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新(山東大學 文史哲研究院,濟南 250100)
朱彝尊是清初一位重要的學者,著名的藏書家,其《曝書亭著錄序》自稱“擁書八萬卷”,筑有“曝書亭”“潛采堂”“醧舫”“娛老軒”等藏書樓,編有《曝書亭著錄》《竹垞行笈書目》《潛采堂宋金元人集目》等書目,其藏書常見于后世藏書志及藏書目錄。然而關于朱彝尊的藏書來源,學術界卻一直缺乏專門深入的研究。
前人有關朱彝尊藏書來源的探討,線索多不出:①《藏詩紀事詩》“始信人間有蔡邕”詩句及其征引的《曝書亭集·鵲華山人詩序》《書櫝銘》。② 朱氏《曝書亭著錄序》“借抄于史館者有之,借抄于宛平孫氏、無錫秦氏、昆山徐氏、晉江黃氏、錢唐龔氏者有之,主鄉(xiāng)試而南還里門,合計先后所得約三萬卷。先人之手澤或有存焉者。歸田之后續(xù)收四萬余卷。又上海李君贈二千五百卷。于是擁書八萬卷,足以豪矣者”。③ 朱氏《詞綜發(fā)凡》中“白門則借之周上舍雪客、黃征士俞邰,京師則借之宋員外牧仲、成進士容若,吳下則借之徐太史健庵,里門則借之侍郎秋岳,余則汪子晉賢購諸吳興藏書家”,以此段作為探究朱彝尊藏書來源的核心材料,此外則未有新創(chuàng)。
近些年來,漸有學者探討朱彝尊藏書來源問題,并有了一些新發(fā)現。臺灣楊果霖先生《試析〈曝書亭集〉書籍跋文的價值》一文中對朱氏借抄書來源增入了王士禛、吳任臣二人,賴玉芹先生《保護典籍,致力經史——朱彝尊的文獻學成就》一文對朱氏借抄書來源增入“項子京的天籟閣,李君實的紫桃軒,寧波范氏天一閣”,還提到朱彝尊與“棠村梁清標、常熟錢氏、上元焦氏、琴川毛氏、海虞毛斧季、海鹽鄭氏等家有藏書者彼此交流,大量借錄珍善秘籍”,兼談及朱氏從文淵閣以及各地的府縣藏書處抄錄了大量書籍。這些文章相對于之前的相關研究有所突破,但這些補充材料只臚列了幾位借抄書人的姓氏,并未指明何處記載,對借抄何書更沒有深入探討。
導致朱彝尊藏書來源情況研究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朱氏藏書目錄過于簡略,缺少藏書來源線索。朱彝尊現流傳于世的書目主要有《曝書亭書目》《竹垞行笈書目》《潛采堂宋金元人集目》,這些書目不僅記載朱氏藏書數量少,且“錯綜登載,并不次以四部,亦但記冊數,不記卷”,[1]對書籍的來源流傳更是不作交代,這就造成了對朱氏藏書來源情況研究的薄弱。
筆者2008年為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整理朱彝尊《曝書亭集》中序跋,并搜得集外序跋十六則,[2]合而名之《曝書亭序跋》,已于2010年出版。此多達20余卷500多篇的序跋從未經整理,亦未有系統(tǒng)研究。筆者在整理過程中發(fā)現這些序跋是考察朱氏藏書來源的重要資料,從中清理出朱氏藏書來源29家,他們是清苑陳上年,靈壽傅君、耿都尉,上海李延昰,無錫秦氏,宛平孫承澤、古林曹溶、棠村梁清標、上元倪燦,休寧汪森,上元焦竑后人、虞山錢謙益、錢曾,琴川毛晉、毛扆,長洲何焯,海鹽胡震亨后人,昆山徐乾學、徐元文、徐炯,濟南王士禛,章丘李開先,晉江黃虞稷,長樂謝肇淛,平湖陸葇,海鹽鄭曉,漢軍曹寅,范氏天一閣,吳興潘氏,雪山王氏,劉傭伐、林孝廉,皖撫陳公等。從而在朱彝尊藏書來源研究方向上大大突破了已有成果。相信這對我們深入認識朱氏藏書情況有一定參考價值。故不揣谫陋,陳述如下。
(1)家儲。朱彝尊青年時期逢兵燹,家中藏書多不存。朱氏序跋中所及僅有兩種。
一為《聞人氏族譜》,系朱氏“先君購而藏之,約二百翻”[3]卷四十,另一種是 《大明集禮》,朱氏稱“兵火之后,予家賜書之存僅此而已”[3]卷四十三。
