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深
(福建工程學(xué)院 外語系,福建福州 350108)
論語法隱喻與英語語法的模糊性
張紅深
(福建工程學(xué)院 外語系,福建福州 350108)
韓禮德的語法隱喻理論的貢獻不僅在于突破了傳統(tǒng)修辭學(xué)的隱喻研究框架,還在于它與雷考夫等人的詞匯隱喻互為補充,揭示人類語言通過思維機制認識乃至構(gòu)建真理的努力。語法的模糊性是人類范疇化的結(jié)果,用范疇理論解構(gòu)語法隱喻無疑對揭示人類語言的進化規(guī)律具有積極意義。而從語法隱喻的視角解釋語法的模糊性具有重要的語言哲學(xué)及語言學(xué)意義。
范疇化;語法隱喻;語法模糊性;認知語言學(xué)
古典的語法隱喻研究一是以現(xiàn)實隱喻語法現(xiàn)象,即“某些語法術(shù)語來自對現(xiàn)實世界的隱喻”,二是以語法術(shù)語、語法結(jié)構(gòu)隱喻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Alford, 1982; 胡壯麟,1996, 2000)。真正語言學(xué)意義上的語法隱喻(grammatical metaphor)研究興起于上個世紀80年代(胡壯麟, 2000)。據(jù)嚴世清( 2003:55)的研究,韓禮德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語法隱喻的思想,后來隨著西方學(xué)術(shù)界對于隱喻問題的關(guān)注,尤其是雷考夫和約翰森(Lakoff & Johnson, 1980)等人的認知隱喻理論導(dǎo)致的隱喻研究熱 (metaphor mania)的出現(xiàn),韓禮德也越來越重視語法隱喻理論的發(fā)展。他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85)中將語法隱喻納入他的功能語法體系,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認為:“隱喻現(xiàn)象并不僅限于詞匯層面,而且常常發(fā)生在語法層面?!保ㄖ煊郎朗狼? 2000: 95)他把語言的元功能(metafunction)分成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認為語法隱喻也同樣具有這三種功能,并據(jù)此將語法隱喻劃分為概念隱喻(ideational metaphor)、人際隱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和語篇隱喻(textual metaphor)(Martin, 1992: 483; Halliday &Martin, 1993: 241-243)?!霸噲D說明語法隱喻理論的歷時研究立場有助于挖掘認知隱喻理論所說的一些基本隱喻(root metaphor)的來歷與形成過程”(嚴世清, 2003:55),強調(diào)語法隱喻在反映和重塑人類經(jīng)驗時所起的作用。
對語法隱喻的研究形成一股熱潮,一方面是因為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語法隱喻理論探討的是語言功能的不同體現(xiàn)(realization),不同的體現(xiàn)過程之間因語言的張力而存在著功能上的傳遞性(transitivity)。這種傳遞性是產(chǎn)生語法隱喻的根本動力,即語法隱喻主要表現(xiàn)在過程與功能成分的相互隱喻化,語法隱喻因此不同于傳統(tǒng)的隱喻研究。另一方面,“韓禮德認為人類語言在進化之初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隱喻性質(zhì)的”(胡壯麟,2000: 100),語言的進化史是一個去隱喻化(demetaphorization)的過程。探索去隱喻化過程可以揭示出人類認知的動力所在,即“語言不僅是人類知識存儲與傳播(或建構(gòu)與互動)的重要工具,還以其隱喻性的本質(zhì)特點促進人類認識的發(fā)展”(嚴世清,2002: 9)。語法隱喻“試圖在解析語言與世界的隱喻性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探討語言的詞匯語法系統(tǒng)是如何重塑人類經(jīng)驗(reshaping human experience)并成為意義產(chǎn)生的源泉即意義潛勢 (meaning potential)的”(同上),這為認知語言學(xué)尋求解釋語言與客觀世界之間的關(guān)系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向。換句話說,語法隱喻理論不僅是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們認識到了隱喻化與人類認知發(fā)展之間的關(guān)系,試圖以歷時的研究方法解構(gòu)(deconstruct)語言系統(tǒng),追溯語言構(gòu)建社會現(xiàn)實的歷程,構(gòu)成了探討語言與世界的關(guān)系這一哲學(xué)命題的一部分,具有深刻的語言哲學(xué)意義。
