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以體育與健康新課標中的“教會、勤練、常賽”要求為指引,注重籃球訓練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分析“教會、勤練、常賽”視角下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基于“教會、勤練、常賽”的內涵和應用優(yōu)化教學策略,并從籃球課程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設計出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案,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籃球水平,實現(xiàn)發(fā)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體育;籃球教學;教會;勤練;常賽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21-0057-03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在“課程理念”中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被@球運動作為一項大眾喜愛的體育項目,在小學階段逐漸得到普及。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只關注學生這節(jié)課學什么、下節(jié)課學什么,以及如何挑選優(yōu)秀學生、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等。即教師只關注少數(shù)學生,只為了選拔出優(yōu)秀學生參加集訓,而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比賽中為班級取得好成績,導致籃球教學沒有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籃球水平。
下面,基于體育與健康新課標中的“教會、勤練、常賽”要求,對小學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以真正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
一、“教會、勤練、常賽”的內涵和應用
“教會”是基礎、是根本,是“勤練”與“常賽”的前提;“勤練”是提升學生運動水平的重要途徑;“常賽”是檢驗學生訓練情況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保證,它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1.“教會”是根本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教會”意味著從籃球知識到籃球技能及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真正掌握,并能將學到的籃球知識、技能轉化為自身素質。在“教會”的基礎上,只有組織學生進行“勤練”或者“常賽”,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促進學生籃球水平的提升。那么,如何實現(xiàn)“教會”的目標和要求呢?教師要基于“教會”的主陣地——課堂,理解籃球學習內容需要達到的目標和要求,采取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引領學生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以強化籃球技能的學習。同時,教師要依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以落實籃球基礎訓練與學生個性訓練的和諧統(tǒng)一,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
2.“勤練”是捷徑
基于體育與健康新課標的“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教師要圍繞籃球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上與課下時間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這樣,讓學生原本生疏的動作逐漸變得熟練,真正掌握籃球的技巧要領,形成正確的動作記憶?!扒诰殹笨梢詭椭鷮W生形成迎難而上、頑強拼搏、挑戰(zhàn)自我等體育精神,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籃球訓練內容明確“勤練”的基本模式與結構,采取訓練形式與訓練場景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始終對籃球訓練內容保持著一種新鮮感和期待感,確?!扒诰殹钡男ЧT诰唧w操作上,訓練內容要“精”。因此,教師在籃球訓練內容的選擇上要避免千篇一律,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勤練”獲得籃球技能的提升。
3.“常賽”是延展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常賽”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可以讓學生把學到的籃球知識與技能運用到實戰(zhàn)訓練中,促進學生內化所學的籃球知識,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還可以考察學生對籃球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師下一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籃球水平。作為教師,要把握好“常賽”的對象與模式,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比賽形式,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常賽”,既可以使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競技性形成正確認識,又有助于學生籃球運動水平和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那么,怎樣才能落實“常賽”的目標和要求呢?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每一節(jié)籃球課,可以采取“課課有比拼”的形式來豐富學生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也可以通過“周周有比賽”來讓學生把本周學到的籃球知識與技能運用到實戰(zhàn)中;還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學生喜歡的訓練形式,使學生明白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區(qū)別,進而在籃球訓練中取長補短,實現(xiàn)共同進步。這樣,通過“常賽”,逐步實現(xiàn)學生籃球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教會、勤練、常賽”視角下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教會、勤練、常賽”視角下,小學籃球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計劃缺乏統(tǒng)整性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雖然教師對“教會、勤練、常賽”比較重視,但是在教學計劃上缺乏統(tǒng)整性,缺少對學生學習計劃的結構化或者梯度安排。以“行進間運球”為例,各個年級“教會”的計劃是什么?教到何種程度是“教會”?“勤練、常賽”分別該怎樣推進?……教師對這些問題是模糊的,無法進行有效教學。如果各個學段的要求一樣,那么到小學畢業(yè),一堆學生圍著一個籃球轉的現(xiàn)象還是屢見不鮮。對何時需要停步、停球,如何運球等情況,學生還是一片茫然。究其原因,就是教師對籃球訓練計劃缺乏統(tǒng)整性,導致學生“運球沖到底”“抱著球跑”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不利于“教會、勤練、常賽”籃球訓練目標的落實。
2.單元之間缺乏銜接性
“教會、勤練、常賽”視角下的籃球教學,應圍繞眾多知識點或者動作技術,對學生進行全面落實和鞏固訓練,使學生對所學籃球內容形成系統(tǒng)化結構,以夯實學生的籃球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籃球的知識與技能教學比較重視,再加上籃球教學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關聯(lián)不大,導致對多種動作技術的教學缺乏銜接性。以“行進間直線運球”為例,教師不能只是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而要注重對行進間運球相關聯(lián)的訓練內容進行無縫銜接,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訓練系統(tǒng),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入了解籃球運動。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對籃球組合技術訓練之間的融會貫通,以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
3.教學內容缺乏結構性
