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棵大樹,一片森林

2024-08-15 00:00陳俊年
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學評論 2024年4期

《1978》,是九秩智翁黃樹森的最新著作。

1978,是一個時代的開啟。

1978,也是黃樹森人生下半場的開啟。

在《黃說》1一書中,他把人生上半場的踟躕歲月,濃縮成兩個詞:磨難,困頓。下半場每十年一段的經歷,他順時序概括為:啟蒙,解構,重構,體驗。得益于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得益于廣東天時地利人和,黃樹森以學者的睿智和批評家的膽識,勇立潮頭,敢發(fā)先聲,跨界突圍,組合拳擊?!按猴L放膽來梳柳”:迎戰(zhàn)十場大辯論2,力促特區(qū)文學的基礎建設及“大鵬所城”的保護開發(fā)3,疏浚海內外文化交流渠道,望聞切問嶺南文脈,率先提出“經濟文化時代”,策劃眾多經濟文化融合活動,接連出版?zhèn)€人專著和系列編著《題材縱橫談》《手記·叩問》《春天記》《黃說》《黃樹森集》《廣東九章》《廣西九章》《上海九章》《深圳九章》《東莞九章》,并主編“叩問嶺南叢書”五種、“流行盅叢書”六種、“地道廣東叢書”十種4,形成激情井噴期和著作豐產季。新著《1978》,更是密集記錄著這四十五年間的深沉思索與執(zhí)著探求。黃樹森是嶺南新文化的建設者、見證者和記錄者,其心路歷程和著作成果,委實是廣東改革開放發(fā)展史、思想史、文化史的重要參照系,是一部生猛而珍貴的活標本。

粵派批評的主帥

2022年,黃樹森榮獲第三屆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對此殊榮,民間的解讀,則細化為三個美譽:粵派批評的主帥,文化策劃的高手,眾多新秀的導師。因而,大家伙兒都親切地尊稱黃樹森為黃老板。老板者,“上土下匕是為老,門中有品乃為闆”。

黃樹森是職業(yè)文藝理論家。1959年于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即入《作品》理論組。在主編蕭殷帶領下,參與撰寫歐陽山《三家巷》和于逢《金沙洲》等系列書評1。黃樹森在《不能把復雜的生活簡單化》及有關《典型問題》等論文中,果敢提出“藝術典型不能離開個性化,不能成為階級本質標簽”2的獨特見解,被《文藝報》等綜評關注,“使廣東大旗多次飄舞在國家隊的前頭”3。剪除“四人幫”后,黃樹森重出江湖,第一篇檄文就以“南方日報特約評論員”名義,率先討伐“文藝黑線論”,引起全國轟動4。接著,他奮筆疾書,排炮連發(fā),痛批教條與極“左”,為“魚骨天線”辯護,為“恭喜發(fā)財”正名,為“朦朧詩”鼓勁,為戴厚英《人啊,人!》叫好,為金庸、梁羽生、白先勇、瓊瑤、梁鳳儀小說登陸北上而破冰掃雪。黃樹森更是“廣東本土文化研究的‘掘寶人’”5。他最早評價劉斯奮的《白門柳》,“是廣東文壇的一件喜事,一種驕傲”,并指出“‘省優(yōu)’的砝碼,斷斷打不住此書的分量和價值”6。果然,后來《白門柳》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黃樹森很早就論證,“僑批”文化的精髓在于“契約與誠信”。他鄭重提出“叩問嶺南就是叩問當下中國新文化”“珠江大文化圈”及“嶺南新文化”“嶺南文化新發(fā)展”7等理論概念和主張,并溯源探流,尋思與提煉廣東經濟強省的嶺南人文基因,熱切呼喚擁抱“經濟文化時代”。黃樹森是創(chuàng)建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xié)會的主要發(fā)起人、領導者,擔任該協(xié)會主席八年?;蛟S有人怕“批評”刺耳,“批協(xié)”后來被改名為“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其實,批評和自我批評,正是黨的三大作風之一。

黃樹森的文藝批評,有其獨特鮮明的思維方式和文體風格。治學嚴謹,思辨新銳,風度圓融,筆墨奇趣。戰(zhàn)略上宏觀大局,洞察風云變幻,敏于潮流趨勢;戰(zhàn)術上“咬破小孔”,激賞浪花踮腳,善于見微知著。解放思想仰真理,實事求是認真知。搶占先機發(fā)聲,絕不“半夜雞叫”。不屑裝腔作勢掉書袋,活用方言俚語共雅俗。雄文精制如大廚,短章美點似細烹。作立論,擺論據,常常圓通地配以情節(jié)、意境、詩句以及詼諧、幽默,焗煎成新鮮滾燙的美味佳肴,令你大快朵頤,胃口“爽極”。江冰有則夜讀感言,言簡意賅:“黃老文章,縱橫捭闔,才情橫溢,既有見地,又有文采,偌大場面,恢宏歷史,三言兩語交代,且極真性情,飄飄灑灑,直如夜雨潤心?!?/p>

文化策劃的高手

稱贊理論聯系實際者,粵語說得很傳神:有姿勢又有實際。對能說又能干者,則脫口用一個字大贊:叻!兩個字:叻人?。∪齻€字:大叻人?。?!