語言的進化史是一個去隱喻化的過程,探索去隱喻化過程可以揭示出人類認知的動力所在,因為動態(tài)的過程隱喻化為靜態(tài)的實體或性質(zhì)、靜態(tài)的環(huán)境隱喻化為動態(tài)的過程等,就是對世界重新范疇化的過程。語法隱喻對句子層次的簡化為信息量的擴充提供了空間,更重要的是為人類深化對世界的認知提供了動力。我們有必要從范疇理論的角度對語法隱喻進行解釋。
現(xiàn)代認知語言學(xué)對傳統(tǒng)語言學(xué)所謂能指與所指之間關(guān)系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提出了挑戰(zhàn),認為語言系統(tǒng)中的范疇并不是人們原先設(shè)想的約定俗成的結(jié)果,而是有理據(jù)(motivation)的。韓禮德從語法層面提出語法隱喻,賦予了隱喻研究新的意義。他認為,語言的每個層面都與意義相關(guān)聯(lián),一切隱喻表達方式之間具有傳遞性,這種傳遞性使某種一致表達形式的轉(zhuǎn)義(transference)使用成為可能。他將語言功能的不同體現(xiàn)形式劃分為一致式和隱喻式,是以人類語言進化的歷時規(guī)律為理據(jù)的。將語法隱喻劃分為概念語法隱喻、人際語法隱喻和語篇語法隱喻,是以三個語言元功能劃分為理據(jù)的。將人際隱喻劃分為語氣與情態(tài),將語法隱喻的表現(xiàn)形式歸納為名詞化、動詞化等都體現(xiàn)著人類對語言自身認知的元語言范疇化(meta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韓禮德將人類社會的各種活動經(jīng)歷劃分為物質(zhì)過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關(guān)系過程(relational process)、言語過程(verbal process)、行為過程(behavioral process)和存在過程(existential process)是對客觀世界的范疇化。語言以隱喻性的特點促進人類認識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一斑。語法隱喻理論是如何在人類對客觀世界范疇化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的呢?
語言的范疇化(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是人類最重要、最基本的認知活動。它既包括人類通過語言對周圍世界進行的范疇化,也包括人類通過范疇化實現(xiàn)對語言本身的認識,即元語言范疇化。人類如果沒有范疇化的本領(lǐng),便無法認識世界,語言的交際功能也是不可設(shè)想的。傳統(tǒng)的范疇理論認為,詞義體現(xiàn)為一組充分必要特征(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eatures),是具有清晰邊界的實體。語言單位組合的可能性取決于其組成成分特征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這種相容性根據(jù)語言單位組合的選擇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被形式化(formalization)(Taylor,1995: 130-131)。按照這種理論,詞匯組合是否能夠被認可也是清晰分明的,具有相容的特征就被認可,否則就不被認可。語言能力(competence)是說話者“規(guī)則支配下的創(chuàng)造力”(rule-governed creativity),而不是“改變規(guī)則的創(chuàng)造力”(rule-changing creativity)。語法是語言學(xué)家為了對人類語言能力進行描述而構(gòu)建起來的(Fromkin & Rodman, 1993)。語言現(xiàn)象作為物質(zhì)存在是第一性的,其規(guī)則是人類對語言現(xiàn)象的范疇化,是第二性的。語法實際上是對語言現(xiàn)象的一種強制性歸類,從差異性中把握相似性,將它們與其他現(xiàn)象區(qū)別開來,即元語言范疇化。語法首先導(dǎo)致形式與意義的脫節(jié),同時也為意義的表達提供了多種可能。
