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智
摘 要:新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后,學生的測試項目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多變化,作為一線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以下問題:1.測試項目增多,增加工作量;2.測試內(nèi)容復雜,增加測試難度;3.測試較耗時,影響教學進度。體育教學課是《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有效載體,只有通過有效地途徑最大限度發(fā)揮其作用,使學生得到科學、持續(xù)的發(fā)展,才能在體質測試中得到滿意的成績。通過研究力求使體質健康測試與體育教學有效結合。
關鍵詞:體質健康標準 體質健康測試 有效性
一、研究問題
教育部與國家體育總局在2007年4月正式頒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其內(nèi)涵是測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鍛煉效果的評價標準,是國家對不同年齡段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其功能包括:教育和激勵功能、反饋功能、引導和鍛煉功能。
《標準》規(guī)定:
小學一、二年級測試項目為:身高標準體重(必測);坐位體前屈、投沙包 (選測一項);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遠、跳繩、踢毽子(選測一項)。
小學三、四年級測試項目為:身高標準體重(必測);坐位體前屈、擲實心球、仰臥起坐(選測一項);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遠、跳繩(選測一項)。
小學五、六年級測試項目為:身高標準體重(必測);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必測);400米跑(50米×8往返跑)、臺階試驗(選測一項);坐位體前屈、擲實心球、仰臥起坐、握力體重指數(shù)(選測一項);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遠、跳繩、籃球運球、足球顛球、排球墊球(選測一項)。
作為一線老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1.測試項目多,增加了工作量
測試項目涵蓋了人體形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要科學合理地完成測試任務,除了要進行系統(tǒng)訓練之外,還需要課內(nèi)和課外有機結合,并且組織學生進行專門測試。這樣必然就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2.測試內(nèi)容復雜,增加測試難度
部分測試還需要運用一些儀器,教師需要進行專門培訓,熟練掌握使用方法,才能保證測試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這樣必然增加了測試的難度。
3.測試較耗時,影響教學進度
測試時需要教師大量投入時間與精力,特別是在10月,老師們?yōu)榱烁咝У赝瓿扇蝿?對學生進行短時間的強化訓練,這樣自然就影響了教學進度,影響了學生綜合身體素質的提高。
怎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怎樣才能利用學生在校時間有效地指導學生“樂學、會學”?
二、研究原因
《標準》是教育和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引導學生和教師采用科學的方法提高身體素質。調(diào)查了幾所學校測試的情況,存在以下的問題:
1.目標不明確
實施《標準》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體質健康水平。讓學生懂得只有堅持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才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讓學生只有科學、合理的鍛煉,才能促進身體機能的正常發(fā)展,才能激勵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些部門和老師并沒有正確地把握目標,一味強調(diào)甄別和選拔功能。例如,南京市衛(wèi)保所每兩年會對南京市部分學校進行一次的抽查,按抽查情況排名,通報各區(qū)調(diào)研情況并給予獎勵。這樣就無形中增加了壓力,影響了《標準》健康的發(fā)展。
2.測試形式單一
依據(jù)《標準》的測試手冊,測試的形式可以多樣,包括:體育考核課;課外單項測試;單項班級《標準》檢測比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多項運動會;年級、班級為單位的檢測對抗賽;安排測試日或測試周;安排測試點等7種形式。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多數(shù)老師采用的是體育考核課的形式,這樣占用了正常的體育課,使得教學進度和任務無法完成。
3.練習手段單一
在調(diào)查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利用考前一個月強化訓練學生,測什么練習什么,體育教學課變成練習課和速成課。教師教得辛苦,學生練得痛苦,使得練習或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三、解決策略
針對我校學生的特點,我發(fā)現(xiàn)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與體育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經(jīng)過組內(nèi)老師研究我們制訂出有效的課時教學計劃,設計課課練習,整合教材,并充分利用選修教材和課外資源等多種渠道,實現(xiàn)教考分離、教測分離。在不影響教學進度和課時的情況下,有效地保證完成各項測試內(nèi)容,力求使體質健康測試與體育教學有效結合,科學而合理地促進學生健康的發(fā)展。
1.課課練習學方法
課課練習,即利用上課5~6分鐘的時間帶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練習。例如:主教材是跑,那么課課練習就可以是柔韌練習。當然課課練習還是有別于素質練習的,我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不同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例如,在指導學生做坐位體前屈時,我采用利用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創(chuàng)編身體數(shù)字、英文字母等,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里最大限度地伸展身體,鍛煉身體的柔韌度。再如:在指導學生進行仰臥起坐練習時,則采用多種形式:仰臥舉腿、仰臥團身、直腿仰臥等,多方面地引導學生鍛煉腹部肌肉。這樣的設計,既可以避免練習時單一與枯燥,將測試內(nèi)容滲透進教學中,又可以教會學生多種練習方法,便于其課外練習、有針對性的練習。
2.整合教材易操作
為了便于操作并有利于教師掌控課時進度,我將教材內(nèi)容與測試內(nèi)容合理搭配,凸顯其互補功能。根據(jù)測試所需要的課時,在學期初安排教學進度時,首先將選修部分和部分重復游戲部分調(diào)整為測試內(nèi)容:即主教材為正常的教學內(nèi)容,選修內(nèi)容或部分游戲教材為測試項目。例如:主教材為快速跑,測試內(nèi)容可以選擇仰臥起坐或坐位體前屈。其次,安排室內(nèi)課時加入部分測試內(nèi)容,例如:室內(nèi)體育常識與身高、體重、肺活量的測試有機結合。這樣互補即避免大家誤入練習課,又可以增加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操作時又簡單,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3.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
在實施《標準》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項目并不適合在課堂上反復訓練,它需要利用課外時間系統(tǒng)練習,例如仰臥起坐、跳繩等項目。我利用一線通給學生布置“親子作業(yè)”,例如:和媽媽比一比誰跳得高,和爸爸比賽看誰做得多等等。激勵學生在家自覺練習,并指導家長科學安排學生作息時間勞逸結合。而課堂教學只需要定期檢驗他們練習的結果,這樣的操作提高學生練習的效率。
4.邊練邊測提效率
以往10月會被稱之為考核月,而現(xiàn)在我則采用邊練習邊測試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學生喜歡競爭這一心理,在教學中給學生制定目標,并在自測、組查和測試等多種對抗中,不知不覺地完成考核任務。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高漲,比賽時均能發(fā)揮最好成績。邊練邊比邊考,這樣的操作方法對提高課堂效率還有學生競爭意識均有幫助。
這些方法均是針對本校學生特點設計的,在一段時間的嘗試中,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大力支持,所以有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有一些問題有待改善,我們將繼續(xù)研究,為學生的體質健康的發(fā)展做好鋪墊與指導工作。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