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伊薩克·巴別爾:閃電風格與史詩片段

2009-07-14 09:54邱華棟
山西文學 2009年6期
關鍵詞:巴別高爾基小說

邱華棟

在時代的風暴眼中

最近幾年,由于當文學刊物的編輯,編看了大量當代寫手的小說,我發(fā)現(xiàn),寫手們的一個通病就是把小說寫得特別滿,一個短篇小說里,硬要塞進去很多東西,盡可能的多,而不會做一點減法。我一般給他們開的藥方就是,趕緊去讀海明威、雷蒙德·卡佛和巴別爾的短篇小說,最好讀兩遍,因為在20世紀里,僅就短篇小說而言,這三個作家是減法做得最好的,因此成就了他們個人鮮明的寫作風格。

伊薩克·巴別爾(1894-1940),一個在世界上只活了40多歲的作家,在半個世紀之后,顯示出他更加重要的意義。我在斯德哥爾摩的一家書店里第一次看到他的厚達1000多頁的英文版全集的時候,就這么吃驚地想。可以說,伊薩克·巴別爾僅憑他留下的薄薄的短篇小說集《騎兵軍》,就建立了彪炳20世紀小說史的名聲,是因為,這部小說集太有特點了?!厄T兵軍》中的30多篇具有文學速寫和素描特征的小說,描繪了那段在革命和內戰(zhàn)時期的血腥與激情迸射的蘇聯(lián)歷史。我想,如果這部小說沒有和蘇俄激烈動蕩的20世紀初期的大歷史相聯(lián)系,如果沒有伊薩克·巴別爾那閃電般描繪人物的對話和動作的語言,沒有小說敘述片段中使用省略和空白所造就的迅捷的語調風格,那么,《騎兵軍》一定不會具有現(xiàn)在的影響。是上述兩個因素,從小說的內部和外部,共同構造和生成了這部小說的巨大價值。蘇聯(lián)作為一個政權和國家,在20世紀里的誕生、發(fā)展和解體,是人類社會為了尋求理想生活而進行的偉大但最終帶有悲劇色彩的社會實驗。她的存在和消亡,注定成為了被歷史學家和文學家不斷書寫的特殊歲月,而描繪了這場人類重要社會制度實驗的文學上的開端之作,就是伊薩克·巴別爾的《騎兵軍》。

伊薩克·巴別爾,1894年出生在敖德薩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少年時代在父親的嚴厲督促下,伊薩克·巴別爾就深入學習了猶太文化經(jīng)典《塔木德》和《圣經(jīng)》。后來,善于經(jīng)商的父親希望他繼承自己的衣缽,叫他進人敖德薩商業(yè)學校,去學習商業(yè)和經(jīng)濟學課程。在學校里,伊薩克·巴別爾碰到了自己的文學啟蒙老師瓦東。瓦東是他的法語老師,具有很高的文學素質,熟悉很多法國的古典作家,在給伊薩克-巴別爾等學生們上語言文學課的時候,總是以沉醉和熱情洋溢的方式講述法國作家的作品,這極大地感染了一些學生,并使伊薩克·巴別爾在內心里萌發(fā)了對文學的強烈興趣。在瓦東老師的直接影響下,伊薩克·巴別爾熟悉了很多法國的經(jīng)典作家作品,在15歲的時候,他就開始直接用法語學寫小說。這段經(jīng)歷對他日后寫出了杰作《騎兵軍》等作品,有著重要的影響。從那所商業(yè)學校畢業(yè)之后,正是沙皇俄國進入到尾聲,俄國正要發(fā)生激烈社會變革的前夜,山雨欲來風滿樓,社會氣氛中醞釀著不安的因子,大家都覺得時代要變化了。伊薩克·巴別爾因為不滿父親對他的強行塑造,感到家庭氣氛越來越憋悶,他對自己所學習的經(jīng)濟學專業(yè)尤其不感興趣,也沒有打算像父親那樣去從事商業(yè)經(jīng)營。在和父親發(fā)生了沖突之后,他就毅然地離開了敖德薩,打算自己去闖蕩世界了。

