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食與文化的關(guān)聯(lián)密不可分,美食可以說是文化交流中最前沿的陣地。從江蘇移居廣東的盛慧書寫《粵菜記》別有趣味,對嶺南美食的細致描繪成為他認同嶺南生活及文化的一個重要角度。而這些美食又往往串聯(lián)家鄉(xiāng)滋味,愛在其中流轉(zhuǎn)傳遞,從嶺南到江南訴說游子的思鄉(xiāng)情懷,更堅定以此地為家園的認同。《粵菜記》承載嶺南文化記憶,傳遞愛的力量,更是作者的認同之書。
關(guān)鍵詞:盛慧;《粵菜記》;飲食書寫;文化認同
食物是人類存在的本體和根基,是人類本然歷史的延續(xù),在結(jié)構(gòu)復雜、發(fā)展迅速的現(xiàn)代社會,飲食往往成為構(gòu)成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吃飯飲食背后隱藏了對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接納或拒斥。“美食往往作為非常重要的地方人文景觀,以此凸顯地區(qū)文化及其個別性的重要媒介。”1粵菜作為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深藏了廣東人民對生活的認知和思考,承載著豐富粵地文化和人民生活智慧,也彰顯廣東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近年來,無論是葛亮的《燕食記》對廣東飲食“雅致”文化精神的追懷,趙利平《大粵菜》對嶺南飲食文化和烹飪之道的梳理集合,還是周松芳《粵菜北漸記》對粵菜細致的歷史考證,這些創(chuàng)作不僅呈現(xiàn)了粵菜的地域性和集體性特征,同時也反映近年來嶺南文化以粵菜作為第一陣線逐步向省外播散的態(tài)勢。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繁花》中也將粵菜引入了上海灘,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都跟著要去品嘗寶總的那一碗干炒牛河,更遑論海外粵菜的巨大影響力。
江蘇作家盛慧南來廣州長居十余年,寫出《粵菜記》,收獲諸多好評。他帶著外鄉(xiāng)人才有的好奇與新鮮,走遍大灣區(qū)的街巷村落,搜羅各種粵地美食,實地見證各道名菜的生產(chǎn)過程,并以細膩筆觸呈現(xiàn)給讀者。雖無法比擬電視紀錄片的直觀誘人,但字里行間深深流露著對此地美食的熱愛與回味。《粵菜記》并不僅僅停留在對美食的表層迷戀,盛慧更通過歷史考據(jù)梳理粵菜演變的歷程,尋找其由來所自,尋覓間難忘家鄉(xiāng)美味,因而又時時從人間煙火轉(zhuǎn)向深層的情感鏈接。正如盛慧本人所說,“在這本書里我不只是說菜,因為菜其實跟人的記憶、情感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1,《粵菜記》正是一部將飲食與鄉(xiāng)愁、情感記憶糾纏在一起的作品,是作者通過食物鏈接家鄉(xiāng)與此地,表達文化認同逐步轉(zhuǎn)變的人生美學書。
一、 全景式的粵菜美食地圖
廣州人常說“食系十足,著系九六”,“意思是吃才是最實惠的,因此(廣東人)對吃十分講究,尋訪美食是一種生活樂趣”。2盛慧雖是外來移民,也逐漸加入了廣東人的行列,借著對美食的熱愛走進嶺南人的日常生活,更由美食入手尋找?guī)X南的歷史文化根脈?!痘洸擞洝返拇_是一部紀錄片式的粵菜全景散文,全書共分四章,每章由一個專題統(tǒng)領(lǐng),從粵式硬菜到各類糕點小吃總共超過三百余種菜式,囊括了傳統(tǒng)的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還有新粵菜,林林總總令人嘆為觀止。第一章是集中對雞鴨鵝等肉類菜式的介紹,禽肉的做法在廣東變法極多,清蒸、燒烤、鹽焗、鹵煮不一而足,一地有一地風俗和講究,各個酒家也有秘制手法,因而才有廣東人驅(qū)車出動,四處尋訪美食的熱情?!