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身體素養(yǎng)與國內相關概念內涵辨析

2024-07-02 10:02桂春燕劉鑫
當代體育科技 2024年14期
關鍵詞:體育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桂春燕 劉鑫

中圖分類號:G80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14.000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年度項目(2023BTY009);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23-ZZJH-276);河南理工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重點項目(SKJZD2023-07);河南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21JG060)。

備注:null

作者簡介:桂春燕(1982—),女,博士研究生,中級-講師; 研究方向為兒童青少年身體素養(yǎng)測評與身體活動促進,運動與健康促進。

通信作者:桂春燕(1982—),女,博士研究生,中級-講師; 研究方向為兒童青少年身體素養(yǎng)測評與身體活動促進,運動與健康促進,guichunyan0829@163.com。

普通作者:劉鑫(1979—),男,碩士研究生,中級-講師;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年度項目(2023BTY009);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23-ZZJH-276);

河南理工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重點項目(SKJZD2023-07);

河南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21JG060)

作者簡介:桂春燕(1982-),女,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兒童青少年身體素養(yǎng)測評與身體活動促進,運動與體質健康促進。E-mail:guichunyan0829@163.com。

劉鑫(1979-),男,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學生體質與健康促進。

摘 要:身體素養(yǎng)(Physical Literacy)因應對當今人類社會靜坐少動生活方式引起的全球健康危機而提出的新概念,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個體參與身體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將身體活動融入人類全生命周期的生活中,而受到體育等研究領域重點關注。隨著新概念的引入,國內出現(xiàn)體育素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體育學科素養(yǎng)、健身素養(yǎng)等10個相關概念,造成概念混淆和爭論現(xiàn)象,影響研究和實踐操作人員對概念的理解和使用。通過梳理各概念產生的背景和內涵,發(fā)現(xiàn)身體素養(yǎng)與國內相關概念內涵存在不同,部分概念包含于身體素養(yǎng),可以進行概念整合,以減少學術界和實踐應用領域混用現(xiàn)象。辨析身體素養(yǎng)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內涵,將有利于開展身體素養(yǎng)相關研究,發(fā)揮其在我國體育改革、體育強國建設及健康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其他概念在我國體育學科/課程改革和全民健身中發(fā)揮各自作用。

關鍵詞:身體素養(yǎng);體育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健身素養(yǎng)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and related concepts in China

GUI Chunyan, LIU X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Province 454003 China)

Abstract: Physical Literacy, a new concept put forward in response to the global health crisis caused by the sedentary lifestyle in today's society, emphasizes people-oriented, pays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s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integrates physical activities into the lif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and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ports and other research field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oncepts, 10 related concepts, such as sports literacy, sports core literacy, sports discipline literacy and fitness literacy, have appeared in China, causing confusion and controversy, and affect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concepts by researchers and practical operators. By sorting out the background and connotation of each concept,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relevant concepts. Some concepts are included in physical literacy,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to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mixing between academia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fields.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 will help to carry out relevant research on physical literac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sports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and also help other concepts to play their respective roles in China's sports discipline/curriculum reform and national fitness.

Key words: physical literacy; sports literacy; core literacy; fitness literacy

身體素養(yǎng)(physical literacy)是指個體重視并承擔終身參與身體活動責任所需要的動機、信心、身體能力以及知識與理解能力[1]。它成為當今人類社會應對因靜坐少動生活方式引起的全球健康危機而提出的新理念,受到體育教育、競技體育與公共衛(wèi)生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身體素養(yǎng)應成為學校體育核心組成部分[2],“人民身體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已列入2019年9月頒布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3],我國學者認為身體素養(yǎng)將作為統(tǒng)領當代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理念,對體育領域將產生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因此,身體素養(yǎng)成為國內體育研究領域的熱點,但目前身體素養(yǎng)測評與促進、身體素養(yǎng)與健康結局關系驗證等研究出現(xiàn)了瓶頸,主要原因是我國體育研究領域出現(xiàn)身體素養(yǎng)與相關概念混雜的現(xiàn)象。已有部分文獻論證了身體素養(yǎng)的本土釋義[4-6],身體素養(yǎng)與體育素養(yǎng)、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核心素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等概念的異同[7, 8],但仍需進一步梳理并厘清身體素養(yǎng)與國內相關概念的不同。

