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冬梅
摘要:外語學習與學習動機密切相關,教師恰當?shù)募钅苡行г鰪妼W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進而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激勵;激勵教學法;學習動機
外語學習與學習動機密切相關,但目前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都屬于工具型動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方法。況且,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教師的激勵有助于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
激勵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產(chǎn)生一種內(nèi)在驅(qū)動力,誘發(fā)其積極參與學習的行為,并朝著期望的目標努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恰當運用激勵教學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作用。
一、激勵教學法的含義
在教育心理學中,激勵是指通過影響人的內(nèi)在需求或動機,從而加強、引導和維持行為的活動或過程。激勵的本質(zhì)就是激發(fā)人的動機。激勵教學法把激勵和動機聯(lián)系起來,教師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運用各種激勵技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理論上,使用激勵教學法對學生學習英語能夠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他還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一個人受到激勵后,其能力就可以發(fā)揮到80%~90%。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激勵的運用極為重要。學生一旦從教師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關切的微笑、一個由衷的肯定中意識到自己被重視、被賞識,便會感到無限的溫暖與自豪,進而點燃學習的希望之火。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激勵教學法的現(xiàn)狀及原因
1.激勵教學法被邊緣化。在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的工作被明確地規(guī)定為完成一定工作量的英語教學任務,這使得許多英語教師工作的重心都在知識傳授方面。英語教師只是在傳授知識,而很少激勵學生,有些英語教師意識到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但也僅僅是把它作為教學的方法而已,并沒有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比知識學習本身更重要。因此,激勵教學法與教學任務相比是被邊緣化了。
2.激勵教學法的作用沒有得以充分發(fā)揮。教師激勵的有限性、手法的片面性與單調(diào)性都使激勵教學法原有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無論是從學生的心理需要還是從社會對教師職業(yè)的期望來看,教師對激勵法的掌握與運用都與現(xiàn)實需要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英語教師只看到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與否,而常常忽略學生的心理成長,缺少與學生心靈上的溝通。教育激勵的缺乏從某種程度上說容易導致學生的品質(zhì)、人格、精神的片面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也不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3.教師的激勵方法片面、單一。這主要表現(xiàn)在部分教師偏重于激勵優(yōu)秀學生和后進學生,忽視一般學生;偏重于學生知識的學習,忽視學生情感與意志的發(fā)展;偏重于激勵學生追求成功,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偏重于引導學生遵守紀律,忽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求索;偏重于教師的個人喜好,忽視學生自身的需要;等等。
三、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激勵教學法的建議
1.提高運用激勵教學法的意識。不少教師認為,激勵教學法只適用于中小學生,對高職學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明顯。事實上,高職學生也需要激勵。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曾嘗試著運用了激勵教學法,其效果非常明顯。事實證明,激勵教學法同樣適用于高職學生。筆者曾在課堂上做過一個關于“英語學習動機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在調(diào)查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如果英語教師能“精通英語,認真?zhèn)湔n,授課生動有趣,熱情幽默,考慮周到,對學生一視同仁,教法靈活,不拘一格”,就會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因此,英語教師要從自我做起,努力鉆研專業(yè)知識,認真?zhèn)湔n,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同時,教師還要樹立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意識,在激勵理論的指導下,合理正確地運用激勵教學法。
2.注意影響激勵教學法效果發(fā)揮的因素。一是激發(fā)自主性。對于命令,人們有一種天然的抵制心理,自主是人們與生俱來的需求。每個學生都希望有自我選擇的自由,而不是被強制參與自己不喜歡的活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把這一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自主地從事學習活動。二是鼓勵自我實現(xiàn),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動機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源于自信的缺乏。經(jīng)過努力學習卻屢屢失敗的學生很難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相反,如果學生能不斷地體驗成功,就會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也就會更高。讓學生體驗成功,肯定其學習的潛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部動機。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合理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學習的快樂,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三是幫助學生找到歸屬感。從心理角度來說,任何人都有歸屬于某一個群體的基本要求。歸屬感的缺乏容易使學生變得自卑,從而缺乏自信、自尊,繼而喪失學習的熱情。因此,英語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應該講究一定的策略,使之滿足學生被認可、被接受的心理。
3.正確使用獎勵和懲罰手段,注重學生反饋。獎勵和懲罰經(jīng)常被當做外部強化的手段。外部強化確實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但外部強化使用不當就會使內(nèi)部動機降低,會使人變得僅僅是為了追求某種目標而行動。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正確使用獎勵和懲罰這兩種外部強化手段,注意到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不忽視任何一個學生。
4.注重激勵理論運用的系統(tǒng)性、連貫性、適度性和公平性。教師要系統(tǒng)地運用激勵理論,不能僅憑自己的好惡行事,而應把教學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以學生的積極學習和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為著眼點,始終如一地堅持運用激勵教學法。此外,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應把握好度。度把握得好,教師就抓住了學生學習的控制點,就會使激勵行為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反之,就會適得其反,產(chǎn)生負面效應。學生的水平、素質(zhì)是參差不齊的,他們的表現(xiàn)也有好有壞,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是如此。如果英語教師能恰當?shù)剡\用激勵理論,對學生一視同仁,對所有學生都傾注愛心,就能使學生心情舒暢,愿意與教師溝通,從而增強師生間的凝聚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5.注意激勵性評價具有短暫性、時效性的特點,運用時要找準切入點。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于不喜歡英語、自主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進行適時、適度、經(jīng)常的激勵性評價,使之漸漸走上“我要學”的軌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找準切入點進行激勵性評價,使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點,及時進行激勵性評價,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激勵教學法著眼于人的積極性的發(fā)揮,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積極學習的狀態(tài),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學習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效果與成績的非常重要甚至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也是在語言學習諸個體因素中最具能動性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動機因素卻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和對待。其原因有二:一是授課教師缺乏相關的理論知識,缺乏全方位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意識;二是學習動機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且具有多層面意義的心理學概念,即使教師意識到它的重要性,解決外語學習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動機問題也是一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教學任務。
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是學習動機最活躍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習慣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再加上高職院校英語課程課時有限、班級規(guī)模較大,英語學習基本上是依靠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和課后自學。因此,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水平,采取正確且行之有效的激勵教學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刺激學生某種學習需要使之由“潛伏狀態(tài)”進入“活躍狀態(tài)”,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最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張雪嬌.英語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1,(3).
[3]武忠遠.西方激勵理論的歷史演變及其啟示[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1993,(3).
責編: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