峨u有百味,白切為王》中將廣東人各種吃雞的方法詳盡羅列,從白切雞的選料、制作、切件擺盤都有其講究,而白切雞在各個地方的不同做法也是讓人眼花繚亂,廣州文昌雞、豉油雞、四杯雞、桑拿雞、百花雞,湛江白切雞,化州香油雞等,種類繁多,可見廣東人吃雞的熱情。第二章以生鮮為主角,從林中蘑菇到魚蝦海產(chǎn),從淡水到海水一網(wǎng)打盡,對這一類生鮮材料的烹飪則講究簡單、保持原味為主,從海鮮中吃出甜味是至高評價。第三章從家常小菜中感受粵菜的魅力,一碗白粥,一碟小菜,平常、簡單卻深藏愛與溫暖,更能從中領(lǐng)悟人生哲理。第四章則是對久負盛名的粵式點心進行集中打撈,從早茶的各類點心到年節(jié)食物等應有盡有。《粵菜記》讀完不免感慨,盛慧必定把廣東犄角旮旯里的美食都尋遍了,否則怎么可能寫出這么多豐富而又地域差異鮮明的菜式。盛慧的《粵菜記》為大眾提供了一幅全景粵菜美食地圖,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被他標記在這一美食地圖上,讀者完全可以按圖索驥去嘗試書中提及的各地美食與小吃。因此,《粵菜記》倒也可以說是一本廣東地區(qū)美食游的指南。
除了對廣東美食的全景把握和地域差異的凸顯外,盛慧也擅長抓住粵菜制作和烹飪過程中的獨特性進行精準刻畫。例如對火候的把握,他抓住爆炒類粵菜的一大要義——鑊氣來說明火候的重要性?!拌Z氣”很難用具體的語言描述,通俗來說即用大鐵鍋以猛烈的火力將食物迅速翻炒煸香,從而使食物帶上的一種“火燎味”,干炒牛河就應該帶上這種“鑊氣”才算正宗。盛慧以“啫啫煲”為例,用精妙的語qpbGTVKo74pNAeuCgx8RXK+XZ66FaVPNyz9gupK/Zsw=言將讀者的味覺、聽覺和視覺都調(diào)動起來,陷入了這一美食想象中?!吧舷蚂?,明火煮至八成熟,上菜的過程中,仍自繼續(xù)烹飪,揭開鍋蓋,一股香氣撲鼻的白煙升騰而起,如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仙女一般翩翩起舞”(《粵菜記》43),滋滋作響的砂鍋、氤氳的視覺美感、高溫干煎食材的香味,使得“啫啫煲”在上桌揭蓋的剎那給足滿座食客豐富的感官體驗?;鸷?qū)ΡA羰巢牡孽r美本味極為重要,尤其是爆炒類菜式,對廚師的經(jīng)驗有較高的要求,《呂氏春秋》言鑊氣是謂“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袁枚對鑊氣更有形象的比喻,“起鍋時極鋒而試;略微停頓,則如霉過衣裳,雖錦繡綺羅,亦晦悶而舊氣可憎矣”。普通廣東人對鑊氣的要求,達到了專業(yè)美食家的水準,也正應和了那句俗語“食係十足”,對美食的享用永遠高于其他方面,可見粵地人民閑適的生活態(tài)度。日常煙火氣才是真正的民間生產(chǎn)力,廣東地區(qū)的發(fā)展或許多少與這種生活態(tài)度分不開。
由于從江南到嶺南,盛慧更有比較的視野面對不同菜系的獨特性,他指出粵菜最突出的個性就是講究保持食物的本來味道,“粵菜簡約清淡,追求的是淡中之鮮,鮮中之甜”(67)。因而粵菜往往采用清蒸、白灼等自然樸素的烹飪方式,保持食物本身的鮮甜味道,而極少在調(diào)料使用上喧賓奪主,“調(diào)味不是掩蓋本味,而是拋磚引玉,引出食物的本味”(69)。相比起濃油醬赤的蘇錫菜,鮮香麻辣的川湘菜等,粵菜是最簡樸、原始的養(yǎng)生菜,因而也造就了一方人的性格特征,“嶺南人的飲食,選材講求正氣,以性平味甘為上,食物滋養(yǎng)身體,也在無聲無息中造就了性格,性平使得他們心態(tài)大多平和,味甘,則是樂觀豁達,時時尋找快樂,苦中也要作樂”。(70)就憑這段話,盛慧也完全能夠稱得上是正宗老廣了,他對粵人性格的解讀可謂道地,從飲食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對之做出了極為可信的解釋。人類學家張光直說過:“到達一個文化的核心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通過它的胃”1,你吃的食物決定了你是怎么樣的人,廣東人的平和樂觀、怡然自洽的生活態(tài)度確實別具一格,在茶樓里看他們閑適嘆茶可見一斑。恰如比較詩學家厄爾·邁納所言,“燈塔下的黑暗”永遠都是要通過他者的照射才能發(fā)現(xiàn),盛慧雖非發(fā)現(xiàn)此種特性的第一人,但比較視野讓他對粵菜的了解更清晰立體。
