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萍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翻譯單位在口譯中的體現(xiàn)
李雅萍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翻譯單位的研究近年來逐漸興起,將翻譯單位引入口譯之中也值得探討。本文在分析翻譯單位的定義的前提下,闡釋了口譯的特點,并將兩者相結(jié)合,進一步闡述了該命題在對口譯實踐的指導作用。
口譯;翻譯單位;口譯特點
翻譯單位的研究對翻譯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但翻譯單位也是譯學界廣泛討論并飽受爭議的翻譯學科中的命題。自上世紀80年代起,第一篇“論翻譯單位”一文發(fā)表以來至今,在國內(nèi)公開已出版的外語、翻譯類專業(yè)刊物和譯論著作、教科書中專門探討和評述該命題的文章就有20多篇;在“CNKI”很容就可以搜索到有關翻譯單位命題的論文近70多篇。從這些著作與論文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翻譯單位進行討論、定義等,但這些討論大多從筆譯的角度出發(fā),對于口譯中的翻譯單位的體現(xiàn)到底是什么,在口譯中的翻譯單位如何通過一定的量實現(xiàn)轉(zhuǎn)換的文章很少。因此,本文將立足于口譯,試圖對翻譯單位極其轉(zhuǎn)換進行探討。
筆者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外學者大都引用巴爾胡達羅夫在《語言與翻譯》一書中對翻譯單位的界定?!胺g單位是指在譯文中能夠找到對應物的原文單位,但它的組成部分單獨地在譯文中并沒有對應物。換言之,翻譯單位就是原語在譯語中具備對應物的最小(最低限度)的語言單位”。巴爾胡達羅夫把翻譯單位分為6個層級,即∶音位、詞素、詞、詞組、句子和話語。顯然這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fā),對翻譯單位作出界定,期中“對應物最小的單位”強調(diào)了語言“等值、對應”的轉(zhuǎn)換。但并未考慮實際翻譯過程中語言使用者,如:作者、譯者、讀者等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忽略了這些能讓翻譯活躍的因素,他從靜止的角度界定了翻譯單位。
維奈和達貝爾內(nèi)(Vinay & Darbelnet)在兩人合著的《法英文體學比較—翻譯方法》一書中也指出“翻譯單位是表示一個思想要素的詞匯單位。它是敘述的最小片段,這個片段的全部符號結(jié)合得如此緊密,以至不可能分開來譯?!彼坪踉摲g單位界定仍為語言單位中的詞匯,但他突出了翻譯單位更深層次的東西,即思想要素。強調(diào)翻譯的對象是意義。在意義的轉(zhuǎn)達過程中,譯者的思維活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因此翻譯單位是在譯者的分析、轉(zhuǎn)換和重構(gòu)這一系列活動中起作用的基本單位,在他們看來,思維單位、詞匯單位和翻譯單位是一致的。他們從思維角度給翻譯單位一個新的界定。翻譯單位不在是孤立、靜止的,片面的。
譯學派的代表人勒菲弗爾曾提出,翻譯研究中存在“文化轉(zhuǎn)向”的問題,即翻譯研究不應當只考慮翻譯本身,而應把翻譯看作是一種文化轉(zhuǎn)換的過程來研究。此后,有持翻譯文化觀點的學者認為翻譯研究方法應該把翻譯單位從人們所接受的語篇轉(zhuǎn)移到文化轉(zhuǎn)換。同時他們強調(diào),翻譯研究中的文化觀應以文化作為翻譯的單位,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是手段,文化的轉(zhuǎn)換才是翻譯的目的。
以上幾位是譯學界關于翻譯單位這一命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分別從語言、思維和文化層面探尋翻譯單位的問題, 且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界定,可見就如國內(nèi)學者司顯柱所說:“翻譯單位是個系統(tǒng),包含多個要素(元),而各個要素(元)之間,彼此既相對獨立,又互為補充依存”。
口譯和筆譯同屬翻譯,都是用不同語言來表達、再現(xiàn)原語內(nèi)容。因此二者有不少相同之處,但與筆譯,口譯又有自身的獨到之處。將翻譯單位引入口譯之中,必須要了解它的特點。
口譯的特點是它的即席性、現(xiàn)場性、個體操作性、綜合性及信息性,所以譯員缺乏筆譯工作者所擁有的反復思考、反復修飾的優(yōu)勢,更沒有那種精煉語句、提高信息濃度的余地。典型的口譯話語因“無稿”之故,有許多添加詞語或贅語、重復,甚至口誤等筆譯中少見的言語產(chǎn)生障礙。心理語言學家曾證明,人類的自然口語失誤頗多。