隱喻在本質(zhì)上是對選擇限制的違背,通過對規(guī)則的違背,說話者實際上在超越自己現(xiàn)有的語言能力,而改變既有的語言規(guī)則。換句話說,一旦一個隱喻表達被創(chuàng)造出來,說話者內(nèi)化了的規(guī)則體系即被修正。隱喻因此不再是對一致式的偏離,甚至可以說不再具有隱喻性(Taylor, 1995:130-131)。另一方面,人類語言行為的經(jīng)濟性(economical)促進了語言為表達不同功能而在形式上循環(huán)利用(recycle)。任何一種語言成分(包括詞、語法結(jié)構(gòu)等)起初僅完成一種特定的功能,一旦它成為整個語言體系的組成部分,就有完成其他有關(guān)功能的可能(Thompson, 2004)。這就是認知語言學(xué)將隱喻看作是意義拓展的途徑之一的根據(jù),而意義的拓展不僅體現(xiàn)在詞匯層面,也體現(xiàn)在語言的其他層面。
對傳統(tǒng)的隱喻理論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是語法隱喻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隱喻視角。韓禮德認為,傳統(tǒng)的隱喻是自下而上的視角,而語法隱喻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視角。從前者的角度看,如果一個詞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本義(literal meaning),另一個是隱喻意義(metaphorical meaning),隱喻概念是發(fā)生在詞匯層面的隱喻化過程。從后者的角度看,隱喻發(fā)生于語法層面,詞語的意義沒有發(fā)生變化,變化的是語法性狀(Halliday, 1994;Taverniers, 2003; Thompson, 2004)。
如圖所示,從傳統(tǒng)隱喻理論以詞匯為出發(fā)點的視角來看,flood這個詞有兩個意義,a moving mass of water為本義,而a moving mass of feeling or rhetoric為比喻義。語法隱喻從意義出發(fā),many(很多)這個意義可以分別體現(xiàn)為一致式many(protests)或a large number of(protests)和隱喻式a flood of (protests)?!霸~匯隱喻是將某一詞語用來指稱另一與之相似的事物,而語法隱喻指的是用不同的表達形式(wording)表述客觀世界中的同一現(xiàn)象或事物?!保▏朗狼澹?002: 9)韓禮德(Halliday,1996)則將這種區(qū)別概括為詞匯隱喻是“同樣的能指,不同的所指”,語法隱喻是“同樣的所指,不同的能指”。
這種意義與表達關(guān)系重置(re-setting)的可能性是解決意義潛勢擴展的主要手段,即語法隱喻(Thompson, 2004)。在語法隱喻中,語言功能的不同形式體現(xiàn)的不是詞義,而是范疇意義(胡壯麟,2000),即隱喻作為一種認知框架控制著語言使用者以一種語義域理解另一種語義域(嚴世清,2002:9)。這種非傳統(tǒng)的隱喻觀不僅使我們得以從新的視角看待語言中普遍存在的隱喻現(xiàn)象,審視語言所反映的現(xiàn)實世界,也為人類對世界重新進行范疇化,進而深化對世界的認識提供了新的方法。
根據(jù)范疇理論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和梯度假設(shè)(gradience hypothesis),范疇內(nèi)每個成員都與其他成員共有一項或數(shù)項特征,但幾乎沒有一項特征為所有成員所共有。范疇內(nèi)成員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處于范疇中心的成員更具有范疇原型性(prototypicality),是“圖式表征的核心成員或典型”(central members and prototypes as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Taylor, 1995:59),而處于范疇邊緣的成員原型性較差。換句話說,原型成員具有與同一范疇成員更多的共有屬性,而非原型成員則具有較少與其他成員共有的特征(張紅深, 2010:7)。根據(jù)范疇理論,我們將一致式和隱喻式看作同一集合(set)中具有不同隸屬度(degree of membership)的元素(element)?!霸谌魏吻闆r下,被視為含有語法比喻的語言形式即不一致形式在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對一致式的偏離?!保ㄖ煊郎?994: 10)