黃樹森配得上三個字。

他叻就叻在主攻經濟文化的融合互動,叻在力促嶺南文脈的賡續(xù)衍展。策劃是他的實踐強項。系列策劃,跨界策劃。他以實踐的豐碩成果,鮮活地詮釋著“策劃”詞義的新內涵和高境界:策動智慧,劃亮時代。

1983年,黃樹森創(chuàng)辦文藝理論月刊《當代文壇報》,乍暖還寒,捉襟見肘,何其艱難。身為主編,他很明白,決審是常務工作,決策才是頭等要務。因此,他實施系列策略與謀劃,旨在宣傳推進改革開放,徹改理論讀物灰冷面孔,讓理論之樹活起來,綠起來。策劃專題、專訪、專版,謳歌南風,針砭時弊,點穴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疑點,敢于評介選載港臺文學作品,率先自辦發(fā)行,帶領伊始、張奧列及鐘曉毅等,推著滿板車的報刊上街叫賣,并請民營書商批發(fā)于全國銷售,創(chuàng)造了期發(fā)行量高達130萬份的奇跡。

他精于策劃圖書出版,往往是敏感觸發(fā)靈感,靈感付諸敏行。出一本投石問路,編一套開天辟地。帶出一群編撰新人,收獲一批學術成果,創(chuàng)新一種出版模式,故有九章、叩問、流行盅、地道廣東等系列叢書的接踵熱銷。他長期關心支持廣東出版,很早就為《花城》《旅伴》《南風》《現代人報》做了許多實事。策劃選題出奇招,決審書稿敢拍版,撰寫書評多灼見。陳錫忠憶述:1988年4月號黃老主編的《當代文壇報》發(fā)表了我寫的《廣東書評現狀及構想》,批評廣東作為出版大省,卻不重視書評工作,且書評家地位卑微,亟待改正,引起光明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的關注,省出版局更是聞過則改,不僅成立廣東書評學會,還創(chuàng)辦《讀書人報》。這一切均緣起于黃老夠膽發(fā)批評文章1。黃樹森善于發(fā)現文化品牌的經營規(guī)律,總結南國書香節(jié)開辟的六“達”之道2。金炳亮也憶及:我在人民社工作時,擬以歷代文化名人論廣東為線索,策劃《廣東讀本》一書,邀請黃老師擔任主編,他將過去與當代打通,互相呼應,這就是后來的《廣東九章》,之后他將其做成系列,成為品牌。他的銳氣,老而彌堅,九頭鳥的闖勁與廣東人的包容,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與改革開放的激情碰撞,或許正是他能做成這么多好書的重要因素3。他很受出版人敬重,加上他夫人徐昆華在出版社口碑好,所以,岑桑也曾笑稱黃樹森是“光榮版屬”。

黃樹森人緣好,人脈廣。人緣壯人脈,皆為興文忙。1979年,他為《作品》轉載白先勇的小說撰寫編者按語,落筆薦舉:“這里選用的《思舊賦》就是白氏的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此為“黃白”交誼的開篇,張舉文脈,綿亙至今,佳話不斷:白先勇應邀來中山大學作學術報告,黃樹森促成白先勇主筆整理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來中大、佛山上演??赐甏藙。S樹森潛心“挖”出湯顯祖貶任徐聞典史,孕育《牡丹亭》的創(chuàng)作源泉和歷史背景,為策劃省文史館與徐聞縣政府聯合召開“湯顯祖學術高端論壇”,提出積極建議,促成此論壇文集出版1,并為徐聞縣文聯編的《湯顯祖詩文集》2作序。白由衷致信黃:“先生對青春版《牡丹亭》的大力支持,常常銘記在心。”3黃則撰文樂道:“我多了一個榮譽職務,昆曲義工?!?其實,他還當上了“碼頭義工”。他陪白逛了許多書店,廣為搜羅“二戰(zhàn)”史料圖書。離穗時,白托黃把這批書,“用集裝箱,由海上運到美國去”5。

黃樹森高度評價金庸的藝術成就,稱“他借的是武俠的形式,寫的是人生和文化,通俗其表,嚴肅其實”6。1995年,黃樹森以省批協(xié)主席的身份與深圳作家林雨純赴港拜訪金庸,介紹其作品在廣東閱讀及研究現狀,談及施愛東編著的《點評金庸》7和劉衛(wèi)國的系列論文,引起金庸的極大興趣。憑借久久“黃金”的篤深交情,2001年初夏,黃樹森在廣州策劃了一場熾熱的“金旋風”:金庸欣然應邀出席中山大學查良鏞名譽教授受聘儀式暨學術報告會,發(fā)表熱情洋溢的主旨演講。三千人擠滿會堂,連過道都水泄不通。金庸在演講中稱:“黃樹森先生,貴校的一位客座教授,廣東著名的評論家。他在講到嶺南文化相對于浙江文化,是很大眾化的,不講抽象的,很有生氣。即對世界人民是很有生氣的,很大眾化,很通俗性的,容易接受的。我想我這個小說跟黃樹森所分析的嶺南文化差不多?!?并參加在花園酒店召開的金庸作品懇讀會,廣州出版社因此喜獲金庸全套小說共14種的出版權,中央及省市媒體更是熱追熱播“金旋風”。

