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建華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西安710071)
成文法翻譯中譯者主體性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限制
連建華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西安710071)
忠實是成文法翻譯的首要原則,但成文法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主體性仍然存在,而且貫穿于翻譯活動的全過程。其原因在于:對源語法律文件的正確理解有賴于譯者;對目的語的精確運用有賴于譯者;對翻譯目的的準確把握也有賴于譯者。當然,在成文法翻譯的過程中,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不僅要受源法律文本用語的制約,而且要受對等功能的制約,譯者對成文法翻譯目的中“準確性”的理解并沒有選擇的余地。
成文法;翻譯;主體性;原因;限制
所謂譯者的主體性,是指譯者作為翻譯活動的主體,在翻譯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主觀能動性?,F(xiàn)代翻譯理論認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主體性不僅存在,所起的作用還非常重要。如許鈞將譯者主體性的理解建立在現(xiàn)代闡釋學的基礎上,經(jīng)過綜合考量各種因素之后認為,翻譯是一個“作者、譯者與讀者之間的積極對話,而譯者處于這個活動最中心的位置”。[1]胡庚申則從宏觀上對翻譯研究各個階段中有關譯者地位的研究進行了梳理,并且借用了達爾文進化論中“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認為翻譯活動是一種以譯者為中心的,在一定“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適應與選擇”的過程。[2]
法是一種規(guī)范,是由公共權(quán)力機構(gòu)制定或認可的、必須得到普遍遵循的社會行為準則。按照法的創(chuàng)制方式和表達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為成文法與不成文法。所謂成文法又稱制定法,是指有立法權(quán)或立法性職權(quán)的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以規(guī)范化的成文形式出現(xiàn)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不成文法是指由國家有權(quán)機關認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雖具有文字形式但卻不具有規(guī)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習慣法。[3]法律翻譯屬于應用文體翻譯的范疇,它包括的內(nèi)容很多,諸如法律、法規(guī)等成文法的翻譯,習慣法、判例法等不成文法的翻譯以及訴訟類文書翻譯、涉外公證文書翻譯、合同翻譯、判例翻譯、法庭口譯等等。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法律翻譯特別是成文法的翻譯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與不成文法相比較,成文法最大的優(yōu)勢即在于以明確的文字將人們的權(quán)利與義務固定下來,打破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固有傳統(tǒng)。據(jù)此,人們可以在事前依據(jù)成文法律的規(guī)定決定自己實施或不實施某一行為,預測人們相互之間會如何行為,評價他人行為合法與否,推斷其行為的法律后果,等等。既然語言的明確性是立法者在成文法律制定過程中孜孜以求的目的,與之相對應,忠實原則必然成為翻譯工作人員在成文法翻譯過程中的不懈追求?!八话阋笞g者對原文進行直譯,譯者被認為沒有什么太大的主動性可言,更多地是在簡單的做雙語轉(zhuǎn)換?!盵4]對此,筆者持不同意見。忠實固然是成文法翻譯的首要原則,但忠實并不意味著機械,成文法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主體性同樣存在。
根據(jù)Sarcevic的“法律翻譯交際論”,法律翻譯是一個發(fā)生在法律制定者、譯者和法律適用者之間的交際過程。[5]“法律翻譯只有通過譯者才能達到交際的目的,完成法律信息和約束力量從原語到譯語的傳遞。在這一過程中,譯者處于中心地位,其他各種因素通過譯者發(fā)生作用,譯者在各種因素交雜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適應和選擇?!盵4]成文法對語言明確性的特殊要求使得忠實原則成為其翻譯過程中的特別強調(diào)之處。盡管如此,在成文法翻譯中,譯者的主體性仍然存在,并且貫穿于翻譯活動的全過程。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對源語法律文件的正確理解有賴于譯者。翻譯的難點在于理解。依照斯坦納的觀點,理解也即翻譯,因為語言的產(chǎn)生和理解的過程實際上是翻譯過程,翻譯是語言的基本因素,而翻譯的基礎是作為整體存在的語言。翻譯不比閱讀,不能不求甚解。翻譯理解,一詞一句都得落實,對以精確為特征的法律來說更是如此。正如錢歌川先生所說,翻譯“首先要了解原文”,[6]只有在認真體會和尋求原作旨意,正確理解原語言的基礎上,譯文才能真正體現(xiàn)原文本意蘊的真諦。法律語言創(chuàng)始之初便屬于特殊群體——法律人(lawer),為專業(yè)人士所操使,為法律人所壟斷,是一種典型的“精英語言”,歷來以晦澀難懂著稱。如果不理解原文,僅僅是望文生義地翻譯,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如刑法第48條規(guī)定: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zhí)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zhí)行。由于死緩是我國獨創(chuàng)的一項死刑執(zhí)行制度,外國沒有相應的制度與之對應。于是在本句的翻譯過程中,有不少人曾把“緩期二年執(zhí)行”理解為“對死刑犯間隔二年后再執(zhí)行死刑”,并據(jù)此翻譯。這當然是錯誤的。