盛慧的語言靈動輕巧,句式短小精悍,描述得當,文字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俺敝菟夭酥校盍钊朔Q道的是護國菜,白瓷碗中的護國菜好似一池青萍,鮮碧可愛,清人眼目?!保?71),寥寥數(shù)句就把這道菜的色澤韻味完美呈現(xiàn),讀者腦中立馬形成相應圖像。而制作過程也是極為利索,毫不拖泥帶水,“除經(jīng)絡(luò),浸堿水,清除苦澀之味,切過橫刀,猛火爆炒,配以北菇、火腿茸,以上湯煨制”。(171)真可謂簡潔明了,不可再增減一分的精準,可見盛慧把控語言的能力,散文寫作最講究的就是文字的精準凝練,自然貼切,猶如清風徐來,漸入人心。盛慧的文字素雅但不平淡,常有峰回路轉(zhuǎn)之驚喜,即使是復雜冗長的美食制作過程,也因他的文字而靈動可愛起來,“每天早上,豆醬便開始接受陽光的沐浴,到了傍晚,太陽落山,則會蓋上尖尖的竹帽。為了讓每一粒豆子都能接受陽光的恩澤,工人們每天要攪拌兩三次,在這個過程中,它們會像生氣的螃蟹一樣吐出氣泡,生出自然的芬芳。這樣制成的色澤亮黃的豆瓣,清純可愛,宛如初嫁的新娘一般嬌羞?!保?93)讀者不僅從他的文字里體味美食,更能從中感悟語言表達的魅力,也難怪《粵菜記》中的某些篇章常被用來作為中學生的閱讀素材。描寫美食并非易事,《粵菜記》中三百多種菜式各有各的表達方式,讀起來輕松自如,時不時會心而笑,這恰是作者語言的豐富性帶來的閱讀愉悅感。
二、情感連接:粵菜與故鄉(xiāng)美味
“中國談?wù)擄嬍车奈恼录皶墓餐厣翰粷M足于技術(shù)介紹,而是兼及社會、人生、文學、審美等”2,陳平原先生的總結(jié)可謂一語中的,中國的飲食書寫從來都不是停留在簡單的物質(zhì)層面,飲食往往蘊含著歷史、現(xiàn)實、文化情景,是社會風俗的再現(xiàn)、日常生活的重新組合1。魯迅往往以“吃”隱喻舊中國及孱弱的國民性;張愛玲筆下的滬港飲食比擬世情百態(tài);老舍的京味兒小吃飽含老北京市井風情和他對童年生活的記憶……盛慧的飲食書寫固然不能跳脫文化寄寓的中國傳統(tǒng)框架,但真正對其影響較深的應該還是唐魯孫、梁實秋等散文大家,《唐魯孫談吃》《雅舍談吃》可以看作是《粵菜記》的祖師爺。語言風格上的從容淡定,看透世事滄桑的平和,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舊日時光的迷戀與追述,美食與情感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不言而喻,正因為這種眷戀才更凸顯出飲食之美。盛慧的《粵菜記》也試圖延續(xù)這種情感結(jié)構(gòu),在嶺南望江南,寫嶺南總不免要回到江南,這種無意識的比較與回望正是其飲食書寫的最大特點,因為移居對味覺的回顧常常溯源至童年,這也正是那句“你所吃的決定你是什么樣的人”的最好注解。唐魯孫與梁實秋的回望帶著溫暖和絕望并存的痛楚,盛慧粵菜書寫鏈接的是甜蜜溫馨的童年時光。此時的美食老饕常常回想童年食物的匱乏,因匱乏而更珍重食物的來之不易,留下的印記就更為深刻,鄉(xiāng)愁從中自然漾出。正當盛年的他還遠未達到唐魯孫們看透人生的境界,少了些許淡泊卻多了幾分熱愛和人間煙火的充實與滿足。
