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解放戰(zhàn)爭的年代里,前蘇聯(lián)影片就已經在廣大解放區(qū)放映了。但是,由于放映的是進口原聲電影,“觀眾只能通過幻燈字幕或放映員用土喇叭講說來了解影片大概。后來,還打上了一些半文不白的字幕,一些影院偶爾也搞‘譯意風’,但仍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保?]當時的情況是:
觀眾往往顧此失彼,看畫面看不了字幕,看字幕又來不及看畫面,而且字幕上的字數(shù)是有限的(小幕上一個畫面只能容納18個漢字),僅能把內容的意思介紹出來。城市里有文化的觀眾看字幕外片不成問題,而一般市民和廣大農民、文盲則無法看懂外國原版電影。[2]
為了發(fā)揮電影的教育功能,解決廣大人民群眾和農村文化生活的需要,更好地體現(xiàn)“電影為人民服務,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宗旨,東北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前身)廠長袁牧之在有關“七片”生產計劃中,明確地提出了新的電影片種——翻譯片,并把目光首先投向了蘇聯(lián)電影。
1948年,袁牧之找到當時廠里的編導、表演能力都很強的袁乃晨,與他商量如何在外國影片中配上與演員同步的漢語對白一事。交流中,兩人的想法一拍即合,袁乃晨接受了創(chuàng)辦電影譯制片的工作任務,并隨即開展工作。部隊話劇演員出身的袁乃晨既有藝術才華又樸素干練,接受任務之前已經編導過一部科教片,對鏡頭語言的運用比較熟悉。
1948年夏天,袁乃晨獨自一人前往哈爾濱南崗區(qū)的莫斯科電影院,與蘇聯(lián)影片輸出輸入公司駐東北總經理(總代表)聶斯庫伯商談引進蘇聯(lián)影片的譯制。在此之前,一些蘇聯(lián)電影在上映之前也曾經做過加字幕等翻譯性質的處理,當時是由香港和印度等地的電影公司制作的。
起初,聶斯庫伯(蘇聯(lián)代表)不太相信東北電影制片廠能夠做好蘇聯(lián)電影的翻譯,幾經周折,在袁牧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袁乃晨終于與前蘇方簽訂了為蘇聯(lián)電影做翻譯配音的合同,一個月后,他們拿到了第一份準備翻譯的電影原本《馬特洛索夫》。袁牧之和袁乃晨馬上組織人員,安排設備,全力以赴地開始了譯制工作。[3]
電影劇本的翻譯是否準確到位是翻譯片能否成功的首要保證。為此,東影廠特別安排了孟廣鈞、劉遲擔任俄文翻譯。為了把影片翻譯得更好,他們還請來了哈爾濱的俄文權威人士桴鳴(徐立群先生)參與劇本的翻譯。為了符合譯文的口語化和畫面對口型的要求,《馬特洛索夫》腳本的中文譯稿經過了幾度修改、潤色,一個月后,終于翻譯成功。
為了不使第一部翻譯片被蘇聯(lián)否決,把版權給予他國,袁乃晨日夜反復閱讀已經翻譯過來的劇本,并與原片對照觀看。此時的袁乃晨做過電影演員,也編導過科教片,對于鏡頭語言、景別等電影基礎知識也有一定程度地了解和把握。但是,對于什么是翻譯片,如何做翻譯片,袁乃晨也是心中沒底,只能摸索著干。為了解決臺詞的口語化和對口型的問題,他們想出了掐秒針、數(shù)音節(jié)的辦法。
他們先把影片中俄語句子里有多少音節(jié)計算出來,然后按音節(jié)數(shù)譯出中文臺詞,用秒表記錄下影片上每一句話的時間長度;再由劉遲喊號,孟廣鈞按照原片的速度,講俄語充當片中角色,袁乃晨同時用漢語譯詞與之對照。他們發(fā)現(xiàn),譯文的字數(shù)不一定要同俄文中的音節(jié)相同,但必須使一句話中的幾個重點相吻合。為了選擇一個適當?shù)淖謥韺士谛?,他們反復推敲每一句臺詞……[4]
練習過程中,導演袁乃晨覺得臺詞是對上了,但是又有點像背書。演員在演戲時應該帶有感情,說話的速度和音調就有所不同。由于兩國語言不同,同樣的一句臺詞也會在音階和詞匯上有些差異。于是,袁乃晨就讓翻譯孟廣鈞再將臺詞進行適當?shù)卣{整,找到那些最能表現(xiàn)演員情緒的語句加以修正。
……主要就是在語言上下功夫,口型——人家開著口,我們就不能是閉的口型,我們是邊做邊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的,這處人家是張嘴的,我們就得改成開口字,不能人家說“啊”,咱們說“嗯”,意思雖然沒錯,但口型對不上。[5]
