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磊 宋婷婷
(1.江西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在讀研究生,江西廣播電視大學;2.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學)
詩性觀照下的師生關系解讀
◆郭 磊1宋婷婷2
(1.江西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在讀研究生,江西廣播電視大學;2.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學)
縱觀多年來對師生關系的研究,從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tǒng)教育派的“教師中心說”和以杜威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派的“學生中心論”的師生關系爭論,再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說”,“雙主體說”,“三主體說”的提出以及近年有學者提出的師生關系由“主客體向主體間性轉變”的觀點,雖然在相互批判和借鑒中都從各自的角度論述了師生關系的一些特性,對師生關系研究的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然而說到底,這些研究大都是在陳桂生老先生提出的師生關系三原則下的進一步闡述和發(fā)展,即作為教育工作關系的師生關系的原則:教學相長;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社會關系縮影的師生關系原則:民主、平等;作為一般人除自然關系的師生關系原則:尊師愛生。然而,隨著教育理論研究愈來愈深入,在師生關系的構建過程中,我們常常希望綜合多種理論,但卻缺乏一種在更高層次上,更深意義上的整合,這就使得我們一邊批評非此即彼的價值取向,一邊又陷入了以教師為中心或以學生中心的傳統(tǒng)價值取向中;一邊強調師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尊師愛生,一邊又在實踐中不斷出現師生之間的對立與沖突局面。這可能也正是我們不斷探索這一問題的動力所在。因此,在探索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既希望沖破二元對立的機械思維模式,也希望以全新的角度和思維模式在師生關系問題的研究中綻放出新的花朵。
詩性是一種重要的關注世界的視角和思維模式,更是一種審美的情感方式。詩性的這種精神現象,包容著一種價值觀念,融入了一種情感態(tài)度,是一種“詩化”了的意識形態(tài)。
所謂詩性教育,就是教育作為一種人與人交往的活動,在教育中追求一種具有像詩一樣的美感和享受;就是在教育中融入一種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達到師生共同的欣賞和愉悅;就是將教育的目標指向對人性的尊重,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最終達到教育的詩性!教育的本意是促進人的發(fā)展,因此,人們對教育詩性的追求與其說是一種價值取向,不如說是給人們的心靈以慰藉和尊重,所謂詩意的棲居實際上是人們心靈的需要和棲居。假如過分強調教育的功力,弱視對生命的尊重,那么這種教育必然導致道德的淪喪,人文精神的缺失,學生厭學情緒的滋生蔓延。
中國是一個詩的王國,縈繞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的是濃厚的詩性智慧,這種智慧表現在師生關系上,即是對師生關系的一種詩意的審美觀照。這種詩性的師生關系是師生之間靈動的情思以及智慧的結晶,體現為一種超功利性、人文性的藝術旨趣。
(一)師生關系的詩性起點:尊師重道
尊師重道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圣主,莫不尊師貴道?!弊饚熤氐朗侵腥A民族最偉大,最長久,影響最深遠的傳統(tǒng)美德。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孔子開私人收徒教學之先河,以“文、行、忠、信”為其教育內容,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其杰出的人格力量和淵博的知識,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并且在此后的封建社會里贏得了“萬古師表”“千古圣人”的尊稱。古語亦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師者,人之模范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這些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的道德觀念。而古代流傳下來的《子貢尊師》《魏照尊師》《李世民教子尊師》《張良拜師》《陸佃千里求師》等富有詩性的故事,更是古代尊師的真實寫照,散發(fā)出濃濃的師生情誼,彌漫著人文的詩性特質。
“重道”亦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國傳統(tǒng)上把學問知識分為“道 ”“經 ”“術 ”三個層次,“道 ”是最高的學問,“經 ”是對“道 ”的闡述,“術 ”是實踐“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學派都把“道”作為最大的學問,這種在對“道”的追求過程當中無不表現出一種至高的詩性追求,體現著一種古典的莊重的詩性。因此,尊師重道的價值觀念構成了古代詩性師生關系的邏輯起點和重要保障。
(二)師生關系詩性的核心智慧體現:和諧