每道粵地美食幾乎都能引發(fā)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懷舊,尤其是與食物相關(guān)聯(lián)的人與事。如果讀過盛慧的小說《風扣門環(huán)》,自然能夠體味他對外公外婆的深厚情感,而當他在嶺南旁觀老人用牙簽給小孫子喂叉燒的場景,涌現(xiàn)的也是童年外公對自己的關(guān)愛,時移事往,“外公已經(jīng)離開我十五年了”。(8)回不去的故鄉(xiāng)是永遠存留在移民心中的念想,納博科夫經(jīng)常從過往的童年記憶中汲取力量,“我對往日、對童年記憶有著深沉的愛,超過對以后的歲月”2,納博科夫頻頻回望童年,因其總是閃爍治愈的光。無論對廣東美食如何推崇欣賞,盛慧的潛意識里還是不斷在提醒自己對故鄉(xiāng)美味的珍藏,移民是否意味著逃離、叛變?也許故鄉(xiāng)的人如此指認移民,然而在移民內(nèi)心始終眷戀著那方故土,盡管有時這種依戀之情以另一種面孔呈現(xiàn)。比如魯迅對故鄉(xiāng)凋敝的書寫,總是在歸來回去的狀態(tài)中猶疑;薩義德對中東地區(qū)的批評等,移民作家筆下的故鄉(xiāng)敘事往往情感復雜,具有多重面向。而盛慧的廣東美食書寫表面看似認他鄉(xiāng)作故鄉(xiāng),其實也不過是他寄托鄉(xiāng)情的一種方式,由此及彼,難以忘懷的童年情結(jié),江南的縈繞在《粵菜記》中十分鮮明。因而,如同小說中的意識流一般,盛慧在美食散文中自如地駕馭起時空流轉(zhuǎn)的變化,閃回地在粵地美食中穿插了諸多個人童年味覺記憶的片段。
在廣東地區(qū)品嘗海鮮,出海捕撈的過程中回想起童年時在河流阡陌交錯的江南,坐船出行撈到大魚的歡樂場景:孩童的“我”用盡力氣為抓住一條跳上船的草魚,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最終將“戰(zhàn)利品”吃進肚子,那鮮美的味道令“我”永生難忘。談到澳門的必嘗美食葡式海鮮飯時,作者憶起自己家鄉(xiāng)的夏日,炎熱無比的季節(jié)里人們偏愛清淡爽口的泡飯,一家人在院里一邊乘涼一邊吃泡飯,蛙鳴在夜色中伴著孩子們?nèi)胨钡介L大后第一次在香港吃到貴妃泡飯,正因為有了童年的美好記憶,泡飯有了更深層次的意味。彭兆榮在《飲食人類學》中提到,基于食物產(chǎn)生的記憶是具有獨特性的,“‘食物的記憶’與一般記憶不同,它屬于一種‘被沉淀于身體的記憶’”3,飲食的記憶既是集體的,也是個人的1。正是內(nèi)在的情感連接使得此地與故鄉(xiāng)、現(xiàn)在與兒時的美食記憶相互映照,彼此溫暖,美食滿足的不僅僅是口腹之欲,更是心之所屬、精神慰藉乃至文化認同。因而《暖心最是家常味》中,作者歷經(jīng)輾轉(zhuǎn),在人生路上偶然回顧過往,思家之情油然而生?!凹也粌H是我們生命的起點,也是我們味覺的起點。童年形成的口味,不僅會陪伴我們一生,還會成為我們評判美食的最高標準——越接近記憶中的味道,越覺得好吃,越讓人滿足?!保?40)由此,我們才能深切理解盛慧作品中為何總是不厭其煩出現(xiàn)有關(guān)童年記憶、家鄉(xiāng)美味的片段,它們總是打斷讀者對粵地美味的享用,然而這恰是一個離鄉(xiāng)者執(zhí)著的懷舊之情。這種看似無意為之的散文敘事方式,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文章的敘事層次,而不只是單純、平面地展示嶺南美食,使其更具有時空交錯之感。正如葛亮所言,“無論人于何方,鄉(xiāng)味依舊,是鄉(xiāng)愁最好慰藉?!嬍场匀皇潜姸嗟摹v史’之一,且無可替代,因為它是為數(shù)不多的不書寫的,永久的歷史記憶?!?唐魯孫、梁實秋等從美食進入回鄉(xiāng)之路,《粵菜記》亦是如此。
三、嶺南文化記憶:從建筑到美食
不僅如此,盛慧還要在其文字中走向新的故鄉(xiāng),建構(gòu)新的身份及文化認同。德國學者揚·阿斯曼在《文化記憶》中說到,過去的某些焦點凝結(jié)成了文本、舞蹈、圖像和儀式等,成為“可供回憶附著的象征物”3,“通過對自身的回憶、對起著鞏固根基作用的回憶形象的現(xiàn)時化,群體確認自己的身份認同”4。近年來盛慧的寫作都在表達著他作為新廣東人對嶺南文化的認同,《大灣的鄉(xiāng)愁》《粵菜記》選擇建筑與美食這兩個極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符號,對灣區(qū)文化尋根溯源,用文字建構(gòu)新的家園?!拔幕洃浀淖罱K目標不是對以往的人或事形成一個客觀的認識,而是把過去構(gòu)建為能夠支撐當下和指明未來道路的共識?!?盛慧正是以這種方式來樹立告別江南、扎根嶺南的決心。