語法隱喻理論的一致式是具有與其他成員最多共同屬性的代表,原型只是一個抽象概念,體現(xiàn)為在相似性基礎(chǔ)上組合起來的一個個單個的實體,這些實體之間的關(guān)系具有梯度關(guān)系。一致式作為語言功能體現(xiàn)的典型代表處于范疇的核心,隱喻式因偏離核心的程度不同處于范疇的邊緣,實際上相當于原型理論中非范疇化的結(jié)果,即非典型形式。孤立地看,一致式及其不同的隱喻體現(xiàn)形式之間并不存在優(yōu)劣之分。從語用的共時角度來看,某種體現(xiàn)形式的典型性與非典型性取決于它的語境。在一定語境中一致式作為語言功能體現(xiàn)的典型代表是與之相應(yīng)的隱喻式產(chǎn)生的基礎(chǔ)和參照。從語言進化的歷時過程來看,一致式是典型,隱喻式是非典型。意義產(chǎn)生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中,是動態(tài)性的,與語言使用過程中的每一次選擇有關(guān)。隨著語言的去隱喻化,原來處于邊緣的形式也會逐漸接近范疇的核心。由此看來,一致式與隱喻式的關(guān)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特定的語境中,體現(xiàn)詞匯語法層意義與話語層意義完全一致性的形式可能并不會出現(xiàn),但這并不影響概念的隱喻化。這樣語言進化的去隱喻化過程就成了人類認知世界的范疇化過程的組成部分。這就是原型理論中的家族相似性和梯度假設(shè)與語法隱喻理論的共同之處,對于幫助我們認識語法的模糊性具有重要意義。
功能語言學(xué)的語法隱喻理論從詞匯語法(lexicogrammar)層面為語法的模糊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傳統(tǒng)的隱喻研究將字面意義與隱喻意義簡單地對立起來不同的是,語法隱喻理論認為,在表達方式與意義之間存在著一致性的級階(a scale of congruency),有的表達方式是意義的典型體現(xiàn),有些則與所表達的意義或多或少地不太一致。一致式與隱喻式均為同一非語言事態(tài)(non-linguistic‘state of affairs’)的合理呈現(xiàn),意義的各種不同表達都是全部意義的組成部分(Halliday,1994)。Martin(1992)進而指出,隱喻的體現(xiàn)方式也是對附加意義的編碼體現(xiàn)(Sáenz,2000),“在一致式與非一致式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Halliday, 1994: 348)。隨著典型性的弱化,隱喻的表達方式往往不再是意義的有標記(marked)表達形式,這就是去隱喻化的過程。如:
(1)a.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re speeding up the writing of business programs.
b.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re making the writing of business programs faster.
c.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re enabling people to write business programs faster.
d. Because technology is advancing,people are(becom ing)able to w rite business programs faster.
e. Because 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people are able to write business programs faster.
(Halliday, 1985,1994)
以上例句從a到e代表由最復(fù)雜層次的隱喻式到一致式的推演,對更復(fù)雜層次的語法隱喻的分析就可能意味著一個隱喻解析的鏈 條(chain of metaphorical interpretations)。在這個鏈條的兩端分別是隱喻式和一致式(Halliday, 1985: 328; 1994: 349),但是在兩極之間很難劃定明確的界限。比如,在人際隱喻中,情態(tài)隱喻處于肯定與否定之間的中間地帶。因為如果小句(clause)提供信息,就有兩種可能:(1)或肯定或否定,即maybe;(2)既肯定又否定,即sometimes。如果小句表示物品與服務(wù),也有兩種可能:(1)命令,即is wanted to;(2)給予,即wants to。以情態(tài)動詞must, should, will等為例,它們表示義務(wù)、意愿的程度顯然也有程度上的梯度變化。
(2)a. Studentsmustregister in the first week of term.
b. Youshouldtry to work harder.
c. She reallyoughtto wash her hair.d. I’llpay for the drinks.
e. Youcanuse the car if you like.