籃球是多項動作技術組成的一項綜合性運動。在籃球教學中,一些教師目標意識淡薄,經(jīng)常圍繞某一知識點或者單項動作技術進行教學,缺乏對籃球知識點的整體延伸與應用,導致學生所學的籃球知識與動作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遞進性不強。缺乏結構性的教學活動,不利于學生籃球技能的整體提升。以“單手肩上投籃”為例,很多教師會重點圍繞蹬地、伸臂、手腕前屈、撥指等動作,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練指導,學生也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一些基本的動作要領。但在實際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肩上投籃走步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內容統(tǒng)整化、結構化的視角進行教學設計與組織,以形成籃球訓練合力,促進學生內化所學的籃球知識與技能。
三、“教會、勤練、常賽”視角下籃球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籃球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專項運動項目之一,教師應根據(jù)籃球課程的特點與學生的學段目標,設計出結構化的學習體系,以實現(xiàn)學生籃球技能的整體提升。
1.科學統(tǒng)籌規(guī)劃,進行結構化設計
基于體育與健康新課標中的“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教師從籃球訓練時學生的一般體能與專項體能、展示與比賽、規(guī)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等維度進行結構化教學設計,將課程目標細化到每個單元、每個課時,以形成結構化的教學體系,引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比賽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如教學“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方法,通過游戲“籃球接力”來提高學生的球感。同時,這樣的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以及密切配合、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教學時,教師可先借助室內體育課,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雙手胸前傳球的視頻,了解雙手胸前傳球的動作要領,直觀感知動作“是什么”;再在室外體育課,采取示范的形式,對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要領進行分解,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怎么做”;最后,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在實踐中“做得好”。在學生對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要領掌握以后,教師通過比賽來提升學生的整體技能水平。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依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科學規(guī)劃,從結構化視角進行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教會、勤練、常賽”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2.單元整體遞進,注重技能銜接
大單元教學是體現(xiàn)體育與健康新課標精神,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時,教師不能局限于某一個動作技術的小單元教學,而要從大單元教學的整體目標出發(fā),精準確定活動主題,制訂出該單元的教學目標,理清與該活動主題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和動作技術,從“教會”到“勤練”“常賽”,扎扎實實地引領學生進行訓練。如教學“籃球運球”時,大單元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籃球的運球動作、體會籃球運動的樂趣、能夠做一些簡單的籃球運球動作。本單元教學不能僅讓學生掌握籃球運球的技能和方法,還要注重單元教學的整體推進,讓學生掌握雙手持球向上拋接球、單手持球向上拋接球、原地各種拍球和運球等技術,以及以引導學生學習變向運球、合作運球、運球接力等。一系列技術訓練,讓學生做到運球穩(wěn)定,逐步達到持球迅速、傳球準確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作的靈敏性與協(xié)調性。隨著學生對籃球運球及傳接球的逐步熟悉,要求學生能夠說出運球+傳接球的組合方法,并能夠在運接球的組合訓練中做出傳運結合的技術動作,在傳球時能把握機會與力度,知道如何把跑位和運球加傳球連貫起來進行訓練。同時,要求學生在行進間運球訓練時,能夠依據(jù)傳接球的位置準確做出傳接球的動作,且接球時能迎球,以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助合作、團結友愛的優(yōu)良品質。
3.依托“學練賽評”,實施精準教學
“學、練、賽”是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的主要途徑。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從“學、練、賽”視角組織學生進行籃球訓練,可以夯實學生的籃球訓練基礎,讓學生在“賽”中感受到籃球訓練的系統(tǒng)性與完整性,達到活學活用的訓練效果。如在“籃球傳接球”教學中,主要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訓練掌握行進間運接球的組合技術,掌握逐步快速移動中支配球的技能;提升學生的空間感和在移動中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發(fā)展速度、靈敏性、動作協(xié)調性等體能,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的品質。在“教會、勤練、常賽”視角下,教師依據(jù)籃球傳接球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精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訓練目標,真正提升學生籃球傳接球的技能水平。
4.建立評價體系,助力活動落實
基于體育與健康新課標中的“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練、賽”在課堂中的落實,還要注重對學生訓練情況的評價,并能夠依據(jù)訓練目標制訂出相應的評價細則與評價標準,促進學生對籃球知識技能及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全面了解與掌握。
如教學“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時,知識技能目標是讓學生能夠說出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術語及動作要領,初步建立單手肩上投籃的概念;通過訓練逐步掌握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要領,并能夠在近距離處做出單手肩上持球和投籃的動作;通過勤練和各種比賽形式,提升學生反應的靈敏度和身體協(xié)調性。通過這樣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以及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明確了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知識技能目標后,教師從蹬地、伸臂、屈腕、上下肢體配合、分組投籃等方面,采取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形成完善的評價體系,讓學生的籃球訓練不再盲目,真正實現(xiàn)以“評”促“學”。同時,這樣可讓學生的“學”更準確,讓學生的“練”更有針對性,讓學生的“賽”更有章法。
綜上所述,在體育與健康新課標的“教會、勤練、常賽”要求下,教師要正確把握其內涵,正確認識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夠從籃球課程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設計出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案,以真正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目標,讓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真正落地生根。
[ 參 考 文 獻 ]
[1] 張勇.淺析小學體育籃球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1(15):220.
[2] 王育玉.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策略[J].中小學班主任,2023(18):67-69.
[3] 李正林.淺談小學體育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和改善策略[J].求知導刊,2021(24):86-87.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