(2) 購得。朱彝尊在《曝書亭著錄序》中提及“及游嶺表歸,閱豫章書肆買得五箱,藏之滿一櫝”,因起明史文字獄,此部分書“并櫝亡之”,后“遇故人項氏子,稱有萬卷樓殘帙,畀以二十金購之”,此當系朱氏最早購進的一批書。此后有“購之海鹽鄭氏”[4]的 《書經纂言》,有“購之吳興書賈舟中”[3]卷四十二的《毛詩李氏句解》,有“購之吳興書估”[3]卷四十的《綏寇紀略》,有康熙丁丑購得的 《敦交集》,[3]卷五十二有“康熙己卯八月既望得之西湖書估舟中”[5]的《易十三傳》,有“未通籍時得一冊于慈仁寺”的《典雅詞》[3]卷三十四和“獲之京師慈仁寺”[3]卷五十二的 《摭言》足本。
(3)友贈。據朱彝尊序跋,知朱氏藏書有一部分來自于友朋相贈。
《春秋權衡》。朱氏欲獲此書,“求之清苑陳參議祺公”,陳公“遂以 《權衡》 抄本”[3]卷三十四相贈?!扒逶逢悈⒆h祺公”指陳上年,字祺公。直隸清苑人。順治六年進士,授鞏昌府推官,內遷兵部郎。
《典雅詞》。“工部郎靈壽傅君以家藏抄本四冊”[3]卷四十三贈與朱彝尊。“工部郎靈壽傅君”概指傅燮诇,直隸靈壽人,字去異,號繩庵。
《九朝編年備要》。朱氏于康熙乙丑獲觀耿都尉正公《九朝編年備要》,因其“發(fā)函讀之,不忍釋手”,“都尉遂以贈”。[3]卷四十五
最有名的“井度之贈”還是“上海李君贈二千五百卷”,[3]卷三十五此部分書成為朱氏藏書的一大宗來源。李君指李延昰,初名彥貞,字生我,一字朝叔,后改延昰,字辰山,號寒村,室名放鷴亭。多藏書,以所購書兩千五百卷相贈。[6]查慎行有《敬業(yè)堂集·聞李辰山藏書多歸竹垞》一詩證之:“嘆息詩人失李頎,柘湖回收舊游非。自憐老友今無幾,且喜藏書得所歸。萬卷又增三篋富,千金直化兩蚨飛。平生謬托知交往,悔不從渠借一瓻?!?/p>
(4)借抄。朱彝尊抄書成癖,樂此不疲,如《絳帖平》系朱氏“捜訪四十年始抄得之”,[3]卷四十三又《新安志》是他“年八十始抄得”,[3]卷四十四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曝書亭抄本。他的抄書活動在其序跋中有大量的反映,從序跋可知朱彝尊抄借范圍很廣,有抄自大量著名藏書家的,也有抄自內府藏書的,現將朱氏序跋中所及借抄之書及其來源一一臚列如下:
無錫秦氏:《東萊呂氏書說》,此書康熙壬戌“抄自無錫秦氏”;[3]卷三十四《大易緝說》,此書“康熙庚申借無錫秦氏本錄而藏之”;[3]卷四十二《墓銘舉例》,此書“未見雕本,抄自無錫秦氏”。[3]卷五十二
“無錫秦氏”,即秦松齡(1637—1774),字漢石、次椒,號留仙、對巖,順治十二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十八年薦試“博學鴻儒”科一等,復授檢討。
宛平孫氏:《春秋意林》,此書“從宛平孫侍郎耳伯所抄得”。[3]卷三十四
“宛平孫侍郎”,即孫承澤(1592—1676),世隸上林苑籍,遷至山東益都,字耳伯,號北海,退谷、退道人等,明崇禎進士,入清歷官吏部侍郎,藏書處曰萬卷堂,尤精鑒賞字畫。
古林曹氏:《字鑒》,此書“抄自古林曹氏”;[3]卷三十四《五代會要》,此書“抄自古林曹氏”;[3]卷四十五《刑統(tǒng)賦解》 此書“古林曹氏藏本”;[3]卷五十二《夢粱錄》,此書“從古林曹氏借抄”;[3]卷四十四《劉豫事跡》,此書“抄自倦圃曹氏”。[3]卷五十二
“古林曹氏”,即朱彝尊同鄉(xiāng)秀水曹溶(1613—1685),字潔躬,又字秋岳,號倦圃。明崇禎進士,仕至御史,入清歷戶部侍郎,出為廣東布政使,左遷山西陽和道。室名有“靜惕堂”“倦圃”“文隱堂”“古林書屋”等。
棠村梁氏:《夢粱錄》,“留京師聞棠村梁氏有足本,其卷倍之,亟錄而藏諸笥”。[3]卷四十四
“棠村梁式”,即梁清標(1620—1691),字玉立,棠村,號蕉林,蒼巖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尚書,是清初著名的書畫收藏家。
上元倪氏:宋刊本《十家宮詞》,上元倪檢討閣闇公得宋雕本《十家宮詞》于肆中,“益以《宣和御制》三卷、胡偉《絕句》一卷”,朱彝尊“見而亟錄其副”。[3]卷三十六
上元倪檢討閣闇公,指倪燦(1627—1688),字暗公,號雁園,康熙十六年舉人,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與修《明史》。