Thompson(2004: 223) 也 指 出, 我 們不能絕對地認為意義的隱喻式與一致式表達非此即彼,往往只是程度問題,應(yīng)該說某種措辭相對于另一種而言是更具有隱喻性或一致性。隱喻式與一致式之間這種級階差異可以表現(xiàn)在不同的文體中,如韓禮德(Halliday,1996)在分析科技語篇后發(fā)現(xiàn)科技文體具有較多的隱喻式特點。
語言從一致式到隱喻式進化階段的歷時劃分也是模糊的,一致式與不同復(fù)雜程度的隱喻式之間構(gòu)成了同義關(guān)系鏈條。語法隱喻是所有從高級階的詞匯語法表達形式向低級階的轉(zhuǎn)移使用現(xiàn)象,這就是所謂的級轉(zhuǎn)移(rank-shift)。 韓 禮 德(Halliday, 2004: 650)認為,一個序列在其體現(xiàn)范圍內(nèi)的降級會引發(fā)隱喻的連鎖反應(yīng),直至級階的下級詞組,每一種編碼或體現(xiàn)方式都是整個意義范疇的組成部分。按照模糊理論,這種同義關(guān)系鏈條或隱喻鏈(metaphorical chain)構(gòu)成一個連續(xù)統(tǒng)(continuum),每種不同的表達形式都是意義鏈條上一個具有不同隸屬度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語言形式由隱喻的表達到失去隱喻性,即去隱喻化的過程,也是模糊的。
我們在討論采用一致式或隱喻式表達同一意義時必須清楚形式與意義不能簡單地一刀切。選擇隱喻式或一致式意味著意義的差別,比如,在以陳述式表達命令功能時,這種非一致的表達形式畢竟帶有其作為一致式使用時固有的某些特點,這就使隱喻式成為非典型,語境賦予了它以范疇中其他成員為參照的隸屬函數(shù)(functions of membership)。就概念隱喻而言,“韓禮德認為,科技語篇語法隱喻化的趨勢在語義上是‘事物化’(Thingization),在語法上是‘名詞化’(nominalization)”(胡壯麟,2004: 190)。然而,名詞化了的語言形式不會因事物化而完全失去其過程性的含義,這也使名詞化的表達形式成為范疇的非典型成員。
句子結(jié)構(gòu)的層級變化也具有相對的梯度。不僅小句的數(shù)目有別,小句內(nèi)部的構(gòu)成也有差別,而且限定性動詞構(gòu)成的小句與非限定動詞構(gòu)成的小句之間的梯度也難以比較。例如:
(3)a. The driverdrove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b. There driver’s over-rapid downloaddriving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drove名詞化為driving以后,小句變成詞組,雖然句子層級簡化了,但名詞詞組內(nèi)部卻出現(xiàn)了多重修飾關(guān)系。宏觀句子層級結(jié)構(gòu)的簡化與詞組內(nèi)部微觀上的復(fù)雜化是對立統(tǒng)一的,這種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模糊了簡單與復(fù)雜的界限。
Thompson(2004: 223)認為,詞匯隱喻與語法隱喻并不存在根本的區(qū)別,將其看作是語法隱喻的一個次類(sub-category),二者的界限也模糊了。隱喻式與一致式以及處于二者之間的各種變體之間并不存在孰優(yōu)孰劣之分。韓禮德(Halliday, 1994: 342)明確指出:“這并不是說一致式的表達更好,或頻率更高,甚至應(yīng)該當作標準;而很多情況下隱喻式卻成了標準,這事實上體現(xiàn)的正是語言變化的自然過程?!闭J知語言學(xué)范疇結(jié)構(gòu)的原型模型(prototypical model)借用認知心理學(xué)例子適合度(goodness of exemplar)的概念來說明范疇的等級中心性,即范疇中的原型成員是最合適的例子(Croft & Cruse, 2004)。然而,在語法隱喻中一致式不等同于最佳形式,功能的體現(xiàn)形式是“我們利用語言和非語言知識、語境信息對話語進行識解的結(jié)果”(ibid.)。在特定的語境中,最佳形式可能是介于一致式與隱喻式之間的某種形式。這個最佳形式而并非原型形式具有該語境的最大適合度。按照韓禮德的研究結(jié)果來推理,在科技文本中隱喻式比一致式更適合,在兒童的語言中一致式則比隱喻式具有更高的適合度。完全的一致性和完全的不一致性是不多見的(Taverniers, 2003)。韓禮德(Halliday,1985,1994)也指出,完全的一致式聽起來枯燥乏味(flat),完全的隱喻式也會有不自然和矯揉造作之嫌(artificial and contrived)。一致式作為語言進化的初始階段,是隱喻式衍生的基礎(chǔ),但韓禮德又認為語言進化的歷史是去隱喻化的過程。這并不矛盾,因為一致式—隱喻式—失去隱喻性正是語言進化的周期,失去隱喻性的表達形式又是新隱喻(novel metaphor)的起點。在概念隱喻中,過程、實體、性質(zhì)、關(guān)系、環(huán)境等的相互轉(zhuǎn)化往往會引起句子層級簡化,但在人際隱喻中,隱喻往往是通過增加情態(tài)小句來實現(xiàn)的,實際上使句子的結(jié)構(gòu)復(fù)雜化了。