在《大灣的鄉(xiāng)愁》中,盛慧同樣走遍各個鄉(xiāng)鎮(zhèn)村落尋找被遺忘的角落,那些曾經(jīng)喧嘩熱鬧的宗族祠堂、保留完好的古樹老井、經(jīng)世代繁盛的大家宅院、中西合璧的碉樓群落……他們安靜地等待著被發(fā)現(xiàn),被看到,靜靜地訴說著曾經(jīng)的歷史。這些老房子的建筑風格、空間布局、環(huán)境生態(tài)等無不展現(xiàn)著生生不息的嶺南文化特質(zhì),他們承繼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更包容其他文化元素,形成既傳統(tǒng)又開放包容的嶺南文化特色,盛慧用優(yōu)美清新的散文語言和細致的歷史考究將嶺南文化的“根與魂”盡然展示在眾人眼前。肇慶的黎槎村的布局展現(xiàn)了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風水”文化,“黎槎古村呈八卦形狀,布局精巧,暗藏洛書河圖地玄機。村中的房屋依山而建,環(huán)水而設(shè),以乾坤巽、坎、離、艮、兌等卦形排列……”(《大灣的鄉(xiāng)愁》12)盛慧對傳統(tǒng)村落進行了細致考究,精簡的語言道出了廣東村落建筑中凝聚的古老東方智慧,體現(xiàn)了當?shù)厝擞H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哲理。碉樓,廣東留洋歷史的實體證據(jù),不可忽視的是其堅固的磚石結(jié)構(gòu)和西洋風格設(shè)計,“融合了羅馬穹窿頂、拜占庭穹窿頂造型,遠遠望去,就如同一頂華麗的皇冠”、“清晨,三座碉樓,在成片的竹林、芭蕉的簇擁之下,美得像中世紀的城堡。夏日的傍晚,則是霞光萬丈,三座碉樓閃閃發(fā)光,仿佛由金磚砌成”(57)。在下筆刻畫碉樓的外觀之后,盛慧考究了華僑留洋歷史,將時間追溯到明代洪武十三年,引《明史》《中山市華僑志》《興寧縣志》等史料,將碉樓背后的家國離愁緩緩道來,從細膩的文字考究中清晰地勾畫出建筑背后一個時代的記憶。外觀的描繪與背后的歷史緊密相連,靜態(tài)的建筑形象從此有了深刻的歷史印記。對祠堂的刻寫更是細膩而深重,祠堂之美見于“墻根滿布青苔,散發(fā)出古舊的濕意,幽暗滲入皮膚,讓我沉入時間的涼。繁復的雕花,收藏起往日的綺麗與繁華,收藏起一個興旺的姓氏”(94),盛慧由表及里地將視覺與感覺聯(lián)動起來使人如身臨其境,同時在當下的感受中穿透表象,領(lǐng)悟到祠堂內(nèi)里之于一個氏族精神基底的重要意義。
在早些年完成的長篇小說《闖廣東》中,盛慧便以積極姿態(tài)深入描寫了中國南方發(fā)展變化的時代浪潮,記錄了廣東一帶打工人可歌可泣的心靈史。雖然是一個外來觀察者,盛慧以個人的視角和情感投射來感受和理解嶺南文化,在作品中極其坦誠地表達了自己對嶺南文化的熱愛和敬意。這種既是觀察者又是參與者的雙重視角令盛慧的作品更具有穿透力和表現(xiàn)力,能一針見血地抓住本質(zhì),讓“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嶺南人得以更清晰地認識自我。例如“對于族人來說,祠堂如一團燃燒的熊熊烈火,時刻溫暖著心扉。對于離鄉(xiāng)的游子來說,祠堂則是回家的路標,每一間祠堂門前的幽徑,都像是一條條臍帶。子孫們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走得多遠,總會像歸鳥一樣,回來尋根問祖,尋覓最初出發(fā)的地方”。(118)這段話就讓本地人讀了大為贊嘆,如此形象如此震撼,他們整日生活在其中,反倒寫不出這種感慨。文學確實需要陌生感,跨越才能產(chǎn)生新奇感,這也是為何盛慧能寫出嶺南文化之美的原因。
