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玲
[摘要]已實施了幾年的音樂課程改革,在實際教學中著實給學生帶來了無限的生機,也給老師帶來了開拓、進取的契機。同時,它也激勵、需要老師在教學教研過程中更新觀念、大膽探索,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并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貫徹新思想、新觀念,使音樂課堂更加富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
[關鍵詞]音樂課堂 新理念 學生
已實施了幾年的音樂課程改革,在實際教學中著實給學生帶來了無限的生機,也給老師帶來了開拓、進取的契機。同時,它也激勵、需要老師在教學教研過程中更新觀念、大膽探索,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并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貫徹新思想、新觀念,使音樂課堂更加富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更是一門情感藝術。然而,在音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進入實驗階段的時期,我們作為第一線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不僅要不斷更新音樂教育理念,更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管在課堂內外,要能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音樂氛圍,能給學生一種美的熏陶和情感體驗,更要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弘揚民族精神。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與從前有很大不同,但新的理念和實際的教學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該如何將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到每節(jié)課,落實到每個學生的身上呢?
一、關注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新理念下探索的一種創(chuàng)新模式,它主要是在教師為主導作用下,以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參與探究及發(fā)展規(guī)律為依據;以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前提:以突出音樂課程的審美體驗價值為核心;以學生在情感、思堆、動作等方面積極、主動、愉悅地參與審美學習過程為特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主動參與、主動創(chuàng)造、主動發(fā)展并逐步形成欣賞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能力的一種參與體驗型的開放型教學模式。
每節(jié)課的教學設想,教師都明顯地想表達對學生的關注,從各個可能的環(huán)節(jié)來滲透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fā)展。但是在課堂現(xiàn)場實施的時候,教師仍然不自覺地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自己身上,這也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緊張和壓力。例如,需要學生分小組討論時,老師的第一個想法可能是:我能駕馭得了嗎,會不會太亂了?而不是想,學生在做什么,他們的學習進行得怎能么樣了,他們需要什么,我得想辦法幫助他們。
如果老師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就會忙于深入各個小組的討論,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從而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個活動,緊張感也將不復存在。同時也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團體合作、競爭意識,發(fā)展交往與審美的能力,強調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
二、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作為創(chuàng)新性最強的學科之一,音樂在人的發(fā)展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孩子天生是與音樂最親近的人群。
依據新課標理念,建立一種突出學生發(fā)展,以“主體性、創(chuàng)新性”為特征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的開放性音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創(chuàng)新的教與學的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學習,搭建讓學生自主表演的舞臺,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協(xié)調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歌曲,不再是老師教,學生唱,音樂欣賞不再局限于“反復的讓學生聽”,而更多的采用了一些學生樂意接受、愿意參與、敢于主動表現(xiàn)的藝術形式,讓學生自主的創(chuàng)編,自覺的參與,大膽的表現(xiàn)。從“有什么不一樣?”、“他的方法可以嗎?”等問題的展開進行思考,讓學生感受完全不同的做法時,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戰(zhàn),他的思維是在接受碰撞。尤其是當這種挑戰(zhàn)來自同學,而不是老師的時候,碰撞會更加激烈和深入。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發(fā)這種碰撞并且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開闊思維,并引發(fā)創(chuàng)新的欲望。
三、積極的賞識與評價
曾經有位著名的教育界人士說:老師要學會給學生戴高帽子,每天要想辦法給學生送出100頂高帽子。當然這種說法未免有點夸張,但這確實說明了常識教育的重要性。成年人受到別人的贊美會沾沾自喜,更何況孩子呢?
我堅信賞識可以導致學生的成功,而教師的抱怨和呵斥只能使學生離成功越來越遠。作為音樂老師,應該抓住教學中的每個契機,很自然、及時地給予學生以肯定: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夸獎的話語,對于學生來講,都可能是莫大的鼓勵和欣賞,能自然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性和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讓喜歡說的同學有更多的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讓愛動的同學有經常表演的時候,讓有藝術天賦的同學組織文藝匯演……這樣,不僅課堂生動活潑,學校生活豐富多彩,而且不斷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最重要的是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
給學生進行恰當的評價,可以充分體現(xiàn)評價的民主性,營造出和諧、民主的氣氛。在正確評價的過程中,既可以讓學生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藝,又鼓勵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多接觸音樂,讓教師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了學生,增進師生間的溝通,也有助于更好地開展學校的音樂活動,從中發(fā)現(xiàn)人才。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歡聲笑語常常飄揚在音樂教室與校園里。
音樂課堂是學生欣賞美、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空間,同時也是老師創(chuàng)新、開拓、摸索、探討的空間。學生的心靈是否舒展同樣是音樂教育成敗的關鍵,心靈舒展的學生必然會在音樂的海洋里快樂而輕松地徜徉。成長過程的最佳狀態(tài)是快樂,是生命的體驗、思想的繼承;是心態(tài)的回歸,心靈的解放。讓音樂藝術的營養(yǎng)深深植根于孩子們的心靈,使他們產生一種高尚的、正義的、道德的、靈魂升華的情感,由此充滿了對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對生活、生命和整個世界的摯愛,增強了奮斗的自信和力量。
課程改革下基礎教育未來的路還很長,隨著實驗的不斷深入,會有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出現(xiàn)。作為一名音樂工作者,我們有責任用愛心與激情在孩子們心靈的世界里播種出絢麗的彩虹。只要有新的課改理念、采取好的教學方法,就能給學生以快樂與審美,自己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