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琴
關鍵詞:嵇康 漢斯立克 音樂美學
摘 要:從音樂的內容、音樂的美、音樂與情感關系幾方面對嵇康、漢斯立克的音樂美學觀點進行了分析比較,并從歷史背景方面討論了二者美學觀點形成的原因。
嵇康是魏晉時著名的詩人與音樂家,是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聲無哀樂論》及《琴賦》可以說是中國音樂美學轉變的一個標志,從這個時候起人們已不就音樂的起源、本質、特征、功能等問題進行一般性考察,而是轉入了對音樂自身的規(guī)律和各個具體部門(古琴、聲樂、戲曲等)的特殊規(guī)律進行深入的研究。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表明了自己的音樂美學觀點是強調音樂藝術的獨立性,否定音樂與社會政治的關系。而在《琴賦》中他通過對琴的音樂的和諧美、形式美淋漓盡致的描繪,將《聲無哀樂論》的理論進行了發(fā)揮與運用。正是這兩篇文章使他在中國的音樂美學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漢斯利克(Eduara Hanslick,1825-1904年)是奧地利音樂學家、評論家、美學家。他奠定了近代自律論音樂美學的理論基礎,其主要觀點是“音樂就是音響運動的形式”。他反對浪漫主義美學的激情論和啟蒙主義者認為語言音調決定音樂表現力的觀點,他以康德派的J.F.赫爾巴特的美學觀點為依據,堅持形式主義美學的立場,反對R.瓦格納、F.李斯特和H.沃爾夫。其觀點集中闡述于《論音樂的美》(1854)中。這兩個人雖然處于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和不同的人文科學氛圍中,但認真對比兩人的代表作和觀點,會發(fā)現他們在音樂美學上的認識有相當多的共通之處。
首先,在談到音樂的內容時,嵇康指出“夫天地合德,萬物滋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為五色,發(fā)為五音。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于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濁亂,其體自若,而無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①表明他認為音樂就像其他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一樣,是天地二氣交融自然產生的,是客觀的存在。只有善與不善之分,而這種善與不善完全在于自然音聲是否和諧,而與人的情感無關。他所指的音樂即是指由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各種聲音所組成的東西,音樂一經產生后,就像其他萬物一樣存在于天地之間,它的好與不好,即使遭遇世事巨變,也還是保持原樣而不會改變,不會因為人們的愛憎、哀樂而改變它的本質,音樂本體是自然而非社會的,是天籟而非人為的,它有自身的獨立性,既不依附于人的主觀情感,也和社會治亂之政無關。這個觀點實際上是“道”的觀點應用于音樂上的具體體現。嵇康作為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聲無哀樂論》可以理解為嵇康從音樂為切入點來闡述名教與自然的關系,認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現,兩者是本末體用的關系,這是對于秦漢以來居于統治地位的儒家認為的 “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的禮樂思想是一種反對。而漢斯立克在談到音樂的內容時也說道:“內容原來的真正意義是:一件事物所包容的、容納在自己里面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組成音樂作品,使之成為整體的樂音,即是樂曲的內容?!雹谶@個觀點事實上是針對強調情感內容的浪漫主義音樂美學中強調音樂是一種表情藝術,崇尚情感和幻想,把它們看作音樂藝術的中心內容,甚至將它們置于理性之上的觀點的反駁,也正是這篇文章造成在音樂美學領域中形成了內容美學和形式美學的明顯對立。以漢斯立克為代表的音樂美學理論被稱為自律論。比較兩人的音樂美學觀點可以看出以下的相同點:觀點提出都有明顯的辯論對象,都是在前人理論基礎上的發(fā)展和升華(嵇康是從《老子》中獲得其理論依據,而漢斯利克的是從J.F.赫爾巴特觀點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觀點的提出具有類似的時代文化背景。而且兩人的基本觀點驚人的相似,都是將音樂定義為一種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客觀事物,而否認音樂是人的主觀感受或情感。
在音樂的美上,漢斯立克認為:“什么是音樂所特有的美呢?這是一種不依附、不需要外來內容的美,它存在于樂音以及樂音的藝術組合中。優(yōu)美悅耳的音響之間的巧妙關系,它們之間的協調和對抗,追逐和遇合,飛躍和消逝,——這些東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直觀的心靈面前,并使我們感到美的愉快。”③這些運動者的樂音系列,是音樂藝術所特有的東西,也就是音樂美的來源。簡而言之:“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雹苓@是漢斯利克對浪漫主義情感美學進行批評的理論前提,針對的正是強調只有情感這種抽象的完全無對象性的內心生活才是音樂所特有的領域這一觀點。而嵇康在談到這一問題時也說道:“然聲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雹荨耙袈曈凶匀恢?,而無系于人情??酥C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聲,得于管弦也”⑥。即是說:聲音的美是“和”,一是“自然之和”,包括自然聲音的“舒疾”、“猛靜”,以及從中提取的“宮商”、“五音”,這些要素按聲音本身美的規(guī)律自然和諧組織起來(“和比”、“克諧”),就構成了音樂本體的“和”,而與人的感情并無關系。這一觀點的對立面正是《荀子·樂論》中認為音樂的本質是人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的表現的觀點;二是“精神之和”,即音樂在最終的功效指向上,達到精神平和的目的而反對儒家認為精神之和為音樂的出發(fā)點。