2004年,黃樹森深得東莞市委支持,專題調研“東莞發(fā)展與東莞觀念”,走了18個鎮(zhèn),采訪百余人。數易其稿,不甚滿意,便再去調研。一日,在大嶺山雞翅村,碰上一位老香農,看到那片幸存的“莞香樹”,蒼翠氤氳,便細聊起來。老香農深深感嘆:“這些老樹是我家祖祖輩輩的生活來源??!”黃樹森抬頭凝望莞香即沉香,沉思一想;踏破鐵鞋苦尋根,這郁蔥的莞香才是東莞歷史的活化物!從此,他與莞香深結香緣,展開了一系列對莞香文化的挖掘、考證、提振與彰揚:莞香種植史已逾千年,寮步古有牙香街,香品遠銷海外,因香船常聚泊于那個小漁村港灣,故得名香港。莞香木硬質堅,不畏刀砍雷劈,愈受傷受挫,愈結生貴香,一如“梅花香自苦寒來”,歷來被珍視為“木中舍利,香中之鉆,藥中之王”,故“莞香一粒,黃金萬兩”。莞香凝聚情感,焚香敬拜,禪意雅馨,天地吉祥。作為時尚寶飾,香珠香串香包,可玩可佩,盡顯古韻新逸。沉出詞組,沉靜沉著沉實沉穩(wěn),只沉痛這百年間沉香沉重沉落了!對此,黃樹森概言:“我們從看似包羅萬象的東莞歷史文化中,濃縮出表現東莞文化的兩個關鍵詞:其一為莞香,其二為袁崇煥。兩者可表達為莞香理念和袁崇煥精神。將莞香和袁崇煥作為東莞核心理念(價值觀體系)的承載物,東莞的文化個性不再空泛化,也避免了‘千城一面’的通弊?!?黃樹森極力為莞香文化鼓與呼:出任《莞香》30集電視劇藝術顧問,為廣東省沉香協(xié)會揭幕掛牌,策劃香市論壇,以“提升東莞文化軟實力,推進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為主題作對話,郎咸平主講經濟,黃樹森主講文化,提出十大建議,主編《東莞九章》……喜看今時今日,生機蓬勃的莞香已被公認為東莞精神最鮮活的象征,莞香理念深入人心,莞香文化碩果累累:新建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何鏡堂設計,饒宗頤題名)、沉香中小學、沉香公園、香市香街,一派興盛?!板疾较闶小焙汀拜赶阒谱鞴に嚒彪p雙榮登國家非遺名錄??萍嘉膭?chuàng),將傳統(tǒng)沉香打造成現代產業(yè)鏈。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每年舉辦“中國(東莞)國際沉香文化產業(yè)博覽會”,去年是第十三屆,展覽面積五萬平方米,成為全國最大的沉香貿易集市,海內外香商香客蜂擁而至。黃樹森曾帶我們參觀第九屆“香博會”,真是人潮涌涌。擠身出來,又領大伙去大嶺山種樹。望著九年前栽種的沉香小苗長成參天大樹,滿山林濤綠香海,他興奮自豪地說:“這一片是我們文化人種下的莞香文化林。來來來,我們繼續(xù)種!”

那一年,黃樹森85歲。

眾多新秀的導師

樹木更樹人。黃樹森扶持新人,提攜新秀,引領后浪,竭盡心智——“他的時間和精力全用在栽培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身上去了”,申霞艷真切地說1。單是《黃說》一書,收入他為人作嫁的序跋評論就有28篇,且多為新人新著而作。2012年,他為林英男詩選《平沙集》2寫序,稱贊林詩詞的古典美,“凄美”中有“磨難后的平靜”,“淬礪后的靜思”,對生活的“禪悟”,并詳細憶及198c9c49a39c49852302e4206215cf1a7850年“朦朧詩論戰(zhàn)”的始末,寫及他去約稿并簽發(fā)力挺林英男(時為中大學生)的《吃驚之余》一文的經過3。從簽發(fā)到作序,時隔三十二年隔不斷黃樹森對英男一代的關注,又何止“念念不忘”。辛磊去世兩年后,陳美華和劉中國編的《辛磊文集》4即將付梓,黃樹森為之作序,真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起筆就悲嘆:“想到兩位作者(注:指辛磊和祝春亭)欲把鴻篇巨制《嶺南三部曲》改編為電視劇的遺愿,尚未實現,筆者為辛磊寫這篇序的當兒,頓覺有嶺南文壇痛失英才、斯人安在哉的悵惘、思念和困頓?!彼栒簻I墨,寫就萬字長文《〈嶺南三部曲〉與嶺南三核心密碼》5,憶述辛磊為人為文的“率性之魅,純情之幻,詩韻之美”,縱論粵語、粵商、粵劇的歷史演進與社會價值,情真史實,足見其對嶺南文化的鉆研之深,對文壇英才的痛惜之切。