我們很難想象在那樣一個時代,一個剛剛從商業(yè)學校中出來的青年,能夠離開父母和家庭,獨自奔走在尋求自己渺茫未來的大路上。可是,伊薩克·巴別爾就是這么做的。他一路向東,先來到了基輔,沒有找到飯碗,呆不下去,1915年,21歲的伊薩克·巴別爾又來到了俄羅斯的大都會彼得堡。在彼得堡,一開始,背井離鄉(xiāng)的伊薩克·巴別爾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由于沒有居住權,他可以說純粹是一個流浪漢。但他并不灰心喪氣,平時棲身于一個小酒館里,懷揣著文學理想,開始勤奮地甚至是發(fā)瘋般地寫作,向彼得堡的一些雜志投寄自己的作品,或者上門投稿。但是,伊薩克·巴別爾屢屢遭受挫折:幾乎所有的編輯都勸他改行,認為他根本就不適合搞文學,他們勸他去開一個小鋪子,做點買賣,先養(yǎng)活自己再說。伊薩克·巴別爾的處境越來越糟糕了。

就是在這個時候,伊薩克·巴別爾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大作家高爾基。高爾基偶然看到了他的作品,認為他是一個可造就的天才作家。1916年底,伊薩克·巴別爾最早的一批短篇小說在高爾基主編的雜志《年鑒》上發(fā)表了,這使他受到了很大的鼓勵。因此,他一生都感謝高爾基,尊重高爾基對他的教誨。是高爾基發(fā)現(xiàn)了他的文學天賦,并且將他引領到俄國文壇之中的。后來,高爾基覺得他的作品在展現(xiàn)社會生活的面上還是顯得狹窄了,就建議伊薩克·巴別爾應該走入到更為廣闊的社會中去體驗生活。

伊薩克·巴別爾對高爾基是非常景仰的,高爾基在當時的文壇上也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人物,他的建言肯定是有道理的。于是,伊薩克·巴別爾聽從了高爾基的建議,從1917年開始,他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以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俄羅斯革命。他先在羅馬尼亞前線當過一段時間的兵,又在彼得堡肅反委員會外事部工作過,1918年,他成為了《新生活報》的記者。幾個月之后,這家報紙被革命政權關閉,他回到了敖德薩,在烏克蘭出版管理部門擔任工作人員。1920年的春天,他參加了布瓊尼領導的紅軍第一騎兵軍,在《第一騎兵軍》中擔任記者,以筆名柳托夫參與到騎兵軍的戰(zhàn)斗生活中,并記述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這一段戰(zhàn)爭生涯,是伊薩克·巴別爾一生中至關重要的階段,也是他自稱的“被高爾基打發(fā)到人間”的階段,直接改變了他原先的文學觀。首先,一個猶太人知識分子來到了以哥薩克人為主體的騎兵軍中,在殘酷的戰(zhàn)斗中,在粗豪的士兵中間,是必定要經(jīng)受各種各樣的洗禮和考驗的??梢哉f,他進入到時代的風暴眼中了。他的所見所聞,都極大地刺激和影響了他的觀點,同時,也堅定了他從深厚的猶太教和《圣經(jīng)》中學習到的傳統(tǒng)和普世的價值觀,就是對人性的美和善的肯定與追求,對死亡、暴力和邪惡的譴責和批判。其次,蘇聯(lián)紅軍和波蘭軍隊的戰(zhàn)斗,也使他從更高更深的層次和角度,思考時代的問題和戰(zhàn)爭的本質意義,使他取得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反映時代矛盾的角度,來呈現(xiàn)人類歷史變革的瞬間,為他最終寫出了超越時代審美標準的杰作鋪平了道路。后來,在蘇聯(lián)紅軍和波蘭軍隊的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相當大的騎兵戰(zhàn)爭快結束的時候,因為傷寒病的襲擾,伊薩克·巴別爾回到了敖德薩,開始以自身經(jīng)歷寫作《騎兵軍》系列篇章。

1923年,伊薩克·巴別爾的系列短篇小說《騎兵軍》中的一些篇章,開始在雜志上陸續(xù)發(fā)表,到1926年《騎兵軍》一書正式出版,獲得了熱烈的反響和很大的爭議。其實,自從1923年《騎兵軍》中的一些篇章剛開始發(fā)表的時候,伊薩克·巴別爾就遇到了巨大的壓力:他首先就遭到了騎兵軍軍長布瓊尼將軍的激烈批評。布瓊尼是一個文盲,于1935年成為了蘇聯(lián)元帥。他認為,伊薩克·巴別爾的系列小說《騎兵軍》,根本就沒有寫出他領導的紅軍第一騎兵軍英勇作戰(zhàn)的本來事跡,和他們浴血奮戰(zhàn)背后偉大的戰(zhàn)斗精神,而是

