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陽 葉輝
【摘要】“藏戲”作為一種古老藝術形式,是藏族地域性文化與歷史發(fā)展的綜合產(chǎn)物,迄今已有千年歷史,定義是“戴著面具,以歌舞形式演繹故事情節(jié)的藏族戲劇”,由此可見“面具”在藏戲中的重要性。本文概述了藏戲面具的發(fā)展歷程與特點,對藏戲面具四大類型進行了文脈追溯,從社會功能和審美形態(tài)出發(fā)闡釋其文化宗旨。同時對藏戲在新時代的工藝傳承與文創(chuàng)衍生提出建議,為這門非遺藝術的傳播與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參考。
【關鍵詞】藏戲;美學價值;非遺文化;地域文化
【中圖分類號】J528.3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11-0047-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1.014
【基金項目】2023年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重拾遺跡:傳播與創(chuàng)新‘藏戲的AR文創(chuàng)衍生及數(shù)字游覽內(nèi)容孵化”(項目編號:202313320478)。
一、藏戲面具的發(fā)展歷程與特點
藏戲起源于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早在吐蕃時期,祭祀儀式中所表演的舞蹈藝術,就開始采用了面具化妝的手段。后來因為宗教的發(fā)展高僧蓮花生組織了跳神法會,從而誕生了跳神舞時所戴的面具。直到14世紀,由著名高僧唐東杰布正式創(chuàng)立,據(jù)傳最早出現(xiàn)的面具是以山羊皮為原材料制作的平面面具“白面具”。隨著劇情、劇目的發(fā)展和增多,藏戲表演中的人物角色也以白面具為基礎,吸收融合民間原始祭祀圖騰和表演模式,發(fā)展并形成了現(xiàn)在耳熟能詳?shù)乃{面具藏戲。
典籍記載,公元6世紀時期藏族民間表演藝術中就開始采用面具進行表演。在多部藏文古籍中都有記載,如苯教古籍《雍仲苯密宗論》:“辛饒派來的信使說,在苯寺以北的四角,恒常永住護教者,他們是獅頭白色人,野豬頭紅色人,狗熊頭黑色人?!边@也說明了敦巴辛饒時期,面具就已經(jīng)運用較為廣泛,也具有種類的多樣性。
在《賢者喜宴》中記載,在桑耶寺落成開光典禮上,人們跳起了歡樂的卓鼓舞,唱起了幸福的歌,盛裝的人們手搖牦牛尾,擊鼓唱魯,跳起了“噶爾”舞,在鼓聲中跳起了面具舞蹈和小獅子舞??梢钥隙ǖ氖牵@個時候的面具舞蹈是“白面具舞”。
藏戲面具(Tibetan opera masks)藏語被稱之為“巴”它古樸而又神秘。藏戲面具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木雕、銅像、紙板、皮料、布料等,主要用于各種民俗表演活動,是藏戲表演中的重要道具,是不化妝的一種特有手段。藏戲面具具有強烈的世俗傾向和民俗色彩。
在藏戲表演中的主要表現(xiàn)題材有人物、神靈、動物等,既有歷史故事,也有神話故事。不同的面具象征著表演中不同的人物性格。藏戲演員在表演中的面具形態(tài)分為兩種一種是把臉譜畫在臉上,另一種是把假面具戴在臉上。藏戲表演時沒有復雜的臉譜,是將人物性格的善、惡、忠、奸等從面具的造型、顏色等方面加以區(qū)別。演出中面具的顏色往往和劇情的角色性格密切相關,不同顏色的面具代表角色含義不同。如紅色面具代表著勇士、國王等勇猛威武的角色,黃色代表著佛、菩薩等慈悲為懷的角色等。
二、藏戲面具四大類型
(一)溫巴面具
溫巴面具又被稱為開場戲面具,是藏戲中最常出現(xiàn)的面具,它貫穿劇情,承擔著主持開場儀式、講述劇情和伴舞的角色。溫巴的身份一般為漁夫或者是獵人,演員通常在開場表演中戴著溫巴面具向觀眾們介紹全體演員,同時表演一些幽默風趣的小節(jié)目,來吸引觀眾注意、引導出之后的演出。溫巴面具可分為藍面具和白面具兩種:藍面具上面裱糊藍色錦緞,繪制精巧、造型夸張,由紙板或者紗布黏合而成;白面具是藏戲早期面具,較為古樸、造型粗獷,由白山羊毛為原材料制造而成。
(二)正戲角色面具
正戲角色面具是藏戲中各種角色的面具,包括國王、王妃、勇士、僧人、巫婆等。這些面具的造型各異,有的威嚴莊重,有的滑稽可笑,有的英勇威武,有的慈祥和藹。這些面具的色彩、紋樣和材質(zhì)都反映了藏族文化的特點,白色表示性格純潔、善良,黃色是指功德無量、知識淵博,藍色則表示正義勇敢,綠色表示賢良、美貌、端莊,多是塑造女子形象,紅色則是象征著權力,扮演國王這一角色均面帶紅色表演者,黑色代表著兇惡,半白半黑是指嘴甜心狠、兩面三刀。
(三)動物面具
動物面具是藏戲中扮演動物角色的面具。受民間圖騰似獸面具的影響,在劇情變化發(fā)展中動物面具也可以有較為自由的發(fā)展空間和變化形式,這些動物形象也隨之運用到藏戲面具中,如虎、獅、象、鹿等。這些面具通常描繪動物的典型特征,如虎的面具通常面龐兇猛,眼神銳利,鹿的面具則顯得溫和可愛。不僅是為了表現(xiàn)動物的形象,更是為了傳達出動物的性格特點和象征意義。
(四)宗教跳神面具