特別是對于那些能夠表現(xiàn)人物性格、感情的語音輕重等方面的臺詞,袁乃晨和翻譯們更為細致地去潤色。比如電影中,主人公馬特所洛夫在沖向敵人的碉堡時高呼“烏拉!烏拉”,俄文的意思是“萬歲”,不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他們就試著用中國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常用的字眼,將其譯成“沖?。_??!”,結果口型吻合,又符合劇情,聽起來也符合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全面掌握影片以后,袁乃晨親自去挑選演員。影片男主角馬特所洛夫的配音演員張玉昆、女主角扎木克娃的配音演員吳靜都是從東北軍大文工團請來的。袁乃晨對演員的要求極為嚴格,不僅要在口型上與角色保持一致,而且在感情和氣質上,也要同角色相吻合。
……袁乃晨要求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閱讀劇本,明了主題思想,掌握角色性格。為使他們了解角色,導演還特意請人介紹當時蘇聯(lián)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和性格等等。當時,演員們都講不好普通話,為創(chuàng)造好角色,他們爭分奪秒地練發(fā)音、背臺詞。那陣子,還不曉得用循環(huán)盤反復放映,為了保護膠片,排練中有時仍由孟廣鈞(翻譯)背誦俄語臺詞,代替影片放映,讓配音演員來與他對照。[6]
翻譯孟廣鈞在他的回憶文章中,曾經就《普通一兵》試制過程中,導演、翻譯、演員排戲的情形作過較為明確的闡釋:
導演在給演員排戲時,仍然是我(孟廣鈞)講俄語,讓演員來和我對。……那時我們只有一個工作拷貝,不敢分剪片本(怕以后同國際音帶混合錄音時出問題),怕放映的次數(shù)多了損壞工作片,影響以后的工作合成。所以,整個譯制片組看片次數(shù)必須少且仔細,一旦某個局部沒記準需要核對時,就得上機放映一整本的片子(一本影片放映的時間約9分鐘)。為了盡量減少放映影片的次數(shù),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我當影片來使用,跟我對口型。同時我這樣還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譯得不太妥切之初,修改譯文。排練差不多了,才轉進錄音棚去對著工作拷貝排練錄音。[7]
在袁乃晨和全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反反復復地對詞、排練、錄制,1949年5月16日,《普通一兵》(片頭字幕是《一個普通戰(zhàn)士》翻譯:鄺鈞、桴鳴、劉遲)終于譯制成功,并于1949年8月公映,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這部影片是根據(jù)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為國捐軀的列兵亞歷山大?馬特所洛夫的是事跡創(chuàng)作的,它歌頌了蘇聯(lián)人民的勇敢和愛國主義的精神。劇作者是姆基瓦尼,導演是魯科夫。
《普通一兵》是我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譯制片,它的譯制成功標志著一個新的電影片種的誕生。導演袁乃晨在開創(chuàng)我國譯制片事業(yè)上作出了杰出貢獻,被人們贊譽為“中國譯制片之父”。
[1]援引自《封面記憶:“一邊倒”的新中國早期進口片》,《大眾電影》2005,第12期,第29頁。
[2]鄭魯南 主編:《一本書和一個世界》,昆侖出版社,2008年版,第8頁。
[3]顧鐵軍:《外國新影片翻譯與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頁。
[4]石橋:《一曲拓荒者之歌——訪第一部譯制片的工作者》,《大眾電影》,1982年,第4期,第23頁。
[5]援引自中國電影網:《紅人館獨家專訪“新中國譯制片之父”袁乃晨》,2008年 3月 11日。http://www.chinafilm.com/star/interview/20080311/48473_3.html
[6]石橋:《一曲拓荒者之歌——訪第一部譯制片的工作者》,《大眾電影》,1982年,第4期,第23頁。
[7]鄭魯南 主編:《一本書和一個世界》,昆侖出版社,2008年版,第9、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