以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故事丑化了、歪曲了紅軍戰(zhàn)士的形象,是對紅軍的誹謗,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因此,伊薩克·巴別爾甚至是一個罪人,《騎兵軍》這本書也是一本壞書。布瓊尼在1924年的《十月》雜志上寫了一封公開信來攻擊伊薩克·巴別爾。這使得伊薩克·巴別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困擾。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的文學導師、當時彪炳文壇的高爾基出面,堅決地站在了伊薩克·巴別爾這一邊,為他進行文學辯護。高爾基在1928年的《消息報》上批評對方,雙方接連寫了公開信進行交鋒。布瓊尼感到惱怒的是,這部小說“從一個猶太人的胡言亂語,到對天主教教堂的打砸搶,到騎兵鞭打自己的步兵,到一個有梅毒的紅軍戰(zhàn)士的肖像”,總之,伊薩克·巴別爾寫的都是戰(zhàn)斗過程中很惡劣和糟糕的細節(jié),惡毒詆毀了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高爾基則認為:“布瓊尼自己不但喜歡裝飾他的戰(zhàn)士的外表,而且還喜歡裝飾他的馬匹的外表,而伊薩克·巴別爾則美化了他的戰(zhàn)士的內心”。高爾基出面為伊薩克·巴別爾辯護,一方面因為他是文壇領袖,說的話舉足輕重,另外一個方面也顯示了他對文學價值標準本身的肯定。這場兩方面的爭執(zhí),最后以伊薩克·巴別爾獲得了勝利而結束,是當時蘇聯(lián)文壇上的一個重要事件。不過,對高爾基的那句話,后來,蘇聯(lián)作家愛倫堡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巴別爾沒有美化《騎兵軍》中的英雄,他揭示了他們的內心世界。仿佛他只照亮了一個片段,那是一個人原形畢露的瞬間?!?/p>

《騎兵軍》全書在1926年出版之后,不僅在國內引起了很大反響,也很快受到了歐洲一些國家的關注,被迅速翻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上的影響不斷擴大。這本書能有如此反響,是因為它是時代的風暴眼中誕生出來的,小說中,革命、戰(zhàn)爭、死亡和暴力的痕跡到處都是,但是人類存在的基本價值,人性的美好和希望,仍舊在字里行間閃爍著光亮,文學的美也使這部書超越了它所誕生的時代。

《騎兵軍》構造的史詩片段

那么,在《騎兵軍》中,伊薩克·巴別爾到底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不可替代的文學風格?文學價值何在?他的小說藝術高明在哪里?他講述了一些什么樣的故事?這是我一開始閱讀他的小說時的疑問?!厄T兵軍》的寫法,有些像由片段構成的“糖葫蘆”小說,這是我自己發(fā)明的詞。在這個由30多個短篇小說構成的“糖葫蘆”中,伊薩克·巴別爾采取了以片段來呈現(xiàn)整體、以“管中窺豹”的方式,來呈現(xiàn)“全豹”,以一個個的糖葫蘆,構成了一整串的糖葫蘆。他所描繪的、敘述的、書寫的,都是那場聞名世界的戰(zhàn)爭的片段、瞬間、局部和細節(jié),有的地方放大了,有的地方則聚焦了,有的地方又縮小了的戰(zhàn)爭生活。從總體上說,這些作品都有著寫實的功底,和文字速寫的特征。就是在這個地方,伊薩克·巴別爾呈現(xiàn)出他天才的、不可模仿的藝術個性來:他往往能夠以寥寥數(shù)筆,就寫出了復雜的戰(zhàn)爭場面背后呈現(xiàn)出的政治、文化和人性的糾葛。這是伊薩克·巴別爾特別成功的地方。戰(zhàn)爭和歷史的風云變幻,無法遮蔽人性中的光輝,同時也呈現(xiàn)出人性的黑暗面來。伊薩克·巴別爾同時展現(xiàn)了人性中善和惡的兩極,并且將這兩極非常突出和尖銳地表現(xiàn)出來,造成了強烈的對比效果,我想,正是因為其“戰(zhàn)壕真實”般的不偽飾的寫作手法,強烈刺激了布瓊尼這樣的喜歡粉飾的文盲將軍,因此,他們之間的爭論實在是不可避免。

