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背景
運動能力是《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到的三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然而一些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把重點放在了運動技術的傳授之上,忽視了對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運動技術的傳授固然重要,但學生的運動能力包括更為廣泛的內容。教師過于強調運動技術而忽視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會使體育教學變得機械僵化,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為貫徹新課標要求,體育教學設計應確保教學內容與標準的要求緊密相連,確保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的同時,其體育核心素養(yǎng)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優(yōu)化后的教學設計有助于確保教學內容與新課標的要求緊密相連,能在傳承運動技術的同時有效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
二、學情分析
小學生的運動感知能力逐漸增強,他們在體育活動中能夠更加準確地感知到身體的位置、動作的方向和速度等運動要素,對身體肌肉的控制也變得更加精準、協調。然而,由于他們的神經系統和肌肉系統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學生在執(zhí)行復雜或精細動作時仍會表現出不穩(wěn)定的情況。這意味著他們的運動感知系統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體育活動不僅為小學生提供了鍛煉身體的機會,還促進了他們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參與體育活動可以顯著提升小學生的運動感知能力,可以說體育活動是提升他們這一能力的重要途徑。反復練習和規(guī)范動作的糾正可以確保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讓他們在不斷的練習中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三、教學目標
以“跑”這項基本運動技能為例,在優(yōu)化體育教學設計時,教學目標可設定為:
1.技術傳承目標: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包括起跑、途中跑、沖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術要領,如正確的步幅、步頻、擺臂、呼吸節(jié)奏等。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如耐力、力量、速度、靈敏性和協調性,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感知能力,使其能在不同環(huán)境下穩(wěn)定發(fā)揮跑步技能,逐步提高身體素質。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尤其是跑步的熱愛,通過跑步訓練培養(yǎng)不畏困難的精神、團隊協作和競爭意識,使其養(yǎng)成科學的運動習慣。
四、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體育課咱們要學習的是“跑”。我先問大家一句,你們會不會“跑”呢?
(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會?。?/p>
生:老師,跑步誰不會???太簡單了!
師:哈哈,看來咱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是“飛毛腿”??!“跑”確實簡單,但跑步也有它的技巧哦!你們跑步時有沒有注意過自己的動作呢?誰愿意上來給大伙兒“秀”一把,讓我瞧瞧你們是怎么跑步的?
(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教師隨機挑選一位學生)
師:這位同學很積極,先提出表揚!那就請你來給大家作個示范,就像平常那樣,從這邊跑到那邊,我們都好好看著哦!
(學生開心地來到起跑位置,歡快地跑了起來,老師和學生都在一旁認真觀察)
師:大家要注意看,這位同學跑步的時候,他的步子有多大、手和腳的動作是不是很協調、他的呼吸是不是平穩(wěn)。
(教師邊看邊以親切的語氣描述并引導其他學生關注跑步的關鍵要素)
(學生演示結束后,教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學生的實際動作,對其跑步方式進行點評,并引導其他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二)技術動作教學
師:同學們,剛才這位同學給大家展示了他跑步的樣子,現在我們一起研究一下怎么跑步才更科學。你們想知道答案嗎?
生(集體):想!
師:那好,首先,我們來看“起跑”。正確的起跑姿勢是兩腳前后開立,有力腳在前,緊貼起跑線,后腳跟稍抬起,就像彈簧一樣蓄力,準備隨時發(fā)力。
(教師現場演示)
師:接著是“途中跑”。我們在跑步時要注意讓前腳掌先著地,而非全腳掌或腳跟。這是因為前腳掌著地可以起到緩沖和推進的作用,能夠減少能量消耗。
(教師邊解釋邊做動作進行示范)
師:接下來,我們看“擺臂”。跑步時,我們的兩臂應自然彎曲,前后協調擺動;當我們的腿向前邁出時,同側的手臂應該向后擺動,異側手臂則向前擺動,像劃船一樣保持節(jié)奏一致。
(教師帶動大家一起做擺臂動作)
師:最后是“呼吸”。跑步時要保持腹式呼吸,把吸氣和呼氣的節(jié)奏交給腹部肌肉來控制。盡量做到兩三步一吸,兩三步一呼,保持穩(wěn)定的呼吸節(jié)奏。
(教師示范并引導學生感受正確的呼吸方式)
師:同學們,為了更好地練習“跑”,下面我給大家播放一首歡快的曲子!大家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一起練習剛才學到的技術動作,好不好?
生:好!
(學生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模仿教師擺臂的動作)
師:很好!接下來,我們學習“邁腿”。記住,要用前腳掌著地,膝蓋微曲,步伐輕快?,F在,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一起邁腿跑動。
(學生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時而快速奔跑,時而緩慢前行,享受著跑步與音樂結合的樂趣)
師:大家做得真好!通過今天的練習,我們不僅學會了正確的跑步姿勢,還體驗了音樂與運動的完美結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跑步中也能像今天這樣,享受運動的快樂!
(三)做做小游戲
師:同學們,經過剛才的技術動作學習,大家已經掌握了跑步的基本要領?,F在,我們要通過一個有趣的游戲鞏固大家的跑步技能。大家說好不好?
