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進,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的混合式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它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首先描述混合式教學與作業(yè)設計的現狀,然后以具體的案例表明基于混合式教學的作業(yè)設計的意圖,最后對該實踐進行反思.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高中數學;作業(yè)設計
1現狀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改變教育行業(yè),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因此,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的混合式教學(BlendingLearning)應運而生.它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和數字化或網絡化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督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1].
作業(yè)設計的主旨在于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掌握所學的課堂內容,并培養(yǎng)他們的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設計作業(yè).
雖然混合式教學與作業(yè)設計都在學習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鮮有教師將混合式教學與復習課作業(yè)設計相結合.故本文圍繞著如何基于混合式教學設計作業(yè),切實提升教學效果,展開實踐研究,以期為數學教學提供參考和啟示.
2實施路徑
2.1搭建平臺
搭建以微信公眾號與小程序為載體的線上學習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在功能上實現課前、課上和課后三個階段的資源的有效整合,更加充分地發(fā)揮基于混合式教學的作業(yè)的作用.
2.2確定目標
根據實際的生情,確定作業(yè)以及其配套的混合式教學(作業(yè))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重難點.
2.3開發(fā)資源
混合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根據不同問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采用不同的媒體與信息傳遞方式進行學習,而且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價最小,取得的收益最大[2].
網絡上的資源豐富,但良莠不齊,為此筆者組織課題組成員開發(fā)學習資源:初高中銜接課程、高中基礎知識講解、2012—2024年真題講解、高考微專題講解.
2.4學習評價
通過測試對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利用平臺與工具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2.5反饋指導
根據評價結果,教師為每位學生提供了針對性的指導與建議,使其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提交日常學習中的問題,以便于教師根據這些反饋改進基于混合式教學的作業(yè).
3案例分析
確定選題普通高中教科書《數學》選擇性必修一第一冊人教A版多次出現“兩直線斜率的乘積為定值”這一結論.而教師受到授課時長的限制,只能點到即止,剩余的部分只能留作課后的思考,這就為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場景.
生情分析本年級學生已經歷過扎實的一輪復習,已經較好地掌握圓錐曲線的一些基本的性質以及常見結論,在此基礎上,通過作業(yè)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且逐步提升他們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作業(yè)類型精心設計基礎性作業(yè),適當增加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作業(yè).
為了呈現筆者編制的意圖,本文按不同的知識點呈現作業(yè)設計的意圖.
3.1中點弦的性質
3.2圓錐曲線的第三定義
設計意圖作業(yè)作業(yè)3、作業(yè)4、作業(yè)5都考查了斜率乘積為定值這一結論,三題難度逐級遞進,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作業(yè)6雖看似和斜率乘積為定值無關,但此題若需嚴格的推理論證,需利用斜率乘積為定值證明相關結論.學優(yōu)生還可以思考以下命題是否成立,并查看平臺推送的相關學習資源.
3.3綜合應用
3.4課后作業(yè)
課后學生完成變式訓練的第9~13題.作業(yè)對不同的學生要求不同,第9~12題必做,第13題僅對學優(yōu)生設置,每道題都配有專門的微課視頻講解.而學弱生只需認真訂正已完成的作業(yè)中的第1~8題,還可以登入公眾號重復觀看相應的視頻講解.
4實踐反思
4.1對學生、家長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合式教學模式之下,基礎差的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足夠的資源將基礎知識補牢.但是部分學生缺乏自律性.這就要求教師、家長、學生三方合力: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堅持每日利用平臺推送的資源查缺補漏;教師及時地與學生溝通交流,起到指導作用;家長也積極地學習教育方法,通過陪伴、監(jiān)督、談話等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2對教師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合式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有著強大的駕馭能力,還要求教師在微課的拍攝的過程中也有飽滿的情緒,使用循循善誘的話語;教師編撰的作業(yè)不僅要能夠覆蓋全部的知識點,還要有層次性與拓展性,能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不只是簡單的布置作業(yè),還要根據得到的反饋信息,為學生答疑解惑或是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
4.3對評價方式、評價系統(tǒ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合式教學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的評價不僅是對學生作業(yè)的完成情況或者是日常測試的評價,還有必要對學生利用基于混合式教學的作業(yè)進行拓展學習的評價,例如,可以從登錄平臺的次數、視頻的完播率、學習的時長、習題的完成度等多個維度進行.
5結語
實踐結果表明,基于混合式教學的作業(yè)更有針對性,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并取得了顯著的學習成效.將混合式教學與作業(yè)設計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雖有待完善,但還是值得借鑒的.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3年度“協(xié)同創(chuàng)新”專項課題《基于混合式教學的高三數學復習課作業(yè)設計研究》(立項批準號:Fjxczx23-154)】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4(03):5-10.
[2]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式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