語言本身在進化過程中以及在實現(xiàn)不同交際功能時會表現(xiàn)出來差異,盡管所謂的一致式和隱喻式是人類對語言認知的元語言范疇劃分的結(jié)果。事實上,對所謂一致式的標準問題也存在著模糊認識,韓禮德對一致式的解釋一直停留在直覺判斷的層面上(朱永生、嚴世清,2000: 100)。胡壯麟(2000: 91)在研究了韓禮德和馬丁的論著后,從中歸納出了五條標準:年齡、難易度、自然、歷時和方式,但也逐一指出了這些標準或者難以量化,或者是一些相對的觀念,尺度難以掌握。筆者認為,年齡和歷時的標準難以稱為標準,因為不僅韓禮德在年齡的界限上反復(fù)無常,而且不同智力、不同環(huán)境的人差異很大,以年齡為標準界定語言的一致式無異于以一個人的身高判斷其壽命。筆者同意語言進化的歷史就是去隱喻化的歷史,但如果以歷時作為標準,就否定了不同文體之間在使用隱喻上的差別,這如同用猿進化為人類的方法評判一個人的智商水平。我們必須承認標準的模糊性,模糊性是標準存在的價值。沒有一致式與隱喻式的程度差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傳遞性。標準必須是共時的,還應(yīng)該是可以量化的。與其說韓禮德提出的是標準,倒不如說是語法隱喻表現(xiàn)出的認知學(xué)特點。而典型性或無標記性(unmarkedness)、詞匯密度(lexical density)更具有標準的特點。句子結(jié)構(gòu)的層級性(hierarchy)也應(yīng)該給予考慮,因為物質(zhì)過程的名詞化往往會引起小句復(fù)合體被隱喻化為小句,使復(fù)雜的句子層次簡化。例如:
(4)a. The prisoner was executed before the president arrived.
b. The execution of the p risoner preceded the president’s arrival.
在(4)a中,過程以動詞executed體現(xiàn),在句子的層次上體現(xiàn)為主從復(fù)合句,而在(4)b中,過程轉(zhuǎn)化為實體execution。(4)a中的小句the prisoner was executed轉(zhuǎn)化為名詞詞組the execution of the prisoner,小句the president arrived 轉(zhuǎn) 化 成 名詞 詞 組 the president’s arrival,表示關(guān)系的before轉(zhuǎn)化為表示過程的preceded。在(4)a隱喻化為b的過程中,句子層次的簡化是清楚的。這為信息量的擴充提供了必要的空間,也為語言沿著去隱喻化方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語法隱喻研究從古希臘時代借助現(xiàn)實生活理喻語言現(xiàn)象到中世紀用隱喻語言映射社會生活現(xiàn)象,再到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概念隱喻、人際隱喻和認知隱喻的發(fā)展歷程,體現(xiàn)了人類對語言從作為交際工具到認知世界工具認識的變化。就隱喻研究的對象而言,詞匯隱喻是對語言形式在功能上的范疇化(functional categorization), 而 語 法 隱 喻則是對語言功能在形式上的范疇化(formal categorization)。就語言的模糊性而言,如果說語義模糊性與人類對外部世界的范疇化有關(guān),語法的模糊性則主要是元語言范疇化的結(jié)果。傳統(tǒng)意義的語法模糊性存在于規(guī)則與例外之間。從共時的角度看,規(guī)則的概括能力總是有限的,規(guī)則內(nèi)有典型也有非典型,規(guī)則外也有近似典型的語法現(xiàn)象,語法的正確與非正確、典型與非典型之間的界限模糊。從歷時的角度看,規(guī)則總是滯后于語言現(xiàn)實,合乎語法性(grammaticality)與不合乎語法性(ungrammaticality)取決于語言社區(qū)的接受程度(Palmer, 1971),之間的界限也是模糊的。語法隱喻從詞匯語法的角度解釋語法的模糊性,模糊性存在于一致式與非一致式之間,即在一致式與隱喻式之間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語法隱喻對語法模糊性的研究不同于傳統(tǒng)語法的模糊性研究,研究對象的一致式與非一致式在特定的語境中都具有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旨在通過剖析語言與世界的隱喻性關(guān)系,探討語言的隱喻化與人類認知發(fā)展之間的關(guān)系,試圖以歷時的研究方法解構(gòu)語言系統(tǒng),追溯語言構(gòu)建社會現(xiàn)實的歷程。
語法隱喻研究具有語言哲學(xué)意義,因為語法隱喻在上個世紀90年代前后被認知語言學(xué)的隱喻理論激活以后,與雷考夫等人的詞匯隱喻在揭示人類語言通過思維機制認識乃至構(gòu)建真理的過程中互為補充。語法的模糊性是人類范疇化的結(jié)果,解構(gòu)隱喻式無疑對揭示人類語言的進化規(guī)律具有積極意義。某些業(yè)已積淀為語言中極普通表達方式的基本隱喻對我們揭示語言的起源、發(fā)展和使用乃至人類認識和智能發(fā)展的奧秘具有啟示意義。Reddy指出:“隱喻的所在是思維而不是語言,在我們對世界進行概念化的普通的、慣用的方法中,隱喻是主要的和不可或缺的,我們?nèi)粘5男袨榉从持覀儗?jīng)驗的隱喻性理解?!保↙akoff, 1993)