本研究辨析的國內相關概念主要圍繞素養(yǎng)和素質兩個詞匯產生的,包括:體育素養(yǎng)、體育素質、身體素質、核心素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體育學科素養(yǎng)、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核心素養(yǎng)、健身素養(yǎng)、科學健身素養(yǎng)、體育健康素養(yǎng)等。本文從上述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實際內涵以厘清與身體素養(yǎng)的區(qū)別,從而減少身體素養(yǎng)與相關概念混雜現(xiàn)象,探討各個概念間關聯(lián)性,進一步整合概念,為解決身體素養(yǎng)在國內的研究瓶頸奠定理論基礎,發(fā)揮身體素養(yǎng)在我國人群健康促進中的應用價值。

1 素養(yǎng)(literacy)與素質內涵

1.1 素養(yǎng)

“素養(yǎng)”是指修習涵養(yǎng)[9]?!梆B(yǎng)”,是指人的涵養(yǎng)、修養(yǎng),是逐步形成的一種文化特質、精神、觀念或態(tài)度[10]。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將“l(fā)iteracy”定義為:通過閱讀和書寫各種相關材料,具備判斷、理解、解釋、創(chuàng)造、交流和計算的能力,還包括為實現(xiàn)個人目標、提高知識水平和潛力、充分參與社會而不斷學習的能力(ability to identify, understand, interpret, create, communicate and compute, using printed and written materials associated with varying contexts. Literacy involves a continuum of learning in enabling individual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to develop their knowledge and potential, and to participate fully in their community and wider society)[11]。

1.2 素質

素質是指人先天遺傳特征和后天形成的能力,包括修養(yǎng)、精神、氣質、審美、愛好、志趣、習慣、思維、知識技能、實踐能力和生存能力[12]?!掇o海》對素質的解釋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點,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tǒng)方面的特點;素質只是人心理發(fā)展的生理條件,不能決定人心理的內容和發(fā)展水平;人的心理來源于社會實踐,素質也是在社會實踐中逐漸發(fā)育和成熟起來的,素質上的有些缺陷可以通過實踐和學習獲得不同程度的補償[13, 14]。

因此,素質和素養(yǎng)內涵存在差異。素質更強調與人本質相關的特質和特征,其優(yōu)劣主要受先天和后天兩個方面的影響,而素養(yǎng)更強調人的后天修習和通過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涵養(yǎng)特征,主要通過后天自身實踐以及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而獲得[10]。從中英文素養(yǎng)概念界定,認為素養(yǎng)由能力和精神兩種要素組成,能力要素包括知識、技能、可獲資源等,精神要素包括觀念、態(tài)度、方法等[15]。

2 身體素養(yǎng)概念提出背景及內涵

20世紀80年代,英國Margaret Whitehead教授[16]基于具身認知、身心一元論等觀點,針對3個社會問題:家長對兒童早期動作發(fā)展的忽視、身體活動不足帶來的全球健康危機、學校體育教育關注高水平運動員培養(yǎng)而忽略沒有運動特長的普通學生,于2001年提出身體素養(yǎng)概念,2007界定身體素養(yǎng)概念內涵,以期用身體素養(yǎng)解決以上3個社會問題。

Margaret Whitehead教授提出身體素養(yǎng)概念內涵為:根據(jù)每個人的天賦,身體素養(yǎng)被描述為個體在一生中維持適當水平身體活動所需的動機、信心、身體能力、知識與理解(“as appropriate to each individuals endowment, physical literacy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motivation, confidence, physical competenc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o maintain physical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life course”)[16]。該內涵主要從以下4個角度進行闡述:一是從人的內在潛力角度,認為每個人都有為獲取生活質量而進行運動的潛質;二是從運動過程角度,受過良好身體素養(yǎng)的人應該能夠鎮(zhèn)定、經濟而自信的面對不斷變化的外在環(huán)境,并能夠發(fā)揮聰明才智對身體所處各種環(huán)境做出反應;三是從人與環(huán)境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效應角度,具有良好身體素養(yǎng)的人能夠在與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產生積極自尊和自信;四是從健康促進角度,具有良好身體素養(yǎng)的人應具備基本的健康知識。