郭小東主編的《說黃》,從書名、封面、版式上就讀得出它是《黃說》的上下卷、呼應版,全書54萬字,共收入眾口“說黃”的個人文章63篇,既有名家金庸、白先勇、劉斯奮、閻鋼、曾鎮(zhèn)南、陳曉明、章以武、黃偉宗、范若丁、金欽俊、葉春生、蔣述卓、古遠清、賀紹俊、閆晶明、白燁、陳中秋等的熱切評說,更有嶺南文壇的一批主力骨干,如郭小東、陳劍暉、李鳳亮、伊始、林雨純、鐘曉毅、譚庭浩、周松芳、楊宏海、程文超、金岱、胡經之、余慶安、江俊緒、謝望新、龔彥華、何超群、陳遼、何繼青、楊黎光、張頤武、施愛東、于愛成、鐘潔玲、申霞艷、海帆、陳艷冰、楊苗燕、黃曉、郭冰茹等,寫及許多感人的情景與細節(jié),由衷感激黃樹森的領路、扶持和撐腰。令我聯想起,那次省出版高評委會議,有人說葉曙明學歷低,不夠格評副高。黃樹森當即列舉出葉曙明責編及創(chuàng)作的一串書目,站起來說:“如果連葉曙明都評不上,那就只能說明我們評委的水平低,不夠格了!”前幾天我與曙明微信聊天,問他知道此事否?“不清楚,”他即回復,“我記得黃樹森是一直著力栽培我的,80年代初期,我初出茅廬,他創(chuàng)辦的《當代文壇報》就給我開了專欄‘明記快鏡’,還說開我的作品研討會,我因患社交恐懼癥,不敢參加。哈哈,現在回想起來也好笑?!?/p>

黃樹森還擔任中大有關學子的畢業(yè)論文評審或答辯委員多年,“總是對每一篇論文從選題、立意、申論到結構、文字都過細審讀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使答辯學子獲益多多,油然而生崇敬之情”,金欽俊深為感嘆,“假如他們知道內情,看他們幾萬字的論文還得寫出中肯評審意見,每篇只得到可憐兮兮叫人難以啟齒的幾十塊錢的報酬的話,他們定當十分驚訝并倍加崇敬的吧?我常跟樹兄說,‘這錢夠你回來打的了’,兩家相視而笑。我又開玩笑地說,‘這事也沒讓你吃虧,你從我們這里挖了多少金子過去呀’……廣東文藝批評中堅人物便大多出在這當中。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樹兄是這批新人的伯樂和精神導師”1。

我則常用粵語敬稱黃樹森為“老細”,老是老板、老師,細指其“細佬”后生般的心態(tài),更似春夜好雨“潤物細無聲”。1981年初,我把廣州市首批個體戶之一的高德良事跡,寫成報告文學《“太爺雞”與探索者》,經黃樹森責編、潘晉拔插圖、李士非簽發(fā),刊于《南風》頭版整版,社會反響強烈。中外媒體敏感于廣東改革開放的新潮初涌,紛紛追蹤報道;后來高德良以“中國改革的典型人物”入選美國《時代》周刊的“風云人物”,與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報道同期刊于該雜志上2。其間卻也有內刊長文,意欲扼殺個體戶,并胡說我是“雞髀打來牙鉸軟”。其實,我真是寫到半夜,就因為從未嘗過太爺雞,寫不出真切的品評而只好停筆。第二天,我特地去文明路檔口,買了一斤太爺雞,時價5.5元,花了十分之一的月薪,吃得痛快也寫得傾情。為此,黃樹森撰文論定:“《‘太爺雞’與探索者》,是中國第一篇寫個體經濟的報告文學?!?那時候,我常寫詩寫散文,黃鼓勵我“要多練一兩副筆墨”。于是,我學寫了兩篇隨筆似的評論文字,《腳手架的聯想》和《春夜情切切》,均登在《當代文壇報》。還學寫些小說。黃看過“花地”上我寫的諷刺性微型小說《打電話》(四百字),便囑我改成連環(huán)漫畫腳本《發(fā)自深圳的急電》,并請陳樹斌作畫,也刊于《當代文壇報》。1986年秋雨之夜,黃領我去采訪羊城晚報總編輯許實,在大同酒家談了三個小時。許實詳談羊晚五年來的復刊經驗和社會影響,自豪地說:“個人訂戶占90%,和尚也訂羊城晚報?!碑斠?,黃教我如何選材、立意及撰文結構,我便寫成《〈羊城晚報〉是怎樣突破170萬份的?》(后改名為《羊城晚霞》)的報告文學,送黃審閱。見作者署名他排在首位,就當即一筆畫掉,對我說:“是你獨立執(zhí)筆的,怎能署上我的名呢?”我爭辯說:“是你帶我去采訪,又是你教我寫的呀?!彼χf:“你忘了?我也是《現代人報》的副總編,這是我的分內活啊?!卑l(fā)稿時,我(時兼任常務副總編)還是加上黃樹森的名字,經總編輯易征簽發(fā),刊于《現代人報》頭版。許實將此文選入《微音》一書作附錄1。后來我寫岑桑的那篇六千字散文,也是黃約稿的。1999年,湊成報告文學集《有龍則靈》2,我想請他寫個序,他一看目錄,《羊城晚霞》署有他的名字,就又一筆刪掉,說“我再看看吧”,卻未想到他一寫竟寫成八千字,縱論“改革開放二十年了,其勢滔滔,莫之能御。相激相蕩中鑄造的‘長期合理性’,‘不可逆轉’已成定勢。歷史進入了一種幽深境界”3,詳析廣東報告文學熱潮的興盛主因、創(chuàng)作主旨及歷史價值,并對我悉心點撥。題目“勁抽”發(fā)力,落足黃氏“功夫”——《理性與激情扭打》!2003年春,《南邊的岸》首發(fā)羊晚“花地”的當晚,他就打來電話:“好嘢!我要寫篇點贊?!比旌?,“花地”就刊出他的評論《〈南邊的岸〉頗值玩咂》。沒想到,同年九月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南邊的岸》。更沒想到,后來他把《南邊的岸》、《深圳初夜》、《廣深走筆》(系列散文共10篇)分別選入《廣東九章》《深圳九章》《東莞九章》……每每感念這一切,近半個世紀了,黃老細對我一直有知遇之恩,我卻未結草銜環(huán)以報,真是愧疚難當!

