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婷
在以前的詩歌教學中,我大體遵循這樣的思路:①介紹作者和詩歌的寫作背景。②朗讀詩歌。③講解學生不明白的重點詩句。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歸納主題。⑤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這種教學思想基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理解和記誦,它是平面的、靜態(tài)的,既不和讀者的具體感受掛鉤,也不和學習方法發(fā)生聯(lián)系。而且,由于缺少閱讀理解的用途指向,學生只為理解而閱讀,難免消極被動。這樣,優(yōu)秀的詩歌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很可能只是一個淺淺的印記,而不能流入學生的心靈,甚至融進他們的血液,成為他們自身不可或缺的基本文化素質。為改變這種刻板、缺少活力的教學方式,這學期在講授《將進酒》時,我嘗試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①學生利用網(wǎng)絡等資源深入了解作者和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②學生利用課文注釋及自己掌握的資料嘗試理解詩句,在不懂之處標出自己的困惑。
③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作,如配音朗讀、音配畫朗讀、欣賞名家朗讀等。
④分組討論交流對詩歌思想內容的感受、理解。
⑤提供同是詠酒詩的《月下獨酌》和《將進酒》對比,使學生感悟出本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豪放。
⑥讓學生說出這兩首詩中最有味道的詩句是哪句,并談談你所感受到的味道。
フ庵紙?zhí)学方g降奶氐鬩皇親⒅亓俗魑讀者的學生自身的感受體驗。它是將學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體來對待的,它為學生提供了理解作品的必要條件,讓學生利用這些條件自己摸索著去理解??梢哉f,這種教學方式,從一開始,學生就處于主動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了他們自身的能動性,學生不只為理解而閱讀,更不把理解和記誦作為終點。他們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走進了作者的文化心理和生命體驗。這種感受是刻骨銘心的,是深入骨髓的。
ヌ氐闃二是運用了比較。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要想全面認識一個點,必須把它放在一條線、一個面、一個多維空間中與其它點進行比較,否則就難以有立體的、空靈的認識。在講授《將進酒》的藝術特色時,我引進了同是詠酒詩但卻清冷寂寞的《月下獨酌》來和本詩比較。通過比較,學生一下就抓住了本詩豪放的風格。這樣的比較,不僅利于學生快速準確抓住重、難點,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作者的心路歷程。
ゴ詠萄效果看,這種方法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它不是像以前那樣讓學生從老師那里聽到結論,看到結果,而是讓學生自己走進了這個認識過程,親身體驗了這個過程,從而取得感同身受的獨特體驗。而這正是現(xiàn)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
な嶄迦掌:200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