和諧,融合、調和之意。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和諧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現象各方面完美的配合、協(xié)調和多樣的統(tǒng)一,在心理機制上使人愉快、滿足,并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諧不是事物各個分散部分外在的聯(lián)合在人感知中的印跡,而是他們基于本質聯(lián)系的內外統(tǒng)一和相互滲透通過感知在人的情感和理智中產生的一種積極反映。師生關系和諧的詩性體現如下:
1.和而不同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很早,其完整表述最早見于《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痹诖?雖然孔子是以“和而不同”當作區(qū)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但后人以之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內涵就遠遠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具體說來,中國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剛健守正的固本精神;生生不息的創(chuàng)造精神。這些和而不同的精神在師生關系中的運用則需要的是敏銳、靈活、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具有極強的詩性特征??鬃拥囊虿氖┙碳词沁@一詩性體現的智慧和氣派?!墩撜Z·先進》中記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諸?!惫A西曰:“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先行諸,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笨鬃舆€很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愛好專長,他還將有代表性學生的優(yōu)勢歸結為:“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2.良師益友的師生關系
良師益友是指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鬃雍蛯W生的關系,就帶有師長和朋友的關系,他在帶領學生周游六國傳布他仁政思想的同時,也與學生相互學習,彼此促進。這就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師生關系的又一詩性特征——良師益友的關系奠定了基礎。孔子在教學中體現的這一師生關系的詩性特質內蘊于孔子一生的哲學思考與教育活動中。我們今天看孔子,也不得不佩服他獨特的詩性氣質??鬃訕嫿ǖ倪@種和諧的詩性師生關系,是后世的一筆寶貴精神遺產和教育財富,也是傳統(tǒng)師生關系詩性智慧的核心。
(三)師生關系詩性的目標追求:教學相長
《禮記·學記》中記載:“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里的學,并非指學生的學,這段話的原意是指教學實踐而使之懂得了教學相長的道理。但在綿延的師生教學過程中,已發(fā)展為表述師生關系的命題。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鉆研;知道自己有困惑之處,然后才能勉勵自己奮發(fā)上進,教導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教學相長這一精辟的論述體現了師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溢出了師生之間靈動的情思,成為后世師生關系詩性追求的目標。唐代韓愈在《師說》中所言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亦是對教學相長這一詩性師生關系的支持和肯定。
詩性作為一種關注世界的視角和思維模式,一種審美的情感方式,也不是靜止不變的,它也具有傳統(tǒng)與現代的不同闡釋,師生關系詩性的現代闡釋是對師生關系詩性的傳統(tǒng)表現特征的繼承和發(fā)展。
然而,現代師生關系的詩性正在遭遇短期的、狹窄的、功利性的教育目標所驅使,使得詩性受到挑戰(zhàn),面臨散失的風險。梁曉聲先生曾言道:“當我們中國人在以頗為懷疑眼光審視西方某些國家里實行對小學生的‘快樂教育’時,我們心里暗想的是——那不成了幼兒園的繼續(xù)了么?當我們在反省我們自己的中學教育方法時,我想說,我們或正是在喪失著教育事業(yè)針對于學生們的詩性內涵?!泵媾R一系列的風險挑戰(zhàn),我們需要重新闡釋現代師生關系詩性的特征,讓詩性引導我們在師生關系中產生一種優(yōu)美和諧的韻律,并引發(fā)某種直觀的尤其是愉悅的感受,引起對以往“熟悉”美的情感的喚起。
(一)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是構成現代師生關系詩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師生關系的詩性是一種智慧的體現,這種智慧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創(chuàng)造。作為教師這個特殊的群體,更應該為追求師生關系的詩性而努力。教師是人類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教師無私給予的奉獻精神使得師生關系充滿了詩性。無私的奉獻,是赤誠的,是崇高的,是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的?,F階段的教師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沒有悠閑自得的舒適和安逸,有的是平凡而瑣碎的教育事業(yè),而教師的生命和榮譽正是通過這平凡而瑣碎的的教育事業(yè)得以體現和升華。人們把教師隱喻為“園丁”“蠟燭”“靈魂工程師”“人梯”“鋪路石”,且不從學術的角度闡述隱喻的科學與否,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無私的獻身精神正是人們所歌頌,所崇仰的。人類的個體從幼年時代起就不斷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感受到“不計個人得失”“以他人成長快樂為快樂”的奉獻精神,進入學校之后,教師讓生命的光和熱長久不息,讓人間的真情在不斷的演繹,讓博愛之心不停的傳遞,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教師身上得以延續(xù),這種基因的內涵本身就已體現師生關系的詩性。