休寧汪氏:《樂府補題》,“休寧汪氏購之長興藏書家”,朱彝尊“愛而亟錄之”。[3]卷三十六
“休寧汪氏”,即桐鄉(xiāng)汪森(1653—1726),字晉賢,號碧巢,康熙拔貢,家藏典籍甚富,室名“裘杼樓”“小方壺”“碧巢書屋”等,曾協(xié)助朱彝尊編《詞綜》。
上元焦氏:《樂府雅詞》,此書朱彝尊“從藏書家徧訪之未獲,既而抄自上元焦氏”;[3]卷四十三《中興館閣錄》《續(xù)錄》,二書“抄自上元焦氏”;[3]卷四十四《太平治跡統(tǒng)類跋》,此書“抄自上元焦文端公家”。[3]卷四十五
“上元焦氏”,即焦竑(1540—1620),字弱侯,號淡園,萬歷十七年進士第一人,官翰林編修,室名有“淡園”“竹郎齋”等。朱彝尊生于1629年,此處借抄書的“上元焦氏”當系焦竑后人。
虞山錢氏:《絕妙好詞》,此書“后乃從虞山錢氏抄得”;[3]卷四十三又 《補漢兵志》,此書抄自“虞山錢曾藏本”。[3]卷四十五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清常熟人,號牧齋、蒙叟等,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授編修,入清授禮部右侍郎,藏書處曰“絳云樓”,其藏書后幾毀于火。
錢曾(1629—1701),錢謙益族孫,字遵王,號也是翁,室名曰“也是園”“述古堂”等,著有《讀書敏求記》。錢謙益絳云樓火后余書多歸錢曾。
秦川毛氏:《回溪史韻》,此書系“從琴川毛氏、長洲何氏訪其所藏”“亟寫而存之笥”;[3]卷四十三《隸續(xù)》,此書“訪得于琴川毛氏”;[3]卷四十三宋槧本 《咸淳臨安志》,此書“從海鹽胡氏、常熟毛氏”[3]卷四十四得。
秦川毛氏,虞山毛氏父子,毛晉、毛扆。毛晉(1599—1659),初名鳳苞,晚更名晉,字子晉。毛扆(1640—?),字斧季,著名藏書家。家建有“汲古閣”,尤以宋元版見長。
長洲何氏:《回溪史韻》,此書“從琴川毛氏、長洲何氏訪其所藏”,“亟寫而存之笥”。[3]卷四十三
“長洲何氏”,即何焯(1661-1722),字屺瞻,號茶仙,學者稱義門先生,長洲人。精校勘,有《義門讀書記》五十八卷。
海鹽胡氏:宋槧本《咸淳臨安志》,此書“從海鹽胡氏、常熟毛氏”[3]卷四十四得。
“海鹽胡氏”,即胡震亨(1569—1645),浙江海鹽人,字孝轅,號遁叟,一號赤誠山人,曾編《唐音統(tǒng)簽》。此處“海鹽胡氏”當系胡震亨后人。
濟南王氏:《太平寰宇記》,“康熙癸亥抄自濟南王祭酒池北書庫”。[3]卷四十四
“濟南王氏”,即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陽山人,山東新城人,順治十二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謚文簡。其藏書處為池北書庫。
昆山徐氏:《太平寰宇記》,據《太平寰宇記跋》知此書“闕七十余卷,后二年復借昆山徐學士傳是樓本繕寫補之”;《宋寶佑會天歷》,據“昆山徐閣老公肅甫所藏”[3]卷四十四錄;《淳熙三山志》,“昆山徐學使章仲以白金一鎰購之”“假歸錄焉”。[3]卷四十四
“徐學士”,即徐乾學(1631-1694),字原一,號健庵,昆山人,官至刑部尚書。藏書處名“傳是樓”,有《傳是樓書目》。
“徐閣老公肅”,即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肅,號立齋,昆山人,乾學之弟,順治十六年進士第一,位至大學士。室名為“含元堂”“含經堂”等。
“徐學使章仲”,即徐炯,字章仲,別字自疆,乾學次子,官直隸巡道,室名仍為“傳是樓”。
章丘李氏:《兩漢刊誤補遺》,朱昆田客濟南時借抄自“章丘李氏藏書”,[3]卷四十五
“章丘李氏”指李開先(1502—1568),字伯華,號中麓,嘉靖乙丑進士,工詞曲,藏書處曰“萬卷樓”,藏書以詞曲為多,有“詞山曲海”之稱。
