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碧
(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情感因素與英語聽力
唐春碧
(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情感因素在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主要圍繞情感因素對聽力理解的影響,進而探討了如何發(fā)揮學習者情感因素在聽力中的正面作用,以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情感因素;聽力;興趣;動機;注意力
英語聽力是外語學習諸多語言技能中的一種,特別是近年四、六級考試的改革,更突顯英語聽力的重要性。然而,教學實踐已經(jīng)證明,聽力既是語言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又是學生的一道難關。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著重從學習者的情感因素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學生英語聽力問題。
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學習者的態(tài)度、動機、個性、焦慮、認知風格、自尊心等。它在語言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海師范大學的一項調查中,50%以上教師認為當前學校中重認知因素輕情感因素情況相當嚴重,逾90%教師認為應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以提高教學效果;雖然希望運用情感因素的教師占99.71%,但是付諸實踐的教師僅占8.81%。由此可見,情感因素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仍然需要得到真正的重視。筆者查閱了國內有代表性的11種外語核心期刊,下表數(shù)據(jù)集中反映了我國從1999年到2008年關于情感因素的相關研究情況:
研究方法 數(shù)量(篇) 比例(%)定性研究及思辨性研究 13 76.4%定量或定性與定量結合 4 23.6%研究內容 數(shù)量(篇) 比例(%)情感與外語學習 5 29.4%情感與教材處理 1 5.9%關于情感的書評 1 5.9%情感與教學口語 3 17.6%情感與寫作教學 1 5.9%情感與閱讀教學 2 11.8%情感與綜合的外語教學 4 23.5%情感與外語教學(共10篇占總數(shù)的58.8%)
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1)從研究類型和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了思辨性、理論性、綜述性和介紹性等方式。在隨機收集的17篇論文中,13篇屬這類研究,占總數(shù)的76.4%,而用定量或者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研究方法的只占23.6%,這就說明情感因素在外語教學的研究重心停留在理論探討性的思辨層面上,相關的實證研究尚未盛行。(2)從研究內容上看,主要集中在情感因素與外語教學及外語學習的相關研究上。其中有58.8%是關于情感因素與外語教學的,主要集中在如何將情感因素放在整個外語教學的綜合角度去考慮,當然也有在口語教學、寫作教學或者閱讀教學等學科進行單方面探討的,而把情感因素放在聽力學習方面作專題性研究的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
情感因素作為認知的一個重要因素時刻影響著個體的心理狀況??偟膩碚f,情感因素在聽力中的影響主要反映在興趣、動機和注意力三個方面。
(一)情感因素對聽力興趣的影響
興趣是個體以特定的事物、活動及人為對象,所產(chǎn)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tài)度和情緒。在學習中,興趣既是求知心理向往的“導火線”,又是學習行為動力的“助推器”。興趣在聽力理解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首先,聽者對所聽話題的興趣會直接影響聽者的收聽注意力及理解程度。一項針對ESL/EFL學生對英語新聞聽力理解的專題研究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理解了有關新聞報導是因為他們對新聞中的人物事件感興趣。從這個層面上說,聽力中的興趣激發(fā)非常重要。其次,興趣能降低我們在聽音過程中的焦慮感,一個帶著興趣去聽音的聽者在聽力過程中主要是為了理解、吸收信息,這時聽者的心理壓力比在做題或應試的情景下要小得多。
那么,興趣受何影響?心理學家羅扎諾夫認為,情感使學習者產(chǎn)生某種傾向或愛好。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興趣源于情感。在英語聽力學習中,情感對興趣產(chǎn)生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是否以積極的情感去對待信息;是否對信息的攝取和處理始終保持一種專一的、主動的心理傾向;目標因素是否強于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否干擾了信息的判斷。所有這些與聽者的興趣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二)情感因素對聽力動機的影響
許多研究證明:強烈的外語學習動機可以克服語言天賦的不足和學習條件差等因素。動機在聽力學習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激發(fā)學習。動機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集中注意力。例如,一名有聽力動機的學生會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電視、廣播等英文節(jié)目不斷地訓練自己的聽力。第二,學習行為定向。動機是聽力學習的“方向盤”,使學生有選擇地進行學習。比如,一學生知道自己的新聞聽力特別不好,他就會在日常的聽力訓練中著重于新聞這一塊加以訓練。第三,維持學習。有聽力動機的學生會保持聽力學習的持久性。