3 相關概念內涵

3.1 體育素養(yǎng)、體育素質與身體素質

(1)體育素養(yǎng)

文獻資料顯示:國內體育素養(yǎng)最早源于賴天德(1998)提出的體育素質[17]。之后的研究多是在這一概念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完善,并稱為體育素養(yǎng)。由表1可知,體育素養(yǎng)是指在參與體育教育過程中要培養(yǎng)的和應具有的素養(yǎng),側重體育文化、體育精神,以及具備體育文化、體育精神所應具有的意識、能力、知識、行為和品德。

體育素養(yǎng)是我國本土化的一個概念,但國內研究存在體育素養(yǎng)與身體素養(yǎng)概念混淆的現(xiàn)象。身體素養(yǎng)的英文表達為physical literacy,國內最先引入physical literacy概念的是查茂勇(2014)[18]、陽藝武(2016)[19]、陳思同(2016)[20]等,并將其譯為體育素養(yǎng)。2017年,陳思同在綜合國內體育素養(yǎng)概念、借鑒加拿大physical literacy概念基礎上,提出我國體育素養(yǎng)(Physical Literacy)概念內涵為:“人類在生命過程中獲得利于全人生存發(fā)展的運動要素的綜合,包括體育意識、體育知識、體育行為、體育技能、體質水平”[21],此定義主要根植于我國體育素養(yǎng)相關內容,并結合體育教育追求個人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而界定。實際上,身體素養(yǎng)(physical literacy)與體育素養(yǎng)提出的背景與理論基礎不同,內涵并不相同。

體育素養(yǎng)研究多是從體育教育、體育教學改革等學科發(fā)展角度進行概念闡釋和屬性界定,它的提出是在素質教育時代背景下,基于國家出臺的素質教育[17, 22, 23]、體育教育及體育改革[24, 25]和緩解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下降趨勢[21, 26]等相關文件。而physical literacy是在工業(yè)現(xiàn)代化引起人們身體活動不足而導致肥胖流行的時代背景下,為應對因靜坐少動生活方式而導致的全球健康危機提出的解決思路,同時在具身認知思潮影響下,提出的建立在身心一元論、現(xiàn)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基礎上的概念。高海利(2019)[27]結合physical literacy產生的現(xiàn)實背景,概念提出人英國體育教育咨詢專家Margaret Whitehead對physical literacy內涵的詮釋,以及不同時期對physical literacy內涵界定的分析與討論,推理出physical literacy中文譯名厘定為身體素養(yǎng)應該是原汁原味的轉譯。任海教授[28]于2023年提出將physical literacy譯名為體育素養(yǎng)有違原文詞語表達、語義內涵,會進一步加劇概念混亂狀態(tài)。其他文獻也顯示physical literacy譯為身體素養(yǎng)更貼切,譯為身體素養(yǎng)更能表達出此概念將身體置于人類生活中的首位,身體非生物學層面的身體或身心二元論的身體,而是身心一元論的具身性身體,體現(xiàn)概念建立的哲學基礎[4, 8, 29, 30],而譯為體育素養(yǎng)對身體本義有所偏離,不適合中國語境。另外,表1中體育素養(yǎng)的英文表達多不是physical literacy。

(2)體育素質與身體素質

萬宇(2015)[12]認為體育素質是人在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礎上,通過后天的體育學習形成的從事體育活動所具有的各種體育能力的總和,是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體育教育而發(fā)展起來的綜合素質,認為體育素質包含體育素養(yǎng),因包含體質因素而比體育素養(yǎng)更全面,且認為體育素質評價是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服務的。由此可見,體育素質評價的價值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學生是體育素質提升的價值主體。身體素質內涵: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是一個人體質強弱的外在表現(xiàn)[14]。