在《騎兵軍》第一版出版的時候,一共收錄了34個短篇小說,后來的版本又增補了一兩篇。這30多個短篇小說,篇幅都很短小,翻譯成中文后,短的只有幾百字,長的也就三四千字。《騎兵軍》描繪的時代,是蘇聯(lián)社會主義革命政權剛剛建立的初期,講述了紅軍哥薩克騎兵軍反擊白軍和入侵的波蘭軍隊,與之作戰(zhàn)的故事。這30多個短篇故事,以片段或局部人手,卻能呈現(xiàn)出時代的紛繁復雜的全貌。具體分析起來,在《騎兵軍》的敘事方式上,可以看到伊薩克-巴別爾經(jīng)常使用第一人稱“我”,有的時候是在轉述別人的講述時使用,有時則是直接使用。但是小說的大部分敘述視點,是第三人稱的。我挑選其中的十個故事來簡單分析:

《渡過茲布魯齊河》是《騎兵軍》中的第一篇,講述主人公“我”在戰(zhàn)斗過程中的某一天,留宿在一個猶太人老百姓家里的故事。在這篇小說的開頭,有一段風景描寫非常動人:“公路兩旁的田野里,紫紅的罌粟花盛開,正午的風吹拂著開始發(fā)黃的黑麥,少女般的蕎麥挺立在地平線上,猶如遠方寺院的圍墻。寂靜的沃倫蜿蜒起伏,漸漸離開我們沒入白樺林珍珠般的霧海中。它爬上一個個鮮花盛開的山岡,衰弱的手在葎草叢中彎彎曲曲地延伸過去。橙黃的太陽像被砍下的頭顱在天空滾動,把柔和的光線灑向幽暗的峽谷,映著晚霞的軍旗在我們頭頂上飄揚。昨日激戰(zhàn)后的血腥和死馬的氣味滲入傍晚清涼的空氣中。茲布魯奇墨綠的河水咆哮翻騰,在激流處卷起陣陣水花。橋梁都被破壞了,我們只好蹚水過河。月亮靜靜地躺在水波上。河水沒到馬背,水流汩汩地從千百條馬腿間淌過。有人給河水淹沒了,于是傳來響亮的罵娘聲。河里黑壓壓地擠滿了一輛輛大車,人聲鼎沸,哨聲、歌聲混作一團,同蕩在灑滿月光的蜿蜒的河流和亮光閃閃的洼地上空。”我之所以引了這么一段他的文字,是想讓讀者體會到他基本的語言風格。在他描述的這么美好的風景背后,戰(zhàn)爭的血腥也同時呈現(xiàn)出來:死馬,被破壞的橋梁,像被砍下頭顱的太陽——你仔細地回味這樣的比喻吧。到了晚上,留宿在那家猶太人老百姓家里的“我”忽然被噩夢驚醒了,醒來之后,“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一直和早就死去的、這家男主人那具被割斷了喉嚨的尸體躺在一起。由此產(chǎn)生的強烈對比,在中文字數(shù)1200字的篇幅里,就完成了。這樣的篇幅在我們的文學標準上來說只是一篇小小說,但伊薩克·巴別爾卻給我們帶來了震撼和驚悚的閱讀效果。

在后來的幾乎每一篇小說中,伊薩克·巴別爾都呈現(xiàn)了在上面這篇小說中所創(chuàng)造的風格,以及制造出來的震動效果。在《騎兵軍》中,有時候作者的化身“我”會出現(xiàn),來親自講述,有時候則是直接借助其他人物來講述的。比如,在《一封家信》中,作者就隱藏在士兵庫爾久諾夫的背后,通過轉述士兵自己寫給媽媽的信件,告訴了我們戰(zhàn)爭帶給一個家庭的撕裂:這個家庭中,在白軍中的父親親手殺死了自己的一個參加紅軍的兒子,而他的另外一個紅軍兒子,又殺死了自己的白軍父親,替親兄弟報了仇。白軍和紅軍之間的戰(zhàn)爭竟然使父子之間自相殘殺,使家庭和人倫分崩離析,這么大的悲劇,伊薩克·巴別爾以3000字不到的篇幅,就給我們完全展現(xiàn)出來了。

