縣并入宣化縣?;实v三年(1051年)撤樂昌縣并入武緣縣。這一時期的邕州同為州、縣治所,領州縣、管轄區(qū)域略與唐末相近,大致轄及今南寧市區(qū)及其轄縣和百色市部分市縣。
在軍政建制上,為了維護西南邊疆的穩(wěn)定并應對新生的交趾政權向北擴張的策略,朝廷在左右江地區(qū)設立了古萬寨(今扶綏縣西北)、遷隆寨(今上思境)、永平寨(今越南諒山省北)、太平寨(今龍州縣北)、橫山寨(今田東縣祥周)5個軍事?lián)c,組成環(huán)形拱衛(wèi)邕州城,構成邕州乃至廣南西路最為重要的防御工事體系。右江的橫山寨和左江的太平寨宛如邕州延伸往左右兩江流域,管控各羈縻州縣、防御外敵的兩支犄角,戰(zhàn)略重要性可窺一斑?;实v四年(1052年)統(tǒng)領邕州羈縻州縣峒、先駐桂州(今桂林市)、由桂州知州兼任的廣南西路經略安撫司,亦移駐邕州(今南寧市),由邕州知州兼任,下設提舉、寨官,分別監(jiān)控諸土官。
正如《嶺外代答》云:“今邕守兼本路安撫都監(jiān),州為建武軍節(jié)度。有左、右二江。左江在其南,外抵安南國;右江在西南,外抵六詔、諸蠻……凡安南及六詔、諸蠻有疆場之事,必由邕已達;而經略安撫之咨詢邊事,亦惟邕是賴?!盵7]邕州作為嶺南邊疆的第一道屏障,其戰(zhàn)略地位不言而喻,在與安南及大理的交往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尤其是邕州管轄下的左右江地區(qū)的軍事邊防任務,其戰(zhàn)略地位不斷凸顯。
元朝在地方政區(qū)首創(chuàng)行省制。行省作為地方一級政區(qū),以下是路、府、州、安撫司等二級政區(qū),縣為三級政區(qū)。至元十三年(1276年),廣西開始改州(軍)為路,在路之上設置行省與路、府、州之間的承轉機構——廣西道。廣西道宣慰司治臨桂(今桂林市)。同年設立邕州安撫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為邕州路總管府兼左右兩江溪洞鎮(zhèn)撫,直接管轄宣化、武緣(今南寧市武鳴區(qū))兩縣,兼管左右兩江溪洞等廣西西部地區(qū)。泰定元年(1324年),起兵抗元33年后被招撫歸順的左、右江兩個地方首領黃勝許、岑世興為表忠心,借新帝登基,遣子弟朝貢慶賀。新帝為慶南疆綏服,將邕州路更名南寧路,取意“南疆安寧”,“南寧”由此得名。元末,南寧路領宣化、武緣兩縣,所轄區(qū)域基本為今南寧、崇左兩地區(qū)。這一時期的南寧屬廣西等處行中書省,同為邕州安撫司、邕州(南寧)路治所,領州縣、管轄面積比宋朝略有縮小。
在軍政建制上,為改變因邕州路總管府兼左右兩江溪洞鎮(zhèn)撫層級尚較低,不足以鎮(zhèn)撫沿邊溪洞蠻夷地區(qū)①如《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載,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邕州、賓州民黃大成等叛,梧州、韶州、衡州民相挺而起,當時動用到湖南宣慰使方能平之。的局面,加強招討和鎮(zhèn)撫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五月在邕州設立西部沿邊溪洞地區(qū)的最高軍政統(tǒng)治機構——左右兩江宣慰司都元帥府;元貞元年(1295年),將左右兩江宣慰司都元帥府與廣西道宣慰司合并為廣西兩江道宣慰司都元帥府,治靜江路(今桂林),分司在邕州,左、右江各有中心的分治體系因而形成。宣慰司承擔著軍事鎮(zhèn)戍和疆域開拓重任,宣慰司長官兼都元帥或管軍萬戶軍事職銜。此后,有如左江來安路總管統(tǒng)兵萬戶岑雄、總管岑世興,太平路趙郎陳等叛亂,“均依靠廣西兩江宣慰司都元帥府招討平定”[8]。廣西兩江道宣慰司邕州分司的設立,對元代西南邊疆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行政建制上,明洪武元年(1368年),南寧改路為府,領宣化縣、武緣縣。