因此,身體素養(yǎng)、體育素養(yǎng)、體育素質、身體素質是4個不同的概念。身體素養(yǎng)強調人與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所具備的技能和知識,對環(huán)境的理解和反應,以及在互動過程中行為的持續(xù)和情感體驗,其評價和價值體現(xiàn)對象是各類人群。體育素養(yǎng)來源于體育素質,體育素質和體育素養(yǎng)側重通過體育教育培養(yǎng)相關技能和知識,其評價和價值體現(xiàn)對象主體是接受體育教育的學生。身體素質是強調人體在完成各類活動中所具備的身體能力,構成人體體質的一部分。身體素養(yǎng)的內涵和外延都明顯比體育素養(yǎng)寬泛,身體素養(yǎng)包含體育素養(yǎng)。

3.2 核心素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體育學科素養(yǎng)、體育學科/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核心素養(yǎng)內涵

(1)核心素養(yǎng)

我國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指出學生發(fā)展核心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核心素養(yǎng)是個體在接受教育的同時所形成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綜合能力,概念定義側重學科上的核心素養(yǎng)[35]。

(2)體育核心素養(yǎng)

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在體育素養(yǎng)的基礎上,個體具備適應終身發(fā)展和未來社會生活需要的關鍵素養(yǎng),由體質和健康、體育技能、體育社會情感構成[35]。

(3)體育學科素養(yǎng)

基于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人才核心素養(yǎng)框架,體育學科素養(yǎng)包括基本素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兩部分:基礎素養(yǎng)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前者指在生活中理解并應用體育知識的能力,后者指通過運動鍛煉身體的能力;核心素養(yǎng)包括自主參與體育活動、保持并傳遞健康生活方式、將體育精神融入生活等能力,用于處理個人與社會、他人、自我的關系[36]。

(4)體育學科/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核心素養(yǎng)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和相應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適應個體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關鍵品格與能力,包括運動技能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體育品德與情感[35]。

因此,上述概念是基于《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和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人才核心素養(yǎng)框架而提出的,是從體育學科發(fā)展的角度進行界定,指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所掌握的技能、知識,具有的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

核心素養(yǎng)及體育學科/課程素養(yǎng)或核心素養(yǎng)應用領域更多在體育領域內,關注對象主要是受教育階段的學生,更多從學科/課程發(fā)展角度,強調了學生地位,但沒有完全擺脫增強體質的工具思維,最終目標沒有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也與我國新一輪教育改革思路相對接[8]。與身體素養(yǎng)提出的背景及關注生命周期階段不同,身體素養(yǎng)更強調全生命周期對運動內生動力的培養(yǎng),突顯人的內在需求,除了受教育階段的學生,幼兒、成年人及老年人都是關切對象。

3.3 健身素養(yǎng)、科學健身素養(yǎng)與體育健康素養(yǎng)內涵

(1)健身素養(yǎng)

健身素養(yǎng)是在科學健身基礎上發(fā)展而來。1995年全國人大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后,全國健身熱潮掀起,1999年張宗國[37]提出,科學健身是指經過健康教育,在掌握基本的解剖生理、衛(wèi)生、心理、運動、營養(yǎng)及保健等知識的前提下,根據(jù)自身健康狀況,在合理的運動處方指導下,進行健身活動、增強體質的過程。

健身素養(yǎng)是指鍛煉者對科學健身知識掌握程度和以科學的態(tài)度,運用科學的健身技能,參與健身行為的能力,包括健身認知、健身態(tài)度、健身技能、健身行為、健身評價和健身價值[38]。

(2)科學健身素養(yǎng)

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認為科學素養(yǎng)是運用科學知識、確定問題和做出具有證據(jù)的結論,以應對自然世界和通過人類活動對自然世界的改變的理解和做出決定的能力[39]??茖W健身素養(yǎng)是基于科學素養(yǎng)和健康素質,是對科學健身知識理解程度和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健身的能力以及在從事健身活動中所體現(xiàn)出科學素養(yǎng)的總稱[10]。

(3)體育健康素養(yǎng)

體育健康素養(yǎng)是指個人通過掌握體育情感、運動能力、健康知識及運動習慣,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它基于健康素養(yǎng)概念即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40]。

