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宏春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笨梢?,博覽群書可以開闊思路,活躍文思?!墩Z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必須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要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笨梢婇喿x在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閱讀教學不僅貫穿并主導著語文教學的全過程,而且還對培養(yǎng)學生一生的學習習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應試能力,忽略了對他們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被繁重的功課壓得喘不過氣,只把閱讀當成一種任務,致使閱讀能力偏低,從而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就應首先進行閱讀教學。筆者嘗試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傳授閱讀方法、開展閱讀活動,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敝挥挟攲W生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尤其是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小學生來說,教師更應努力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使他們愉悅地參與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需要的語文知識。那么,應怎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1.故事激趣。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他們認識世界的門戶。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可從他們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從聽故事、讀故事、講故事開始,逐漸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如在講故事時,講到關鍵處,在學生期待大結局之際停下來,設置懸念,要求他們先猜猜結局。在一一否定了他們的答案后,再向他們推薦相關的書籍,告訴他們答案就在書里,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對閱讀產(chǎn)生渴望。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jié)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并主動參與閱讀,使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發(fā)展。
2.營造環(huán)境。眾所周知,良好的環(huán)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為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良好的硬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其中,硬環(huán)境就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外在閱讀條件,如提供圖書閱覽室,內(nèi)藏足夠的圖書,配置較大容納量的書桌,教室四壁張貼有關讀書的標語,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軟環(huán)境則是指教師在與學生的閱讀交流中建立的一種美好的情感氛圍,如對學生閱讀成果的贊同和肯定等。這樣,就能使他們在閱讀中產(chǎn)生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擴充自己的閱讀量。
3.課文引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名作家及其代表作,以及他們的奇聞逸事等,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教《三顧茅廬》一課時,向?qū)W生介紹三國的形成、對峙、衰敗過程,介紹曹操、諸葛亮、周瑜等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同時,告訴他們在《三國演義》里對這些歷史事件有更詳細地描述,從而引導他們的閱讀。
此外,還要讓學生輕松地參與閱讀活動,盡情享受閱讀的美,而不能把閱讀當成一項任務。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適當降低他們的閱讀要求,減少他們的畏難情緒。充分利用他們記憶力強的優(yōu)點,使他們記憶大量的文章,并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理解、消化,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二、傳授閱讀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緊緊抓住課文,精講多讀,教會學生獨立閱讀的方法,提高他們獨立閱讀的自覺性。隨著閱讀教材的進度,還應堅持一篇帶多篇,課內(nèi)得法,課外受益;課內(nèi)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把課外閱讀內(nèi)容作為課內(nèi)知識的擴充。這樣,就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獨立閱讀的方法,再在課外閱讀中豐富語文材料,擴大知識面。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教師講;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笨梢?,語文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還要使他們“會學知識”。只有當學生會學了,他們才能主動地獲取知識,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以“精讀課文”為例,首先,指導學生把從課堂中學到的理解詞句、概括內(nèi)容、歸納中心的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他們自主運用知識獨立思考和理解、歸納、概括的能力。
1.按順序看懂文章。每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事情的起因、結果及其大意。這樣,才會對文章內(nèi)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圖文并重。在課堂教學中,應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審清題目,再讓他們根據(jù)題目說出在學習本課前想知道什么。由于小學生的課外讀物大都是圖文結合,而圖畫能幫助兒童理解文字意思,因此,可以引導學生先看圖,然后再讀文。如指導他們看封面和書名時,先讓他們猜猜該書的主要內(nèi)容等,能培養(yǎng)他們的聯(lián)想能力,逐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使學生了解不動筆墨就不讀書的道理。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如用“。。。。。。”、“?”等符號分別表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等。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梢云吩u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等,也可以談談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等,還可以對文章進行點評。
(3)寫讀書筆記。一是眉批筆記。這可以在閱讀時隨手進行,把讀書時產(chǎn)生的心得、評語、疑問等隨時寫在書頁的空白處。二是摘錄筆記,把讀書時發(fā)現(xiàn)的好詞語、句子、片斷等摘錄下來。三是提綱筆記,將較長、較深的內(nèi)容以提綱的形式摘錄下來。四是寫心得體會,即讀后感,把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短小文章,并保存下來。
三、開展閱讀活動
實踐證明,小學生都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多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課外閱讀的熱情。
1.誦讀詩文。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輪流上臺念一段自己摘抄的優(yōu)美語段或古詩,這樣不僅能增加他們語匯的積累,還能促使他們在課外自覺、認真地閱讀。
2.舉辦朗讀、講故事比賽。這樣,就能在班里掀起讀書的熱潮,并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他們大量閱讀。
3.開展“向你介紹一本好書或一篇美文”的讀書活動。學生自己篩選后,再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或一篇美文。他們?yōu)榱吮憩F(xiàn)自己,必定會行動起來,然后對所讀的文章進行篩選。這樣定期舉行討論,大家各抒己見、積極評價,彼此啟發(fā),共同進步,既達到了訓練閱讀的目的,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4.開展詩歌鑒賞會。在鑒賞詩歌的過程中,除了應注重對字詞的解釋和詩句的翻譯外,還應重點引導學生分析、體味詩人創(chuàng)設的藝術境界。通過帶領他們進入詩歌境界,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5.交流讀書筆記。在閱讀中,應鼓勵學生多動筆墨,不僅要多做圈注、批點,還要整理、歸納、摘抄、寫心得等。同時,可定期展覽學生的閱讀成果,并選出優(yōu)秀筆記予以獎勵,以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俺两庥簦⒕兹A”,培養(yǎng)閱讀感悟能力重在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的能力,這不僅是語文教育的目的,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最終歸宿。
總之,閱讀是人類一個不可或缺的生活領域,是人類發(fā)展的一種重要精神資源。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更應注意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給他們更多鼓勵,并注意方法的指導,使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各個方面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