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發(fā)揮重點學科優(yōu)勢 建設優(yōu)秀病理學教學團隊

2011-10-10 09:32:46鄭少燕陳茂懷田東萍
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 2011年1期
關鍵詞:重點學科病理學青年教師

鄭少燕,顧 江,蘇 敏,陳茂懷,田東萍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廣東 汕頭 515041)

發(fā)揮重點學科優(yōu)勢 建設優(yōu)秀病理學教學團隊

鄭少燕,顧 江,蘇 敏,陳茂懷,田東萍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廣東 汕頭 515041)

結合國家重點學科優(yōu)勢,依據國家級教學團隊標準,從多個方面具體介紹了建設優(yōu)秀病理學教學團隊的做法以及所取得的成績。

教學團隊;病理學;重點學科;建設成效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是國家重點學科,也是汕頭大學最早獲得碩士點和博士點授權的學科。學科主要由病理學教研室、腫瘤病理研究室、法醫(yī)病理學研究室、汕頭大學司法鑒定中心、病理生理學研究室、變態(tài)反應研究所等構成,并與腫瘤學、分子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等學科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多學科、跨專業(yè)、相互交叉的研究領域。學科建立了一系列實驗室,配置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儀器設備,組建了一支梯隊合理、結構完善、具有持續(xù)發(fā)展后勁的高層次優(yōu)秀人才學術隊伍,實施著“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體系。學科科研實力雄厚,與英國劍橋大學、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病理學系、香港中文大學醫(yī)學院病理系、中科院等國內外知名的領先技術平臺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

教學團隊是指“由某一專業(yè)或某一課程的教師組成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而相互協(xié)作、共同承擔責任的教師群體”[1]。我院緊緊抓住國家重點學科優(yōu)勢,根據國家級教學團隊標準,建設病理學雙語課程教學團隊,選拔杰出教學團隊負責人,組建結構合理、多學科中外專家聯(lián)袂的教學隊伍。團隊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凝聚資源、發(fā)揚傳幫帶作用培育青年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于 2008年獲得國家級教學團隊。

1 杰出的負責人是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的第一步

教學團隊負責人必須是學科領域的學術權威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優(yōu)秀的教學效果[2],以及具有較強的領導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才能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團隊的工作氛圍,引領教學團隊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杰出的教學團隊負責人是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的第一步[3]。

我院病理學教學團隊由兩位杰出學科帶頭人擔任負責人。負責人之一為汕頭大學醫(yī)學院院長、國家重點學科主任,教育部基礎醫(yī)學專業(yè)與課程指導委員會委員,2004年獲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2005年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2006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發(fā)表 SCI論文 100余篇,出版英文專著 6部。負責人之二為病理學教研室主任,國家重點學科副主任兼腫瘤病理研究室主任,教育部基礎醫(yī)學專業(yè)與課程指導委員會委員,2003年獲首屆李嘉誠基金會卓越教學獎,2004年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2005年獲廣東省首屆高校名師獎,2006年獲廣東省勞動模范,200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主編《Graphic General Pathology》等 4部教材,是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的負責人。

2 結構合理的多學科中外專家聯(lián)袂是建設優(yōu)秀教學團隊的核心因素

教師資源是教學團隊的最核心因素。教師,包括年齡結構上的老、中、青教師,職稱結構上的教授、副教授、講師與助教,崗位狀態(tài)上的專職與兼職,任務上的專業(yè)教師與教學管理或教輔人員[4],授課語種上的外語授課教師與中文授課教師,綜合教學上的各學科教師或跨專業(yè)教師,與國際接軌上的中外教育專家。我院以病理學雙語課程為建設平臺,充分發(fā)揮國家重點學科獨特的優(yōu)勢,構建優(yōu)秀的、結構合理的、多學科的、中外專家聯(lián)袂的病理學教學團隊。

2.1 國際化視野下中外專家聯(lián)袂的教學團隊

利用重點學科平臺,培養(yǎng)并引進一批高素質的教師。自 1996年以來,學院積極引進國內外病理學學術兼教學骨干 9名。同時利用學科與國際學術交流機會,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國際醫(yī)學研討會,接觸國外最新學科的前沿,擴大視野,同時引入世界發(fā)達國家的教學模式;積極與國際、境外機構合作開展教學活動。聘請國際病理學專家進校作病理學最新進展講座,聘任國際知名退休病理學教授擔任客座教授,承擔病理學全英文授課。組建了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美國休斯頓貝勒 (Baylor)醫(yī)學院、汕頭大學等國內外多所知名院校的教師骨干構成的病理學教學隊伍。教學團隊中 12名教師有長期在國外工作和出國 (境)學習經歷,國外進修主要單位是: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國家腫瘤研究所、英國劍橋大學、哈佛大學、澳大利亞西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教學團隊中 3名教師為長期聘任的國外客座教授。中外專家聯(lián)袂的國際化教學團隊,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較高的英語水平,致力于全英文或雙語教學。