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廢除行中書省制,將行省一分為三,設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別掌管行政、司法、軍事事務。南寧府隸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同時,為解決因各省較大、三司難以及時周到地處理各處事務的問題,朝廷在三司之下設派出機構——“道”,派遣三司衙門副職和屬員固定駐守省內較為重要的城市。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各道按察分司,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置按察分司為四十一道,其中左江分巡道兼兵備道駐南寧②布政司的派出機構稱分守道,主要職責在民政和財政;按察司的派出機構稱分巡道,主要職責是巡視地方,監(jiān)察吏治;都司的派出機構稱為兵備道,負責管理地方兵馬、錢糧和屯田,維持地方治安等。兵備道道官有專任的,也有分守道、分巡道等兼任的。據(jù)《明史·志·卷五十一》載:“明朝分巡道、兵備道、分守道……洪武二十九年,改置按察分司為四十一道……廣西三:曰桂林蒼梧道,曰左江道,曰右江道……分巡道……廣西府江兵巡道(駐平樂),桂林兵巡道(駐?。?,蒼梧兵巡道(駐梧州,移郁林州),左江兵巡道(駐南寧),右江兵巡道(駐賓州)。上五道俱兼兵備)?!瘪v守南寧的左江道即分巡道兼兵備道。。
在軍政建制上,洪武三年(1370年)廣西地方官奏設南寧、柳州兩衛(wèi),“奏至,詔俱從之,遂設南寧、柳州二衛(wèi),益兵守御”③見《明太祖實錄》卷五十·洪武三年三月辛亥條。。廣西都指揮使司設立后,南寧衛(wèi)隸之,下轄左、右、中、中左四個千戶所。原掛在平楚樓,現(xiàn)置于南寧市人民公園鎮(zhèn)寧炮臺內的嘉靖十年(1531年)的銅鐘上就有“南寧衛(wèi)明威將軍軍政掌印指揮僉事王佐”字樣,是南寧衛(wèi)的歷史見證物。
在行政區(qū)域上,南寧在明代出現(xiàn)很大變化。一是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橫州改隸南寧府。二是弘治十八年(1505年)南寧府增劃轄原隸思明府之上思州,原屬田州府之歸德、果化兩土州,遷隆峒歸上思承審。三是隆慶六年(1572年)二月,南寧府析宣化縣等地置新寧州(治今扶綏縣),結束武黎各峒亂禍。四是嘉靖十二年(1533年),朝廷根據(jù)兩廣總督王陽明之疏賜設隆安縣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劉振西纂修《隆安縣志》錄有王守仁《處置八寨斷藤峽以圖永安疏》中云:“添設流官縣治于思龍……以鎮(zhèn)據(jù)要害,消沮盜賊?!保狡淼蹣I(yè)隆盛,社稷安寧。五是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及萬歷后,屬鎮(zhèn)安府的下雷土州、原屬思明府的忠州土州先后來屬。六是萬歷五年(1577年),始置于隋開皇十一年(591年)、隸南寧近千年的武緣縣改隸思恩府。明末,南寧府領宣化、隆安、永淳3縣,橫州、新寧、上思3州,歸德、果化、忠州、下雷4土州和遷隆峒土巡檢司。這一時期的南寧為邕州(南寧)路、宣化縣治所,領州縣、管轄區(qū)域又比元朝有所擴大。