這些論述可以看出兩人在談到音樂的美時,都認為音樂的美存在于組成音樂的樂音之中,是樂音本身所具有的,是客觀的,而不是人的主觀感受,不能說是由人的感情而產生和存在的?!墩撘魳返拿馈窂娬{美學必須摒棄從主觀感情出發(fā)的方法,而采用“接近與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探求事物不變的客觀真實”,而《聲無哀樂論》也提出“推類辨物當先求之自然之理”的思想,可以看出二者在研究音樂的美時都具有明顯的客觀唯心主義特點,都認為音樂是先于物質世界并獨立于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本體,而物質世界則不過是音樂的外化或表現,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在談到音樂與人的感情關系時,《聲無哀樂論》更是舉出了大量的例子來論證了音樂與人的感情的各自獨立性,得出“夫音聲有自然之和,而無系于人情?!薄奥曇糇援斠陨茞簽槊?,則無關于哀樂;哀樂自當以情感而后發(fā),而無系與聲音?!薄安恢^哀樂發(fā)于聲音,如愛憎之生于賢愚也”⑦等觀點,明確表示了音樂與人的感情沒有明顯必然的內在聯系所以才會“夫殊方異俗,歌哭不同,使錯而用之,或聞哭而歡,或聽歌而戚;然其哀樂之均也,今用均同之情,而發(fā)萬殊之聲,斯非音聲之無常哉?”但他同時又認為音樂可以引起人的感情變化,這個變化不是因為音樂有快樂或悲哀的情感,而是人有哀樂,人們之所以在聽了音樂之后,會有快樂或悲哀的反應,是由于種種感情本身已存在于人的內心之中,音樂只是觸動了它們而已,這是嵇康對儒家夸大音樂的教育性、社會學、政治性的反駁,事實上也是嵇康反儒趨向的表現。漢斯立克在《論音樂的美》中,也明確表示“表現特定的情感或激情完全不是音樂藝術的職能”,“音樂不能表達特定的感情”,聽樂時“是我們自己的心情把愛憎帶了進去”,“情感的明確性是與具體的想象和概念分不開的,而后者不屬于音樂造型范圍之內?!雹鄰倪@些論述中都可以看出二者即都否認聲有哀樂,但又都不否認音樂會引起人的情感的變化,只是嵇康的主旨是為了反儒,他只是將儒家認為的音樂和情感的關系證明為不成立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漢斯立克則集中于對音樂引起情感性質的區(qū)分,以及對區(qū)分的兩種情感,特別是其中藝術性審美情感的界定上,他的論述比起嵇康的論述就顯得更為科學和系統。
雖然漢斯立克與嵇康在音樂美學觀點上有根本上的相似之處,但二者畢竟相距一千六百多年,且一個植根于西方的土壤,一個出現于東方的中國,時空距離如此的遙遠,因而雖然在某些觀點上相同,但產生這些觀點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根源卻有著極大的不同。魏晉玄學是在漢代儒學衰落的基礎上,為彌補儒學之不足而產生的;是由漢代道家思想、黃老之學演變發(fā)展而來的;是漢末魏初的清談直接演化的產物,它以解決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為其哲學目的。嵇康作為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持“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觀點,認為越名教、除禮法,才能恢復人的自然情性,這種自然觀、社會觀在美學中的反映就是“達乎大道之情,動以自然,則無道以至非也。抱一而無措,則無私、無非兼有二義,乃為絕美耳”,⑨這就是超越名教,任其自然為“絕美”的美學觀。因此在談到什么是音樂的美時,嵇康就針對以前儒家那種重禮法的觀點,指出音樂的美在于樂音本身的和諧運動,折射出他對道家“大音希聲”、“天籟”音樂的傾心。嵇康正是在繼承了老莊道家中這種唯物論的基礎上,才得出了音樂的內容即是樂音的觀點。在對自己美學觀點的論述上,也有著魏晉玄學的明顯特點,以“辨名析理”為其主要的論述方式。而漢斯立克處于十九世紀中后期,這一時期,科學技術在西方蓬勃發(fā)展,崇尚科學與理性思考的唯物論思想在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漢斯立克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寫出了《論音樂的美》,強調了音樂本身的客觀性而否認了長期為人們所認同的音樂的感性特點。漢斯立克在論述音樂的內容這個問題時,是以康德派的J.F.赫爾巴特的美學觀點為依據,堅持形式主義美學的立場,以科學嚴謹的方法來論述自己的觀點的。因此二者理論的出發(fā)點和思想實質是不同的??梢?,雖然二者在許多問題的論述上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但卻是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來闡述的。
(責任編輯:古衛(wèi)紅)
作者簡介:秦 琴,(1974- ),碩士,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
① 《中國古代樂論選輯》,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1962年12月第1版,第157頁-第158頁。
③④⑧ [奧]愛德華·漢斯立克著:《論音樂的美》,楊業(yè)治
譯,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12月第2版,第109頁,第49頁。
⑤⑥⑦ 《中國古代樂論選輯》,同上,第158頁,第161
頁,第160頁。
⑨ 引自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1月第版,第492頁。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代樂論選輯》,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1962年12月第1版。
[2] [奧]愛德華·漢斯立克:《論音樂的美》,楊業(yè)治譯,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12月第2版。
[3]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4]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