長樂謝氏:《竹友集》,“是集流傳甚罕,謝布政在杭抄之內府,在杭收藏宋人集頗富,近多散失,惟此系其手書子孫裝界成冊。平湖陸編修次友典福建庚午鄉(xiāng)試,抄得之,予見而令楷書生亟錄其副”。[3]卷五十二
謝在杭,謝肇淛(1567—1624),字在杭,福州長樂人,萬歷壬辰進士,累遷工部郎中。室名“小草齋”,其抄紙版心刻“小草齋抄本”。
平湖陸氏:陸葇(1630—1699)原名世枋,字次友、義山,號雅坪,平湖人??滴趿赀M士,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編修,充《明史》纂修官。
漢軍曹氏:《景定建康志》,“訪之三十年未得”,“今年秋九月過曹通政子清真州使院,則插架存焉,亟借歸錄之”。[3]卷四十四
曹通政指曹寅(1658—1712),字子清,一字楝亭,號荔軒,漢軍正白旗,曾任通政使,后為江寧織造,富藏書。朱彝尊曝書亭之書都錄有副本,葉昌熾有詩云“金風亭長來游日,宋槧傳抄滿竹西”。[7]
海鹽鄭氏:《安南志略》,[3]卷四十四依 《安南志略跋》“予從海鹽鄭氏抄是書”得知;《土官厎簿》《書土官底簿后》中朱氏著錄了“《土官厎簿》二冊,未詳撰人姓氏,海鹽鄭氏藏書也”?!端膸烊珪偰俊ね凉俚撞尽窏l云:“朱彝尊《曝書亭集》有是書跋,但云抄之海鹽鄭氏?!?/p>
“海鹽鄭氏”,即鄭曉(1499—1566),字窒甫,號淡泉,嘉靖二年進士,歷官兵部、刑部尚書,謚端簡,藏書頗富。
范氏天一閣:《崇文總目》,“《崇文總目》六十六卷,予求之四十年不獲。歸田之后,聞四明范氏天一閣有藏本,以語黃岡張學使按部之日傳抄寄予”。[3]卷四十四
“四明范氏天一閣”,鄞縣范欽所創(chuàng),藏書七萬卷,后經范大沖、范大澈、范廣文、范懋柱幾代主人收藏。
另有幾家筆者未能考得其姓名生平:《北牕炙輠》,“得之海鹽陳琠少典所藏”;[3]卷五十二《成都文類》,“從海鹽陳氏得”;[3]卷四十四《宋史新編》,“從吳興潘氏鈔得僅存”;[3]卷四十五《紹陶錄》,“從吳門借鈔雪山王氏”;[3]卷五十三《石刻鋪序》,“從射瀆就堂上人抄而藏之”;[3]卷四十三《唐會要》,購之四十年,后“借抄常熟藏書家”。[3]卷四十五
內府:康熙二十四年起,徐乾學總裁《大清一統(tǒng)志》,朱彝尊與修。因修志之需,徐乾學請發(fā)文淵閣故書,朱氏得見,“恒囊書入直曉夜抄撮”。[3]卷四十四其序跋中提及的有《輿地廣記》,“是編首二卷存焉,予亟傳寫遂成完書”;[3]卷四十四又 《典雅詞》,“大學士令中書舍人六員編所存書目中亦有《典雅詞》一冊,予亟借抄其副,以原書還庫。始知是編為中秘所儲也”。[3]卷四十三《編珠補》 亦抄自內府,“獲之中簿,手抄以歸”。[3]卷三十五
[1] 葉昌熾.藏書紀事詩補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621.
[2] 崔曉新.曝書亭集外序跋十六則及其價值[J].山東圖書館季刊,2008(2):111互114.
[3]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 [M].影印本.上海:商務印書館,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4] (清)莫友芝.宋元舊本書經眼錄[M].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刻本.
[5] (清)沈初,等.浙江采集遺書總錄[M].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刻本.
[6] 梁站,郭群一.歷代藏書家辭典[K].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75.
[7] 葉昌積.藏書紀事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