還記得,1992年春,很想推薦陳振昌加入省作協(xié),便約請黃老細一起做介紹人。電話打過去,黃問:“陳振昌?是不是和平縣那位業(yè)余作者?”“對對對,”我高興得又答又問,“你認識他?”“沒見過面,”過了片刻,黃說,“想起來了,大概1978年,我給他寫過一封信,對他的雜文來稿提了修改意見。羊晚剛復刊時,我還讀過‘花地’上他寫的小說《‘牛皮運’升官記》,文筆老辣,還蠻幽默的”。陳順利入了省作協(xié),后來當選為河源市作協(xié)首任主席。前不久,在蕭殷學術研討會上,未見到黃老細,振昌很遺憾地對我說:“一直想當面感謝黃老師??!”

何以大樹成森林

小鳥天堂,獨木成林,蔚為大觀。她是廣東風景的地標畫,更是嶺南文化的常青樹——榕樹的品格和生命力,盎然昭示著天時地利的生態(tài)優(yōu)勢,蓬勃彰顯出廣東人的精神風采。

聯想黃樹森這下半場的精彩人生,欣逢改革開放,得益珠水先暖,豐收文化碩果……若深究其內因,靠的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正如他自己感言:“自摸才是硬道理?!?在我看來,他的“自摸”,關鍵在于不斷提升認知和專業(yè)能力,修學儲能,智圓行方。

再說說所見所聞所思。

黃樹森任省參事室文化組組長期間,多次帶領我們去東莞、高州、徐聞,調研莞香文化,采集荔枝傳說及探尋湯顯祖史跡。一路真做學問,深閱粵海,叩問嶺南,他甚至問得很“刁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年遙貢長安的荔枝是如何保鮮的?”在大嶺山上,問及莞香種植史,卻發(fā)覺未帶本子,他當即拆開煙盒反轉速記。那晚,他帶我去吃宵夜,專挑東莞燒鵝瀨粉,說:“東莞人識做又識食,吃鵝髀都分得出左髀右髀,學問好犀利,我們去睇睇?!币顾拚写?,有時同房住,往往是我先躺平,他卻伏案燈下,或讀書看報,或網搜資訊,連床頭柜那本《徐聞:大陸最南端》也讀得津津有味。第二天,就去看湯顯祖創(chuàng)辦的“貴生書院”。對比莎士比亞名冠全球,他深感“湯顯祖則由于中國研究的乏力,傳播的蒼白及傳統(tǒng)戲劇衰退而鮮為人知;湯顯祖與嶺南文化關系的探索,更是一紙空白”1。

有鑒于此,他撰寫《湯顯祖與嶺南》等系列文章,翔實考證“湯顯祖被貶入粵,不計沿途游山玩水,在廣州待了二十多天,在澳門住了三四天;在徐聞履新半年,與嶺南由秘響暗通而意氣相激而恢魁大觀,并建立了金陵舊友的安撫慰勉,同鄉(xiāng)同僚的相知相識,粵籍新朋的至情至性三個‘朋友圈’,縱游飽覽了殊麗懸奇的嶺南風物風情,據明人黃汴《一統(tǒng)路程圖記》中的‘由江西域至廣東水路’所示,湯顯祖由南安府大庾嶺入粵,經南雄梅嶺、始興、仁化、曲江、韶關、乳源、英德、翁源、連州、三水進入廣州,從廣州去澳門,經恩平、陽江、陽春到徐聞、廉州潿洲島;從廣州南海神廟,經番禺、增城、東莞上博羅羅浮山,又從東莞到深圳南頭,其行蹤幾乎囊括粵東、粵西、粵北及珠江三角洲澳門重要精彩景點,他留下的大量詩文尺牘,不僅有極其重要的文化價值,也為粵、澳、湘、瓊、桂旅游經濟引發(fā)無限延長的文化產業(yè)”2。他挖掘激活湯顯祖的“臨江喧萬井,立地涌千艘;氣脈雄如此,由來是廣州”,疾呼這首曠世絕唱,足以成為廣州最威水的現代廣告。很欽佩黃樹森的治學修身,做學問學無止境,不恥下問;求學識學而則思,求是為識。且厚積薄發(fā),一旦發(fā)聲,足令那些無知無畏、亂放嘴炮的專家變“磚家”,學者成學渣之流者收聲閉嘴。