情感諸多功能之一是動機功能。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適度的情緒興奮會使人處于最佳的活動狀態(tài),能促使主體積極地活動。積極的情感是學習的“發(fā)動機”,能為個體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項長期的活動,需要動機的支持,一個缺乏聽力動機的個體無論在聽力水平的提高還是在聽力學習的持久性上都會大打折扣,因此,在聽力學習中,只有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才利于正確的聽力動機的建立。
(三)情感因素對聽力注意力的影響
注意是有選擇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視其他刺激的傾向。聽力理解是一種積極的活動,在與文本輸入互動過程中,聽者需要在給定的時間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并且迅速區(qū)分相關信息與無關信息,有選擇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聽力任務上來。注意力能幫助聽者在收聽的過程中有效地使用相關信息,排除無關信息的干擾。一些針對外語聽力成效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聽力成效高的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出現(xiàn)溜號是自己能夠意識到,并及時努力將注意力集中到聽力任務上來。如果說聽力興趣與聽力動機是為了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那么聽力注意力則是為了能讓聽者在聽音時減少工作記憶負擔,以便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聽力任務上,從而提高正確率。情感有組織心理活動的功能,比如,組織知覺的選擇對象、幫助維持注意、幫助記憶等。情感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注意力的集中,這是不容忽視的。
情感因素在聽力學習中對聽者的興趣、動機和注意力都有關鍵性的影響,這就說明了在聽力理解中激發(fā)情感的正面作用是勢在必行的,而在聽力學習中,學生是內因,教師是外因。要提高聽力,必須通過內外因素的積極結合,即教師與學生雙方作出努力,才能有效地發(fā)揮情感因素的正面作用,最終達到預期的目標。
(一)學生方面
眾所周知,學習中學生的內因作用居首位。要提高學生在聽力中的正面作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加強人文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
上面已提到,興趣的作用不管是對收聽內容的理解還是對聽力學習的持續(xù)有效進行,都是舉足輕重的。在英語聽力過程中,背景知識是聽力理解的一條重要線索。已有研究證明,背景知識對文本的有效理解至關重要。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理解收聽內容不是僅依靠把它完全聽懂,而是依據(jù)已有的背景知識給予的啟發(fā)、輔助來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注意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是必要的。也許有人認為興趣是與生俱來的,其實不然,興趣是可以培養(yǎng)的。
要想培養(yǎng)興趣,首先,要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閱讀能幫助我們吸收信息,成為一個知識全面的人。閱讀與聽力同是信息吸收過程,兩者有許多相同的地方。當今,閱讀的素材很多,如小說、報刊資料,凡與語言學科有關聯(lián)的體裁、題材,都可以作為閱讀素材,但要有一個可行的計劃,并善于從眾多材料中挑選適合的內容來讀,切忌無目的、無方法的閱讀。
其次,要有效地利用網(wǎng)絡資源。網(wǎng)絡能在有限時間內有效提高閱讀面,并能通過看和聽兩個渠道吸收最新信息,以豐富和增長知識,尤其是背景方面的知識。
再次,要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對周圍的事物和與學習有關的知識抱有一顆好奇心、求知心,有目的地培養(yǎng)探究事物的心理傾向。事實上,興趣就是這樣培養(yǎng)起來的。況且,只有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人,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成為全面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對學生而言,這是要做好的第一門功課。
2.端正聽力動機
聽力學習中,動機——學習的一個內在動力,是不可忽視的。每當動機存在并發(fā)揮積極作用時,學習最大潛能就得以激活。要端正聽力動機,以下幾點可以考慮:第一,正確認識考試、考證。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講,英語聽力是專業(yè)學習的一種需要,考試是檢驗學習效果必要的手段,但不要將考試作為一個包袱背起來,要把這種手段轉變?yōu)榇龠M學習的一個機制。至于證書,它只是一個知識層面的標志,不能說明知識的全部,更不能說明能力的高低。
第二,聽力學習中要樹立為用而學的觀念,養(yǎng)成學用結合的好習慣。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特別是聽力,多重視“學”而忽視“用”,形成了“學而無用”的表象,錯認為聽力只在考試時才有用,因此在學習中常常出現(xiàn)被動學習的心理狀況。這種心理顯然不利于動機的培養(yǎng)。聽力中學用結合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最典型的是聽說結合,這時聽者扮演著信息傳遞者的角色,聽力的價值上升了一個臺階。一旦學跟用的結合點多了,良好的聽力動機也就建立起來了。
3.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提高收聽的注意力
