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入文學的海洋,發(fā)現(xiàn)自己天生善于游泳。
——題記
近日回憶起池莉的一首詩,其中有:“我虛構(gòu)一匹馬/我樂意成為/我自己的游子/我純粹/為自己流浪”。喜歡這樣的語句,每每回味總覺著內(nèi)心歡暢,是種無須在意外人,獨為自己而活的浪漫。一連幾天,我不斷在想,該用什么名字來稱呼這類鮮活、無約束的人?后來,不知道為什么,腦海里突然蹦出一個詞:“漫游者”。這種漫游原始、放松,沒有那么大意義,更多的是為了自洽,是我極其向往的??梢仓蟛糠謺r間只能在冰涼的鋼筋水泥中待著,于是,我只能在紙上漫游。
憶起在剛放棄向世界獻媚的日子里,我試圖封閉自己,欲將內(nèi)心煉制成堅硬的鋼鐵,卻仍會被文字打動。是加繆的“每個冬天的句號都是春暖花開”,是史鐵生的“人是不能無條件活著的”,是王爾德的“自戀是一生浪漫的開始”,是穆罕默德的“山不過來,那么我過去”……我無休止漫游,沉醉于汲取這些文字的精華,透過紙張感受心靈共振。
曾讀過幾本博爾赫斯的書,他在《關(guān)于天賜的詩》中說:“我在我的黑暗里,那虛浮的暝色,/我用一把遲疑的手杖慢慢摸索。/我總是暗暗設(shè)想,/天堂,應是座圖書館的模樣?!边@些話讀起來就有萬分書卷氣,他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漫游,勾勒起死后將去往的地方,猜測著或許被書籍堆滿。只有文字才能帶來解脫。我迷戀這樣的表達,甚至希望自己是蝴蝶,只在絢爛夏日里活三天,便與它一同墜入昏茫。
喜歡看天,享受被暖陽曬透的滋味,那時總會想到簡媜的“你笑起來真像好天氣”。記得初讀她的作品《問候天空》,當看到“天空以變幻的藍色鋪敘,云以干凈的手法描繪,然后交給我的眼睛去印刷”這句時,那一刻,似乎全身都被金色洪流灌滿,明亮、暢快。我在她筆下漫游,領(lǐng)略那份對生活、對世界的真摯告白,驚嘆竟然有人可以寫出這么清澈、美好的文字。
我認為將漫游做得最靈動的是赫爾曼·黑塞。
他像我的影子,我像他的影子。當讀到《村莊》中黑塞的自白“你并非愛的目的,而是讓我去愛的動力”時,不由得吃了一驚。這與眼下的自己高度重合——選擇將愛從具體對象抽離,我選擇將視線投向遠方,世界越來越美了。
黑塞帶著非比尋常的感觸構(gòu)建文字王國,抗爭、綻放、野蠻生長。我試著拒絕迎合,接受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熱愛無意義的瞬間,對無用之美執(zhí)著,拒絕成為依循程序、唯實用至上的機器人。
我不怕沉默,心靈的枯竭對我來說才是絕望。
黑塞通過文字與我跨世界擁抱,他說“你不是怪人”,這對于青春期的孤獨少女或許是最大安慰。我模仿他在那段晦暗時光中的樣子:寫作、畫畫。試圖對抗抑郁,自我療愈,即使不被理解,哪怕成為他人口中的異類,只要能感受到靈魂的自由,我就不覺得孤獨。
我選擇在紙上種郁春,花開一樹明。以閱讀解人生枷鎖,漫游在書香縈繞的世界中——做自己的游子。
老師評
驚喜小作者的閱讀視野及表達的老練。以池莉的詩句為引子,渴望自己幻化為游子,以原始、放松、自洽,開啟紙間漫游。雖禁錮于鋼筋水泥間,現(xiàn)實里的冷漠與無奈,讓自己逐漸對外封閉,可心卻是自由的。通過名著、名句感受心靈共振,嘗試用書治愈自己,也給我們展現(xiàn)了閱讀帶來的美好。
(指導教師:繆新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