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華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的主題,學科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教師的重要任務。要實現素質教育,必須在學科教學中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結合英語教學實踐,本人淺談一些具體的做法和體會。
一、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感情,創(chuàng)造愉快的課堂氣氛
心理學的研究和實踐證明: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就會對學生的一舉一動都看著順眼,就可能不知不覺地給予肯定、贊揚和鼓勵。學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勵后,會激起對教師更真誠的依賴和尊敬,產生上進的信心與決心。中學生心理和生理正在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自尊心特別強,對外界的反應十分敏感,其行為往往受到他人期待的影響;又由于英語課是一門實踐課,師生的接觸頻繁,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眼里總是帶有褒貶獎懲的因素。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處處尊重學生,及時發(fā)現他們的積極因素,并加以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尊敬,從而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上課時應態(tài)度和藹、自然可親、富有感情色彩,就像是和學生談心一樣,以此創(chuàng)造出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同時還要不斷鼓舞學生的學習情緒,對成績好的學生進行鼓勵要留有余地,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要盡可能地給他們提供回答力所能及的問題的機會,以此來保持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二、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一方面,英語分層教學必須因材施教。由于英語學科的特點,同班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班級分層教學在英語教學方面顯示出極大的優(yōu)越性,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自愿學習英語,提高整體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英語的現有水平、潛在能力、發(fā)展速度、興趣傾向等各方面的差異。傳統(tǒng)的班級教學已難于顧全以上的各個方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分別設計教學方案,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才能使各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求知的滿足與成功的喜悅,樹立信心,獲得其自身的最優(yōu)發(fā)展。
另一方面,分層教學要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之間的關系進行。學生心理個別差異的一個方面是能力的差異,人們在知覺、記憶、言語和思維等方面都表現有這種差異。由此可見,用同一種學習方法指導不同的學生,是很難大面積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尤其在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中,分層教學最理想的當然是按學生的英語實際程度分班上課。但是,由于課程表不易安排及對正常學校教學秩序的考慮,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我采用的變通方法是將一班學生按英語成績分為快組與慢組,進行復式教學,不搞自始至終地分組,而是有合有分。例如新單詞的正音和領讀、一些基礎語法的集中講解或小結等可以全班合起來上,而預習課、課文復述及語音點的講解、鞏固知識、技能技巧的訓練、布置作業(yè)、作業(yè)講解、測驗、考試等則可以進行分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分組學習能使更多的學生有成功感,形成良好、積極的心態(tài),在不同的程度上獲得更大的學習量和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三、直觀教學
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新教材教學質量的一個有力手段是直觀教學,它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實物、圖片、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都直觀形象地賦予了認識和記憶的良好條件。直觀性包括形和聲兩個方面,除了應用有效的電化教學外,在我們日常課堂教學中也可以通過簡筆畫、形體動作、擬聲等隨手拈來的教具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幫助學生直接理解教學的內容,強化記憶。例如,學生在學習如何購物、打電話、問路等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可安排三、四位同學上講臺示范表演,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表演得有模有樣、有聲有色,一下子把全班同學的注意力都緊緊地吸引過去了,學生一個個目不轉睛地看著、聽著,人人躍躍欲試,學習情緒十分高漲。表演結束后,學生對本課的內容都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我們還可以根據中學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的特點,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在興趣盎然的心理氛圍里同教師一起進入新知識的探索學習中。
四、優(yōu)化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會話環(huán)境
要使英語學習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語言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學英語、用英語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包括“硬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所謂“硬環(huán)境”,就是在室內設置英語墻報、英文標語、英語畫刊等,在室外,開辦“英語角”,強化對各種物品的英語名稱的識記,以此體現和強化一種外語氛圍;所謂“軟環(huán)境”,就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課內外應該經常用英語進行會話,課堂上運用掛圖、投影片等創(chuàng)設情景,用英語看圖說話,用英語扮演角色,用英語搞搶答賽,用英語進行思維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設會話環(huán)境,使學生學習英語有一種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興趣和動力。
五、鼓勵學生獨立探索與共同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有關學習主題的仿真語境,引導學生學會用眼觀看、用耳傾聽,獨立探索語境中所傳達的語言信息。如從上下文語境中猜測生詞的詞義,理解其用法,模仿其正確發(fā)音,領會英語文化習俗,學會英語習慣表達等。教師在評價學生獨立探索的成果時,要予以中肯的分析和充分的肯定,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在掌握了語言的結構和意義后,應強化練習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即通過小組或伙伴關系等多種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和深化對學習主題意義的建構。實行合作式演練,學習群體的思維與智慧可以被整個群體所共享,既擴張了學習的信息量,又大大強化了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技能,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的品質,學會與他人平等協(xié)作、相互幫助。
中學英語教學質量是基于每節(jié)課教學質量的基礎之上的,課堂教學是學習上攀登英語高峰的臺階,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問題,而這又決定于課堂教學方法。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