綜上,4個概念是在2009年《全民健身條例》、每5年的《全民健身計劃》、健康中國戰(zhàn)略等相關文件的頒布,以及健康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的提出等時代背景下在體育研究領域內萌發(fā)的。側重于在完成健身過程中應具有的技能、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以及健身價值的理解,從健身的角度探討問題,不再局限于體育教育,目標人群為健身人群非僅指學生。它們是本土化的概念,從科學的角度強調健身人群在鍛煉身體過程中應具備的相關能力,概念之間有包含關系,可以進行適當整合。而身體素養(yǎng)相比4個概念,內涵更加豐富,不僅局限于在專門鍛煉身體過程中相關能力,還將身體活動融合日常生活中,提倡人類應關注自身運動的內在潛力。

4 結語

身體素養(yǎng)(physical activity)是為了應對人類社會身體活動不足帶來的健康危機和學校體育發(fā)展出現(xiàn)的瓶頸,而提出了新理念,其概念內涵界定的哲學基礎提示人們身體并不劣于精神,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并不低于智力活動,號召人們要發(fā)自內驅力去參與全生命周期的身體活動。其他相關概念多是根植于我國新一輪教育或體育改革、體育課程改革和健身活動科學開展等時代背景提出的,對我國體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概念較多,容易引起混淆,依據(jù)概念來源可以進行適當整合,如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在體育素養(yǎng)基礎上發(fā)展而來,體育素養(yǎng)在體育素質基礎上發(fā)展而來,體育學科/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核心素養(yǎng)來源于核心素養(yǎng),因此此類概念可以進行適當合并,多種概念并存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分歧;而健身類的素養(yǎng)雖然來源于我國,但通過分析其內涵可以合并到身體素養(yǎng)中,因為身體素養(yǎng)水平高的人應當具有科學健身的能力和意識,本身就包含了健身素養(yǎng)的內容。

通過分析身體素養(yǎng)與國內10個相關概念產生背景及內涵,發(fā)現(xiàn)身體素養(yǎng)與其他的概念有不同,在學術界和實踐活動中不能將之與其他的概念互換或混用。身體素養(yǎng)概念內涵清晰界定將利于開展身體素養(yǎng)相關研究,也有利于發(fā)揮其在我國體育改革、體育強國建設、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作用。其他概念可適當合并,減少相互干擾,以發(fā)揮在體育學科/課程改革中的作用,促進學生和健身人群具備鍛煉身體的能力與知識。

參考文獻:

[1] TREMBLAY M S, COSTAS-BRADSTREET C, BARNES J D, et al. Canada's Physical Literacy Consensus Statement: process and outcome [J]. BMC Public Health, 2018, 18(S2): 1034.

[2] CHEN A, SUN H. A great leap of faith: Editorial for JSHS special issue on physical literacy [J]. Journal of Sport & Health Science, 2015, 4(2): 105-107.

[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J].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 2019 (26): 6-13.

[4] 彭響,劉如, 戴儉慧. Physical Literacy的本土釋義:體育素養(yǎng)or身體素養(yǎng)——兼論Physical Literacy測評的能與不能[J].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21, 35(06): 53-61.

[5] 劉艷妮, 王輝, 趙犇, 等. Physical Literacy的本土化:概念厘定、實踐反思及應對[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24,40(02): 96-103.

[6] 張曌華, 李紅娟, 張柳, 等. 身體素養(yǎng):概念、測評與價值[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21, 33(03): 337-47.

[7] 尹志華, 劉艷, 孫銘珠, 等. 論“身體素養(yǎng)”和“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核心素養(yǎng)”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22, 48(04): 77-83+103.

[8] 林文賢. 當前體育界關于“素養(yǎng)”的三大理念辨析[J]. 體育科學, 2021, 41(02): 79-87.

[9] 羅竹風. 漢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9:1921.

[10] 宋江濤. 成年人科學健身素養(yǎng)測評指標體系的建構及其實證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 2012.

[11] SOEDIONO B. The Plurality of Litera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rograms [R]. Paris: UNESCO, 2004.

[12] 萬宇. 上海市初中生體育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 2015.

[13] 夏征農, 陳至立. 辭海: 第六版彩圖本.2,H-M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9: 2167.