(二)現代師生關系的詩性需要教育理想性的追求
教育的理想性是師生關系詩性的必要組成,更是教育詩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霸姷谋举|就是想像、激情、感覺而不是理智。”教育是詩性的,這本身也是教育的理想和信仰,是對教育應然狀態(tài)的一種期待。但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失去理想性,教育便不再有詩性。教育指向未來,因而也就始終帶給人們以希望。雖然在應然狀態(tài)下,教育已不再純粹,學校也不再是象牙塔,教師的人類工程師的形象也屢屢受到質疑,但是每當人們想到教育、教師、教室這些名詞的時候,首先產生的仍然是一種無法抑制的肅然起敬的沖動和一種圣徒般的心理,這正是教育的理想性的體現。而師生關系作為教育中最根本的一對關系,其詩性的追求必然更需要教育理想性的追求。
(三)現代師生關系的詩性關注的是師生雙方的共同精神發(fā)展
詩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教育中師生關系的詩性與師生雙方的精神發(fā)展息息相關?!敖處熤行摹?“學生中心”,“雙主體”,“三主體”,這些都不是師生關系的本質所在。現代師生關系的詩性特征在于她關注的是師生雙方的發(fā)展,尤其是師生雙方的精神發(fā)展,也正因為對師生雙方精神的關注,才使現代師生關系富有詩的意蘊。師生雙方在教學中所承擔的角色雖然是不同的,但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互為條件、相互統(tǒng)一的,在這統(tǒng)一的關系中追求的不是一方的發(fā)展,而是雙方的共同的精神發(fā)展,是一種為實現師生雙方生命的升華,精神的解放,從而達到人性自我完善的發(fā)展的詩性追求。
(四)現代師生關系詩性的發(fā)展需要師生雙方共同的積極主動體驗
在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背景映照下,在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引領下,在新課程改革對師生關系變革的需求基礎下,詩性教育彌補了應試教育下的人文精神缺失。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都過多地強調概念、判斷、推理、原則、規(guī)律的掌握,卻忽視了個體的情感、體察、領悟、想像、回憶等心理功能的發(fā)揮;過多地強調知識的記憶、背誦、摹仿,卻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人的直覺、敏感、童心和靈性。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知”和“情”,“知”是用理性邏輯的方式去把握世界,“情”是用審美藝術的方式去把握世界,而應試教育只重前者,所以陷入了科學主義的泥潭,使學生學習功利化,成為缺少情感,缺少理想,缺少創(chuàng)造,缺少想象力的人。因此,現代師生關系詩性發(fā)展最本質的目的是需要充分關注師生雙方的體驗能力。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的體驗是對人的自我生命的一種升華和超越。
師生關系的研究是教育研究領域里一個永恒的話題,在師生關系詩意的審美觀照下,傳統(tǒng)的詩性師生關系內涵發(fā)生了分化和擴展,但師生關系詩性的現代闡釋并不是對傳統(tǒng)詩性師生關系內涵的丟棄,而是對師生關系詩性的傳統(tǒng)表現特征的繼承和發(fā)展,更是反映了教育文化的變遷。
[1]陳桂生.略論師生關系問題[J].教育研究,1993,(3):5.
[2]王彥銳.詩性觀照下的審美意蘊——汪曾祺小說的詩性解讀[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9):139.
[3]孫勒東.教育的詩性、理性和磁性 [J].世界教育信息,2005,(5):38.
[4]尊師重道[EB/OL].2009-12-26.
[5]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P].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233.
[6]劉固盛.論“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N].光明日報,2009-11-7.
[7]梁曉聲.論教育的詩性[J].教師博覽,2008,(8):4.
[8]維柯著.朱光潛譯.新科學 (上)[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75.
[9]王雪峰.教育何以是詩性的[J].福建論壇 (社科教育版),2005,(Z1):60.
[10]孫俊三.從經驗的積累到生命的體驗——論教學過程審美模式的構建[J].教育研究,2001,(2):36-38.
[11]王張政.語文教學中詩性師生關系研究 [D].山東:曲阜師范大學,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