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友
【摘要】 本文通過敘述口語操練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指出必須采取靈活新穎的措施去加強口語教學,并提供了三條途徑以供商榷。
【關鍵詞】 口語操練;實踐;強化;表演
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已經十余載了,其間接受過很多的教師培訓或是參加課堂實踐改革的聽課和講座活動。尤其是最近一次參加了由江蘇教育學院組織的省級英語骨干教師培訓課程。時間雖然僅有一周,但授課專家的精彩講解仍讓自己感覺受益頗深。其中南京十三中孫老師提出的“口語操練承上啟下”,我深有同感。那么,學生口語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究竟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英語教師應采取怎樣合理有效的方法去提高口語操練的實效性呢?在此,我愿拋磚引玉,和各位同仁探討。
一、口語教學的地位
我曾數(shù)次參加過片教研活動,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無不是那些課堂口語流利、表達通暢的教師;而當課堂上學生能夠自我表達,用簡易英語敘述梗概時,課堂效果則會更佳。實踐表明,口語流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習者英語基本功的扎實程度,也是授課者長期教學過程的最佳檢測。
1、口語教學與聽力的關系
普通的聽力訓練是讓語言學習者反復研聽錄音內容,實則事倍功半;先進的聽力訓練是從學習者本身入手,從說開始,自我模仿,最終達到逼真的錄音語速,從而事半功倍。比如下一篇聽力:
A: Hello! Helen, why are you so frightened?
B: Oh, just now a fast truck almost hit me.
A: What? What a terrible scene it would have been! But I should say you are lucky enough.
我們可以記下錄音持續(xù)時間,如果是二十秒,那么口語操練也要力求在二十秒內完成,然后和錄音賽講,久而久之,聽力水平必將大幅提升。
2、口語教學與語法訓練的關系
許多教師反映語法教學枯燥乏味,難以下手,而且效率低下。我想,這里存在一個誤區(qū),即認為語法教學是讓語言學習者牢記各類語法條例,各種語法規(guī)則;曾見過一位名師,將中學英語語法點總結成樹枝狀的“記憶樹”,嘗試讓學生全面覆蓋,但不久證明實驗失敗。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視了語法教學中潛藏著的交際特性,而交際必須通過口語完成。請看動詞時態(tài)教學的口語操練行為:
A: Tom, whatre you doing now?
B: Oh, I am checking my plane. Ill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tomorrow.
A: Havent you got ready enough? I see youve kept repairing it for hours.
上述對話涉及到三個語法點:現(xiàn)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現(xiàn)在完成時。如若單純讓學生記憶公式及用法,很難達到長期運用效果。但如若強化學生口語操練,并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延伸開來,語法點就會迎刃而解。
3、口語教學與書面表達的關系
正如南京十三中特級教師孫老師所言,口語訓練承上啟下,是語言信息輸入、輸出的最佳途徑。學習者通過讀、說的結合,首先使詞匯、短語、句型輸入大腦,組成瞬間信息庫,然后借助于同伴間的交際行為對信息庫加以強化,從而構成更加穩(wěn)固的知識鏈接。而研究表明,語言學習者如果能夠主動將此知識鏈自覺運用于實踐,便會達成學習目標,而其動手書寫能力便會自然形成。所謂的英語書面表達,即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的檢測手段之一,作為教師,我們與其刻意強求學生每天必寫“英語日記”,倒不如多進行口語的交際練習。
二、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的途徑
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學習的不同特征,總結了下列三點訓練、提高口語教學效果的方法,不妨一試。
1、強化基礎技能
學習語言必須循序漸進,切忌一蹴而就的急切心理。很簡單的道理是:漢語普通話流利、性格開朗活潑的孩子,口語訓練目標達成度較高。為什么?他們能夠注意準確把握語音、語調。優(yōu)美、逼真、靈活的發(fā)音會自然增強學習者信心,無形中增添了樂趣。小學階段不對音標做出過多要求,但在初中牛津版教材里,音標是必備內容;對音標的學習還應該走口語操練途徑。如下一句:
A: Excuse me, wheres Jacks small cat?
B: Jacks cat is in Sams bag.
從而總結出不同類型的字母在詞匯中的發(fā)音。對音調也是同樣方法,在交際中總結不同類型疑問句的語調,并進行強化練習。
2、課堂建構多樣口語操練模式
我們應將課堂看作主要的口語操練陣地,為學生提供一種積極的言語交際活動場所。我在課堂中常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情景對話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好語境,如問候長者、外出購物、交接朋友、借用物品、電話祝賀、陌生詢問、醫(yī)院探望、節(jié)日祝福等,都可以用來輔助口語操練。如在讓學生熟讀課本內容基礎之上,教師在黑板一側畫出簡筆畫,配以主要詞匯并注出音標,隨后即可讓學生嘗試表演。情景創(chuàng)設可利用實物、真人真事、插圖或借助于多媒體,將圖像、動畫、音響參與其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以更好培養(yǎng)其口語交際能力。
(2)自由表演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必須得到確認,因此就必須為其提供一個合理、自由的口語創(chuàng)新實踐空間。由于語言交際本身是抽象而無形的東西,自由表演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陷。自由表演源于課本而又高于課本,其取材源于實際生活,表演過程正好給學生提供了說和練的機會,無形中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將課堂變?yōu)槲枧_,利用生活情境,和學生一起承擔編劇、導演、演出的活動。這種自由表演不拘泥于教材,鼓勵創(chuàng)新,聲情并茂,趣味盎然。演繹過程克服了語言學習的枯燥感,使該過程充滿活力。
(3)課外活動延伸法。語言交際實踐研究指出,學習者在自我主動情況下學習效果會大大提高。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成長期,活潑好動,具備良好的語言習得素質。因此,如果能將在校課堂上的口語操練延伸到課外,充分發(fā)揮他們操練主動性于創(chuàng)造性,勢必會達到良好效果。如舉行演講比賽、故事大賽、英文歌曲比賽等,不但豐富了學生業(yè)余生活,也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始終注重積極開展新穎多樣的口語實踐活動,營造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和學習氛圍,從而切實達到通過口語操練這一媒介來鞏固、提升學生英語整體素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