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其云
絢麗的星空魅力無窮,浩瀚的宇宙深邃莫測,多元的觀測充滿誘惑,無盡的探索令人神往。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傳說中的嫦娥奔月的飛天夢想已成為現(xiàn)實;“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巡天觀測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如此多姿多彩的宇宙圖景……
正在接受完整現(xiàn)代教育的中小學生,需要感受時代跳動的脈搏,走進天文科學的殿堂,了解天文常識,進行天象觀測,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一、天文科普活動在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利于開闊視野,學以致用
天文學科本身不僅具有內在的嚴密性,而且與其他學科之間還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天文科普活動涉及的學科非常廣,包括物理學(光學、力學、分子物理學、熱核反應等)、化學(元素的質的變化等)、自然地理、數(shù)學(對數(shù)計算等)、語文(有關描寫月相變化的古詩詞欣賞等)、外語(瀏覽網(wǎng)站、國外巡天成果翻譯)、電腦等??梢哉f,學生在開展天文科普活動的同時,也是對文化課學習的一次補充和考驗。中小學生有時在課堂上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時,一經(jīng)動手實踐,往往會恍然大悟。學生把課堂學得的理論應用在實踐上,感受到科學探索的無比樂趣。這種開放式的教育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啟迪學生的潛在思維,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二)活動形式多樣化,便于提高綜合素質
在天文科普活動中,指導教師既給學生講解最基本的天文基礎知識、望遠鏡的原理與使用,又有實際的觀測指導;既有學生獨立操作完成的活動,也有集體分工合作的活動;科普活動的區(qū)域不是停留在學校天文臺上,而是拓展到同一學區(qū)、社區(qū)、城區(qū),甚至是全國性的一些諸如天文奧林匹克競賽等大型活動。在天象觀測時,學生自由討論,互相學習,默契配合,這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合作精神,使他們懂得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只有互助互學才能雙贏,并把這種合作精神輻射到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去,開出更絢麗的智慧之花,結出更豐碩的研究之果。
(三)活動多層面,易于選擇和實施
中小學開展天文科普活動,應考慮到它的實際情況,從學校已有的資源出發(fā),多層次開展各類活動。我校天文臺自建臺以來,每年都添置設備(包括天文書籍、光盤、望遠鏡),定期對學校所屬的東勝學區(qū)的同學開放,以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指導教師結合日全食、月偏食、流星雨等各種層出不窮的天象奇觀,不定期地向全校師生作科普講座,進行簡單的天象觀測;帶領學校天文社成員上太白山雷達部隊觀看流星雨,去東錢湖夜觀星空。這些都給學生天文科普知識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二、開展中小學天文科普活動的途徑
(一)建立科普基地,設置輔導機構
學??梢岳眯麄靼鍒?、墻報展覽、專題講座、知識競賽、天文社團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天文科普宣傳,積極營造校園天文科普氛圍,安排指導教師,聘請專業(yè)人員作為技術顧問,使天文科普活動有的放矢地開展。
(二)組建“金字塔”型學習群體
開展天文科普活動的目的,一是普及,二是提高。普及階段既要數(shù)量,又要質量。在一定數(shù)量和質量的基礎上,才會有好苗子的出現(xiàn),所以要組建“金字塔”型的學習群體?!敖鹱炙毙蛯W習群體的底座是對天文感興趣的學生,對他們,可講解最基本的天文知識,指導他們學習用肉眼觀測天象的方法,比如觀測太陽的周年運動、月相變化、認識北斗七星以及黃道星座等;中間層是對天文特別感興趣并能堅持觀測的學生,對他們,可講解天文理論知識,讓他們學會認識四季的星座、用望遠鏡認識和尋找天體、觀測八顆行星運行及位置變化;頂層則是天文活動的骨干成員,對他們,則應要求堅持理論學習,觀測天象,如觀測日全食、記錄分析流星雨的情況和太陽黑子活動情況、參加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等。這種“金字塔”型的學習群體,保證了新鮮的血液,有利于學校天文科普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尋求多樣的活動方式
天文知識講座有難有易,對于小學生,我們選擇最簡單的目測項目,比如在某小區(qū)內,利用一個月時間,每天定點、定時觀測月相變化,并將觀測到的月相情況做好記錄。對于中學生,我們則要求理論知識與實踐觀測相結合。比如,七年級科學講到“月相的演變要依次經(jīng)歷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等一系列變化”時,學生總感到課堂教學中獲取的知識太抽象,不易理解。這時,如果要求學生進行實地月相跟蹤觀測,并及時填注不同日期、不同時間段的月相名稱,畫出月相簡圖,最后總結出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就會牢固地掌握月相的演變規(guī)律。而學生在懂得了月相的演變規(guī)律后,就會想了解月相可見的時間及其亮面的朝向,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總結出10個字的規(guī)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這樣既接觸了自然,又開闊了眼界;既豐富了知識面,又加深了書本知識與實際的聯(lián)系,使原本抽象難懂的問題,變得形象易懂。
三、對中小學天文科普教學活動目標和效能的認識
(一)為全方位多層面的培養(yǎng)目標提供了可能
對中小學生進行天文科普教學活動,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學以致用;可以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fā)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增強實踐能力;可以塑造學生敢于戰(zhàn)勝困難和失敗、敢于探索、敢于發(fā)現(xiàn)、敢于超越的良好意志品質;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與工作態(tài)度,自身的社會活動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得到加強。
(二)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統(tǒng)一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師更新觀念,以學生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促進學生和諧健康發(fā)展。在天文科普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采用多種手段獲取知識。通過閱讀相關天文書籍、雜志,聽指導教師知識輔導、專家講座,與兄弟學校天文社成員交流學習,外出實地天象觀測等,都可以學到實實在在的知識。尤其是天象觀測,更能鍛煉一個學生的動手能力,體現(xiàn)他的綜合素質;而在觀測時,學生自由討論,互相學習,默契配合,有利于培養(yǎng)自主合作精神。
四、對中小學開展天文科普活動的反思和建議
(一)天文科普活動在中小學只能作為學生興趣愛好而進行拓展,對于一些較深的天文知識,中學教師也感到困難,難以輔導
針對教師在天文學方面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缺乏,我們要加強與校外科技基地的聯(lián)系,比如市青少年宮、北京天文館等教育基地,有效挖掘課程資源,加深對天文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天文活動的興趣。
(二)充分利用學校教學資源
學校要以天文社團為平臺,加強天文科普活動與新課程的緊密聯(lián)系,使正常的教學活動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全面、動態(tài)地反映學生實際的學習、發(fā)展情況。
(三)天文科普指導教師需在發(fā)揮好自己主導作用的同時,更要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天文知識和組織天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天文知識、觀測技能、制作能力有較扎實的進展,更要重視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意識的確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用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去觀測、解釋、探索、發(fā)現(xiàn)各種天象的意識與習慣。特別是要發(fā)揮一些天文素質較好、社會活動能力較強的骨干學生的作用,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活動。
(四)吸收社團成員時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
天文社團建設過程中,社團成員的吸收不能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是否有資格參與的第一條件,而要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社團要始終督促并鼓勵學生在學校各課程的學習中有較多的投入并爭取冒尖,特別是幫助一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學習成績,以求得兩者同步協(xié)調發(fā)展。
(五)要給指導教師一定的空間和時間
天文科普活動的開展要取得領導的支持,并給指導教師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激發(fā)其積極性,培養(yǎng)其責任心。這是開展天文科普活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