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嚴重縛了學生獨立思考及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應以“不拘一格,發(fā)展個性”為宗旨,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語文教學 不拘一格 發(fā)展個性
語文學科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它對構建學生基礎素質,形成語言文字的閱讀與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判斷力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對語文教育歷來以灌輸多、啟發(fā)少、課堂鴉雀無聲、考試答案只允許一個標準這種嚴重束縛學生獨立思考及創(chuàng)造思維的陳舊的、泯滅個性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為此,在我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為真正從教與學油水分離的窘?jīng)r中解脫出來,讓學生真正具有終身受用的語文素養(yǎng),我首先在教學中坦誠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精神世界,決不居高臨下地“親切關懷”或是為達到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tài)的“教學藝術設計”,而是以教師的民主精神與教育人道主義的真情,去感召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語文面前抬起頭走路。
“不拘一格,發(fā)展個性”這八個字成為自己語文教學中的宗旨:
一、不拘一格——質疑問難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沒有質疑,就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能力只能在解疑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所以,我在教《智取生辰綱》一課時,特意把“楊志”這個人物提出來,讓學生們自己去分析。楊志,作為文中明暗兩條線中“明線”的主要人物,作為主次兩個矛盾中的次要矛盾,他與“晁蓋”等人之間的矛盾是壓迫與被壓迫之間的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為此,我讓同學們?nèi)シ治鏊伎肌皸钪尽痹谖闹惺钦嫒宋镞€是反面人物?學生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學生們在課堂上情緒激動,爭論異常激烈,見仁見智。最后,我讓學生抽時間對《水滸》進行認真課外自讀后,他們終于明白,楊志終究是封建禮教下熏陶出來的,卻又終不甘屈辱的具有反抗意識和精神的正面藝術形象。通過這種活動,使學生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黑暗腐朽有了深刻的理解認識,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發(fā)展個性,求活求寬
所謂個性主要是著眼于發(fā)現(xiàn)并發(fā)展學生在稟賦、氣質、興趣、情感、思維等方面的潛質,尊重學生的心靈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獨特性,同時鼓勵學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維的獨特性和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既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對課文的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只能有一種理解呢?學生本來是最具有青春活力的精神花朵,為什么偏要涂抹上教師的色彩呢?所以,當我在教《失街亭》一文時,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把諸葛亮用馬謖與司馬懿用張郃雙方在爭奪街亭這一戰(zhàn)役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軍事才能、人物感情進行一番品評,再把馬謖的狂妄自大、死搬教條與王平的默默無聞卻又屢建奇功讓學生自己去評判。學生們反復討論分析,終于明白“孔明”這個被人們奉為智慧化身的人物的失敗是無可厚非的,孔明畢竟是人?!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孔明鮮活的人物形象讓學生真正領悟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激發(fā)了同學們對語文的認識和熱愛,彌補和提高了學生對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認識。
柳斌同志在談到素質教育時曾說:“教育為社會發(fā)展服務主要是通過每個人的個性發(fā)展服務來實現(xiàn)的?!比绻覀兂姓J語文學科的人文性,那么我們就理應在語文素質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鮮明的個性。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和必要去秉承千篇一律的楊朔式欲揚先抑的“托物詠志”呢?
★作者簡介:黃菊芳,四川省樂山市第二中學副校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