“叩問”一詞的激活權亦非黃樹森莫屬。叩乃叩首,問是探問,虔誠中不無敬畏。以至這些年廣東文壇,叩問不僅成為一種方法論,更是文化人的心態(tài)躍然。所以,黃樹森的手記筆錄,常見叩問嶺南,叩問歷史,叩問當下,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敢于直面人生,嚴于剖析自我,反思過往,檢視心跡,叩問良知:“筆者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上半年到七十年代下半年,相當文字為受命行事,鳴鞭示警之作,達十二年之久?!薄半m是受命之作,有著江湖庸醫(yī)吞錯自配假藥的苦衷,也有大任于斯的年少春風得意和為‘左’記云翳所遮的悲涼?!薄皬男撵`封閉到心靈放牧的歷史隧道,雖已通過,但那一段無法超越的印記不可能抹去。”3黃樹森痛定思痛,自責自省,寫成白紙黑字,刊發(fā)出來,還收入自傳之中。試問,如此敢于觸及靈魂痛點的“自摸”,你敢你能嗎?

說一件開心的事。我存有一份舊報,不時翻出來,??闯P?。那是1984年2月25日《當代文壇報》第四版,整版刊出黃樹森策劃、陳樹斌創(chuàng)作的漫畫《羊城百花仙子圖》,兩邊豎排黃雨撰聯、秦咢生書寫的:“登高山下滄海走農村入工廠采得奇珍異寶名花佳果造就滿園春色 漚心血橫冷眉揮劍筆逞辯舌掃除穢水污泥薄霧輕塵欲教遍地光輝”,描繪的嶺南文壇老中青人物共計100人,有名有姓有故事有情節(jié)有附注,個個春風得意,齊聲高唱廣東文藝春天的故事:歐陽山修訂《一代風流》,旁邊的曾煒正改編電視劇《一代風流》,韋丘和黃慶云同坐飛機注明“國際筆會”“中國代表團”“委內瑞拉”,秦牧紫風夫婦去西樵山采風,陳殘云創(chuàng)作《熱帶驚濤錄》,杜埃旋動地球儀寫《風雨太平洋》,吳有恒挽袖揮寫《羅浮山外傳》,黃秋耘、陶萍、楊家文寫散文,曾敏之主筆香港《文匯報》,金敬邁修改《歐陽海之歌》,梁信編電影劇本《赤壁之戰(zhàn)》,張永枚、韓笑、柯原在法卡山,陳國凱還在廣州氮肥廠,仇智杰、余松巖、孔捷生、王杏元、梵揚坐船去珠三角體驗生活,唐瑜也寫小說,譚學良、朱崇山在深圳創(chuàng)作特區(qū)文學,范懷烈去珠海,洪三泰、楊干華、陳善文、程賢章、鄭江萍去各地深入體驗生活,岑之京、方亮合作書寫公安題材,楊越、黃偉宗、羅源文、蔡運桂、饒芃子(手捧《中國文學典型》)、張綽、樓棲、許翼心附注“文藝評論”,老烈、賴海晏、章明、賀青、許實左手持《街談巷議》,右手共舉“雜文”巨筆,王起、廖子東、李育中、戴餾齡同登“大學”講壇,郁茹、楊羽儀為小朋友推介《少年文藝報》,李鐘聲、野曼、陳蘆荻、沈仁康、羅沙、郭玉山參加“現代詩派討論會”,歐陽翎、易鞏、黃培亮、西彤編《作品》,霍之鍵、鐘子碩、劉家澤編《廣州文藝》,黃樹森、易準、張奧列、伊始、廖琪創(chuàng)辦《當代文壇報》,徐楚、呂萍、容希英附注“文壇組織”干部,岑桑在昆明組稿,王曼、蘇晨、楊重華、李汗商議“出版計劃”,范若丁、謝望新編《花城》,司馬玉裳編《隨筆》,李士非創(chuàng)辦《歷史文學》,畫我騎摩托搭著手揚《旅伴》的易征……熟人看了報紙笑問我:“你會開摩托?”我則笑問陳樹斌:“為什么不畫我騎單車?”陳笑答道:“你們整天去搶稿,騎摩托更快呀!”我們大笑……回憶當年策劃、創(chuàng)作、編輯過程,伊始對我說:“這版漫畫是廣東文壇迎春團圓全家福,正值春節(jié)期間,黃老板和陳樹斌過年都加班加點,天天‘督’我打電話找照片,100號人啊,那時電話真難打,常常打爆機都打不通,只好滿城跑去討照片。”如此百個人物百個故事集成滿版漫畫,真是創(chuàng)造了中國報刊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趣奇觀。她見證著廣東文壇燃情歲月的高光時刻,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別意義。睹畫思人,我讀得出黃老細為人為事的格局、胸懷。他總想著大家,想著“雙百”,想大事干大事,總是想辦法把大事辦成皆大歡喜的大好事。敢于真,勤于善,樂于美——黃樹森也。