2.2 多學科教師結合的教學團隊

利用重點學科擁有多學科、多專業(yè)交叉的學術骨干優(yōu)勢,組建以病理學教師為核心,同時聯(lián)合經驗豐富的法醫(yī)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腫瘤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教授為病理學雙語課程教學團隊,打破傳統(tǒng)的學科界線,各學科教師精誠合作,精選教學內容,在授課過程中以臨床問題帶動基礎醫(yī)學知識和臨床醫(yī)學知識的銜接與滲透,實現基礎與臨床整合教學。

2.3 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

利用重點學科編制多、人員足,按老中青、職稱和知識結構,合理搭配組建教學團隊。目前團隊有教師 23人,其中教授 14人,占 61%,國外病理學專家特聘客座教授 3人,副高職稱 4人,占 17%,中級職稱3人,占 13%,助教 2人,占 9%;35歲以下占 13%,36-45歲占 43%,46-55歲占 35%,56歲以上占 9%;具有研究生學位的占 91%,博士生導師 6人。是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的學歷、職稱、年齡、學科結構合理的教學梯隊,實現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不斷提高。

3 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是建設優(yōu)秀教學團隊的重要任務

教育教學改革是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任務。教學團隊要開展人才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方案、教學制度、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考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研究,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資源、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育教學改革上走在前面,鞏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建設成為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

病理學教學團隊以圍繞培養(yǎng)既精通專業(yè)知識,又具備專業(yè)外語應用實力的高素質醫(yī)學人才為目標,積極凝聚優(yōu)勢教學資源,開展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并取得成效。

3.1 凝聚優(yōu)勢教學資源

3.1.1 建設案例式雙語教材 發(fā)揮重點學科“汕頭大學司法鑒定中心”作用,團隊教師不辭艱辛赴尸檢現場檢案,顯著新增一批典型案例素材和標本。同時利用學科科研國際合作優(yōu)勢,經授權獲得了加拿大、美國、香港三所國際知名大學病理學系以及個人的 CPC病例資源的使用許可,獲得大量典型病例素材。團隊依據國家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大綱,用了 10年心血編寫出《圖解病理學》、《Graphic General Pathology》等系列教材。

3.1.2 構建案例式雙語網絡學習平臺 發(fā)揮重點學科與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的長期合作關系,與其領銜的病理學家共同建立了國內首個涵蓋文本、圖片、視頻、動畫等為一體的 CPC案例式中英文雙語病理學網絡學習平臺 (http://pathol.med.stu.edu.cn/pathol)。網絡學習平臺擁有中英文 CPC討論病例庫、《Graphic General Pathology》全英文課件與英語配音授課錄像、全國遠程醫(yī)療教育研討會實況錄像、自測題庫系統(tǒng)、專家論壇等資料,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方便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課外知識的延伸,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5]。

3.2 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3.2.1 重組系統(tǒng)模塊課程 團隊注重多學科知識相互間交叉滲透,以疾病為核心,將病理學與相應基礎與臨床多學科內容進行有機整合,重組形成系統(tǒng)模塊課程,如疾病機制模塊、腫瘤學模塊等。

3.2.2 開展開放式討論教學 團隊緊密結合臨床實踐,以典型病例 (CPC案例)作為切入口,用雙語進行討論式教學,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展開思維,啟發(fā)學生將理論與實踐、基礎與臨床知識充分結合起來,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水平。

3.2.3 開展遠程臨床病理討論會 (CPC) 充分利用李嘉誠基金會投資重點學科建設的遠程醫(yī)療與教學系統(tǒng),通過衛(wèi)星頻道與香港中文大學醫(yī)學院定期開展 CPC,兩地師生圍繞病例,用英文展開熱烈討論和診斷,讓學生感受國際教育的氛圍,提高醫(yī)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英語水平。

3.2.4 構建多元化考核體系 建立 CPC案例網絡考試平臺;實驗考試采用逐個口試;試題加大病理診斷與分析題量、30%以上為英文題目;組建美國執(zhí)業(yè)醫(yī)師 (US MLE)模擬考試題庫,并將其融合到考試的附加題中;選修課和研究生專業(yè)課實行論文綜述答辯形式考核;英文答題給予加分。多元化考核方式,加大了學生對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技能的考核力度,引導了學生平時全過程努力學習,全面評價了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水平。

4 發(fā)揮科研促教學是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的體現

按照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重點學科科研實力雄厚、承擔多項國家級和國際合作科研項目的優(yōu)勢,采取措施激勵學術造詣和教學水平高的優(yōu)秀教師進入教學團隊,積極將他們這種科研優(yōu)勢轉化為教學資源,將科研中的圖片及數據資料、最新動態(tài)、科技發(fā)展前沿及科研成果等及時融入到教學中,擯棄教死書,促進教學內容現代化,課程教學富于時代性;同時開設分子病理學等多門選修課,以專題講座為主導,布置學生課外上網查找和了解最新國際科研動態(tài),組織學生綜述報告;鼓勵學生自主申報大學生科研課題,讓優(yōu)秀學生參與病理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組織大學生赴食管癌高發(fā)現場進行科普宣傳和發(fā)病現況調查等;開放科研實驗室,讓大學生積極參與科研活動??蒲修D化教學極大地鍛練和提高了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6]。