[14] 陳明達. 實用體質學[M]. 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1993:22.

[15] 祖光懷. 中國公民基本健康素養(yǎng)的概念和基本內涵[J]. 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9, 15(1): 73-75.

[16] WHITEHEAD M. Physical Literacy: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s in Relation to Developing a Sense of Self, Universality and Propositional Knowledge [J]. Sport Ethics & Philosophy, 2007, 1(3): 281-298.

[17] 賴天德. 試論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改革(上) [J]. 中國學校體育, 1998(1): 64-66.

[18] 查茂勇. 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自測量表編制[D]. 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 2014.

[19] 陽藝武. Physical Literacy:內涵解讀、中外對比及教學啟示[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6, 40(4): 73-78.

[20] 陳思同, 劉陽. 加拿大體育素養(yǎng)測評研究及啟示[J]. 體育科學, 2016, 36(3): 44-51.

[21] 陳思同, 劉陽, 唐炎, 等. 對我國體育素養(yǎng)概念的理解——基于對Physical Literacy的解讀[J]. 體育科學, 2017, 37(06): 41-51.

[22] 賴天德. 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對學校體育改革的啟示[J]. 體育學刊, 2003(1): 10-13.

[23] 于秀, 孫夕鷺, 劉海燕. 城市學生體育素養(yǎng)評價指標的研究[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2, 31(5): 1-5.

[24] 楊獻南, 鹿志海. 形式邏輯視角下的體育素養(yǎng)概念辨析[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29(02): 89-92.

[25] 余智. 體育素養(yǎng)概念研究[J]. 浙江體育科學, 2005, 27(1): 69-72.

[26] 周建東. 體育素養(yǎng)的文化根源及其教育理念[J]. 體育科學研究, 2016, 20(1): 14-18.

[27] 高海利, 盧春天. 身體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及其理論價值探微[J]. 體育科學, 2019, 39(07): 92-97.

[28] 任海. “體育素養(yǎng)”還是“身體素養(yǎng)”?——Physical Literacy譯名辨析[J]. 體育與科學, 2023, 44(06): 6-9+37.

[29] 任海. 身體素養(yǎng): 一個統(tǒng)領當代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理念[J]. 體育科學, 2018, 38(3): 3-11.

[30] 周生旺, 程傳銀, 張翠梅, 等. 體育本體論下身體素養(yǎng)、體育素養(yǎng)與健康素養(yǎng)的內涵及關系[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20, 54(06): 32-38.

[31] 于永暉, 高嶸. 體育素養(yǎng)研究[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7, 29(06): 506-509+16.

[32] 馬勇, 饒平, 譚丹華, 等. 體育素養(yǎng)概念內涵及外延探究[J]. 湖北體育科技, 2016, 35(8): 669-672.

[33] 郭燕. 班主任隊伍的體育素養(yǎng)對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效果的研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10(03): 21-24.

[34] 馮古首, 王勇慧. 體育素養(yǎng)教育模式研究[J].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 1999 (02): 24-26.

[35] 尚力沛, 程傳銀. 核心素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概念、構成及關系[J]. 體育文化導刊, 2017 (10): 130-134.

[36] 燕凌, 馬克, 李海燕. 論體育學科素養(yǎng)的內涵、構成要素及培養(yǎng)[J]. 體育文化導刊, 2018 (03): 108-112.

[37] 張宗國. 論科學健身[J]. 菏澤師專學報, 1999 (04): 91-93.

[38] 李朏佺. 大學生健身素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建構[D].南京:南京體育學院, 2015.

[39] 中國科協(xié)“2001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yǎng)”調查組. 2001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yǎng)調查[J].科學中國人, 2001(11):10-11.

[40] 龍佳懷, 劉玉. 健康中國建設背景下全民科學健身的實然與應然[J]. 體育科學, 2017, 37(06): 91-97.

猜你喜歡
體育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淺談高等院校學生體育素養(yǎng)養(yǎng)成教育
淺談高等院校學生體育素養(yǎng)養(yǎng)成教育
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活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養(yǎng)研究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研究
90后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模式改革初探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