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霞 劉典曉
(1.濱州職業(yè)學院醫(yī)學系;2.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胸心外科 山東 濱州 256600)
自從艾滋病被發(fā)現(xiàn)以來,正以驚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蔓延。目前艾滋病在我國已進入快速增長期,流行方式也由高危人群轉向普通人群。在中國的艾滋病患者中,15~29歲的約占60%,大學生屬于性活躍人群,但性心理仍不成熟,對新事物好奇,有較強嘗試欲,是感染和傳播AIDS的重點人群[1]。為了解大學生對艾滋病知識的掌握程度,今后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艾滋病預防宣傳、健康教育,我們對某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進行了艾滋病相關知識的調查分析。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共調查了243例,收回有效問卷243份,;其中男生119例,女生124例,男女比例為0.96:1,學生年齡在18~23歲,平均年齡21.4歲。
采用統(tǒng)一的調查表,匿名進行相關知識調查,采用筆答的形式,以保證所獲信息的可靠性。內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艾滋病知識、態(tài)度和安全性信念等方面。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
對艾滋病基本知識的總知曉率為47.4%。大部分學生(74.1%)認識到現(xiàn)在艾滋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對艾滋病感染后的臨床表現(xiàn)知曉率較低。而對于目前艾滋病在我國的流行情況,只有40.3%的學生認識到其嚴重性,見表1。
有93.4%的學生知道艾滋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對性傳播、母嬰傳播也有正確認識。但對“蚊蟲叮咬”等非傳播途徑回答正確率較低。見表2。
有69.5的學生認為“艾滋病”很可怕;只有38.3%的學生對艾滋病人持同情態(tài)度;18.9%的學生愿意與艾滋病人交往,且又近半數(shù)認為應將艾滋病人統(tǒng)一隔離管理。有高達67.9%的學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為;盡管有71.6%相信安全套能預防艾滋病,但真正使用的卻只有22.2%。詳表3。
本次調查表明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對艾滋病知識了解的非常少。并且認識不到目前艾滋病在我國的流行情況的嚴重性。雖然有相當部分的同學能夠知曉艾滋病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母嬰傳播,不通過禮節(jié)性接吻、握手、擁抱、游泳、共用勞動工具傳播,但仍然對艾滋病有恐慌心理,不愿意與艾滋病人正常交往,對艾滋病人持歧視態(tài)度。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的性觀念比較開放,有67.7%的學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為,還有一小部分可以接受多個性伴侶。盡管相信安全套能預防艾滋病,但真正發(fā)生性行為時會使用安全套的卻只占小部分。因此,在大學生中很有必要開展對艾滋病及安全性信念的健康教育。
表1 AIDS基本知識
由于歷史及傳統(tǒng)因素的影響,在我國的大學校園內公開和全面的性教育仍然很欠缺。我國大學生的性健康教育處于低水平初級階段,缺少系統(tǒng)、規(guī)范、科學、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內容和模式[2]。高校性教育的普及力度不夠,大學生需求的性知識主要來源于報刊雜志、影視、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體,大學生的分辨能力不夠強,這樣很容易使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走入誤區(qū)。再者,職業(yè)院校學生普遍整體素質要低于普通本專科院校學生。因此,在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中開展健康、全面的性教育已是勢在必行。比如,對大學生發(fā)放關于預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處方、宣傳資料,開展預防艾滋病、性病的專題講座等。資料表明大學生掌握的資料愈多,態(tài)度越積極[3]。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對我國艾滋病流行現(xiàn)狀與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徑以及預防艾滋病的基本方法等內容,要結合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活潑的形式講授給大學生,今后的宣教活動要做深、做細,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如將安全套的正確使用作為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大學生中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不僅讓大學生做到掌握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育大學生承擔起預防艾滋病的責任,減少或降低艾滋病對大學生的危害,適時的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表2 AIDS的傳播途徑
綜上所述,當代大學生的性觀念正日趨開放,而與之相應的預防性病、艾滋病的意識和行為并沒有相應提高,這種現(xiàn)象將增加大學生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風險。因此,應在大學生中開展適時、適度、適量的性健康教育和正確的愛情觀教育,既要進行潔身自愛的道德教育,又要正確宣傳安全套在預防性病艾滋病中的作用,提高大學生預防性病艾滋病的意識,進而提高大學生的自我約束與自我保護能力,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險性,培養(yǎng)正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
[1]楊艷暉.不同人群艾滋病相關知識態(tài)度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23(6):754~755.
[2]吳揚.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模式與內容探討[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8,20:3~5.
[3]白春玉,趙穎.沈陽大學生艾滋病知識的調查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7,8(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