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學 黎 雯
摘要:口語交際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并沒有明顯的提高。調查發(fā)現(xiàn),制約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口語交際訓練缺乏計劃性,訓練量少;與語文教學脫節(jié),訓練效果得不到鞏固;訓練流于形式,沒有落到實處;內容遠離學生生活,缺乏真實性和實用性;沒有互動和合作,缺乏交互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性發(fā)揮不好,教學質量低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一是融口語交際訓練于語文整體教學之中,增強訓練的實效性;二是觀察、思維和語言訓練有機結合,著眼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三是口語交際訓練要注重形式、內容的多樣與創(chuàng)新,講究訓練的趣味性、靈感性;四是注重群體參與互動,發(fā)展個性特長;五是讓學生走進社會,拓寬口語交際的生活源。
關鍵詞:學生口語交際;制約因素;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843(2009)02-0097-02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部2001年6月發(fā)布的《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彪S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之間的交際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生活化,而口語交流作為社會交際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視,成為現(xiàn)代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能力??谡Z交際課是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聽話、說話訓練基礎上的一種新課型,是根據(jù)社會對人的口語交際能力的高要求而設置的,面對社會高要求,新課標對小學口語交際課提出了明確的訓練要求。
從2001年新一輪課程改革啟動實施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八年了,廣大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口語交際教學的實際情形來看,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并沒有明顯的提高。為了弄清制約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的不利因素,有針對性地探索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的訓練方法,形成有效的口語交際教學模式,本課題組先后深入到遵義市城鄉(xiāng)部分小學調研,聽評口語交際課,翻閱部分教師語文課教案,與遵義市文化小學等四所小學的語文教師座談,并對遵義市文化小學實驗班的72名學生、72位家長以及該校30位語文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得出了一些結論。
二、制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因素
(一)口語交際訓練缺乏計劃性,訓練量少
語文課程標準把口語交際訓練劃分為四個階段,現(xiàn)行的實驗教材在每個階段、每個年級、每個學期、每個單元都安排了相應的口語交際訓練內容和要求,構成了口語交際訓練的系統(tǒng)。按照教材編排順序有計劃地按“序”進行教學,完全能夠達到課程標準要求。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在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單元訓練目標和編寫課時計劃時,對口語交際訓練考慮較少,重心仍在識字寫字、閱讀和作文教學幾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按照教材提供的口語交際題目進行簡單的訓練,缺少訓練所需要的具體內容,目標不明確,訓練量少,且前后訓練之間聯(lián)系不緊密,缺乏系統(tǒng)性,甚至草率敷衍,把口語交際內容作為一種點綴。
(二)口語交際訓練與語文教學脫節(jié),訓練效果得不到鞏固
多數(shù)教師對口語交際訓練的必要性、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深入細致地去研究該如何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有些教師把目光只投注在教材提供的幾個訓練內容上,僅在每周開設的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上按照教材提供的話題進行簡單的訓練,往往是出一個訓練題目或提供一些簡單的材料讓學生說說而已,沒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扎實的訓練。在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教學時則很少涉及口語交際訓練,與語文教學相關內容脫節(jié),口語交際訓練似乎成了語文教學之外的單獨的一項內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語文教學的其余環(huán)節(jié)中得不到鞏固發(fā)展和提高。
(三)口語交際訓練流于形式。沒有落到實處
口語交際訓練作為在社會需求之下所產生的新課題,其主要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的能力、習慣、態(tài)度等。而口語交際教學中的訓練大多還流于形式,沒有落到實處。首先表現(xiàn)在訓練的片面性上,有些教師訓練時仍把口語交際在形式上等同于說話,完全沒有交際的意識,因而口語交際特有的應變性、靈活性、雙向互動性在訓練中不能體現(xiàn)出來,學生交際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其次,訓練沒有照應到全體學生,口語交際常常是一些尖子學生表演。大多數(shù)學生被“剝奪”了參與訓練的機會,只是當陪客和聽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傳統(tǒng)教學長期偏重書面語言培養(yǎng),忽視口頭語言訓練,有很多學生說話不規(guī)范,或根本就不會說話;二是某些學生不愿說,或想說而不敢說;三是教師的調控技巧不夠,每次發(fā)言都是那么幾個學生,影響了其他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缺乏全體學生的參與,口語交際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追求。
(四)口語交際內容遠離學生生活,缺乏真實性和實用性
教師對口語交際內容的選擇偏離學生生活,只注重教材安排的內容,忽視了學生生活實際,缺乏真實性和實用性。許多教師喜歡以動物為支撐點展開口語交際訓練,可是,學生對有些動物并不熟悉,特別是某些珍稀動物,學生根本連見也沒見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總是不盡如人意,不是無話可說,就是把口語交際變成普通的看圖說話,喪失了口語交際的生機和靈氣。還有的教師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誘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欲望,但事先沒有引導學生獲得真實的生活體驗,話題遠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的語言缺乏真誠,顯得空洞、虛假。沒有真實的說話情境,就不能誘發(fā)學生的說話欲望,沒有說話意愿,口語交際就失去了基礎。
(五)口語交際訓練沒有互動和合作,缺乏交互性