明朝時期的邕州,水陸交通便利,社會較為穩(wěn)定,經濟有較大發(fā)展。隨著城市由原來的“宋城”向西郊、南郊發(fā)展,城市設施逐步完善,商業(yè)繁華興旺,廣西左參議、分守左江汪必東有感于南寧的興盛繁華,在《駐南寧》中發(fā)出“西粵觀諸郡,南寧亦首風”的千古贊譽。當時兩廣巡撫張岳還提出廣西分省設想,即將廣西東部的桂林、平樂、梧州三府與湖廣行省南部四府州并為新的廣西省,省會設于桂林;廣西中、西部府州則與當時屬廣東的廉州府合并“成立一個新省,省會設于南寧”[9]。張岳分省設想雖未能付諸實踐,但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作為對外制約安南、對內懷柔土官的要地,南寧軍事重地的戰(zhàn)略地位不斷凸顯,商業(yè)經濟也日趨繁榮。
在行政區(qū)域上,雍正十年(1732年)和光緒十三年(1887年),下雷土州、上思州先后改隸鎮(zhèn)安府、太平府,原屬上思州的遷隆峒亦隨屬太平府。至清末,南寧府轄宣化、隆安、永淳3縣,新寧、橫州2州,歸德、果化、忠州3土州。有清一代,南寧府轄州、縣比明代略有縮小。
在戰(zhàn)略地位上,隨著清朝對左右江地區(qū)的深入管控,大量兵力部署在中越邊境和滇、黔、桂交界地帶。百色廳(今百色市)和泗城州(今凌云縣)的政治、軍事地位顯然上升,南寧戰(zhàn)略地位隨之下降。
但在商業(yè)貿易上,隨著戰(zhàn)略地位的下降以及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的經濟滲入,南寧“上控龍州,下通潯梧,南連北海,西抵云貴”的區(qū)位優(yōu)勢,西江水系經濟網(wǎng)樞紐作用一躍而上,外貿地位與戰(zhàn)略地位出現(xiàn)此消彼長的局勢。
經廣西巡撫黃槐森奏請,清廷總理衙門核準,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南寧始建南寧商埠。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2月,南寧商埠碼頭落成(俗稱洋關碼頭),3月17日南寧海關正式開關。落成前,清政府批準南寧辟為沿江通商口岸,訂立了《南寧開埠章程》二十條。此后,海關監(jiān)管區(qū)河堤和碼頭,海關、稅務、郵局等在南寧陸續(xù)建成,形成了商埠區(qū)。這里成為外國工業(yè)品銷往內地、內地農副產品銷往外國的中轉站。每天進出碼頭的船只絡繹不絕。清代廣西本土詩人黃體元“貨船江面排鱗似,萬桿桅檣數(shù)不清”“大船尾接小船頭,北調南腔語不休”等詩句,寫出了當年邕江貨運繁忙的景象。
南寧開埠后,桂西南、桂西北以及云南、貴州、越南北部地區(qū)進出口商品從這里進發(fā),外來商業(yè)資本也大批登陸,促進了商貿空前繁榮。南寧進出口總值(白銀),開埠當年(1907年)“154萬兩,次年為340萬兩,1909年為415萬兩,1911年為470萬兩”[10]。幾年內,南寧形成專業(yè)市場40多個,經紀行30多家,銀行、銀莊生意紅火。為了立足謀生,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先后在南寧成立同鄉(xiāng)會,如粵東會館、新會書院、安徽會館、玉林五屬會館等。經歷歲月變遷,這些會館至今還保存完好,見證了南寧經貿發(fā)展的歷程。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南寧共有自然行業(yè)47個,商店979家,資金89.5265萬元(法幣),全年營業(yè)額3393.2萬元(法幣)。經營進出口的經紀業(yè)商有69家,占商業(yè)資本額的36%,年營業(yè)額1216.8萬元,占商業(yè)營業(yè)額的1/3①見南寧市商業(yè)局1993年8月編《南寧商業(yè)專志》。。此時的南寧商鋪林立,商賈云集,呈現(xiàn)百業(yè)興隆的景象,電信、公路、電力、航運和工礦企業(yè)等代表當時先進生產力的要素相繼出現(xiàn),科技文化教育衛(wèi)生事業(yè)也得到發(fā)展,被譽為“天南一大都會”。