建筑是凝固的歷史,美食是流動的記憶,兩者都是極具地方辨識度的文化載體,盛慧聰明地抓住了這兩者大做文章,以此為起點展開自己對嶺南文化的擁抱之旅。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兩本書出版至今受到了海內(nèi)外的各種好評,使得他成為某種程度上的廣東文化代言人?!拔业膬?nèi)心深處已經(jīng)完全認同了這里的文化,從此以后,生養(yǎng)我的江南和我定居的嶺南一樣,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大灣的鄉(xiāng)愁》260)的確如此,“吾心安處即吾鄉(xiāng)”,盛慧把愛與鄉(xiāng)愁寄托于嶺南的建筑與美食,分別從吃與住兩方面構(gòu)建廣東人的日常生活場景,尋索、梳理粵港澳大灣區(qū)共同的文化記憶。二者都蘊含著長期的歷史積淀和現(xiàn)代的發(fā)展演變,不變的是嶺南文化的共通性:從容、平和的文化基調(diào),尚愛、崇德和講孝的文化取向,指向創(chuàng)新、活躍、包容、廣闊、美美與共的共同發(fā)展方向,形成了獨具灣區(qū)地方性特色的集體文化認同。
外鄉(xiāng)人盛慧筆下的嶺南充滿了歷史感和幸福感,雖然不免懷鄉(xiāng)的惆悵,但更多的是來自字里行間對當下生活的滿足和肯定,這種“幸福感”的體驗不僅因為所寫之物為美食美味,更因其背后所展現(xiàn)的作者本人對一方水土的歸屬和確認,亦是豐衣足食后對日常生活的從容享受與回味。《粵菜記》不僅是搜羅、記錄粵菜的導覽圖,更是表現(xiàn)嶺南人生活態(tài)度的重要作品,正如《大灣的鄉(xiāng)愁》是嶺南人對待歷史、先祖的態(tài)度,盛慧恰是要通過這種種文化符號去深入理解此地的文化,接納她并成為其中的一員。接下來盛慧會寫什么來進入嶺南呢?衣食住行已經(jīng)完成一半,另一半是否已經(jīng)在構(gòu)思中,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中文系
1 康有為:《康有為遺稿:萬木草堂詩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7頁。
1 吳小攀、孫旭歌:《從“蠻食”到大粵菜,一部美食勵志片》,《羊城晚報》,2023年10月8日。
2 葉曙明:《廣州傳》,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735頁。
1 Kwang-chih Chang.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p.4.
2 陳平原:《紙上得來味更長(代序)》,焦桐:《文學的餐桌》,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1 吳景明:《“寫食主義”與“以食寫史”——20世紀中國文學的飲食書寫》,《文藝爭鳴》,2023年第8期。
2 [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獨抒己見!》,唐建清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2頁。
3 彭兆榮:《飲食人類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3頁。
1 彭兆榮:《飲食人類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8頁。
2 葛亮:《由“飲食”而“歷史”——從〈北鳶〉談起》,《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3 [德]揚·阿斯曼:《文化記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46頁。
4 [德]揚·阿斯曼:《文化記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47頁。
5 金壽福:《揚·阿斯曼的文化記憶理論》,《外國語文》,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