宗教跳神面具是藏族宗教儀式中使用的面具,用以表現(xiàn)宗教神祇的形象和特點。這些面具通常具有獨特的色彩、紋樣和材質(zhì),用以傳達出神祇的威嚴和神秘力量。其造型以形傳神既夸張又寫實,一般采用較大的泥塑布制彩繪面具。宗教跳神面具一般采用藏族木雕工藝,根據(jù)角色形象需要,抓住角色特征,進行一定的夸張和概括,卻不脫離事物的本質(zhì),更能加強表演的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
三、藏戲面具的社會功能與審美形態(tài)
(一)社會功能
藏戲被定義是“戴著面具,以歌舞形式演繹故事情節(jié)的藏族戲劇”。藏戲面具歷史久遠、文化深邃,且是藏戲藝術獨用的化妝表現(xiàn)手法,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在2013年,藏戲面具就已被確立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結(jié)合古籍記載,藏戲面具早期運用于各種祭祀活動,是巫術意識和生命意識的一種精神物化形式,映射了人們虔誠的宗教祈求心態(tài),并產(chǎn)生了一種敬畏感,由此獲得心理上的某種需求和慰藉。藏戲面具是當時社會環(huán)境所誕生的具象化產(chǎn)物,它所代表的是藏族民間所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化,其本身更是蘊藏著藏族的民族文化和社會精神,因此藏戲面具也逐漸成為表演和祭祀時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面具的不斷演變,它也被作為裝飾品和工藝品售賣,實現(xiàn)了藝術性、娛樂性和商業(yè)性的多種功能集于一體。
(二)審美形態(tài)
古老的藏戲面具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在西藏高原上,藏戲作為獨具特色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流傳千年而不衰。而在藏戲表演中,面具作為重要的道具,其獨特的美學形式和夸張的制作手法更是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藏戲面具的制作工藝也得到了傳承和發(fā)揚,不同類別的面具有著截然不同的制作工藝,這些面具在色彩、質(zhì)地、形狀、裝飾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和要求。在制作一些面具中,傳承并發(fā)揚了運用獸皮和粗毛線等材料,來反映出一種稚嫩、粗拙的美感,用呢料和棉絮等材料為面具作為裝飾更是為角色增添了一種自由美。
藏戲面具的裝飾和紋樣也是非常講究的。在面具的額頭上、臉上和脖子上,常常會有一些圖案和紋樣,這些圖案和紋樣不僅是為了美觀,還具有獨有的象征意義。例如,蓮花圖案象征著純潔和高尚,佛像面具上的祥云紋樣則象征著吉祥如意。此外,面具上的毛發(fā)、珠寶、金屬飾品等也是裝飾的一部分,它們不僅增加了面具的華麗感,還增強了表演的效果。
四、藏戲面具的地方性審美價值
(一)描摹民俗風情
藏戲面具,在廣袤的雪域高原上以其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和獨特、多樣的造型,為人們展示傳承著一幅獨有的民俗風情畫卷。在藏族文化中,藏戲面具不僅是表演中的一種形式和道具,更是悠久歷史文化所凝結(jié)的產(chǎn)物,是人物角色的象征,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更展示了民族藝術的魅力。每當節(jié)日慶典、藏族人民都會身著盛裝,聚在村頭寨尾,欣賞一場場精彩的藏戲表演。而那些精美的藏戲面具,也成為游客們爭相拍照留念的焦點。每一次面具的展示、每一次的表演,都是對生活、對信仰、對傳統(tǒng)的致敬。它讓我們領略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才情,感受到了他們樂觀向上、積極向善的生活態(tài)度。
藏戲面具的制作過程充滿了民間智慧和藝術匠心。工匠們以手工雕刻、繪畫、染色等手法,將面具塑造成一個個生動逼真、神態(tài)各異的形象。面具的每一個細節(jié),無論是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還是頭發(fā)、胡須,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使得面具在舞臺上能夠栩栩如生地演繹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總的來說,藏戲面具是藏族民俗風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去了解、去欣賞、去熱愛。讓我們一起走進藏族的文化世界,感受那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領略那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圖1、圖2:藏戲的現(xiàn)場演繹《賽馬稱王》)。
