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標
如何在設定的時間范圍內,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并獲得預期效益的最優(yōu)化,使學習者與傳授者雙方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fā)展一直是教育探索的一個課題。許多教師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展開,教學理念的更新與發(fā)展,我們發(fā)現原先許多所謂的“有效教學”的途徑與新的課程理念矛盾甚至背道而馳。因此,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實行三級備課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備課是教師有效教學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三級備課能有效保證教師的有效教學。通??梢园匆韵氯齻€階段精心備課。
第一階段,備課組集體備課:(1)引領——由備課組中心發(fā)言人在備課活動會上說教材、標準、綱要、教學目標、重難點等。(2)合作交流——備課組成員討論發(fā)言內容。(3)整合——集思廣益,整合大家意見。
第二階段,實施教學方案:統(tǒng)一時間組織教師聽課,進行課堂觀察,讓課例研究真正回歸到日常教學中來。
第三階段,教學反思形成新方案:教師撰寫教學反思,將課堂中的亮點和不足記錄下來作為教案的補充或注釋,并與同事討論、分享。
經過三級備課,使不少日常的常態(tài)課成了“精品”,促使教師對優(yōu)秀課例的積累,研究積累的經驗作為下一次實踐的起點,實現螺旋式上升,既保證了有效教學的實施,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二、有效整合各種教學法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視不同的課本素材、學習任務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法。后現代教學法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教學法的多元選擇,博采眾長與有效整合。筆者觀摩了2009年的省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注意到在授課過程中參賽教師使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途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種教學法的交叉與綜合應用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融合多種教學法,設計了Pair work,Group work等教學活動??傊?英語教學法的發(fā)展過程是教學法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人教社的劉道義教授就提出以建構主義、交際任務型教學思想和習得理論為基礎,發(fā)展“新五步教學法”,即英語教學的五個步驟:預備、呈現、練習、產出、進步。國際上的英語教育專家最近又提出了一些新的交際教學法,包括內容型教學法、篇章型教學法和能力型教學法。因此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并在實踐中嘗試,從而摸索出一條有效的、適合自身的特色之路。
三、分層教學、分類指導使英語教學有效性得到升華
所謂“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就是在班級教學中,依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規(guī)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類學生對學習科學充滿興趣、好奇。各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
對學生的智能、技能、心理、學業(yè)成績等進行前期調查,根據所獲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歸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課程標準為準繩,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合理地確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要求。對潛能生采用低起點,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貫的幾個分目標,允許潛能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逐步達到要求;積極地期望學生,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向學生傳遞對他們成功的信心和積極的期望,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努力與進步;對優(yōu)秀生則允許他們超標準、超進度學習。
在尊重學生自愿選擇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各學科強弱的情況不同,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諸如“競賽班”“基礎班”等進行分類指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分別由規(guī)定的教師進行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學生作業(yè)分課內、課外兩類。課內作業(yè)統(tǒng)一標準、要求;課外作業(yè)則分層設計:一是拔尖提高題,二是鞏固練習題,三是放緩坡度題。切實減輕了潛能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又增強了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對潛能生的作業(yè)要實行面批。
要發(fā)揮分層教學的效應,使得不同層面的學生在學習科學中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必須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真正使學生在學校里處于主體地位,發(fā)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提供的是學生選擇的機會,師生要共同樹立好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同時要有合理、充足的時間保證以及有科學管理的措施跟進。
四、教師候診制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了選擇
根據我們調查的結果顯示,有較多的學生認為平時缺少與老師交流和問問題的時間。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建立英語教師候診制,即確保學生自修時間至少有一名英語教師在辦公室候診,隨時為有疑問的學生進行答疑服務。將典型的問題記錄在冊,與同事交流共享,改進今后的教學行為,促進英語有效教學的實施。
五、持續(xù)的教學反思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動力
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發(fā)展自己的專業(yè),必須善于運用現代教育教學、心理學、哲學等理論審視自己的實踐。
教師要積極倡導專業(yè)合作。擺脫個人的束縛,尋求與同事及其他教育專業(yè)人員的廣泛交流與合作,提供多樣化的經驗分享,不斷地縮小自己認知的盲區(qū)和未知區(qū)。
教師必須重視自身經驗的加工。對自身的教學成敗與得失能進行及時反思,通過積極撰寫教學案例、課程故事、課程綱要、教育敘事等提高自己的反思技能。在此基礎上要善于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梳理,實現知識的部分創(chuàng)新。并不斷地加以概念化,形成自己獨特的專業(yè)理解和教學風格,促進專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為有效教學提供長足的動力。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信息、提高能力和養(yǎng)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要渠道。如何在45分鐘內發(fā)揮最大的課堂效益,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是每個教師都在苦心探索研究的。我們英語教師需要從教學行為的轉變、課堂教學設計、整合教學法、分層教學、分類輔導、教師的反思等方面進行嘗試和探討,從而構建以學生為中心和活動為中心的新課堂,真正使有限時間的課堂教學能收獲最優(yōu)化、最大化。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華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