當前的口語交際課普遍具有很濃的說話課的色彩。其操作程序基本分為如下三個階段:一是圖片或課件導入,形象感知;二是回憶圖像,口語表達;三是創(chuàng)編故事。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說話訓練都以個體、單向交流為主,即便有一些表面看似雙向的交流,如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等,由于沒有建立在傾聽、觀察、思考、合作的基礎上,學生的語言互不相干,沒有內在的聯(lián)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言語交互。沒有互動和合作,喪失了口語交際的本質屬性。
(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性發(fā)揮不好,教學效率低
隨著民主、平等的教學理念不斷形成,課堂中的師生關系發(fā)生了一定的轉變。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口語交際的參與者也有所體現(xiàn)。可教師只注重言語交際的參與,而忽視了其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領、調控等主導作用,口語交際課堂缺乏縱深延伸,散亂現(xiàn)象嚴重,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既不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口語交際能力的高要求,也不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個性發(fā)展需要。
違背了“學習和使用統(tǒng)一”的原則。因此,有必要對小學的口語交際訓練進行改造,改變目前的現(xiàn)狀。
三、對策與建議
(一)挖掘教材,融口語交際訓練于語文整體教學之中
語文教學中,僅憑借簡單的幾節(jié)口語交際課的訓練,遠遠不足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谡Z交際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所以,在學期之初要制定詳盡的訓練計劃,設計完整的訓練方案,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教師需明了教材的編排意圖,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要有意識地抓住教材中的訓練點,活用教材,挖掘口語交際的潛在源。正確處理口語交際訓練與語文教學的關系,充分利用課文中的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教材,在識字寫字、閱讀、寫作教學等環(huán)節(jié)滲透口語交際訓練。
(二)觀察、思維和語言訓練有機結合。著眼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口語交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反映,是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體。因此,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把語言表達和觀察、思維結合起來,指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認真觀察,多思多想,積累口語交際的素材,口語交際訓練時才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例如人教版小語第九冊《小制作》的口語交際訓練,要求制作者與別人交流自己的制作經(jīng)驗。其余學生提出意見。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構思、設計、并動手制作,對所制作的物品,進行細致的觀察、分析、加工、改進,體味制作的過程,想想如何把小制作的外形特點、制作過程、經(jīng)驗體會、遇到的困難等,清楚明白的告訴同學,怎樣征求同學的不同意見。把觀察、思維、操作與語言表達交際結為一體,進行綜合訓練。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
(三)注重形式、內容的多樣、創(chuàng)新,講究訓練的趣味性、靈感性
小學生好動,對未知事物抱有濃厚興趣,喜歡探究,并樂于與人交流。教師設計訓練形式、選擇訓練內容時,就得從學生心理出發(fā),注重訓練形式、內容的多樣性、創(chuàng)造性。課堂教學中??砂才艑W習經(jīng)驗交流、口述見聞、接待客人、求助于人、勸說、辯論、交易商談等,也可以借助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參與訓練。同時,多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安排口語交際的內容。課內課外,都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傾訴欲,增強交際的靈感,保證學生擁有飽滿的參與熱情,產生交際的動力,全心投入訓練。除了有組織、有計劃地拓寬口語交際話題外,還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進行即興的口語交際訓練,比如偶然的遭遇,激動人心的場面,令人驚嘆的事件,凡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都會讓學生產生傾訴欲望和溝通沖動,教師要抓住時機,組織學生進行及時的訓練。
(四)注重群體參與互動,發(fā)展個性特長
口語交際訓練要讓學生人人參與、相互啟發(fā)、合作互助,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增強自信心。在交互的過程中學會溝通,口語交際課與其說是語言與語言的交流,倒不如說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交換思想、看法、意見時進行的心靈的對話。對話過程構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交際關系,形成雙向或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由單向個體轉化為不同的雙向組合,并在雙向互動中進行動態(tài)的口語交際訓練??谡Z交際教學的互動方式很多,其中較為基本的有:(1)生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換思想的過程。(2)師生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決不是教師問學生答的問答式互動,教師應該與學生融為一體,開展平等交流,使學生成為活動的真正主人。教師應是交際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參與者。(3)群體互動。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學習或者全班式的集體討論,甚至包括走出課堂與社會交流,學生的參與而更廣,接觸的人更多,探究問題更深入,效果會更明顯。(4)人景互動。就是學生和環(huán)境、情境、事件等之間的互動。生生、師生、群體互動,拓寬了學生的交際對象,使學生學會與不同對象的溝通,提高交際質量。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口語交際的需求,開發(fā)他們的潛能,發(fā)展他們的個性。
(五)讓學生走進社會,拓寬口語交際的生活源
口語交際訓練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的實踐能力,重在學生對口語交際的把握能力,這種能力離不開語言交際實踐活動。要有意識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社會,與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接觸、交流,豐富學生的交際語言,讓學生在社會、學校、家庭的生活實踐中進行交際,切實提高交際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的構成是多方面的,口語交際的訓練更應是多維度的。口語交際的聽說過程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個綜合的思維過程。只有多維度、立體化地進行訓練??谡Z交際才能做到“言之規(guī)范、言之得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學生口語交際才能得到發(fā)展,語文綜合素養(yǎng)才能提高。
責任編輯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