(二)促進藝術發(fā)展
據(jù)記載藏戲起源于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在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藏戲面具作為藏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非常具有研究價值,藏戲面具流傳至今不僅保存著較為原始的藝術特色,也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融合著新鮮美好的文化元素,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完成著藏戲面具的傳承與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傳播,藏戲面具其獨特的外形、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也促進著服裝設計、舞蹈藝術、文創(chuàng)設計等各行業(yè)藝術文化的發(fā)展。
(三)承載地域文化
藏戲面具(如圖3、圖4)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積累著豐富的藏族文化知識,設計和制作都蘊含著藏族地方的生活習慣和信仰觀念,面具的顏色、形狀、紋樣都與當?shù)氐墓?jié)日、環(huán)境等息息相關,都有著其獨特的含義。例如,在豐收之際,面具的顏色通常以金色為主,寓意著豐收和富饒,而在受疾病困擾之時,面具的色彩則為白色,象征著潔凈和希望。這種地方性審美價值讓藏戲面具成為生動的文化載體,記錄著藏族人民生活的變遷和歷史的流動。此外,藏戲表演中不同的面具代表著不同的角色性格,如智慧的老人、善良的仙女、勇猛的武士等。這種面具在表演中不僅起到裝扮角色的作用,更是一種精神力量的傳達,激發(fā)起觀眾的情感和共鳴。通過祈求神明的庇佑來獲得心靈的慰藉。
五、藏戲面具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
(一)工藝制作和傳承
藏族是東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戲傳承著藏族的文化和歷史,是藏族人民生活習性、審美形態(tài)、宗教文化和地理特征等一系列文化的幾何體,被稱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戲面具融入了藏族的人文特色,經(jīng)過悠久的歷史文化,被藏族匠人塑造出了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附有濃重藝術色彩的面具,逐漸成了藏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藏戲面具的種類繁多,材料載體豐富,有著不同的角色面具,如國王、王后、大臣、巫師、勇士、仙女等。這些面具不僅形狀各異,色彩斑斕,而且材質(zhì)也各不相同,有木材、皮革、布料、石料、陶土等。不同的面具代表了不同的角色身份和性格特點,展現(xiàn)了藏族文化的豐富多彩。按照其造型特色和制作工藝可以把藏戲面具分為平板式軟塑面具、半立體軟塑面具、立體硬塑面具、立體寫實的動物精靈面具四個種類。
藏戲面具的工藝傳承更是獨具匠心。制作面具的藝人需要挑選合適的材料,根據(jù)面具的形狀和用途進行設計和制作。他們需要熟練地掌握各種制作技巧,如雕刻、繪畫、鑲嵌、打磨等。此外,面具的色彩和圖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們反映了藏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審美觀念。
藏戲面具的制作過程也充滿了神秘和趣味。藝人們不僅要考慮面具的實用性,還要考慮其審美價值和文化內(nèi)涵。他們會將面具進行彩繪,以展現(xiàn)角色的性格特點;在整個制作過程中,藝人們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改進,以追求完美的藝術效果。藏戲面具的傳承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文化的傳承。它承載了藏族人民的歷史、信仰、風俗和審美觀念。隨著社會快速的發(fā)展,如藏戲面具這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技藝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和機遇。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文化遺產(chǎn),我們需要積極采取措施,推廣這一技藝。
首先,政府和社會各界應該加強對藏戲面具藝術的宣傳和推廣,提高公眾對它的認知度和重視程度。
其次,培養(yǎng)更多的年輕一代對藏戲面具的興趣和熱愛,讓他們了解和傳承這一傳統(tǒng)技藝。