就在清廷核準建設南寧商埠期間,兩廣總督岑春煊以南寧“據(jù)左江、右江二水交匯之區(qū),于此建置省城,西資滇、黔之貨,東通粵省之饒,遠可控御泗、色、鎮(zhèn)安以厚歸順之背,近可兼顧廉、欽、上思以護龍州之腋,并可資輪舶以通潯、柳,溯桂水以接平、梧,水陸四達,若網(wǎng)在綱,形勝利便”②朱批:光緒三十二年閏四月二十四日兩廣總督岑春煊,廣西巡撫林紹年《奏為密陳南服籌邊大計》,檔號:03-5618-034,國家清史工程數(shù)字資源總庫(http://124.207.8.21/qinghistory/)。,奏請清王朝將省會遷往南寧,“省城移置南寧,邊局固可一振矣”②朱批:光緒三十二年閏四月二十四日兩廣總督岑春煊,廣西巡撫林紹年《奏為密陳南服籌邊大計》,檔號:03-5618-034,國家清史工程數(shù)字資源總庫(http://124.207.8.21/qinghistory/)。。雖未能行,但其設想與南寧開埠的目的一樣,應是為政者為應對時局、維護統(tǒng)治地位而采取的策略,客觀上成為南寧社會發(fā)展、文明進步的重大契機,也為后來廣西省會遷駐南寧奠定了堅實基礎。
民國元年(1912年)10月,廣西省會從桂林遷至南寧,南寧再次成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治所。同年,廣西各府附郭之縣省入府,宣化縣并入南寧府,有著1314年歷史的宣化之名截止于此。民國二年(1913年)南寧府改為南寧縣。同年置南寧道,轄南寧、武鳴、賓陽、橫縣、隆安、上林、永淳、新寧、那馬、上思10縣,歸德、果化、忠州3土州,都陽、白山、定羅、遷隆峒等8土司。為避免與當時云南省南寧縣(今曲靖市)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1月,南寧縣更名邕寧縣。歷經邕寧民團區(qū)、南寧民團區(qū)、南寧行政監(jiān)督區(qū)等區(qū)劃變化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廣西省會復遷桂林。此后南寧地區(qū)行政區(qū)劃反復變化,至解放前為第四行政督察區(qū),轄邕寧、賓陽、橫縣、永淳、上思、同正、扶南、綏淥8縣。
民國時期邕江兩岸碼頭眾多,且分工明確。如水街碼頭、大坑口碼頭分別為附近圩船牌棧水筏、上游圩渡船灣泊,線行街碼頭、萬壽宮碼頭分別為左右江貨船、貨物裝卸及酒筏停泊,倉西門碼頭、石巷口碼頭則為商船裝卸,白衣庵碼頭為錢糧大渡船停泊。來往貴縣(今貴港)、梧州、廣州的輪船則要駛入洋關碼頭繳納關稅。數(shù)量眾多、分工明確、業(yè)務繁忙的碼頭,折射出邕江水路經濟的空前繁榮。
從民國元年(1912年)10月,到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南寧作為廣西省會城市雖然僅僅24年,但因靠海、臨江、邊境這一特殊地緣,南寧的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廣西核心城市地位得到不斷鞏固。時隔14年后,南寧又成為新中國廣西省會城市。1958年3月起,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首府,自治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總之,南寧從東晉開始,經歷了郡縣、州府、市的建制,也從縣一級政區(qū)發(fā)展成地方最高一級政區(qū)、廣西省會城市和自治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寧建制的歷史,是一部為維護中央集權而不斷強化邊防戰(zhàn)略的歷史,也是一部由荒蠻之地發(fā)展成為南疆重鎮(zhèn)、省會城市的歷史,還是一部由邕江水路發(fā)展成為西南出入東部和中原的通道樞紐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