從源語域(source domain)到目標語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發(fā)生在上位層次(superordinate level),它包含若干基本范疇(basic categories)。上位層次是基于基本范疇的若干個案得出的概括(generalization),基本層次富于心理意象(mental image)和知識結(jié)構(gòu)(knowledge structure)。上位層次的映射意味著下義結(jié)構(gòu)具有壓縮性的特點,有利于源語域的概念結(jié)構(gòu)映射到目標語域的可能性最大化(ibid.),也為進一步的語域映射提供了條件。語言的去隱喻化過程也是不斷范疇化的過程,去隱喻化意味著下義層次成為次級上位層次(sub-superordinate level)的可能。在橫向的下義結(jié)構(gòu)(co-hyponym)之間、不同層次的縱向結(jié)構(gòu)之間并沒有截然分明的界限。這便是韓禮德所說的從高級階的詞匯語法表達形式向低級階的轉(zhuǎn)移使用現(xiàn)象。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對語言模糊性在語法隱喻維度上的元語言范疇化。
在源概念(source concept)與目標概念(target concept)之間并不存在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one-to-one correspondence),這一方面給人類從語法層面對語言進行范疇化造成一定困難,但另一方面也為說話人選擇多種源圖式(source schemas),甚至創(chuàng)造新的圖式提供了可能 (Heine, 1997)。如果說隱喻式是功能與形式在一致式基礎(chǔ)上交叉疊合的結(jié)果,這種功能與形式的配置(formulation)說明隱喻不過是語言固有的靈活性(inbuilt flexibility)和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的自然擴展(Thompson,2004)。探討語言功能的體現(xiàn)方式具有文體學(xué)、風(fēng)格學(xué)意義,研究不同體現(xiàn)方式的銜接(cohesion)與連貫(coherence)具有語篇學(xué)意義。
語法隱喻從意義出發(fā),用不同的表達形式表述客觀世界中的同一現(xiàn)象或事物,對于語言教學(xué),尤其是外語教學(xué),具有啟發(fā)意義。我們常說的聯(lián)詞成篇并不符合認知規(guī)律,因為語篇構(gòu)想(conception)的過程并不是從詞而往往是從語篇開始,然后將語篇解構(gòu)為段落,段落解構(gòu)成句子,最后才表現(xiàn)為一個個串聯(lián)起來的詞匯。在語篇的理解中,從語篇開始(top-down processing)的閱讀要比從詞匯開始(bottom-up processing)有更多的優(yōu)越性。在圖1的例子中,學(xué)習(xí)者如果從詞匯出發(fā),通過母語習(xí)得了flood的字面意義(洪水)之后,可能很難想到用它去描寫與水無關(guān)的現(xiàn)象和事物。如果從意義出發(fā),培養(yǎng)學(xué)生使用原文詞典,逐漸體會目的語使用者的思維方式,對準確掌握外語詞匯并能夠靈活運用有較大的幫助。對不同功能的體現(xiàn)形式的選擇也是語篇分析的重要依據(jù)。語法隱喻對一致式與隱喻式的研究還將為語料的篩選提供參考依據(jù),使教材的編寫更符合學(xué)習(xí)者的語言認知規(guī)律。
如果說傳統(tǒng)的語法模糊性研究有助于我們認識不同梯度的語言正確性,盡可能選擇典型的語言形式,說正確的話,那么,語法隱喻框架下的語法模糊性研究則為我們提供了多種表達形式的選擇,說更得體的話。從語言哲學(xué)的高度來看,語法隱喻理論對語法模糊性的研究還對人類探索語言進化規(guī)律,進而了解語言如何幫助人類建構(gòu)真理具有深遠的意義。
[1] Alford, J. A. Grammatical Metaphor: A Survey of Its Use in the Middle Ages [J].Speculum, 1982,(4): 728-760.
[2] Croft, W. & A.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 Fromkin, V. & R. Rodman.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3.
[4]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985,1994.
[5] Halliday, M. A. K.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c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 [A]. In J. R. Martin & R. Veel(eds.)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C]. London: Routledge, 1996. 185-235.
[6] Halliday, M. A. K. & J. R. Martin.Writing Science: 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M]. London: Falmer Press, 1993.
[7] Halliday, M. A. K. & C. 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2004.