在《我的第一只鵝》中,一直被粗獷的哥薩克士兵嘲笑的“我”,必須要殺死一只無辜的、走路姿態(tài)優(yōu)美的鵝,才能證明自己不是戴眼鏡的軟蛋知識分子,而是一個不害怕看到鮮血的騎兵戰(zhàn)士。“我”最終也因為殺掉了那只“我的第一只鵝”,而成為被戰(zhàn)士們接納的同伴。但是,在“我”的內心中,引起的波瀾和巨大震動會是什么樣

的,就可想而知了。

《多爾紹夫之死》講述了一個更加殘酷的戰(zhàn)場故事:在戰(zhàn)斗一時失利中,身受重傷的士兵多爾紹夫不能和戰(zhàn)友一起撤離了,可他又不想活著成為波蘭敵人的俘虜,因此,他要求戰(zhàn)友柳托夫向他開槍。柳托夫就是敘事人和見證人“我”,本書大多數(shù)時候的敘事者,“我”不忍開槍打死戰(zhàn)友,但是排長阿豐卡則開槍打死了腸子都流出來了的多爾紹夫,滿足了多爾紹夫寧死不做俘虜?shù)囊?。阿豐卡開槍之后,還大罵“我”是個軟弱的四眼小知識分子,恨不得開槍打死“我”,被其他戰(zhàn)友拉開了。

《第二旅旅長》只有800字,講述了布瓊尼軍長任命了科列斯尼科夫接替剛剛陣亡的旅長,擔任新旅長。這篇小說中,速寫的風格發(fā)揮到了極致。科列斯尼科夫一周之前還是個連長,一個小時之前是一個團長,現(xiàn)在,他就是旅長了。新旅長立即趕往最前沿的陣地投入到血腥的戰(zhàn)斗中。在小說的結尾,戰(zhàn)斗結束了,“……在波蘭人被殲滅后一個小時,我有機會看到科列斯尼科夫。他騎馬走在自己旅的前面,一個人,騎在一匹淺黃色牡馬上打盹。他的右手吊在繃帶上。離他十步開外,一位哥薩克騎兵擎著一面展開的旗幟……”作者以最簡省的手法,將軍長到旅長到戰(zhàn)士,在殘酷戰(zhàn)斗中的狀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了出來。

伊薩克·巴別爾的神經(jīng)是足夠堅強的,不斷書寫殘酷到極點的戰(zhàn)場故事,但有時候,他還能夠表現(xiàn)出詼諧和幽默感來。在《一匹馬的故事》中,師長看上了一個連長的馬,把這個連長的馬給搶走了。為了重新奪回來那匹馬,連長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還是沒有辦法把他的馬要回來。情急之下,他寫了一個退黨聲明,在聲明里說,他退黨的原因,就是那匹他酷愛的馬被師長給搶走了。最后,在戰(zhàn)友的勸說下,連長平靜下來,不退黨了,可是內心里還是不高興,幾個星期之后還是以負傷人員身份離開了部隊。小說傳達出一種難得的幽默感。在《續(xù)一匹馬的故事》中,這個故事繼續(xù)發(fā)展:連長終于想明白了,不應該為一匹馬而和師長慪氣,寫了一封信表示理解,師長也回信告訴連長,自他離開部隊,不少戰(zhàn)友已經(jīng)陣亡了,他喜歡的馬也不再是師長的坐騎,也許他們只能在天國相見了。

有時候,伊薩克·巴別爾不在小說中出現(xiàn)敘述人“我”。《鹽》就是這樣,它以一個戰(zhàn)士寫給報社的書信的方式,講述了戰(zhàn)士們討厭那些發(fā)戰(zhàn)爭財?shù)柠}販子。一個婦女懷里抱著孩子,被同情她的戰(zhàn)士讓到了列車上,但是他隨即發(fā)現(xiàn),這個婦女懷里抱的孩子是一袋鹽!于是,他感到了被欺騙的恥辱,把她推下了行進中的列車,最終用步槍打死了她。

伊薩克·巴別爾很會使用話里有話和言外之音的手法。《阿豐卡·比達》中,排長阿豐卡·比達在戰(zhàn)斗中失去了心愛的馬,他消失了一段時間,以搶奪的方式再次弄來了一匹馬,重新歸隊。但是排長到底是怎么得到了這匹馬的,你從小說的蛛絲馬跡中才可以猜出來。