生:(興奮地)好!我們準備好了,老師!
師:非常好!這個游戲叫做“尋寶”。首先,我們會分成幾個小組,每組五名同學,每個小組站成一列。我會在操場上設置幾個寶藏點,每個寶藏點都有一個標志物。游戲開始時,每個小組的第一名同學要快速跑到第一個寶藏點,取回標志物,然后跑回來交給下一位同學。下一位同學再接著跑,直到最后一位同學取回所有標志物,小組任務才算完成。
生:(好奇又興奮)哇,聽起來很有趣!
師:是的,這個游戲不僅考驗大家的跑步速度,還考驗團隊合作能力。做游戲時,大家要記得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跑步技巧,保持正確的姿勢和動作。最重要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或摔倒!
生:(躍躍欲試)老師,我們快點開始吧!
師:好的,大家站好隊,準備開始。記住,游戲過程中要遵守秩序,不要搶跑或插隊?,F在,我宣布游戲開始!
(游戲開始,學生按照規(guī)則接力“尋寶”,積極奔跑,互相配合,場面熱鬧而有序)
師:(觀察學生的表現,不時給予指導和鼓勵)很好,大家做得非常棒!注意呼吸和節(jié)奏,保持穩(wěn)定的步伐。團隊合作也很重要,大家要相互信任和支持。
(學生奮力奔跑,互相幫助,不斷加油)
師:(游戲結束,宣布結果)太棒了,大家都表現得非常出色!通過這個游戲,我們不僅鍛煉了跑步技能,還提升了團隊合作的能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繼續(xù)發(fā)揚這種精神,取得更大的進步!
(四)激烈的競技
師:同學們,通過“尋寶”的游戲,大家鞏固了剛剛學的運動技巧。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場“短跑接力賽”,贏得比賽的同學會獲得我準備的神秘小禮物,大家說好不好?
生(集體):好啊!我們喜歡比賽!
師:還是按照剛才的分組,每人跑50米的距離。比賽開始前,我會再次強調跑步的正確姿勢:起跑時,雙腳前后開立,用腳尖有力地抵住起跑線,腳跟微微抬起;跑步時,一定要記得用前腳掌著地,手臂前后協調擺動,保持身體平衡,呼吸要均勻,盡量做到兩三步一吸、兩三步一呼。
生:老師,我們在比賽時還需要注意什么?
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在比賽時,大家除了要保證動作規(guī)范,還要注意交接棒的默契配合。每位同學到達接力區(qū)時要減速,將手中的接力棒穩(wěn)穩(wěn)地交給下一位同學,否則掉棒的話會影響成績。
師:比賽開始前,各組可以先練習一下交接棒的過程,明白什么時候加速,什么時候減速,什么時候交接棒。
(各組學生開始練習交接棒,教師在一旁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跑步姿勢和交接棒的技巧)
師:現在,大家都準備好了嗎?聽到哨聲后,比賽正式開始!請大家在比賽中展現出最好的自己,把我們學到的跑步技能運用到實踐中,看看哪一組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規(guī)范的動作贏得比賽!
(經過激烈的競技比賽,學生在實戰(zhàn)中進一步提升了跑步技能,同時體驗到了團隊合作和競技體育的魅力)
五、體育教學設計優(yōu)化策略總結
(一)將音樂與技能訓練相結合
本案例中,教師通過播放歡快的曲子,讓學生跟著音樂的旋律練習跑步技術,使學習過程變得有趣而富有活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跑步這項運動不僅要求跑步動作的準確性,還需要注意動作的節(jié)奏。音樂的節(jié)奏感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考,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運動節(jié)奏。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跑步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跑步的節(jié)奏,從而更加準確地掌握這項技能。此外,音樂與技能訓練的結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教師將音樂融入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感受運動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音樂與技能訓練的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加豐富的體育學習環(huán)境。
(二)將運動技能培養(yǎng)融入體育游戲
本案例中,通過引入“接力尋寶”體育游戲,學生展現出了極大的好奇心和積極性,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為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體育游戲本身的趣味性能夠促使學生更加專注于技能的練習,從而在玩樂中不知不覺地提升了運動技能(見圖1)。在游戲中,學生需要運用正確的起跑姿勢、途中跑的動作要領、擺臂和呼吸的協調等跑步技術。通過不斷實踐,學生能夠在真實的運動場景中鞏固所學技能。因此,教師應注重將游戲元素融入體育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既有趣又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
(三)實戰(zhàn)或比賽場景與教學的融合
本案例中,通過參加短跑接力賽,學生表現出了高漲的熱情和強烈的競爭意識。這種實戰(zhàn)化的教學方式讓運動技能教學變得妙趣橫生,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技能學習。在接力賽中,學生不僅需要運用所學的跑步技能,還需要注意交接棒的默契配合。這種實戰(zhàn)化的練習過程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運動場景中鞏固所學技能。同時,通過不斷實踐,學生能夠逐漸糾正自己的錯誤動作,提高運動水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模擬實戰(zhàn)或比賽場景的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真實且有意義的運動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挑戰(zhàn)中成長,以實現技術與能力的雙重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古城中心學校)
編輯: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