[8] Heine, B.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Gramma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9]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In A. 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2-251.
[10] Lakoff, G. & 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1] Martin, J. R.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12] Palmer, F.Grammar[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 1971.
[13] Sáenz, F. S. Halliday’s Grammatical Metaphor, Conceptualization and Linguistic Construal [J].EPOS, 2000,(XVI): 497-511.
[14] Taylor, J.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5] Taverniers, M. Grammatical Metaphors in SFL: A Historiography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Initial Study of the Concept[A]. In A.-M.Simon-Vandenbergen, M. Taverniers & L. Ravelli (eds.)Grammatical Metaphor: Views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5-33.
[16] 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Hodder Education, 2004.
[17] 胡壯麟. 評語法隱喻的韓禮德模式[J].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2000,(3): 88-94.
[18] 胡壯麟. 語法隱喻[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1996,(4): 1-7.
[19] 嚴世清. 論韓禮德的語言哲學(xué)思想[J]. 外語研究, 2002,(2): 7-19.
[20] 嚴世清. 語法隱喻理論的發(fā)展及其理論意義[J]. 外國語, 2003,(3): 51-57.
[21] 張紅深. 中國模糊語言學(xué)30年[J]. 天津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1): 1-9.
[22] 朱永生. 英語中的語法比喻現(xiàn)象[J]. 外國語, 1994,(1): 8-13.
[23] 朱永生, 嚴世清. 語法隱喻理論的理據(jù)和貢獻[J].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2000,(3): 95-102.
Halliday’s grammatical metaphor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metaphor studies, but also as a complement to the lexical metaphor studies by Lakoff et al. , explores how human language functions in perceiving the world and constructing the truth. Grammatical fuzziness results from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terms of categorization theory will help disclose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human languag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grammatical fuzziness based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prov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s well as linguistics.
categorization; grammatical metaphor; grammatical fuzziness; cognitive linguistics
H 31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8-665X(2011)03-0008-08
2010-09-24
張紅深(195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模糊語言學(xué)、語法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