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晴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會采用“百花齊放”型各自備課、“能者多勞”型組長備課或“步調一致”型集體備課三種傳統(tǒng)模式。各自備課的備課質量取決于教師個人業(yè)務水平、責任心、信息處理能力和教材駕馭能力等綜合因素。這也可能導致部分學科教師從網上下載教案來替代備課,變成一種投機取巧、玩忽職守的備課行為。組長備課是“一腦替代眾智”的備課方式,有可能忽視甚至無視備課組其他成員的應有作用,使得備課組形同虛設。其后果是組長放棄了備課組的業(yè)務建設,不利于學科備課質量和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不利于備課組成員(包括備課組長本人)的發(fā)展和提高。當然,也就使備課組失去了培養(yǎng)教師教學能力的功能。“步調一致”的集體備課雖然相對第一種方式而言,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因為在思路、進度、內容、方式、步驟等方面要統(tǒng)一,不免限制了各備課教師的思維靈活性,不利于發(fā)揮各執(zhí)教教師的自身優(yōu)勢,結果成為表面上“集體式”,形式上“分頭式”,而實質上是名實相悖、不倫不類的備課方式。
經過上面一番比較,三種備課方式都顯示出自身的不足之處。下面,我想就如何利用網絡技術克服集體備課的不利因素來談一下看法。
集體備課的三個有效性原則
要保證集體備課健康運行,首先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群體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備課組長要做好宏觀調控工作,從明確備課目標、分配工作任務、指導研究過程和總結具體效果上做細致入微的工作;主持人要立足整體,廣泛征求意見;備課教師要人人熟悉資料,人人提出見解。
其次,加強集體備課內容的預設原則。要求每個成員對大綱規(guī)定的知識范圍、重點難點、知能層次等做到心中有數;對教材本身的體系結構、目的任務做到爛熟于心;對學生實際層次、生理心理、智力非智力因素做到了如指掌;努力探討怎樣把來源于課本內外的知識經過整理和升華,再落實到每個學生的認知過程中。因此,集體備課的預設內容是對明確要求的分析理解、對有效信息的選擇加工和對實施方法的探討設計,切忌盲目、空泛、偏頗。
與傳統(tǒng)備課方式相比,集體備課不僅僅是實施方式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更重要的是內容的深化和拓展,所以要避免名實不符的形式主義現象,重點處理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根據大綱、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明確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二是根據教學條件和師生實際,明確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三是根據教育理論衡量教師為什么這樣教、學生為什么這樣學。這三個方面探討得越透徹、越具體,便越易于操作,課堂實用性就越強,效果也越明顯。
再次,加強集體備課的目標性原則。集體備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優(yōu)化備課進而優(yōu)化教學,從而大幅度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既然構成和決定集體備課質量的因素是教師,我們就要把集體備課的目標首先定位在提高教師群體素質,培養(yǎng)敬業(yè)型、科研型、專家型、創(chuàng)造型的教師隊伍上。在課前匯眾智于一爐,全力將備課組成員的教學水平逐步推向一致的最高點,實現群體師能達標。
網絡環(huán)境下集體備課的三種有效手段
當全面了解集體備課有效性的三個原則后,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手段來支持集體備課。
以信息技術學科為例,我們采取的方法有三種。方法一,多校協(xié)作,網絡資源共享。在學校外網開設一個FTP的文件上傳空間,采用賬戶名與密碼登錄方式,各合作校將本校備課資源上傳至該空間。正是有了網絡資源共享,每個信息技術教師都可以隨時上網查閱和增添內容,既省時省力,又能讓每個擁有好資源的教師加入備課中來。在這個空間里,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都能提高自己備課的實效。
方法二,利用Web網站提供學習拓展平臺。Web網站既是為學生拓展學習提供平臺,同時也為教師上課提供平臺。這個網絡平臺可以在外網訪問,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用來直接上課,其他城市的信息技術教師在對外開課時也可以用這個網站。此外,網站將以往集體備課的精華都匯聚在網頁上。
方法三,設計課堂練習電子學案紙。信息技術課與其他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實踐內容多,上課地點通常在機房,用廣播系統(tǒng)較多,板書較少。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是上課聽完教師傳授的知識、練完習題就結束。學生對于理論性的知識往往都是一聽而過,練習也多為模仿練習,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要求:“充分考慮高中學生起點水平及個性方面的差異,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選擇和自我設計;提倡通過課程內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關注不同地區(qū)發(fā)展的不均衡性,在達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鼓勵因地制宜、特色發(fā)展。”
針對上述要求,我們設計了學生課堂練習學案紙。雖然名為學案紙,但實際上是電子文檔,學生在機房局域網上可以直接下載到本地機上。學案紙主要包括知識點鏈接、相關練習和拓展練習等。知識點鏈接主要是將課本知識與課程標準相結合,概述本課或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點。相關練習部分主要是針對本課或本章節(jié)的具體操作要求,是每位學生都必須完成的。通常要求獨立完成并上傳至FTP,作為學生個人成長檔案袋的一部分記錄于過程性評價中。拓展練習部分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做彈性要求,旨在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鑒于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的差異,我們在設計學案紙時完全參照課程標準安排相關知識點鏈接,各個學校或各任課教師可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調整相關練習的遞進層次。
集體備課的真正意義是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力量,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其教學思路,讓教師在相互的交流與碰撞中達成共識,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集體備課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由于價值取向出現了偏差。我們很多時候是將注意力放在“通過集體備課我們能夠最終獲得什么教案”,而不是關注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集體備課不是給教師呈現所謂現成的“精品”教案,而應該營造更多的活動空間,應該通過多樣化、個性化的集體備課活動,啟迪每位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靈性和教育智慧,使每位教師自主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自由發(fā)展、內涵發(fā)展,最終均衡發(fā)展。我們反對形式化、模式化的集體備課,倡導個性化、特色化的教研活動,使集體備課真正成為實施新課改的重要平臺,成為開展校本培訓的有效載體,成為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主要機制。只有這種意義上的集體備課,才會真正貼近課改實際,才會充滿旺盛的教研生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過程”勝于“結果”。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