其次,對目的語的精確運用有賴于譯者。成文法翻譯是一種跨文化交際。而譯者在處理跨文化因素時無非兩種策略:要么歸化(domestication);要么異化(foreignization)。按照Schuttlew和Cowie給出的定義,歸化是指譯者采用透明、流暢的風格,盡可能減弱譯語讀者對外語語篇的生疏感的翻譯策略;異化則是指刻意打破目的語的行為規(guī)范而保留原文的某些異域特色的翻譯策略?!胺煞g作為法律機制中的交際行為,有著區(qū)別于普通翻譯的特殊性。權(quán)威性法律翻譯不僅要求語言功能上的對等,還要求法律功能上的對等。法律功能對等就是源語和譯入語在法律上所起的作用和效果是相同的。這樣,法律翻譯中采取歸化策略才能使譯入語準確地表達源語的真正含義,才能盡可能減少譯文信息的流失?!盵7]如在句式選擇上,“漢語的思維邏輯模式是先分述后總結(jié),先具體后一般。這就使?jié)h語句子形成了先演繹后歸納的模式,句子的信息重心往往后置。一般把表達看法、判斷或推論的部分放在句群或句子的最后,加深印象,予以強調(diào);漢語句子重意合,較少使用連詞,是靠邏輯事理的順序來實現(xiàn)意合、流動、氣韻三位一體的橫向鋪排的。而英語的思維邏輯模式恰好相反。英語句子重形合,多用連詞,是以限定動詞為核心,控制句中各種成分之間的關系,故句子復雜化只能通過前呼后擁,遞相疊加來實現(xiàn)。往往把強調(diào)的部分,即主句或主句的謂語部分,放在句子的開頭”。[8]這時就需要譯者在保證源法律文本原意不變的情況下適當做一些歸化處理,以保證譯入語方的讀者能夠順暢理解源法律文本,獲得準確的信息。但不同的譯者因其對目的語的精確運用程度不同,導致同一成文法律文本的翻譯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版本。
再次,對翻譯目的的準確把握有賴于譯者?!胺g目的指的是譯者必須根據(jù)某個與譯文有關的原則意識清醒、前后一致地進行翻譯?!盵9]根據(jù)功能目的論者的觀點,翻譯活動是有目的的交際行為,目的性法則是最高法則。易言之,翻譯行為決定于翻譯目的,并由此制定翻譯要求。作為特殊領域的成文法翻譯同樣如此。需要注意的是,“翻譯目的雖然告訴了譯者為什么發(fā)起者需要翻譯,以及需要什么樣的翻譯,但沒有告訴譯者應當用什么翻譯策略來翻譯,這是需要譯者自己做出決定的。因此,在目的論者中,譯者獲得了解放,扮演一個非常活躍的角色。”[10]國務院法制局規(guī)定我國基本法規(guī)的翻譯目的是:首先,滿足國內(nèi)外政府機關、組織及個人全面、準確地了解中國法律法規(guī)的需要,幫助外國人了解中國及其法律法規(guī);其次,為外國人在華投資、貿(mào)易、訴訟和仲裁等提供法律依據(jù);最后,通過法律翻譯為中國的經(jīng)濟注入活力,使中國步入世界舞臺。[11]上述翻譯目的不可謂不明確,但在具體成文法的翻譯過程中,不同的譯者對同一法律文本的翻譯仍然可能大相徑庭。如憲法第111條規(guī)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翻譯為英文有如下兩個版本:English Version 1: The chairman,vice-chairman and members of each residents or villagers committee are elected by the residents.(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
English Version 2: The chairman, vice-chairman and members of a residents or villagers committee are elected respectively by the residents or the villagers.(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會由居民和村民分別選舉。)
村民和居民在法律術(shù)語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中文文本中立法者的真實意圖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和村民分別選舉。原文并沒有將立法者的真實意圖表現(xiàn)出來。英文版本一的譯者認為,盡管中文原本的文字表述與立法者的真實意圖存在誤差,但成文法翻譯中的準確原則包括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法律中的錯誤,因此未對這種錯誤進行糾正。英文版本二的譯者則認為,成文法翻譯中的準確原則是指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的法律精神,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對中文原本存在的錯誤之處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正。
以上我們從三方面論述了成文法翻譯過程中譯者主體性產(chǎn)生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著成文法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主體性可以無限發(fā)揮。根據(jù)奈達的“讀者反應論”,這種發(fā)揮應該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使源法律文本的譯本(譯文)的讀者在讀了譯文后能得出與源法律文本(原文)的讀者相同的反應。實際上,該理論的核心仍然是“準確性原則”,只不過法律翻譯對“準確”的“度”要求更高而已。具體說來,在成文法的翻譯過程中,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需受以下規(guī)則的限制:
首先,譯者對源法律文本的解讀不可無限制發(fā)揮,應受源法律文本用語的制約。成文法律通過文字規(guī)范國民的行為,而國民也正是通過文字把握法律的含義。在所有的符號中,文字是最重要、最復雜的一種。法律文本具有開放性,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幾乎任何用語的意義都會由核心意義向邊緣擴展,使之外延模糊;絕大部分用語都具有多種含義,法律制定以后,其所使用的文字不會不斷產(chǎn)生新的含義;而且言不盡意的情況總是存在?!盵12]但這一說法并不意味著翻譯者對源法律文本可以任意解讀。事實上,在一定時期,某一法律用語的核心意義還是相對客觀清晰的。在對這一法律用語進行解讀時,必須遵循其當時的意義。否則,成文法律本身將喪失安定性,國民的自由就沒有了保障,國民的生活也沒有了安寧。
其次,譯者對歸化策略的運用不可無限制發(fā)揮,應受對等功能的制約。從文本類型上來看,成文法律文本的譯本都是具有權(quán)威性的信息型文本。理想中的成文法譯本與源法律文本應該從信息、語義、句式、格式、風格上都是對等的,惟有如此,才能使源法律文本的譯本(譯文)的讀者在讀了譯文后能得出與源法律文本(原文)的讀者相同的反應。在成文法文本的翻譯過程中,譯者盡可以運用歸化策略,達到自己的翻譯目的。但如果歸化策略運用后的譯本會產(chǎn)生與源法律文本不盡相同的法律功能和效力,那么不論譯本的語言有多么的優(yōu)美、流暢,也不論譯本有多么的通俗易懂,本質(zhì)上它不過是一紙廢本。
正是基于這一原因,才有學者在評估現(xiàn)有各種翻譯策略的基礎上,得出結(jié)論:只有靜態(tài)對待翻譯策略才是法律文本翻譯的最佳策略,歸化最多只能算是法律文本翻譯的一種方法而非策略。法律文本的翻譯應該做到,“無論譯者是誰,只要他們能真正理解源語的語義,只要他們具有相應的目的語表達能力(包括在法律專業(yè)方面的表述能力),利用該策略制作的譯文文本都將驚人的相似;而譯者的雙語語言和法律知識水準越高,譯本與源本的逼真度就越高,譯本所能產(chǎn)生的法律功能或者效力與源本也越相同?!盵13]
再次,譯者在成文法翻譯過程中,對成文法翻譯目的中“準確性”的理解事實上選擇的余地并不大。如何理解成文法翻譯中的“準確性”?在源法律文本與立法者真實意圖存在差異的場合,要否體現(xiàn)立法者的真實意圖?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偽問題。理論上,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除照源本將錯就錯地翻譯外并沒有其他任何選擇的余地。
具體說來分兩種情形:在以雙語立法的國家或地區(qū)(如加拿大、香港),因其譯本與原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故如果此類立法錯誤在第一種語言文本中出現(xiàn)后,理論上它會一并出現(xiàn)在同時公布的另一語言文本中。除非兩個不同的語言文本公布存在先后順序,在后一法律文本公布前立法者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錯誤,授權(quán)譯者對其作出修正。但這種修正并非是由譯者經(jīng)由自己的翻譯直接修正,譯者不是立法者,他并沒有這種權(quán)利。而在那些僅把譯本作為執(zhí)法參照依據(jù)的國家或地區(qū)(如我國),對這種錯誤則不得由譯者在譯本中加以修正。否則,無異于譯者變相地執(zhí)行了立法者的權(quán)力,這種做法在當代法治國家是不準許的?;蛟S有人會擔心這樣做是否會導致法律一錯再錯?筆者認為,這一擔憂是多余的。理由如下:既然譯本只不過是源本的參照,這就意味著司法者在司法時適用的必然是源本而非譯本,在譯本中對其進行修正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退一步講,即使出現(xiàn)了此類錯誤,司法者在司法過程中也會經(jīng)由法律解釋的途徑將這一不完美的法律“臻”至完美。理論上,將這一解釋方法稱為“補正解釋”,即在法律文字發(fā)生錯誤時,綜觀法律全文加以補正,以闡明法律的真實含義。
[1]許鈞.“創(chuàng)造性叛逆”和翻譯主體性的確立[J].中國翻譯,2003,(1).
[2]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0.
[3]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0.
[4]熊麗.法律翻譯中譯者主體性的體現(xiàn)[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6,(2).
[5]杜金榜.中國法律法規(guī)英譯的問題和解決[J].中國翻譯,2004,(3).
[6]錢哥川.翻譯的基本知識[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81:40.
[7]張國寧,李軍.英漢法律翻譯中的歸化[J].濱州學院學報,2007,(4).
[8]高占榮.論法律翻譯的等效性[J].科技信息,2007,(30).
[9]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9.
[10]戰(zhàn)海,李洪燕.從功能翻譯途徑看法律翻譯[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9).
[11]張長明,仲偉合.論功能翻譯理論在法律翻譯中的適用性[J].語言與翻譯(漢文),2005,(3).
[12]張明楷.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序說,Ⅳ.
[13]李克興.論法律文本的靜態(tài)對待翻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1).
D90-05
文章編號:1002-7408(2011)04-0107-03
連建華(1978-),女,陜西寶雞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責任編輯:宇輝]