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萍
摘要:本文圍繞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和思考,嘗試對計算機應用基礎中辦公軟件模塊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辦公軟件;教學改革; 思維訓練 ;啟發(fā)引導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0-0074-01
一、引言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中重要的基礎課程,OFFICE辦公軟件模塊是該課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培養(yǎng)學生具備運用這些軟件進行文字編輯、表格處理、演示文稿制作的能力,為后續(xù)課程學習和日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處理日常辦公事務的基礎。結合實際情況,嘗試對辦公軟件模塊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與教學改革實踐,采用集中周實訓的方式開展教學,使學生更快地掌握辦公軟件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已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
“信息”作為社會發(fā)展動力的第三大資源的優(yōu)勢逐漸體現(xiàn)。這就要求社會各工作個體都要具備依賴“信息”從舊技能自主升級到新技能的自我更新能力。同時網絡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工作平臺、學習平臺和生活平臺,伴隨網絡平臺的開放式學習,終生學習有了堅實的基礎,在集中學習之余,進行自主學習成為自我不斷發(fā)展、提升的主要方式和手段。這對大學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對學生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也給該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為能實現(xiàn)“培養(yǎng)具備日常辦公能力并能進行自主學習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課程教育目標,我們對教學內容體系的創(chuàng)新實踐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
(一)更新教學理念。樹立“以信息素養(yǎng)教育為核心,突出素質教育、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及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安排上,注重課程內容的基礎性、實用性和前瞻性,注重學生操作能力、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二) 全新的教學實施過程。本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全部是在機房進行,采用集中周實訓的方式來完成。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注重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
三、教學模式改革
教學模式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改革。樹立“以學生為本,面向應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yōu)椤岸喹h(huán)節(jié)教學”。
(一)“案例教學”與“任務驅動” 相結合的“做中學”實踐教學模式。針對辦公軟件模塊的課程教學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以案例為依托,采用任務驅動方式,構建課程的教學設計。
(二)“課內外結合”開放型的技能實訓教學模式。通過“課內外結合”開放型的技能實訓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完成的實訓內容,可以在實驗室或機房開放時間自行完成,充分調動了學生主觀能動性。此外,學生可以在開放時間內到實驗室或機房結合實驗設備預習實訓內容。
(三)“任務驅動”與“協(xié)作學習”、“自主探究” 相結合的“會求新”教學實訓模式。組織學生參加學院的競賽活動,在給定競賽任務和要求的情況下,從資料收集、方案擬定、設計與實施,主要由學生自行完成。該模式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成為了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地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以及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協(xié)作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最后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終身學習能力。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
結合課程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啟發(fā)引導教學法。采用啟發(fā)引導教學法,有助于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為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從教師領著學到自學加輔導,過渡到了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為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奠定了良好基礎。并且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根據分析進行總體設計的能力、將設計方案付諸實施的能力、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排錯的能力等綜合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五、考核方法改革
在考核方法方面注重同步考核和成果考核并重,課堂上根據學生制作案例情況進行平時同步實訓考核;課堂外根據學生上交的獨立實訓成果進行成果考核。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項原則:(1)過程性原則。重視學習過程,重視評價學生遇到困難時的態(tài)度,重視是否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了學到的知識。(2)激勵性原則??蓪W生的作品進行展示,由于作品展示的激勵,同學們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唐思章.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柔性教學實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8,14.
[2]謝寶榮.探討操作與思維互補的教學方式-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改的新思考[J].Computer Education,2008,20.
[3]李勇帆.《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J].湖南第一師范學,2008,9.
[4]胡忭利等.《計算機應用基礎》精品課程建設[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