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
現在許多校長都說要把自己的學校辦出特色,這是很好的想法。確實,過去我們在計劃經濟時代,全國一套教學計劃、一套教學大綱、一套教材,不考慮地方和學校的特點,不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千校一面,缺乏特色。近些年來,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課程除了有國家標準,還容許開發(fā)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這就為學校辦出特色創(chuàng)造了政策條件。但是不少學校的特色課程被納入到“應試教育”的軌道:學校開設特色課程或者美其名曰特色班、實驗班等,都是瞅準了升學考試,使學生能在升學中獲得“特色”成績的優(yōu)勢。這就與把學校辦出特色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了。
把學校辦出特色,這是由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決定的。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要培養(yǎng)各類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就需要學校有特色、學生有個性。一個模式辦學校,一個模式培養(yǎng)人,表面上看來似乎很公平,其實對每個個體來講是最大的不公平。因為,每個學生的天賦資質、興趣愛好、生存環(huán)境都是不相同的,用一種模式要求學生,就會削足適履。對一所學校來講也是這樣,學校的環(huán)境不同,歷史傳統不同,也不能用一種模式發(fā)展,實際上也不可能辦成一個樣子。因此,把學校辦出特色需要和培養(yǎng)人才聯系起來,和學校的教育質量聯系起來。
沒有教育質量的特色,就不能稱其為特色。反過來,沒有學校的特色,也就沒有高的教育質量,不可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型人才。
怎樣才能把學校辦出特色?所謂特色,顧名思義,是指不同于一般,不是平平庸庸,而是要有所創(chuàng)新,具有個性,而且這種個性能夠形成學校的傳統,代代相傳,與時俱進。因此,要把學校辦出特色,就要有新思想、新思路,要結合本校的具體條件和情況,發(fā)揮優(yōu)勢和特長,形成自己的學校傳統,并且可持續(xù)發(fā)展。這種特長可以表現在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可以是在德育工作方面,也可以是在教學工作方面;可以是在課堂教學上,也可以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上;可以在辦學模式上,也可以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總之,教育是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學校的特色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歸根結底一條,是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是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人才。
前幾年,全國都在學江蘇洋思中學,就是因為洋思中學辦學有特色。他們進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實驗。課堂教學強調:明確學習目標;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自學,教師巡視發(fā)現問題;學生匯報自學結果;討論、指導;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當堂批改。最后達到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最近,大家又在學山東杜郎口中學,他們的特點是:自主學習實驗。其核心就是還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事情。實行“10+35”課堂管理模式,各班教室內三面設有黑板,提供更大的空間給學生展示自我。這樣,教師把本來屬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同時學生在學習進程中可以及時交流分享、及時反饋矯正;更重要的是學生和老師之間在心理上實現了真正的平等。
在辦學思路上許多學校也很有特色。最近我參觀了河南鄭州第二實驗中學。這是一所只有7年歷史的新學校,而且辦在密集的居民區(qū)里,學??偯娣e只有9畝多。但校長狠抓教師水平的提高,很抓課堂教學質量,真是用心辦學校。短短幾年就被群眾認可,成為小有名氣的學校。
以上三所學校,2所在農村,1所雖在城市,條件也很差,但都辦出了特色??梢姡瑢W校辦出特色,不在于條件,而在于學校的辦學思想。
(責任編輯 潘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