然而,現實中,往往經濟較豐滿,文化很骨感。要辦成文化活動,文化之化只好先作化緣之化。而文化人又多半愛面子,因而常有“順得哥情失嫂意”的尷尬。預訂在花園酒店舉行歡迎金庸酒會及金庸作品懇讀會,就因缺錢而幾乎夭折。好在有位企業(yè)家慷慨解囊,黃樹森卻不敢貿然接收。企業(yè)家急了:“我是金庸迷,我是沖著金庸來的?!秉S樹森感激而誠實地說:“我們要感謝你,卻拿不出什么回報啊?!薄安挥貌挥?,什么回報都不用?!秉S樹森想了想,鄭重地說了一句老實人說的話:“給您開一張正式發(fā)票吧!”兩個月后,黃樹森登門拜訪企業(yè)家,送上一套金庸簽名的精裝《金庸全集》。黃樹森憶及1994年,“廣東批協(xié)成立當日,在華美達賓館貴賓室。郭小東帶了一個很大的包包,問我:還有什么需要的,盡管說。原來他帶了幾萬元現金,準備支援協(xié)會的建立。我很靦腆,不知所措。在他多次暗示的情勢下,仍沒有吱聲。郭小東后來說,黃樹森真的是很害羞的人”1。

黃樹森的性格情操,獨特鮮明,且看《說黃》中這一串題目的點睛彩繪:

《锃亮發(fā)光的頭,手指間永遠的煙霧繚繞,那個酷??!》/施愛東2

《不從眾,不流俗,逆向思維,標新立異,放射著睿智的光芒》/張木桂

《很有個性的人,很有個性的書》/黃偉宗

《他既是一個有目光的觀潮者,又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弄潮兒》/陳志紅

《人生壯美的瀑布》/章以武

《他是一個忠實的傾聽者,又是一個極佳的傾訴對象》/陳艷冰

《他是對歷史、文化、文學甚至人生際遇作注腳的文化史家》/鐘曉毅

《望之儼然,即之則溫,再即之則親》/曾鎮(zhèn)南

《寬容而堅定,大度卻執(zhí)著,自由且尖銳,這就是黃樹森的風格》/陳曉明

《對世俗人生的關懷,對世事的通透看法,對時代的敏銳洞察》/龔彥華

《“倚馬千言”“策馬追風”“一馬當先”的黃樹森》/鄭心伶

《他若無其事地向前走去,暗自掩埋了許多艱辛》/伊始

常?!肮ぷ骶褪情_會”,且同在宣傳戰(zhàn)線,我和黃樹森便成了“常務會員”。我發(fā)覺,他開會也很有個性:大會中睡,中會小睡(有時輪流睡),小會不睡。尤其聽他主持會議,那自是一種享受。沒有講稿,白紙上只有幾個核心詞組。精要會旨,精彩點評,精練總結,常常撩撥興奮點,激沸眾人情緒,風趣幽默夾雜著粵言俚語,令高潮迭起,笑聲轟響。他卻不笑。眾笑聲停,他兀自突然大笑,那笑聲極具爆發(fā)力和感染力,還笑成不好意思的樣子!以至于林墉在題目上就鄭重聲明:《我很看重黃樹森的笑容》1!

有一次開完會,去江邊散步,聊起“引領后浪”的話題,黃樹森笑著對我說:“你看看珠江,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后浪推前浪。這也是人文發(fā)展規(guī)律。我樂意為新人新作寫序寫評論,其實是想多向年輕人學習,互學互幫,一起成長才是最好玩的。所以,我喜歡和年輕人廝熟做朋友,沾沾朝氣,開開心心,‘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人都會命長些啊!”這是他的長壽秘訣,也是人生箴言。

“楚騷客”是黃樹森的微信號,楚乃楚人,《離騷》的騷,客居嶺南花甲有余。他像客家人一樣,很客氣做人,不客氣做事,遇水搭橋,逢山開路——他真的是鐵路子弟,鐵路的秉性賦予他生命的鋼筋鐵骨,剛毅正直,緊貼大地,風雨無阻,負重前行……

二十五年了,每年1月10日左右,黃老細都盛情舉辦“我們在一起”的新歲歡聚。正值紅棉吐蕾,華燈初上,穿過“江湖夜雨十年燈”,斟滿“桃李春風一杯酒”,我們齊齊向黃老細致意祝福!

作者單位:廣東省新聞出版局

1 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 有關十場大辯論,2024年1月20日黃樹森發(fā)來微信歸納:一、對“文藝黑線論”的批判。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刊于1978年12月29日南方日報頭版。二、1979年首次引進白先勇小說《思舊賦》并加編者按于刊登《作品》,檢討了三次。三、關于“魚骨天線”的拆與裝,實質指香港電視嚴加禁封與甄別分析在羊城晚報的爭論。四、關于恭喜發(fā)財在南方日報的爭論。五、關于向前看文藝的爭論。六、關于李士非報告文學《昭雪之后》的異議的剝皮,刊于1980年7月9日南方日報。七、關于歌德派的批評。八、關于對深入生活歧義的批評。九、對唐大禧裸體雕塑的辯護陳詞。十、以多篇評論還擊對深圳開改初始的攻擊。在羊城晚報連載對經濟文化時代的系列論述。以上辯論始末在《黃說》一書中均有詳記。