1.即席性。所有口譯人員的工作準備都是在口譯場合正式開始之前,一旦口譯場合開始,意味著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結(jié)束了,就直接進入了現(xiàn)場的口譯操作了。有些我們熟悉的口譯場合,如記者招待會和商務談判,口譯話題千變?nèi)f化,往往難以預測.譯員雖然可以通過事先確定的交談主題來準備交談各方的話題,但任何準備、預測都不可能是充分的,而且主觀預測也是靠不住。同時,語言交際雙方都希望準確、迅速和連貫的表達自己思想,口譯人員作為雙方的中介,要按準確、迅速和連貫的要求傳達雙方的思想,要求譯員具有高超的即席應變能力和流利的現(xiàn)時表達能力。這正是口譯中“捷”的特點。
2.現(xiàn)場性??谧g人員的精神與現(xiàn)場的氣氛應當保持一致。議員的神態(tài)應該是如實地反映場景氣氛的晴雨表。一般情況下現(xiàn)場氣氛給口譯工作人員構(gòu)成壓力。交際現(xiàn)場氣氛無論是熱烈的,愉快的、還是沉悶的;是嚴肅的,還是隨和的,交際信息都不應該因譯員不恰當?shù)倪^濾而受到損失。例如場面有時非常嚴肅莊重的國際會議和外交和談判,譯員都必須如實的反應現(xiàn)場氣氛。
3.個體操作性。與筆譯不同。口譯工作完全屬于單打獨斗的工作,其工作獨立性超強。一般情況下,在整個口譯的過程中,議員基本上是孤立無援的,必須隨時獨立處理可能碰到的任何問題。由于口譯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譯員遇到的問題一定也是各種各樣的,包括譯員自身所駕馭的兩種語言所遇到的問題,還有語言所涉及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體育、文化等等問題。譯員不能回避所面臨的任何一個問題,只有正確面對每一道難題,及時處理每一道難題,才能不斷提高口譯水平。同時由于譯員的職業(yè)要求,譯員要對自己的口譯負責,不可胡編亂造,“自圓其說”,不可“你說你的,我譯我的”形成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
4.綜合性。口譯是一種綜合運用視、聽、說、寫、讀等知識和技能的語言操作活動。除理解、記憶原語外,譯員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來及時捕捉講話者的臉部表情、手勢體姿、情緒變化等非語言因素的能力。在口譯的過程中,“譯員擁有較大的自主性,增加了認知知識自動化處理的可能性和范圍”,在此階段譯員能運用母語和外語進行流利而達意地表達的能力。
將翻譯單位中所體現(xiàn)的語言,文化及思維與口譯過程緊密結(jié)合起來,則對譯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那么對于具有“時間上的封閉性”和“空間上的開放性”的這樣一個復雜的口譯過程而言,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敘述翻譯單位在口譯中的運用。
1.語言學的角度。無論語言學派將翻譯單位定義到哪個范圍,口譯中翻譯單位一般受制于譯員所處的現(xiàn)場,出現(xiàn)最多的翻譯單位應該是表達完整意義的句子,如果句子不能充當翻譯單位,則要從句群層面乃至語篇層面上去解決。因此就口譯而言,翻譯單位既是多元的也是可以互補的,既可在詞或詞組層、句子層,也可在段落層、語篇層,譯員須采取靈活的手段, 有學者說過:直譯取單詞為翻譯單位,意譯取句子、語篇為翻譯單位,從意義表達的根本需要出發(fā),做出動態(tài)的調(diào)整和選擇。例如,In my view, a country's human rights conditions should be estimated based on whether or not the general public of the country can enjoy political,economic, cultural, educational and subsistence rights. The Chinese people are most eligible to have a say in the issue regarding th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n China. As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its human rights situation has a two-fold meaning∶ Firstly, our human rights conditions are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and secondly, as they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ome problems unavoidable exist and need improving. Because human rights are not perfect, they need to develop.