5 培養(yǎng)青年教師是建設優(yōu)秀教學團隊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

按照團隊水平整體提升的原則,落實教學團隊的教師培養(yǎng)和梯隊建設工作,發(fā)揚傳幫帶作用培養(yǎng)青年教師,以保障持續(xù)發(fā)展,提升教學團隊的整體教學與科研水平。教學團隊非常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要求青年教師必須承擔本科生與研究生教學;必須承擔英語授課任務與遠程病理 CPC教學;堅持試講制度,在高年資教師指導下,嚴格規(guī)范編寫教案、講義與課件,進行系統(tǒng)教學培訓;要求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培訓班學習以獲得全英授教資格;積極培訓青年教師病理尸檢能力以獲得司法鑒定人員資格;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學位,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先參與后申報主持科研項目;協(xié)助提供國家知名重點實驗室或出國 (境)學習培訓的途徑。目前已有 3名青年教師通過博士后培訓出站,5名青年教師已獲博士學位、2名青年教師獲碩士學位,中青年教師大部分已成為本課程的主講教師。

6 優(yōu)良教學效果是衡量優(yōu)秀教學團隊的重要指標

教學團隊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良教學效果是衡量優(yōu)秀教學團隊的標準之一。

①2003-2008年汕頭大學醫(yī)學院本科畢業(yè)生參加全國醫(yī)師資格考試總體通過率在全國名列前茅,病理成績和總成績明顯高于全國平均分,充分肯定了病理學教學團隊的教學水平與質量 (如表 1所示)。

表1 汕大醫(yī)學院病理學平均分與全國的比較

②學生病理學課程成績大幅度的提高。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團隊建設前 (1995級-2000級本科)學生病理學平均成績?yōu)?78.33±8.88);團隊建設后 (2001級-2006級本科)學生病理學平均成績?yōu)?(84.73±8.93),學生病理學平均成績差異具有顯著性 (P<0.01)(如表 2所示)。

表2 病理考試成績比較分析表

③在團隊教師的指導下,本科學生撰寫了一批綜述性和調查性學術論文,其中《Barrett’s Esophagus》等 6篇論文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兩篇論文獲廣東省大學生“挑戰(zhàn)杯”二等獎和優(yōu)秀獎。

④病理學教學團隊擁有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2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名,全國模范教師 1名,南粵優(yōu)秀教師 1名,李嘉誠基金會卓越教學獎 3名,獲近三屆教學成果獎國家級 2項、省級 3項等。

[1]孫麗娜,賀立軍.高校基層教學組織改革與教學團隊建設[J].河北學刊,2007,(5):162-165

[2]劉寶薦.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促進本科教學質量提高[J].中國高等教育,2007,(5):29-31

[3]李昌新,劉國瑜.基于教師教育專業(yè)發(fā)展的高校教學團隊建設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8,(6):49-51

[4]俞祖華,趙慧峰,劉蘭昌.本科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5(2):90-96

[5]姜立,陳士良,韓耀萱,等.資源庫在醫(yī)學研究生教學中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06,20(6):123-125

[6]章兢,傅曉軍.談基于課程或課程群的教學團隊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7,(12):15-17

Maki ng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key discipline to build an excellent pathology teaching team

Zheng Shaoyan,Gu Jiang,Su M in,Chen M aohuai,Tian Dongping
(M 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515041,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our practice of building an excellent pathology teaching team by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the national key discipline of pathology and follow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teaching team.We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teaching team;pathology;key discipline;building effectiveness

G471

A

1004-5287(2011)01-0086-03

2008年國家“質量工程”建設項目 (教高函[2008]19號)

2010-06-08

鄭少燕 (1965-),女,廣東汕頭人,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高等醫(yī)學教育研究與管理、病理學教學。

猜你喜歡
重點學科病理學青年教師
黃山學院校級重點學科簡介
——生態(tài)學
廣東省重點學科:獸醫(yī)學科
廣東省重點學科:畜牧學學科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jié)數學達標課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豬的組織病理學觀察
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yè)化成長之路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病理學和影像學研究進展
促進醫(y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镇坪县| 中西区| 大埔县| 晴隆县| 镇平县| 托克托县| 白朗县| 长乐市| 昌宁县| 江西省| 贵定县| 黔南| 凌源市| 西峡县| 江永县| 大冶市| 仪陇县| 三台县| 大渡口区| 金沙县| 雷州市| 平昌县| 德安县| 建宁县| 凌源市| 万全县| 西和县| 桑日县| 夏邑县| 繁峙县| 阆中市| 惠安县| 临夏市| 日照市| 灵寿县| 南澳县| 疏附县| 灵石县| 贵溪市| 闸北区|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