作為聽者,經(jīng)常會被一些無關因素干擾。所謂的無關因素包括外界不可控制的因素和聽者的心理因素。要提高收聽注意力,聽者首先要有得體的聽力技巧。很多時候,我們聽音時瞻前顧后,擔心聽音的結果,帶有明顯的功利心態(tài)和被動色彩。這樣,患得患失的想法多了,方法的選擇就容易偏了。聽者要時刻把握聽力的主動權,靈活地運用適合自己的收聽方法和技巧,克服消極情感的同時,把聽音注意力放在對意義的理解上。同時,在聽力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可用信息作出預測,排除無關信息的干擾。比如,學會通過閱讀需要回答的題目了解所聽材料的主題,從而確立聽音時要集中注意的重點等,這樣就可以降低聽音注意力分散的程度。
(二)教師方面
聽力學習中教師的外因作用是以得當?shù)姆绞綆椭鷮W生激發(fā)和調節(jié)內因,包括興趣、動機與情感等,使內、外因形成一股積極的合力。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求知欲是學生渴望獲得知識的情感,是興趣的源泉。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三點很重要。一是保證教學內容的誘惑力,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聽力材料。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介紹一些緊扣時代脈搏并與學生所學專業(yè)聯(lián)系緊密的材料,讓學生學有所用。二是提供富有意義的前后聯(lián)系的教材,使新學的言語信息與原有的認知結構相聯(lián)系,讓學生體驗成就感,促使其內在動機的形成。三是設立階梯型聽力任務。它有利于在聽音中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有所作為,這樣每個個體都能從不同程度上體驗到聽力的成就感。
2.動機激發(fā)與情感教育
教師在聽力教學中是否激發(fā)學生的聽力動機、欲望與情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首先,教師應秉承“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原則,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長處,以表揚的方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在很多情況下,學生是需要尊重和肯定的。教師及時恰當?shù)谋頁P會給學生注入動力;反之,則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其次,要注意對聽力教學方法和形式的多樣化選擇。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過程中,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新穎活潑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義的內容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動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聽力教學如果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利于學生在聽力訓練中結合形象思維更好地記憶,從而更有效地進行聽力信息的加工。再則,教師可以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平臺,促使學生課堂參與的動機。比如聽力心得分享、主題討論、競賽等。
最后,加強聽力教學情感中的情感教育,實現(xiàn)學生外部動力向內部動力的轉化。有研究表明,內、外動力對學習均有利,但后者的促進作用更大,尤其有力于長期記憶。教師在聽力教學中,在培養(yǎng)外在動力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將學生的外在動力轉化為內在動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教學管理部門:利用形成性評價模式科學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
教學評估恰當與否與教學管理部門關系密切。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多使用終結性評價,結果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中的情感體驗、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關注不夠,并且由于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因此,學生缺乏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反思,不能真正起到評價的作用?,F(xiàn)代英語教學所提倡的形成性評價更為科學,它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的影響也更為積極。而形成性評價到底評價些什么?在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機制的建立要求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進行持續(xù)的評價──不僅評價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更為重要的是,還要對他們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評價。聽力教學中的評價也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這就創(chuàng)建了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情感,對聽力教學有著積極的影響。
[1]陳吉棠.學習者的心理因素與聽力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5,(12).
G642
A
1673-0046(2010)01-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