譯文:我認為,一個國家的狀況如何應該依據(jù)這個國家的普通老百姓能否享有政治權、經(jīng)濟權、文化權、受教育權以及生存權來衡量。中國人民在中國狀況問題上最有發(fā)言權。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其狀況有雙重含義:首先我們的狀況正在發(fā)展和改善。其次,正因為我們的狀況仍在發(fā)展過程中,因而有些問題的出現(xiàn)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得到改進。因為不完善,所以需要發(fā)展。
在上面的例子當中,英文材料有四句,而漢語翻譯有五句話。首先議員從整體上語篇層面,從意義的角度出發(fā),做了靈活的調(diào)整。再看第一句英文,譯員從整句出發(fā),適當?shù)脑鲅a,表達出了相應的漢語。
2.從文化轉(zhuǎn)換的角度。口譯作為一項跨文化交際活動,國內(nèi)學者梅德明教授(2006:6)用描寫法這樣定義:“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準確而又快速地由一種語言形式轉(zhuǎn)換成另外一種語言形式,進而達到完整并即時傳遞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際行為,是現(xiàn)代社會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種基本溝通方式”,并且還提到“口譯所再現(xiàn)的話語意義不僅僅是簡單的言內(nèi)意義,而且還涉及信息內(nèi)容所包含的言外含義、話語風格、文化特征、言者精神……口譯是一種集語言信息、語境信息、文化信息、心理信息等于一體的綜合交際活動?!?許多成語、典故蘊意很深,且含意與字面意相差甚遠,譯員如果處理不好,就有可能使聽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僅達不到講話人所要表達的效果,且有可能適得其反。
例如:比如“塞翁失馬”一般可以譯成"Misfortune m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但在必要時,則可以簡單講一下這個典故:"This is an allusion to a story popular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in China. It's about an old man at the frontier who lost his horse…"或者稍作簡單的解釋。再例如:漢語我們會向剛遠到而來的客人表達:“做了很長的飛機一定很累吧!”而英文完全就是文化轉(zhuǎn)換,即:“You must have a long but very good journey.”
以上這些事例,充分說明了口譯是一個跨文化的動態(tài)的過程,因此在平時的口譯訓練過程中,注重跨文化的意識培養(yǎng)。
3.從題材和體裁的角度,靈活注意翻譯單位的調(diào)換。如果涉及翻譯的語種不同,翻譯語篇的題材和體裁不同,則這些差異必然影響到對對象的觀察結(jié)果及其解讀。例如現(xiàn)場對話時翻譯單位便是言者傳遞過來的話題,演講發(fā)言時翻譯的單位就是語段。我們要注意漢語與英語兩種語言的差異,如:漢語是意合;英語則是型合。這就決定了兩種語言的思維方式和心理活動的的差異,了解這些可以幫助譯員根據(jù)不同的題材,采用不同的翻譯單位來提高口譯的質(zhì)量。例如:
在投資環(huán)境不斷改善的條件下,我們對外商投資要堅持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并按照國際慣例對外資企業(yè)實行國民待遇。同時,我們要依法保護中外投資者和企業(yè)員工的一切正當權益。
譯文:As the environment for investment continues to improve,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electing only the best of the competing offers for foreign business investment. We should adopt a practice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treat foreign-founded enterprise in the same way as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Meanwhile, we will protect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investors and business employees.
該例子當中,漢語只有短短三行,而英文則有足足七行。很顯然,這段口譯絕不是語言層面簡單的對應,完全根據(jù)題材按照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同表達方式而譯的。
研究翻譯單位劃分的目的應該是能夠幫助譯員在封閉的時間內(nèi)以及在開放的空間里把握信息和意義的動態(tài)性,不斷提高口譯的質(zhì)量,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然而,將翻譯單位引入口譯之中,仍然需要繼續(xù)的探討與研究。
[1] Vinay, Jean Paul & I. Darbelnet. Stylistique Comparee du Francais etde L’anglais [M]. Paris∶ Didier,1958
[2] 巴爾胡達羅夫. 語言與翻譯[M]. 蔡毅,虞杰,段京華編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85.
[3] 王德春. 論翻譯單位[J]. 中國翻譯, 1984,4.
[4] 葉子南. 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5] 梅德明. 高級口譯教程(第三版)[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H059
A
1008-7427(2010)07-0103-02
2010-04-18
作者系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