3 深圳經濟特區(qū)創(chuàng)辦之初,黃樹森常赴鵬城,與深圳作家朱崇山、譚學良、劉學強、林雨純、彭名燕、劉西鴻、張黎明,黎珍宇、廖虹雷、楊宏海等共商特區(qū)文學的建設發(fā)展,并為“大鵬所城”的保護開發(fā)出謀獻策。助力深圳經濟特區(qū)第一本正式圖書《深圳飛鴻》(劉學強、雨純著,陳俊年責編,花城出版社1982年出版),參與書稿討論。并助力汪開國、劉中國著作《大鵬所城:深港六百年》,黃樹森作序(海天出版社1997年版,花城出版社2007年出版修訂本)。

4 黃樹森:《題材縱橫談》,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黃樹森:《手記·叩問》,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黃樹森:《春天記》,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饵S樹森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黃樹森主編:《廣東九章》,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黃樹森主編:《廣西九章》,廣西人民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黃樹森主編:《上海九章》,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黃樹森主編:《深圳九章》,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黃樹森主編:《東莞九章》,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黃樹森主編:“叩問嶺南叢書”五種,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黃樹森主編:“流行盅叢書”六種,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年版。黃樹森主編:“地道廣東”叢書十種,花城出版社2015年版。

1 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7頁;《泥香噴噴的鮮花——評歐陽山〈三家巷〉》,第17頁;《階級的本質特征是否等于典型?——關于小說〈金沙洲〉的爭鳴》。

2 金欽?。骸督徽x一甲子——論黃樹森兄》,《南方都市報》,2017年7月8日。

3 閻鋼一文。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80頁。

4 特約評論員:《砸爛“文藝黑線論”,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創(chuàng)作》,《南方日報》,1979年12月29日。

5 郭珊:《黃樹森:廣東本土文化研究的“掘寶人”》,《南方日報》,2006年3月16日,第6版。

6 見《關于秋露危城的通信——評劉斯奮〈白門柳〉》。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206—208頁。

7 見《黃大記》。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41—42頁。

1 2024年1月31日陳錫忠發(fā)來微信記述,并說:“黃老后來還發(fā)了我的《哲理,對事物夲質的洞察力和審美表達力》一文。當年他不認識我,選稿認文不認人,令我敬佩。”

2 黃樹森:《南國書香節(jié)六“達”》,《南方日報》,2011年9月25日。

3 2024年1月27日金炳亮發(fā)來微信記述,并說:“這是我的‘說黃’,聊作補充?!?/p>

4 見《白先勇〈思舊賦〉的“編者按語”》。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56頁。

1 《嶺南行與臨川夢——湯顯祖學術廣東高端論壇文集》,花城出版社2016年版。

2 徐聞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湯顯祖詩文選》,黃樹森序,南方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 黃樹森:《憶與白先勇43年的交誼》,微信公眾號“記憶”,2023年2月22日。

4 黃樹森:《憶與白先勇43年的交誼》,微信公眾號“記憶”,2023年2月22日。

5 黃樹森:《憶與白先勇43年的交誼》,微信公眾號“記憶”,2023年2月22日。

6 夏和順:《嶺南學者黃樹森憶金庸,嘆武俠小說黃金歲月已逝》,《深圳商報》,2011年10月30日。

7 施愛東編著:《點評金庸》,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8 見《黃說》中《知人》。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78頁。

9 見《黃說》中《黃大記》。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53頁。

1 見《黃說》中《他的時間和精力全用在栽培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身上去了》。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07頁。

2 林英男:《平沙集》,新世紀出版社2012年版。

3 見《黃說》中《一九八一年關于朦朧詩的一場激戰(zhàn)——〈平沙集〉序》。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488頁。

4 新磊:《辛磊文集》,名流出版社2013年版。

5 《〈嶺南三部曲〉與嶺南文化三核心密碼——〈辛磊文集〉序》。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513頁。

1 金欽俊:《交誼一甲子——記黃樹森兄》,《南方都市報》,2017年7月8日。

2 見“百度百科”高德良詞條及廣州廣播電視臺2019年1月27日20:00“頭啖湯”報道:風云人物高德良也創(chuàng)下了多個第一:第一位提出立法保護“非公經濟”的個體戶;第一批得到國家貸款的個體戶;第一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個體戶。

3 見《理性與激情扭打——序陳俊年的報告文學集〈有龍則靈〉》。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279頁。

1 見《〈羊城晚報〉是怎樣突破170萬份的?》,微音:《微音》,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9頁。

2 陳俊年:《有龍則靈》,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陳俊年:《有龍則靈》,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 郭珊:《黃樹森:廣東本土文化研究的“掘寶人”》,《南方日報》,2006年3月16日,第6版。

1 徐聞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湯顯祖詩文選》,黃樹森序,南方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 徐聞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湯顯祖詩文選》,黃樹森序,南方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 見《黃大記》。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9頁。

1 見《黃大記》。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39頁。

2 見《知人》。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01頁。

1 林墉:《我很看重黃樹森的笑容》,見黃樹森:《黃說》,廣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