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學生作為教育體系中的特殊群體,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認知、情感或行為障礙,因此需要得到更為個性化和全面的支持與引導。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屬小學銀杏分校從學習支持、情緒行為支持、社交支持和自我管理支持四方面為特需學生構(gòu)建了綜合性的支持框架。
學習支持。學校根據(jù)特需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一體三徑”學習支持策略:即以個別化教育計劃(IEP)為核心,結(jié)合融合課堂、特色學科和資源教室課程三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支持。融合課堂,是指在隨班就讀的背景下,特需學生與普通學生共同參與課堂學習;特色學科,是針對特需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設的特色學科課程,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資源教室課程,是指資源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需求,為特需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
情緒行為支持。為了更好地支持特需學生的情緒行為發(fā)展,學校建立了觀察記錄、分析定策、策略實施三個步驟的情緒行為支持體系。觀察記錄,是指通過情緒行為觀察記錄表,詳細記錄學生的情緒行為表現(xiàn);分析定策,是指根據(jù)觀察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的情緒行為特點和成因,并制定相應的支持策略;策略實施,是指通過預防、處理和跟進干預的“三步閉環(huán)”支持機制,及時應對學生的情緒行為問題,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
社交支持。社交能力是特需學生融入社會的重要基石。制定了以同伴、家長、教師為主體的支持策略。其中,同伴支持,是指培養(yǎng)一些學生成為“小導師”,以幫助特需學生更好地融入集體;家長支持,是指學校定期舉辦家長培訓和親子活動,幫助家長了解特需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教師支持,是指班主任和其他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密切關注特需學生的社交表現(xiàn),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自我管理支持。自我管理能力是特需學生獨立生活的關鍵。學校通過自我監(jiān)控、自我評估、自我強化等策略,幫助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其中,自我監(jiān)控,主要是教會學生如何觀察和記錄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覺察能力;自我評估,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評估,以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激發(fā)自我改進的動力;自我強化,則是指通過正向激勵和獎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我管理活動,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系2021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資助金項目一般課題“幼小初協(xié)同共構(gòu)學區(qū)教育生態(tài)圈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SCJG21A078)】
(作者單位: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屬小學銀杏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