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展覽、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加強國內(nèi)外藏族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藏戲面具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
總之,藏戲面具工藝傳承是一個充滿神秘和趣味的過程,它承載了藏族人民的歷史、信仰、風俗和審美觀念。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文化遺產(chǎn),我們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熱愛藏戲面具藝術,共同為它的傳承和發(fā)展貢獻力量。
(二)文化創(chuàng)意衍生
隨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藏戲面具文創(chuàng)事業(y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藏戲面具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通過將藏戲面具與現(xiàn)代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相結(jié)合,我們可以打造多元化的產(chǎn)品線,其一是紀念品,設計精美的藏戲面具復制品,可作為旅游紀念品或禮品出售。其二是飾品,將藏戲面具元素融入飾品設計中,如項鏈、手鏈、耳環(huán)等。其三是服裝,將藏戲面具圖案印制在服裝上,打造獨具特色的時尚單品。其四是創(chuàng)意家居用品,將藏戲面具元素應用于家居用品中,如靠墊、地毯、壁掛等。藏戲面具文創(chuàng)事業(yè)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領域。
通過傳承與創(chuàng)新,我們不僅可以保護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還可以將其發(fā)揚光大,為人們帶來更多有關藏族文化的認知和體驗。
六、結(jié)語
總體來說,藏戲面具作為“藏戲文化”的重要構(gòu)成,可以看作是一種具象的“文化因子”,蘊含著此地區(qū)民眾的藝術智慧和文化旨歸,也承載著藏族人民的信仰與對美好生活的期冀。從藏戲面具的審美價值上看,具有描摹民俗風情、促進藝術多元發(fā)展、承載地域文化的重要功能,如何傳承好這樣的非遺藝術,是當下我們亟須思辨的事情,因此提出藏戲文創(chuàng)的衍生化發(fā)展(多品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打造)、技藝形式傳承(技藝流程與媒介推廣),對藏戲在新時代的發(fā)展和承繼提出建議,為這門非遺藝術的傳播與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方媛媛,念國文,馮玲玲.藏戲面具的時尚美學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解析[J].大眾文藝,2021(05):94-95+66.
[2]孔楠茜,高瑜.寶雞地域特色文化元素IP形象設計與開發(fā)[J].今古文創(chuàng),2022(39):85-87.
[3]唐聰,劉靜.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創(chuàng)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皮革,2024,46(03):117-119.
[4]萬磊.民間戲曲的非遺傳承與保護——以巴東縣皮影戲為例[J].今古文創(chuàng),2023(31):86-88.
[5]賈瀟晴.藏戲面具與山西愛社儺面具之異同[J].呂梁學院學報,2023,13(04):35-38.
[6]楊于卓.筆耕不輟六十載 春華秋實滿庭芳——評劉志群先生的藏戲?qū)嵺`與研究[J].西藏藝術研究,2023(02):36-46.
[7]丹增吉宗,桑吉東智.南木特藏戲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劇團建立和發(fā)展[J].西藏藝術研究,2023(04):102-111.
[8]白瑪拉姆.“共同文化”視域下“小五明之藏戲”傳播流變[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3.
作者簡介:
劉明陽,女,山東菏澤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葉輝,通訊作者,男,湖北武漢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戲劇影視美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