伊薩克·巴別爾還在方寸的空間里給我們展現(xiàn)他卓越的敘事藝術?!厄T兵連長特魯諾夫》中,一開始是以倒敘的手法,講述連長的葬禮過程,接著,講述“我”因為連長特魯諾夫以殘酷的手法殺害俘虜,發(fā)生了沖突的故事。小說的最后,講述了連長特魯諾夫又如何被飛機子彈射擊而陣亡,并被埋在了市中心的花園里,和小說的開頭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敘事圓環(huán)。

伊薩克·巴別爾還在小說中表現(xiàn)出溫情的一面?!段恰肥沁@部小說的最后一篇,小說中,主人公“我”前往一座被奪回來的城市收編當?shù)仃犖椋木釉谝粋€猶太人家中,愛上了這個家庭的一個姑娘。他們有過一次深情的長長的接吻。但是,后來緊急命令讓“我”立即歸隊,離開了那里,并永遠地離開了那里,只有那個溫暖熱乎的吻,還存在馬背上的主人公的記憶中……

《騎兵軍》這部小說是在特殊的歷史情境中產(chǎn)生的。它的特殊性就在于,殘酷的戰(zhàn)爭既泯滅了人性,又使人性不斷迸發(fā)出強烈的光輝。就是這些復雜的、兩難的、極端的、正和反的人性表現(xiàn),使得小說具有了相當?shù)纳疃群捅憩F(xiàn)力度。小說的容量極大,伊薩克·巴別爾通過《騎兵軍》,描繪了革命的艱難程度、人性的復雜程度和戰(zhàn)斗的殘酷程度都是最深刻的。幾乎在《騎兵軍》的每一頁,戰(zhàn)爭的殘酷和死亡、血和尸體都出現(xiàn)了,但是,與此同時,你也可以在每一頁中看到優(yōu)美的景色、淳樸的戰(zhàn)士、人性的光輝和勇敢的行動。這些反差強烈的對比性,在《騎兵軍》中比比皆是,因此,造就了這部小說的奇特效果,它如同味道濃郁的一個大餐盤,或者是一個色彩艷麗的畫家的調色盤,在同一個時空里,將所有能夠震動你的東西全部呈現(xiàn)在你的眼前。我覺得,《騎兵軍》是可以讓人流淚、大笑、微笑、凝視、沉思、嘆息、惱怒、悲傷、憂郁、欣慰的書?!厄T兵軍》給我們描繪了30多個片斷,這些瞬間的、局部的描繪,加起來,卻仿佛帶給了我們一幅整體的大壁畫的印象。在這幅由戰(zhàn)爭、喪亂、搏殺和生命與死亡共存的大壁畫上,大量時代的文化、政治、軍事和人性的信息共時性地體現(xiàn)了出來,達到了相當?shù)母叨群蛿⑹鰸舛?,構造了一個絢麗的小說世界。

在以短篇小說聞名的作家中,我看,只有阿根廷的博爾赫斯可以和伊薩克·巴別爾一拼。博爾赫斯一生留下的全都是短篇小說,那些短篇小說篇幅也很短小,翻譯成中文也都在三四千字。可見,短篇小說的長處就在其短小精悍,雖然短,但要無比的鋒利。中國武術中講過一句話,叫做“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短篇小說越短就要越險,才可以體現(xiàn)短篇的魅力。像《騎兵軍》這樣的由系列構成一個整體的小說,在蘇俄文學中,遠有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近有阿斯塔菲耶夫的《漁王》。而其他國家的作家作品中,像詹姆斯·喬伊斯的《都柏林人》、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海明威的《尼克·亞當?shù)墓适隆贰⒑病敔柛5摹镀皆一稹?、奈保爾的《米格爾大街》,都類似這種小說的類型。不過,《騎兵軍》在這個系列中顯得非常耀眼,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它的風格更加簡潔犀利,敘事語調快捷,閃電般地照亮了人性中的卑污和高尚,在正反兩極中快速地演變,這成為了他獨特的、無法替代的、一眼就可以認出來的風格。而這種風格,也成就了《騎兵軍》成為了20世紀的史詩片段。

耀眼星辰的高度

伊薩克·巴別爾存世的作品并不多。1931年,他還出版了另一個短篇小說集《敖德薩故事》,其寫作的年代卻在《騎兵軍》之前。2001年,在伊薩克·巴別爾的女兒的辛勤編輯整理下,厚達1400頁的英文版《伊薩克·巴別爾全集》出版了,根據(jù)這個全集,在《敖德薩故事》名下的小說,又增加了4篇,達到了13篇。但是,我覺得這部小說的藝術成就遠在《騎兵軍》之下。從《敖德薩故事》中,可以隱約看到他的迅捷、簡潔、斷片式的敘述和語言風格,但是總體來說,顯得比較一般。到了《騎兵軍》中,精致、準確、優(yōu)美的寫景語言,和對戰(zhàn)士動作、語言的粗魯描繪與戰(zhàn)場的殘酷景象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獨樹一幟的風格和畫面。因此,我覺得,伊薩克·巴別爾留下來的

全部小說中,包括其他10多篇童年故事和一些不能歸到任何系列里的散篇中,最好的,就是《騎兵軍》了。毫不夸張地說,《騎兵軍》是人類文學中的奇葩,達到了令人望塵莫及的星辰的高度。

伊薩克·巴別爾形成了如此獨特的風格,肯定和他在戰(zhàn)爭生活中的磨礪有關,是戰(zhàn)場見聞和記者的身份,使他逐漸確立了自己的寫作風格。他認為,自己作品的語言應該“像戰(zhàn)況公報或者銀行支票一樣準確無誤”,于是,就形成了他簡潔、洗練、迅速、省略、空白和閃電般干脆的敘述風格。他往往只需要用幾個詞,就描繪出別人用一整頁才可以說清楚的東西,用幾頁,就寫出了別的作家可能要用一本書才可以完成的東西。在這里,我把普魯斯特拿來和他做一個對比。在普魯斯特的筆下,回憶那些過往的生活細節(jié),可以像連綿流淌的河流那樣無窮無盡,是一卷長河;在伊薩克·巴別爾的筆下,則是快速的素描。一個是善于留白的精巧的卓越匠人,而另外一個,則是精心鐫刻花邊藝術的大師。

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伊薩克·巴別爾后來期盼過一種安靜的生活,但是,卻剛好趕上了動蕩的時代,于是,他在社會動蕩中、在戰(zhàn)爭、政治運動和人生苦難中,遍嘗艱辛。1939年5月,在斯大林進行的越來越嚴厲的大清洗中,伊薩克·巴別爾受到了牽連,以間諜罪的名義被抓起來了。1940年1月27日,他被秘密槍決了。而他留下來的放在24個文件夾里面的兩部長篇小說手稿、一些短篇小說的草稿、翻譯稿、日記、創(chuàng)作筆記、話劇劇本以及一些私人信件,全都被克格勃搜查后帶走了。1955年,伊薩克-巴別爾被平反,但是這些珍貴的手稿,絕大部分都沒有被找到。

《騎兵軍》是20世紀短篇小說中的高峰和典范,它的風格化強烈到幾乎不可被模仿和借鑒的程度?!厄T兵軍》涉及到的主題,小到蘇聯(lián)革命時期的戰(zhàn)爭動蕩和內部紛爭,中到文化、宗教和種族沖突,大到對人類的基本價值的懷疑和確認、對生命和死亡的意義以及宗教的探詢等等,有著多重的主題。而這多重的主題在一個薄薄的集子中就完美地體現(xiàn)了出來,實在是前無古人。至于有沒有后來者,現(xiàn)在都很難說?!厄T兵軍》的語言精確簡潔、語調迅捷快速,以及繪畫般截取景色和人物動作的描繪,都是絕佳的。它的敘述技巧也很高超,可以采用多個角度來講述。他所獲得的文學地位,我想連伊薩克·巴別爾自己都始料未極。隨著時光的流逝,伊薩克-巴別爾和他的《騎兵軍》所散發(fā)出的光輝,反而更加強烈,如同我們去探望那星辰,卻發(fā)現(xiàn)在寒夜中,它似乎越來越明亮一樣。

責任編輯吳沛

猜你喜歡
巴別高爾基小說
麗江青年作家黃立康散文集《巴別塔的磚》研討會
一種特別的尋找現(xiàn)代人“存在”的詩意——評黃立康散文集《巴別塔的磚》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撲在書上的高爾基
天衣本非針線為巴別塔亦難通天
從《巴別塔》看“東方主義”的概念及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